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汋城對於遼東半島的戰略至關重要,有著奚人幫李燁抵抗渤海國的進攻自然最好不過,現在奚人想到了從泊汋城抽身,李燁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都會接手泊汋城。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值錢,非土地莫屬,花多少的錢購買泊汋城根本不是李燁考慮的問題,在李燁看來泊汋城已經相當於奚人在白送給李燁。得到泊汋城後,整個烏骨江從上游的白崖城,一直到中游的烏骨城,最後是下游的泊汋城,就連成了一條線,從戰略上進入了契丹和渤海國的腹地。
泊汋城是一座堅城,控制了泊汋城,就等於關上了渤海國通往遼東半島的大門,這就是爲什麼渤海國一直沒有佔領遼東半島的原因。
福依禍所伏、禍依福所依說的就是李燁現在的心情,泊汋城的事情剛剛談妥,便從大行城傳來消息,竇天問的軍隊突然掉頭殺進大行城的範圍。竇天問會不會進攻大行城,爲什麼在泊汋城外滯留不前,這些早已經引起了李燁的注意,所以竇天問剛從泊汋城發兵進攻大行城,大行城就已經得到消息,並沒有出現什麼慌亂。
“一萬八千人馬好大的手筆,看來竇天問是想一洗前恥,攻打泊汋城只是障眼法,等到我們麻痹的時候才突然出兵偷襲大行城,好計謀”
竇天問現在攻打大行城的確是最好的時間,一來大雪封山交通不便,李燁想從陸路救援大行城需要很長的時間,等到救援部隊達到大行城時恐怕竇天問早已經得手班師回渤海國了。二來現在天寒地凍,對於漢人來說冬季是最難熬的一段時間,跟常年生活在寒冷北方的渤海國人不一樣,戰鬥力會下降是必然的事情,這時候出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過竇天問好像沒有調查清楚李燁的軍事實力,更沒有把海軍這樣的軍隊當成一盤菜,也許竇天問的軍事思維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可是他將要面對的對手李燁,卻是一個已經將眼光看到了海洋,從冷兵器的思維中走進了熱兵器的戰爭模式中。
站在竇天問的立場上,這場戰爭無論如何都是一場沒有多少懸念的戰爭,竇天問並不想一下摧毀大行城,他要的只是從大行城這隻肥羊身上撕下一塊肉來。也許這就是草原民族一貫的思維模式,可是他好像忘記了兩個王朝對待草原強盜的強烈反應,一次是漢武帝時期的匈奴戰爭,另外一次是唐太宗對突厥的戰爭,只要有可能漢族絕不會跟草原強盜低下高傲的頭顱。
聽到竇天問攻擊大行城的消息後,李燁和敬翔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相互交換了一下會心的一笑道:“既然竇天問不死心,那就讓他有來無回,這是一場無法避免的戰爭,不管是爲了現在,還是爲了將來,和平從來都是打出來的”。
李燁和敬翔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擴大戰爭的規模,泊汋城已經控制在李燁的手上,從此以後李燁將獨自面對來至渤海國的攻擊。沒有了奚人的泊汋城作爲緩衝地帶,李燁對於渤海國的騷擾不可能再百般忍讓,既然李燁已經決定出手,那麼出手就一定會狠,把渤海國打疼打怕纔會給遼東半島迎來和平發展的機會。
敬翔在一旁悠悠然道:“如今大行城騎兵二千,山地兵一千,步兵二千,總共五千人馬固守大行城應該沒有什麼問題,要想全殲渤海國軍隊必須從其他地方增派兵馬。竇天問可能就是看中了大行城兵馬不多,纔會在這個時候肆無忌憚的發動攻擊,時間把握的極好,如果說沒有內應根本就辦不到”。
有沒有內應李燁不知道,但是大行城來往的渤海國商賈數量極多,其中有沒有渤海國的奸細很難說。只要李燁控制了泊汋城,以後與渤海國的交易便會在泊汋城進行,渤海國再想窺探大行城的情報就不會那麼容易,這對於以後大行城的發展十分有利。
大行城中的兵馬都是冷兵器時代的兵馬,當初在修建大行城時,便考慮過渤海國可能的偷襲行動,在靠近鴨綠江的東北角和大行城的西南角都修建有城堡,竇天問想進攻大行城就必須要留意這兩座城堡。由於大行城在規劃時候,就沒有考慮過建設城牆,渤海國的軍隊雖然可以從北面和西邊進攻大行城,但是大行城外圍的房屋主要是作坊和倉庫,居民區主要建設在東面和南面,這讓渤海國軍隊正面進攻製造了很大的困難。
