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1章 李燁訂婚

其實,就在李燁感到不爽的時候,一件更讓李燁更不爽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事情要從李燁在藍田縣會見劉縣令說起,話說劉縣令知道李燁與劉娥的事情後,感覺李燁人品和地位都配的上自家的女兒,便決定讓劉娥跟著李燁到外面玩玩。其實,劉縣令是想安排人到李燁家裡看看,如果可以就把婚事先敲定下來,畢竟兩家離的太遠,一來一回實在是不方便,劉縣令派人到李燁家商量婚事也沒有什麼不妥的。

從漢代開始,結婚講究一個“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俗諺說∶“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下無媒不成親。文縐縐的說就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民間的講法比較通俗易懂:提親、合八字、過大帖、送彩禮、算日子、接媳婦。

首先,草人帶你感受一下古代求婚到完婚的過程,這裡我們就以唐代婚嫁爲例。第一步納采: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納采”爲六禮之首,納采禮物用雁。至於爲什麼用雁,不外乎三層含義,一是取陰陽往來,女子從夫之義。所謂雁,木落南翔,冰泮北徂。二是夫爲陽,婦爲陰,用雁者,取其婦人從夫之義,二是不失時,不失節。三是雁爲候鳥,秋去春來,從不失信。

雁以轉徙飛行,率以老而壯者居先引導,幼而弱者尾隨其後,從不逾越。而長幼有序是儒家禮法的重要原則之一,把這個原則用於婚娶,使長幼有序而行,非萬不得已,不使叔季跨越伯仲而成婚,符合儒家精神。而這種行止有序的行爲,除雁以外,其他候鳥是沒有的,故用雁爲五禮之贄。除以上含義之外,用雁在當時還有喻其從一而終、不再醮之義。

雁說:我怎麼這麼倒黴啊!你們人類結婚管我們飛禽屁事。有人說了,我家窮買不起大雁怎麼辦,用鵝代替一下也行,再不行用鴨也可以湊合一下,要是連鴨也沒有呢?那就用木頭雕刻一個家禽的某樣吧。嘖,人都窮成這樣了,還娶什麼老婆啊!這不是把女兒往火坑裡推嗎?

第二步問名:即男方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問名禮物仍用雁。一是防止同姓近親婚姻;二是利用問名得來的生辰年月日,占卜當事人之婚姻是否適宜。

第三步納吉:即男方將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後,在祖廟進行占卜。卜得吉兆後,備禮通知女方家,決定締結婚姻。這次大雁逃過一劫。

第四步納徵:亦稱納幣,即男方家以聘禮送給女方家。這一禮目中雙方都用紅綠描金書帖名曰:通婚書,也叫“龍鳳書帖”。帖上寫的都是一些吉利話,但有一定的程式,男方寫“素仰壺範,久欽四德,千金一諾,光生蓬壁”;女方回帖則寫:“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極,九如慶祝”等話。

有了通婚書,禮物總要有的,什麼各色彩鍛、成琨錦帛、大量銅錢、雞鴨魚肉、三畜豬羊、瓜果點心、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等,就少送磚瓦木材蓋棟房子了,呼啦啦一堆人牽著馬、趕著車,浩浩蕩蕩的擡著彩禮,送到女方家,這比現代搞上幾十輛汽車在馬路上瞎轉悠好看多了……。

納徵過後,女兒就算是男方家中的人,如果遇上家族中有人謀反被抄家,按律跟女兒沒有關係了。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嫁到男方家的女兒命運也好不到哪裡去。

第五步請期:男家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禮儀。士昏禮》雲:“請期用雁,主人辭,賓許告期,如納徵禮”。這次我們大雁同志又要倒黴了。

第六步親迎:即新郎親至女家迎娶。親迎意義有二:一則表現由從妻居制向從夫居制轉變以後,母系風俗的傳承。男子親自去女家迎接新娘,表現出對女子的尊重。但同時,它也含有從夫居這一婚制的到來是不可扭轉的事實,表現出男子要求從夫居的強烈願望。

親迎被看成是夫妻關係是否完全確立的基本依據。凡未親迎而夫死,女可以改嫁。然而一旦舉行了親迎之禮後而夫死,按禮俗規定,新婦就只能認命,從一而終了。

男方會在黃昏的時候,來女方家迎接新娘,爲什麼晚上纔來呢?其實,這是原始部落社會搶婚制的風俗殘留,當時男女結合都是男方帶著家中的兄弟去女方家搶老婆,既然是上門搶老婆,那當然是趁著月黑風高的時候最好,所以,古代成親禮也叫做“昏禮”,黃昏的昏,那個女子旁是後來才加上去的。

六禮已畢,只意味著完成了成妻之禮,還須在次日完成“謁舅姑”,即成婦之禮;若公婆已故,則於三月後至家廟參拜公婆神位,稱“廟見”。

六禮始於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婚姻程序,雖幾經變遷,但基本上沒有脫離六禮的範圍,在唐律、明律中都有類似的規定。

