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71章 倭國武士(二)

橫刀,俗稱唐刀,其狹直刀身,小鐔,長柄(可雙手握持)的形制;直接原型是日本正倉院藏品,千年前自唐朝進口之“金銀鈿裝唐大刀”。

倭刀脫胎於橫刀,不過這時候的倭刀並不著名,倭人最喜歡的還是唐人的橫刀,地上的男子手中握著精美的橫刀,就像捧著一件絕世無雙的藝術品,口中喃喃自語。

“他在說什麼”

“他在說,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把這樣的橫刀”

“告訴他,這樣的橫刀,本王多的是,只要能讓本王滿意,這把橫刀就送給他”

男子激動的無以復加,顫抖的全身緩緩的站起來,退後了幾步,舞了一套刀法。大開大合,有我無敵,刀刀致命,沒有半點猶豫,每一刀都用盡全力,完全是一種博命的刀法,看得人不由得心驚肉跳。沒有華麗的刀花,每一刀都能置敵人於死地,乾淨利落卻不拖泥帶水,“好,這個人本王手下了,問問他叫什麼名字”。

倭國翻譯臉上露出一絲不屑道:“這些武士沒有自己的名字,主人叫他們什麼名字,他們就叫什麼名字”。

平安時代的武士是沒有自己姓名的,他們或者跟著主人姓,或者讓主人給自己起名字,因爲有了名字就意味著自己有了一定的地位,所以武士對於自己姓什麼看的比自己的命還重要。

“就以石見爲姓,武大爲名吧,問問他,有沒有跟他一樣身手的武士,本王需要一些像他這樣忠心的武士”,李燁本想給這個倭人起一個小泉的姓名,不過想想還是算了,這樣的惡搞沒有絲毫的含義。

石見武大再次匍匐在地,感謝李燁的賜名,並且告訴李燁,他生活的地方叫室町,有很多像他這樣的武士,只要李燁願意收留他們,他們便會全部依附李燁。

戰國時代的武士大部分都出自鎌倉、室町和德川三個武士團,本來這些都是倭國的地名,後來成爲了人名。

公元九世紀,因寺院、神社、官吏貴族、地方豪族不斷開墾新農田,又以種種方式掠奪貧困農戶的“口分田”,鯨吞國有公地,私有土地面積迅速增加,並在私有土地上紛紛建立莊園,大化改新施行的“口分田”制度逐漸瓦解,法律與政府機構的支配力趨於崩潰,日本社會進入“只有武力纔是解決社會問題最簡捷最現實的力量”的時代。

寺院、神社、官吏貴族及地方豪族的莊園經營者——在地領主們,爲強化家族統治,對抗其他強大勢力,守護既得土地,掠奪更多利益,紛紛建立武士團。握有強大實力並在國、郡等爲官的豪紳顯貴還建立了武士集團,供養衆多武士;中小地主也將僱工、奴婢、下人等組織起來,成立中小武士團,其活動範圍僅限一郡範圍,其武士數量從數十人到數百人不等。

大武士團多集中於政府統治薄弱的邊境地帶,小武士團幾乎遍佈全國。與此同時,在鎮壓蝦夷(日本東北地區原住民)、浮囚(歸服的蝦夷人)和打擊新羅海盜的長期戰爭中,壯大了軍事頭目的武裝力量,形成了軍事貴族。

戰爭結束後,這些新興的軍事貴族在門閥森嚴的中央無望晉升高位,紛紛到地方尋求發展,他們攜親信與部下或加入豪門勢家與國衙對抗;或編成國衙的兵力,壓制莊園勢力,擴大自己領地;或充當攝關家或院廳的侍者和私人衛士;或流落於中小武士團,只要哪裡需要武力,哪裡就現其身影。

戰國時代,武裝暴動風起雲涌,戰爭連年不斷,經過百餘年的血雨腥風的混戰,進一步砥礪了武士兇暴殘忍與奸雄狡詐的品格。到德川幕府時期,武士制度更加完善,武士人數達四十萬人,武士享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是農工商三個階級的統治者,不僅壟斷行政、軍事、文化教育等大權,甚至社會方方面面盡在武士的掌控中,武士精神深深地紮根於這個民族社會生活的土壤裡,充溢於這個民族肌體的每個毛細血孔中。

李燁沒有想到倭國竟然會有這麼多的中下等武士,而且數量還在繼續的膨脹之中,像石見武大這樣的潦倒的武士更是不勝枚舉。

“本王給你兩匹馬和三天的時間,招募一千名武士,並任命你爲武士團的團長,可有什麼問題”

“什麼,你不會騎馬”,李燁徹底無語了,石見武大竟然不會騎馬,不過想想就不奇怪了,像他這樣的武士連飯都吃不飽,怎麼會騎馬呢?“本王沒有時間等你走路去找武士,還是三天的時間,本王會派人跟你一起去,記住只有三天的時間,逾期不歸,就不要回來了”。