準確的來講,想進攻大行城只有四條道路,其他的地方道路狹窄,根本無法大規模的展開兵力,除非竇天問想跟大行城展開一場曠日持久的巷戰,否則很難佔領大行城。
現在李燁手中可以動用的兵力除了大連城的六千新軍外,只剩下呂泰新手中二千海軍,六千新軍不可能全部調往大行城,不過呂泰新手中的海軍卻可以封鎖鴨綠江以西的地區,讓竇天問投鼠忌器首尾難顧。
“泰新,命令江南戰艦迅速前往鴨綠江,封鎖從大行城到泊汋城以西的地區,並且騷擾渤海國軍隊的後方”
遼東艦隊大部分戰艦給嚴力帶往倭國,現在能用的上的只有登州水師和江南艦隊,由於李燁不希望登州水師參加遼東半島的戰役,最後可以動用的只有呂泰新手中的江南艦隊。呂泰新手中的艦隊雖然不能從鴨綠江朔江而上,但是控制大行城到泊汋城以西的地區還是不成問題,等到李燁一旦接手泊汋城後,竇天問再想輕易的逃回渤海國已經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勇士,命令新軍大營調派四千新軍和火炮營,在兩天之內登陸停靠在軍港上的戰艦,六日內趕到大行城”
如果新軍從陸路前往大行城,已現在的天氣和路況來看,最快也需要十幾天的時間,而從海上將新軍運輸到大行城,時間足足的縮短了一倍,竇天問絕對想不到遼東半島的軍隊會這麼快就出現在大行城。
李燁並不擔心竇天問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攻佔大行城,雖然大行城只有五千兵馬,但是依託兩座城堡的掩護和城市狹窄的道路,想在短時間內佔領大行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在李燁緊鑼密鼓的調派軍隊和物資的時候,李燁的姐姐李燕卻在一座涼亭中看著漫天飛舞的雪花,這已經是李燕度過的第二個冬季。就在兩年前,李燕被一羣不明身份的人帶到這裡,從開始的恐慌中慢慢鎮定下來的李燕開始觀察周圍的一切,這裡應該是北方,有著寒冷而漫長的冬季,跟自己生活過的長安和海州的天氣截然不同。
李燕不知道自己身處什麼地方,周圍的人穿著跟中原人一樣的衣服,口中說著同樣的官話,沒有人告訴李燕這是什麼地方。身邊的奴婢一個個守口如瓶,對李燕恭敬有加,無論是吃穿住行,還是待人接物,只要李燕不走出這間精美的牢籠,李燕的任何要求都會得到滿足。
身上穿著的綾羅綢緞,頭上帶著的金銀細釵,自己住的亭臺樓閣,每天吃的山珍海味,李燕感覺這一切好像是在夢中一般。奴婢看見李燕都是畢恭畢敬,好像生怕引起李燕的不快,周圍隱藏著許多侍衛,只要李燕走到庭院的周圍,就會從不知道什麼地方出現一個陰陽怪氣的內侍,阻止李燕靠近庭院的周圍。
這是一個美麗的牢籠,失去人生自由的李燕,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這些人爲什麼把自己綁架到這裡。除了周圍的奴婢和內侍外,李燕只見過一個和藹可親的老婦人,問了自己幾句沒頭沒腦的話,然後就把自己關在這裡。這一關就是兩年,兩年裡老婦人來過五六次,每次與李燕聊上一二個時辰,然後就消失在庭院中,好像沒有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一開始老婦人好像很在意自己身上帶的貝殼項鍊,詢問貝殼項鍊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後來就不停的詢問李燁的情況,對李燕反而並不在意。每次都是老婦人提問,李燕回答,等到李燕想問的時候,老婦人總是笑笑便離開了,不給李燕有任何提問的機會。
李燕能夠感覺到老婦人並沒有什麼惡意,反而能從老婦人那裡感受到長輩對小輩的關愛,只是這種關愛是李燕不想得到的,李燕現在就想離開這裡,可是李燕知道自己根本走不出這間庭院。李燕坐在庭院中的涼亭上,身邊站著兩個身著華麗服飾的美婢,說是伺候李燕不如說在監視李燕,而且很懼怕李燕不敢跟李燕說一句話。
李燕看著銀裝素裹的庭院,低頭將手中的刺繡修完,這是李燕準備送給大哥李建的禮物,想到李建已經十九歲了,過完年就二十了,應該已經成家立業了吧。想到自己身在他鄉,不知道何時再能見到大哥李建和三弟李燁,李燕不由得暗自落淚,一滴晶瑩的淚花滴落在繡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