天天看小說

第613章 沂河大決戰(二)

雖然吳楠的屍首還沒有找到,但是吳楠戰敗的消息已經確認無疑,祭奠吳楠的靈堂也搭建起來。死者爲大,一切的恩怨也隨之消失,沒有人去破壞祭奠的氣氛,就是譚茂良也給吳楠上了三炷香,無聲的站在一邊找機會勸說叔父譚成節哀順變。

譚茂良一直在找機會勸說譚成,譚成怎麼會看不出來譚茂良的心事,一直到三天後譚成出現在譚茂良面前,譚成還以爲機會來了。

“茂良,是不是心裡有什麼話要說,這幾天某一直看你心不在焉的樣子,現在沒有人了,你就說吧”

譚成把譚茂良領到自己的屋子裡,三天裡譚成一直在張羅吳楠的喪事,也在與老將們討論今後的去路。吳楠還有一個二歲的小兒子,是不是讓吳楠的兒子繼承少主的位子,老將們產生了爭論和分歧。

大部分老將不認爲吳楠的兒子這時候繼承少主的位子合適,孩子太小根本就不懂事,根本不可能帶領山寨中的人度過眼前難關,更不要說孩子的背後還有一個鄧氏,難道讓這些老將聽從一個女人發號施令,這也是老將們不願意立吳楠二歲兒子的原因之一。

許多人支持譚成暫時掌管山寨的大權,如果孩子以後長大懂事,可以把山寨的大權重新交還給吳楠的兒子,也不枉大夥相處一場。

其實大家都明白,這時候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來執掌山寨的大權,至於以後的事情,那都已經過了十幾年,吳楠的兒子能不能重新掌權,就不關這些老將們的事情了。

這些事情譚茂良都知道,可是在譚茂良看來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山外的人馬隨時都會殺進來,就憑山中這些老將和孤兒寡母根本不是李燁手下將士的對手,譚茂良當然也不看好譚成執掌山中的大權。

“叔父,你們真的以爲山寨能守得住嗎?”

譚成不知道自己這個侄子想說什麼話,靜靜的聽著譚茂良把話說完。

“少主把大批的財寶和糧食運回山中,山外的人正在虎視眈眈的看著,隨時都會殺進山寨中,到時不光是山寨中的財物,就是山寨中的人也會消失,不如另想其他的辦法”

譚成已經隱約的知道譚茂良想說什麼了,淡淡的說道:“那你是什麼意思”。

譚茂良一咬牙“撲通”一聲跪在譚成的面前道:“叔父,某和阿孃、小妹現在生活在即墨的新城,得到李帥的照顧,一家人生活很好。這次就是李帥聽說叔父在山寨中,才讓某來這裡勸說叔父,放棄不必要的抵抗,出山平平淡淡的過下半輩子,一家也好團聚”。

譚成眼光中露出厲色道:“你是說吳楠是被李燁殺死的,你已經投靠了李燁,現在想勸說某也投靠李燁”。

譚茂良把心一橫,親情和大義之間根本就難以取捨,李燁對譚茂良一家有恩有情,譚茂良沒有辦法報答這份恩情,只能進山勸說譚成投降,不管譚成同不同意,自己也算是報恩了。

“李帥在收留各地的流民,給他們地種飯吃,百姓安居樂業,這樣的人難道不值得人追隨嗎。可是吳楠卻在沂水縣殺戮百姓,搶劫財物無惡不作,已經惹得天怒人怨,失敗是早晚註定的事情。叔父保吳家已經幾十年了,到老都沒有一處安身立命之所,難道不該爲自己的下半輩子考慮一下了嗎”

譚茂良可不管譚成臉上的表情如何變化,把李燁在萊州、登州的所作所爲說了一遍,然後把吳楠跟李燁對比,一個天一個地根本不是能夠對比的。

李燁做了什麼事情,譚成並不知道,自己躲在沂蒙山中已經幾年了,外面發生的事情也就是這三年的事情。吳楠這幾年做了什麼事情,譚成還是很清楚的,就是山中這些婦孺,那個不是吳楠從山外搶來的,至於殺了多少人不用想也能知道。

不管譚成臉色陰沉的怕人,但是譚成不得不承認譚茂良說的都是事實,山寨真的就能守的住嗎?譚成並不看好山寨中的人,現在人人心懷異心,難道就沒有人想過其他的出路。

譚茂良見譚成不作聲,接著道:“李帥已經承諾,只要山寨中的人放棄抵抗,都可以搬到遼東半島去生活,李帥會給叔父和老將們修建房屋和田地,足夠山中的人度過餘生。就是吳楠的妻兒,李帥也保證不會爲難母子倆,還請叔父三思”。

“哈哈,某早知道這個孩子不對勁,一個人跑回山寨,沒有其他的想法,某打死也不會相信”

房門被重重的推開,韶世泰從外面走進來,臉上並沒有什麼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什麼,譚成好像知道韶世泰會來似的,也不驚訝也不回頭,而是問道:“終日打雁、終被雁啄瞎了眼,少主這次還沒有出山,就被人算計了,丟掉性命也是早晚的事情,茂良的話,你也聽見了,說說看你是怎麼想的”。