倭國武士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敢死隊和步兵,這樣的人不加以利用纔是傻瓜呢?一千名武士只是一個開頭,李燁想看看這些武士在戰場上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如果效果不錯,還可以從倭國招募炮灰。

石見銀山的礦脈大多數都埋藏在地表附近,黝黑的坑道伸向遠方,三四平方米的洞口只能容下兩個人來回穿梭,洞壁四周搭建著簡陋的支架,從石縫從滲出來的水滴“滴答、滴答”的作響,潮溼、溼滑的地面上積滿了水窪,一羣壯漢赤膊著上身,揮舞著手中的鐵鎬,拼命的向前挖掘著銀礦。

“怎麼不用炸藥”,李燁看著一點點挖掘下來的銀礦,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把石見銀山挖空。

曾士冠沮喪道:“弟子試過了,那些炸藥的威力實在難以控制,不是起不到效果,就是把山洞都炸塌了,弟子不敢用了”。

用人敲斧砍,石見銀山就是挖上百年也挖不完,“這方面你不是專家,某不怪你,把這裡的事情交代一下,跟某回遼東半島吧”,李燁是不會放棄瘋狂掠奪倭國銀礦的機會的,炸藥無疑是這個時代開採礦石最快的辦法,西班牙人在美洲掠奪銀礦的時候,不就是使用黑火藥進行開採的嗎?爲什麼李燁就不行呢?

李燁不在乎給石見銀山使用最先進的開採技術,只要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倭國境內的礦山耗盡,李燁願意使用一切手段。

曾士冠將石見銀山的工匠都召集起來,目的只有兩個,一是交接曾士冠手中的任務,二是討論怎麼才能加快石見銀山的開採速度。雖然李燁開採金銀礦越多,倭國得到的分成也越多,但是平安時代是一個奢靡的時代,再多的金銀也不夠平安時代貴族的消耗,最後這些金銀還會流回到李燁的口袋。

李燁把自己的想法,寫信告訴了還在倭國京都的嚴力,告訴嚴力,自己會從遼東半島送來一批牛馬,讓嚴力盡最大可能榨乾倭國每一兩金銀。

石見武大沒有讓李燁失望,當三天後,李燁看見石見武大的時候,發現石見武大一臉憔悴的帶著九百名武士出現在石見鎮。

九百名武士,不如說是九百名倭國難民,除了從每一個人的眼睛中看見渴望、喜悅的神情,李燁怎麼都無法把這羣難民跟自己心中的武士聯繫在一起。

“這就是你說的武士,他們身上的衣服和武器呢”,李燁沒有指望他們能穿著乾淨、整齊的衣服,手中拿著鮮明錚亮的武器,至少也不應該像叫花子一樣,破衣爛衫、手中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門,這讓李燁對這些武士的戰鬥力不由得打了幾分折扣。

“主人,這些人的確都是最優秀的武士,只要主人給他們鋒利的橫刀,他們就可以給主人斬妖除魔”,石見武大還是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他們聽說主人需要他們效命,狂奔了幾天才趕到石見鎮,只要讓他們吃一頓飽飯,他們的命就是主人的”。

李燁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什麼地方做錯了,至少也應該讓這些人進行一場比武,不過看在都是死士的份上,李燁真的沒有什麼好說的。

“帶他們洗澡換衣服,然後去吃飯,告訴他們想成爲武士團的一員,就要完全的聽從本王的指揮,本王會安排一些護衛幫你組建武士團,記住服從是武士團的天職,誰要是不服從命令,只有死路一條”,李燁不可能組建一支完全有倭國武士組成的武士團,安插幾個護衛,防止心生異心完全有必要。

“多謝主人,這些武士的命都是主人的,如果誰要是敢質疑主人的話,某第一個就砍死他,不用髒了主人的手”

李燁點點頭,石見武大這個人很機靈、也很聰明,能在第一時間看見李燁,就知道賣身投靠,這樣的人絕對不是什麼蠢人。跟聰明人說話就用聰明辦法:“告訴這些武士,他們的薪金一分錢都不會少,如果他們的表現出色,不僅可以加官進爵,而且可以把家人送到大唐去,否則的話,他們就只能成爲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武士”。