到了現代,一切全變了,男女雙方講究自由平等、自由戀愛,不論是男追女翻座山,還是女追男隔層紙,男女先在一起恩恩愛愛,感情差不過了,到了結婚年齡,通知雙方父母見面,然後選日子,雙方結婚。前期,基本沒有雙方父母什麼事情,到了結婚的時候,出錢就可以了,也別管女婿、兒媳是不是能入了父母的眼,跟你們就沒什麼關係,反正是小二口的事情。

如果父母在中間反對不同意怎麼辦,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證的,雙方父母無權干涉子女的婚姻。說雖然這麼說,雙方父母硬是覺得兩人不相配,從中阻擾子女的戀愛與婚姻,也不是沒有這種事情存在。戀愛雙方只有反抗或者屈從這兩條路,不排除搞出來什麼離家出走、裸婚、未婚先孕等等,反正就一條今生非他不嫁、非她不娶,最後,雙方父母往往都是忍氣吞聲、勉強成事。

如果這件事情放在古代,就有些不好使了。你說你自己去找一個老婆娶回家,首先是你能看見什麼良家女子在馬路上亂跑,等著你來找。女子就是出門也是頭戴面紗,婢女相隨,坐上馬車不肯露面,就是朱溫同志看見驚爲天人的張惠,也是在張惠出門燒香拜佛的時候,廟中脫去面紗,無意間被朱溫看見的,所以,古代想看大家閨秀、良家婦女最好是到寺廟燒香拜佛。

好了,就算你在寺廟中找到夢中的女神,你情我願,成功的勾搭上了,也不行。難道你自己跑到女方府上提親求婚,還是要男方的親人家屬出面,這時候,女方第一眼看的不是你長的貌比潘安、才勝子健,而是你家的門第門楣、家世是否顯赫是不是門當戶對,最後才考察未來的女婿相貌、才學、人品,不然這麼說古代都是一妻多妾制呢?正妻娶回來是相當的不容易,而且男女雙方地位、背景都差不多,誰願意冒著兩家結仇的風險去拋妻棄子。

所以,古人男子真正喜歡的都是那些婢女、侍妾,正妻都是拿來放在門口做擺設的,那是用來推到風口浪尖上承受四面八方攻擊的,悲慘情況堪比現在社會的二奶……。既然古代男子都是這幅德行,就沒有幾個潔身自好的,婚前不搞婢女、侍妾不玩女妓的,那比熊貓多不了多少,稀罕的可以被寫進傳奇小說裡,流芳百世了。這種人一旦出現,就會被周圍人嘲笑爲不行了,或者在玩斷背、斷袖癖。

扯遠了,溫習了一下古人的結婚過程,讓我們回到原來的話題上。李燁帶著劉娥回到東海縣,劉娥的親屬一看還行,是一戶本分人家,就是家世有些寒酸,不過這不是什麼問題,女方以後也好有更多的話語權。劉娥的親屬便說明來意,希望兩家結爲秦晉之好,李燁母親見有人上門提親,還是一個縣令的女兒,家世顯貴,女兒長的也如出水芙蓉一般,立馬答應下來,在李燁不知情下把六禮中的前二禮:納采、問名做完了。

接著就是六禮中的納吉、納徵,只要劉娥的親屬拿著李燁的生辰八字回去,找算命先生或者廟裡的和尚合一下生辰八字,李燁家把禮物送過去,劉娥就算是李家的媳婦了。李燁母親瞞著李燁做這些事情,屬於合理不合情,怎麼說呢?婚娶六禮中前五禮基本上就沒有兒女什麼事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後等到木已成舟,親迎的日子雙方兒女纔算第一次見面,高矮胖瘦、環肥燕瘦才真正知道。古人都是怎麼做的,沒有人說不對,母親這樣做算是合理。

婚姻大事,雖說是父母做主,一般總要聽取一下雙方兒女的意思,問問兒女是否對這門婚姻滿意。那個父母不希望兒女婚後生活幸福美滿,最少也要維持表面上的相敬如賓吧,不然,結婚以後總是感情不和、吵吵鬧鬧,不僅親家做不成,還會成爲冤家對頭。所以,古人在選擇婚姻對象的時候,總要象徵性的徵詢一下兒女的意見,這是合情。