原來譚茂良回來的時候,就被韶世泰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還提醒譚成注意自己這個侄子。韶世泰也算是山寨中的老人了,早對於吳楠的生死看淡了,現在就求能平平安安的的過下半輩子,不要在起什麼波瀾。韶世泰也沒有什麼想法,就是希望譚成能坐上少主的位子,帶領著大夥在山中平平安安的過日子:“我們這些老人,都是與譚兄打拼半輩子的人了,能有什麼想法,不過某倒想聽聽李帥是想怎麼安排我們這些人”。

譚茂良其實已經把李燁的意思說出來了,現在韶世泰想知道更加詳細一點,譚茂良只好回答道:“李帥認爲叔伯們也征戰了大半輩子,到了頤養天年、兒孫孝敬跟前的時候了,需要的是一塊能夠休養生息的土地,這些李帥都會滿足山寨中的人,絕不會爲難每一個人,侄兒可以用自己的性命發誓,這些都是真的”。

“你說說李帥爲什麼會看上我們這些老人,是不是盯上了山裡這些財物和糧食”

譚茂良跪在地上擡頭回答道:“韶伯伯,山中這些孤兒寡母的財物,李帥還瞧不上眼,不過吳楠從沂水縣掠奪回來的財物和糧食必須全部交給李帥處理,遼東半島還有幾十萬流民在開墾土地,他們今年就指望這些糧食和財物過冬,這些東西本來就屬於百姓,現在只是把這些東西歸還給他們。如果各位叔伯不願意離開山寨,李帥也不會爲難各位叔伯,只要以後不再搶劫百姓的財物,李帥就當這裡不存在”。

這也是李燁的底線,李燁可以不管吳楠以前搶劫了多少財物,但是這些搶劫來的財物必須要送到遼東半島,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

韶世泰坐到譚成的身邊道:“你這侄子心大了,瞧不起我們這些老人了,想讓我們這些人回家抱孫子,這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退路。茂良,你先出去吧,某與譚兄好好合擊一下這件事情,在沒有結果之前,不要跟外面的人說起”。

根本不用韶世泰的叮囑,譚茂良也不會隨便亂說,畢竟現在山寨裡不是譚成當家。就算是譚成坐了吳楠的位子,有幾個人不願意投降李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總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與譚成是一條心。

至於韶世泰和譚成商量出什麼結果,譚茂良根本就無法知道,事情沒有結果之前,譚茂良不會離開山寨,譚成也不會把自己的侄子交出去。

吳楠的頭七還沒有過,韶世泰就找到譚茂良道:“現在山寨中的局勢相當的不穩,可能需要外力的介入,賢侄現在手上有多少人,能不能穩定住大局”。

譚茂良也聽到風聲,雖然大部分人都支持譚成出山投降李燁,但是卻捨不得已經到手的財物。這可不是一點黃白之物,光糧食就有四十萬石,足夠山中的人馬吃上十年的,加上吳楠搶劫回來的無數財寶,感覺有了跟李燁談判的籌碼,希望李燁能夠分一些給山寨裡的人。

對於這些看不清形勢的人,譚成和韶世泰只能耐心的規勸,怎奈人心不足蛇吞象,這些人已經被到手的財物矇蔽了雙眼,堅決想與李燁坐地分贓,才能同意李燁的要求。

譚茂良眼露兇光道:“現在山口就是二百名士兵,三日之內還可以調集三四千人馬,現在李帥正在太平鎮與起義軍八萬人馬對峙,後方不穩對前線也不利,只能使用雷霆手段了,不然山寨中的人都不會有好結果,還請韶伯伯三思”。

山外的局勢,韶世泰還不是很清楚,但是譚茂良明明白白的告訴韶世泰,李燁已經等不及了,山寨的事情不可能無限期的拖下去,如果事不可爲到了非要用武力解決的時候,李燁不會在乎多死幾個人。

韶世泰痛苦的點點頭道:“賢侄,事情不可能永遠這樣僵持下去,日久生變,你還是把人悄悄的帶進山寨中,明天山寨裡的人會最後討論這件事情,如果還沒有決定的話,你們就動手吧。某隻希望這件事情能很快的平息,能少殺人就少殺人,這些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你叔父下不了這個決心,這個惡人就有某來做”。