很快,李燁就發現這些武士,平時就像一隻貓溫順,戰場上就會變成了一羣嗜血的野獸,讓人膽寒心驚。

第862章 出逃(二)第638章 隱患第408章 兒女私情(六)第289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四)第884章 人情世故第234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一)第395章 都裡鎮之戰(二)第873章 武士團滅國第341章 新城見聞(三)第137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510章 想自殺很難第366章 遼東商路斷絕第571章 對話第250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三)第166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632章 無奈的選擇(一)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326章 李燁出任登州(二)第744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三)第605章 順水推舟(三)第808章 拖死你(二)第956章 治國理念第236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五)第362章 新城大搬遷(二)第760章 颶風來襲(三)第633章 安撫人心第190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六)第677章 秘密實驗基地(二)第650章 松茸菌第24章 第一桶金(三)第632章 無奈的選擇(一)第122章 海闊憑魚躍(一)第41章 病牀上的**第497章 奚人嫁女(三)第493章 紅顏禍水(四)第358章 新城五年規劃(三)第191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七)第12章 多收了三五斗第115章 秦山島殲敵(二)第456章 體察民情(六)第80章 晚唐軍人第161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305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一)第687章 渤海國使者第467章 遠赴江南(一)第215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九)第218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二)第697章 鴻門宴(四)第52章 李儇裝病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741章 後路第957章 奪取海南島第165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492章 紅顏禍水(三)第671章 跟誰姓不是問題第314章 商州平民亂(七)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381章 長山島海戰(二)第288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三)第100章 出行(六)第183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682章 利弊得失第296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三)第872章 耽羅國第715章 高家嫁女第372章 挫折和支持(一)第543章 爭風吃醋第458章 暗殺(二)第877章 雖遠必誅第884章 人情世故第112章 回家(二)第180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六)第608章 譁變(一)第742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一)第680章 來消息了第874章 吃我的是要還的第189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五)第710章 陰雲密佈(八)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724章 早朝第698章 鴻門宴(五)第569章 天機(六)第775章 倭國貨幣第688章 母雞變鳳凰第14章 山中難民第471章 遠赴江南(六)第347章 新城新軍(一)第406章 兒女私情(四)第434章 初現軍力(二)第10章 李燁的師弟們第848章 暗藏危機(二)第637章 包藏禍心第951章 波斯復國(一)第585章 沂水河畔(二)第566章 天機(三)第71章 新年禮物第482章 陽澄湖之役(五)第355章 時間不多了第9章 烤魚的滋味
第862章 出逃(二)第638章 隱患第408章 兒女私情(六)第289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四)第884章 人情世故第234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一)第395章 都裡鎮之戰(二)第873章 武士團滅國第341章 新城見聞(三)第137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510章 想自殺很難第366章 遼東商路斷絕第571章 對話第250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三)第166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632章 無奈的選擇(一)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326章 李燁出任登州(二)第744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三)第605章 順水推舟(三)第808章 拖死你(二)第956章 治國理念第236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五)第362章 新城大搬遷(二)第760章 颶風來襲(三)第633章 安撫人心第190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六)第677章 秘密實驗基地(二)第650章 松茸菌第24章 第一桶金(三)第632章 無奈的選擇(一)第122章 海闊憑魚躍(一)第41章 病牀上的**第497章 奚人嫁女(三)第493章 紅顏禍水(四)第358章 新城五年規劃(三)第191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七)第12章 多收了三五斗第115章 秦山島殲敵(二)第456章 體察民情(六)第80章 晚唐軍人第161章 斤斤計較細謀劃第305章 彎弓射鵰非英雄(一)第687章 渤海國使者第467章 遠赴江南(一)第215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九)第218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二)第697章 鴻門宴(四)第52章 李儇裝病第455章 體察民情(五)第741章 後路第957章 奪取海南島第165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492章 紅顏禍水(三)第671章 跟誰姓不是問題第314章 商州平民亂(七)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381章 長山島海戰(二)第288章 汴梁城內遇奇才(三)第100章 出行(六)第183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682章 利弊得失第296章 禮物引起的風波(三)第872章 耽羅國第715章 高家嫁女第372章 挫折和支持(一)第543章 爭風吃醋第458章 暗殺(二)第877章 雖遠必誅第884章 人情世故第112章 回家(二)第180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六)第608章 譁變(一)第742章 渤海國中秋佳節(一)第680章 來消息了第874章 吃我的是要還的第189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五)第710章 陰雲密佈(八)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724章 早朝第698章 鴻門宴(五)第569章 天機(六)第775章 倭國貨幣第688章 母雞變鳳凰第14章 山中難民第471章 遠赴江南(六)第347章 新城新軍(一)第406章 兒女私情(四)第434章 初現軍力(二)第10章 李燁的師弟們第848章 暗藏危機(二)第637章 包藏禍心第951章 波斯復國(一)第585章 沂水河畔(二)第566章 天機(三)第71章 新年禮物第482章 陽澄湖之役(五)第355章 時間不多了第9章 烤魚的滋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边| 河间市| 昭通市| 罗甸县| 南木林县| 舒兰市| 牙克石市| 壶关县| 崇仁县| 鄂尔多斯市| 嵊泗县| 宁陕县| 景谷| 宾阳县| 普陀区| 聂拉木县| 信丰县| 海伦市| 思茅市| 福安市| 南宁市| 甘谷县| 札达县| 纳雍县| 泽库县| 彝良县| 阆中市| 方正县| 巴林右旗| 呼伦贝尔市| 铜山县| 新乡市| 报价| 保靖县| 苏州市| 璧山县| 竹北市| 建瓯市| 大新县| 新竹县| 图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