第743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二)第435章 奚人聯姻(一)第950章 吉兆之地第334章 一夜春夢過徐州(一)第552章 騙婚第115章 秦山島殲敵(二)第285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三)第411章 程府嫁女(三)第88章 元宵佳節(一)第776章 人口販子第677章 秘密實驗基地(二)第175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560章 新城上元燈節(五)第748章 琦夢的情郎第281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一)第144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224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八)第631章 拍馬屁第525章 情竇初開第619章 挖坑(一)第1章 初入寶地第二章救命恩人第221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五)第514章 耶律蘭卿心事第286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一)第249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二)第224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八)第772章 平安時代(四)第438章 大興冤獄(一)第796章 攻打新城(三)第340章 新城見聞(二)第502章 步兵與騎兵(三)第125章 猛龍過海(一)第867章 蝦夷人(二)第187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579章 一員虎將(一)第72章 一封誣告信第131章 無間道(一)第184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52章 軍火商第91章 舞女樂夢嬌第427章 重拳出擊(六)第542章 家第115章 秦山島殲敵(二)第240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一)第407章 兒女私情(五)第682章 利弊得失第354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六)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17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50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二)第291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二)第35章 胡女安娜第571章 對話第114章 秦山島殲敵(一)第655章 三戰大行城(一)第740章 金融創新第437章 奚人聯姻(三)第182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358章 新城五年規劃(三)第723章 高瑩的嫁妝第267章 投資拉動經濟第751章 跨海東渡(一)第667章 福禍相依第540章 禍水西引第313章 商州平民亂(六)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896章 募兵制的困擾(一)第854章 趁火打劫(二)第669章 路家姐妹第270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二)第771章 平安時代(三)第785章 拍賣(六)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838章 錯失戰機第658章 三戰大行城(四)第90章 元宵佳節(三)第836章 大潰敗(三)第683章 嫁公主第256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九)第689章 拉攏第362章 新城大搬遷(二)第660章 三戰大行城(六)第128章 猛龍過海(四)第382章 長山島海戰(三)第786章 宋威的剿匪(一)第675章 銅本位第786章 宋威的剿匪(一)第718章 偷樑換柱(一)第71章 新年禮物第846章 趕盡殺絕(二)第724章 早朝第270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二)第331章 路遇宋州(一)第806章 東線作戰(四)第777章 倭商(一)第130章 猛龍過海(六)第826章 呂泰新借兵第473章 遠赴江南(八)第306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二)第956章 治國理念
第743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二)第435章 奚人聯姻(一)第950章 吉兆之地第334章 一夜春夢過徐州(一)第552章 騙婚第115章 秦山島殲敵(二)第285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三)第411章 程府嫁女(三)第88章 元宵佳節(一)第776章 人口販子第677章 秘密實驗基地(二)第175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560章 新城上元燈節(五)第748章 琦夢的情郎第281章 溫泉美酒識英雄(一)第144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224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八)第631章 拍馬屁第525章 情竇初開第619章 挖坑(一)第1章 初入寶地第二章救命恩人第221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五)第514章 耶律蘭卿心事第286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一)第249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二)第224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八)第772章 平安時代(四)第438章 大興冤獄(一)第796章 攻打新城(三)第340章 新城見聞(二)第502章 步兵與騎兵(三)第125章 猛龍過海(一)第867章 蝦夷人(二)第187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579章 一員虎將(一)第72章 一封誣告信第131章 無間道(一)第184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52章 軍火商第91章 舞女樂夢嬌第427章 重拳出擊(六)第542章 家第115章 秦山島殲敵(二)第240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一)第407章 兒女私情(五)第682章 利弊得失第354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六)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17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50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二)第291章 東都饑荒學子怒(二)第35章 胡女安娜第571章 對話第114章 秦山島殲敵(一)第655章 三戰大行城(一)第740章 金融創新第437章 奚人聯姻(三)第182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358章 新城五年規劃(三)第723章 高瑩的嫁妝第267章 投資拉動經濟第751章 跨海東渡(一)第667章 福禍相依第540章 禍水西引第313章 商州平民亂(六)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896章 募兵制的困擾(一)第854章 趁火打劫(二)第669章 路家姐妹第270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二)第771章 平安時代(三)第785章 拍賣(六)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838章 錯失戰機第658章 三戰大行城(四)第90章 元宵佳節(三)第836章 大潰敗(三)第683章 嫁公主第256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九)第689章 拉攏第362章 新城大搬遷(二)第660章 三戰大行城(六)第128章 猛龍過海(四)第382章 長山島海戰(三)第786章 宋威的剿匪(一)第675章 銅本位第786章 宋威的剿匪(一)第718章 偷樑換柱(一)第71章 新年禮物第846章 趕盡殺絕(二)第724章 早朝第270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二)第331章 路遇宋州(一)第806章 東線作戰(四)第777章 倭商(一)第130章 猛龍過海(六)第826章 呂泰新借兵第473章 遠赴江南(八)第306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二)第956章 治國理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州市| 邢台县| 榆林市| 东平县| 双桥区| 礼泉县| 皮山县| 承德市| 宁阳县| 上杭县| 桃源县| 莱西市| 嘉兴市| 调兵山市| 健康| 嘉义县| 太谷县| 龙江县| 弋阳县| 长治县| 东乡| 罗城| 会理县| 会昌县| 涞源县| 双柏县| 沅江市| 新疆| 淳安县| 肥西县| 嘉鱼县| 石楼县| 谷城县| 孝义市| 海阳市| 富民县| 商都县| 汉寿县| 安多县| 徐水县| 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