第310章 商州平民亂(三)第649章 熱氣球飛行第457章 體察民情(七)第617章 沂河大決戰(六)第54章 驪山大雪第82章 爾虞我詐第513章 慶功宴第416章 程府嫁女(八)第186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108章 徐州買糧(四)第305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一)第406章 兒女私情(四)第514章 耶律蘭卿心事第218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二)第30章 上京前奏第237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六)第488章 蘇州陷落(六)第677章 秘密實驗基地(二)第409章 程府嫁女(一)第832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四)第557章 新城上元燈節(二)第548章 有女待嫁第868章 佐渡島第102章 朱三往事第273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五)第449章 大快人心(四)第696章 鴻門宴(三)第178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749章 念奴嬌第343章 新城見聞(五)第244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六)第466章 登州兵變(五)第723章 高瑩的嫁妝第298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六)第104章 寺廟偶遇第109章 徐州買糧(五)第29章 新產品的開發第765章 貿易憑證(二)第534章 偷襲契丹(四)第869章 六分儀第401章 登州經濟戰(三)第46章 買婢女第134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708章 陰雲密佈(六)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356章 新城五年規劃(一)第948章 招攬天下能士第77章 鬥鵝第398章 整頓登州(二)歷史人物第38章 智鬥仁壽公主第850章 睚眥必報第326章 李燁出任登州(二)第14章 山中難民第360章 新城五年規劃(五)第391章 因愛成恨(一)第307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三)第286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一)第110章 錦衣還鄉第316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一)第15章 安置災民第219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三)第636章 誅心(三)第690章 跨海東渡第964章 朋友第537章 白崖城(三)第276章 大行城之戰的影響(一)第686章 新城的抉擇第209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三)第572章 真實的謊言(三)第856章 金蟬脫殼(二)第368章 密州剿匪第309章 商州平民亂(二)第949章 公羊鈞勝第552章 騙婚第880章 建軍(二)第667章 福禍相依第443章 大興冤獄(六)第876章 造船廠第535章 白崖城(一)第431章 一致對外(五)第756章 颱風(四)第378章 整頓登州水師(一)第657章 三戰大行城(三)第377章 執掌登州(六)第346章 李建婚事(二)第829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一)第163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215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九)第331章 路遇宋州(一)第502章 步兵與騎兵(三)第138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310章 商州平民亂(三)第607章 順水推舟(五)第103章 神僧巧光第340章 新城見聞(二)第645章 明輪船第754章 颱風(二)第236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五)第840章 最後的末日(一)
第310章 商州平民亂(三)第649章 熱氣球飛行第457章 體察民情(七)第617章 沂河大決戰(六)第54章 驪山大雪第82章 爾虞我詐第513章 慶功宴第416章 程府嫁女(八)第186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108章 徐州買糧(四)第305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一)第406章 兒女私情(四)第514章 耶律蘭卿心事第218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二)第30章 上京前奏第237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六)第488章 蘇州陷落(六)第677章 秘密實驗基地(二)第409章 程府嫁女(一)第832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四)第557章 新城上元燈節(二)第548章 有女待嫁第868章 佐渡島第102章 朱三往事第273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五)第449章 大快人心(四)第696章 鴻門宴(三)第178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749章 念奴嬌第343章 新城見聞(五)第244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六)第466章 登州兵變(五)第723章 高瑩的嫁妝第298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六)第104章 寺廟偶遇第109章 徐州買糧(五)第29章 新產品的開發第765章 貿易憑證(二)第534章 偷襲契丹(四)第869章 六分儀第401章 登州經濟戰(三)第46章 買婢女第134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708章 陰雲密佈(六)第462章 登州兵變(一)第356章 新城五年規劃(一)第948章 招攬天下能士第77章 鬥鵝第398章 整頓登州(二)歷史人物第38章 智鬥仁壽公主第850章 睚眥必報第326章 李燁出任登州(二)第14章 山中難民第360章 新城五年規劃(五)第391章 因愛成恨(一)第307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三)第286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一)第110章 錦衣還鄉第316章 終南山尋醫問藥(一)第15章 安置災民第219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三)第636章 誅心(三)第690章 跨海東渡第964章 朋友第537章 白崖城(三)第276章 大行城之戰的影響(一)第686章 新城的抉擇第209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三)第572章 真實的謊言(三)第856章 金蟬脫殼(二)第368章 密州剿匪第309章 商州平民亂(二)第949章 公羊鈞勝第552章 騙婚第880章 建軍(二)第667章 福禍相依第443章 大興冤獄(六)第876章 造船廠第535章 白崖城(一)第431章 一致對外(五)第756章 颱風(四)第378章 整頓登州水師(一)第657章 三戰大行城(三)第377章 執掌登州(六)第346章 李建婚事(二)第829章 劉鄩雪夜入安市州(一)第163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215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九)第331章 路遇宋州(一)第502章 步兵與騎兵(三)第138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310章 商州平民亂(三)第607章 順水推舟(五)第103章 神僧巧光第340章 新城見聞(二)第645章 明輪船第754章 颱風(二)第236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五)第840章 最後的末日(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庆县| 灵台县| 平泉县| 大连市| 寿宁县| 余庆县| 卫辉市| 鹤庆县| 佳木斯市| 昭觉县| 玉山县| 临桂县| 卓资县| 沧州市| 清丰县| 舞钢市| 宣化县| 普宁市| 临沧市| 南宁市| 曲阳县| 濉溪县| 北流市| 济南市| 平陆县| 博兴县| 呼和浩特市| 辽阳县| 长春市| 景东| 滦南县| 安阳县| 无锡市| 沛县| 塔城市| 横山县| 竹溪县| 运城市| 镇赉县| 沅陵县|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