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帶兵帶將,人心所向
最搞的事情,是這三個傢伙還在登機的時候,就因爲超重額外付費沒錢,是同航班到滬海的一位外籍人士借給他們美刀。
然後抵達又因爲書太多,太新,被海關懷疑是帶回來販賣的商品。
因爲今年已經開始出現有人朝著國內肩挑背扛帶東西當倒爺了。
算是下半年嚴查的環節。
所以不管這仨咋解釋,被扣在海關,打電話通知單位派人去領。
讓衛東只聽見他們回來,就歡喜得馬上開車趕過去。
看見三個委屈的憨批,更是忍不住哈哈樂。
前基建技術員們本來那點情緒,瞬間煙消雲散。
明明他們年紀還大點,就像笨拙的弟弟,看見兄長立刻完全放鬆下來。
劉曉勇還立刻站直了挺胸:“基建某團二營技術排技術員劉曉勇完成學習任務回國,請求歸隊!”
“謝成斌,請求歸隊!”
“楊紅林,請求歸隊!”
讓衛東不會部隊那套流程,只會上前深深的擁抱下:“回來就是更上一層樓的好兵!”
周圍制服光是看這仨的氣勢,肯定知道扣錯了人,也忍不住鼓掌。
讓衛東不以爲意,幫自己人道歉:“第一次出國學習沒經驗,只有一門心思的想帶回些知識文獻,該怎麼繳費罰款都由我來完成,這是我的介紹信和工作證,哦,我得看看是哪本……”
太多了!
隨手摸出來都是好幾份,像個做假證的,以至於制服們本來已經鬆弛的神態,不得不再次緊繃。
這還只是在滬海用得上的,毛兒那包裡還有一堆。
滬海市電子產業園建設委員會顧問吧,這個跟建築書籍最沾邊。
對人家職業性的懷疑也不爭論,都遞過去:“如果需要,給電子產業園打電話詢問我的情況,最近天天都在跑,距離這裡也不遠?!?
等人家翻看到滬海市經濟改革委員會顧問的證件,已經有點瞠目結舌。
這也太年輕了吧。
本來消減的態度只能再懷疑幾分。
但態度很好的說要彙報領導。
讓衛東不催促,照章辦理即可,轉頭跟劉曉勇他們寒暄路上有考慮好接下來的工作嗎?
是大家一起組成設計機構,還是分駐在平京、滬海、江州各自組建。
你們的護照就不用交回來,自己留著保持商務簽證,需要出國就聯絡辦理相關簽證,費用都是公司承擔,既然邁過了這個信任的坎兒,出國對你們就不再是限制。
三人本來放鬆點,又條件反射的立正說是,還嘿嘿笑。
讓衛東叮囑他們重點是帶人:“你們把這條路開拓出來,就以身作則的帶動更多人出去學習,儘可能保證可以回來加入建設?!?
聽得旁邊支起耳朵的制服都一愣一愣的,冊那,現在都瘋了一樣的想出國,出國就不想回來。
這幫人口氣這麼大嗎?
結果這仨還真想過。
不過他們的思路並沒因爲短期留學就開闊多少。
完全是圍繞眼前的項目在分工。
一個專注於蒲東新大廈的方案完善,就是所有專注力都在超高層建築上,從外觀到內部,學的全都跟這個相關,甚至利用現在大樓建築只是主體結構還未過半的情況,又做出幾個緊追世界潮流的方案。
哪怕這次改不了,下次也能用。
楊紅林則鎖定國際社區方案,不斷修改調整,在國外都纏著老師提意見,做修改,相關的文章文稿厚厚大摞,都能寫論文了。
最後老謝就圍繞二十多層的住宅樓做文章,各種各樣類似的方案,專攻未來用於全國各地的住宅樓。
把讓衛東逗得啼笑皆非:“老子叫你們出去是希望啥都學點,先當個多面手,你們特麼的是回來當領導,帶領更多人去術業有專攻,尤其是我們現在急需商業中心類別,你們忘了,你們出去之前江州北區那個商業中心……”
驚愕的三人嚅嚅:“那……不是小范在負責的項目嗎,我們還開了前線會議的?!? 讓衛東纔想起好像是,在出事前他最後一次就是在商業中心工地把小范趕走。
現在也不是多在意:“嗯,行吧,你們注意點這方面工作,無論是你們誰側重,還是培養別的人……小范就不要提了,他被開除後,搞了些炸藥來報復打擊,這輩子估計做人都沒可能了?!?
三人這才驚駭莫名,但又不是多意外,其實從出國時讓衛東摘掉了小范的名額,他們毫不猶豫就走掉,可見還是清楚對方爲人。
正閒聊,連看著的制服都悄悄站近些聽得津津有味。
通報的相關領導終於過來,拿起證件反覆翻看下終於有點疑惑:“您是不是在外灘五號樓那位企業家,聽說就是這麼年輕,這個姓很少見的?!?
讓衛東還有點懊惱,老子名氣這麼大了嗎,勿聲勿響啊,怎麼還是給傳開了:“差不多,喏,這份工作證是五號樓裡的東昇外貿,對,也在跟你們海關打交道?!?
沒錯,海關大樓就在那排建築裡,算是老字號了,這位在機場負責的海關領導經常在大樓進出,早就聽過外灘新貴的八卦了。
頓時熱烈:“儂曉得不啦,哦,我們海關也想在蒲東建新大樓,你們在對面那個廣告太醒目了!”
讓衛東只好配合下:“都是爲人民服務嘛,我這邊的身份還需要證實嗎,主要是聯絡市裡面可能有點不好意思,我們犯錯了嘛。”
人家連忙更配合:“沒有沒有,書籍攜帶都是可以正常通關的,只是太新太多難免會要確認下,來來來,大家幫幫手搬上行李車,您有名片嗎,上個月在內部文件上就看到您名字了?!?
讓衛東都麻了,不知道又是哪個環節露了相,他是真不願出頭當年豬。
“哦哦,這我名片,沒批評什麼吧?”
“哪有,提到您大力推動鵬圳碼頭的發展,支持港口海關工作,更帶動了滬海港機的歷史性發展……”
讓衛東都不得不倒吸口氣:“我們都是幹好本職工作,沒這麼大的詞兒,那您有空來五號樓坐坐交流,我們外貿公司、船運公司都跟海關不少打交道,這集裝箱……您還別說,我們要從鵬圳大力發展集裝箱工作,也包含了滬海在內,有需要交流的嗎?”
雖然掛著國集集團最大股東的名頭,讓衛東一天都沒想過坐在國字號公司的辦公室發號施令。
但這事兒還得幹,哪怕從萌芽起,也要點滴張羅。
果然海關,尤其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滬海海關就太懂這個了:“有有有,我給上面領導彙報,儘快組織個工作會議?”
讓衛東還得提醒他:“我們是跟外資合營的國際集裝箱公司,是商業關係,不是國營的內部部門關係?!?
實際上海關就是進出口稅務,老同行啊。
滬海在這方面就真的精通,連聲說知道知道:“集裝箱就是做國際生意,肯定掛在合資企業名下才好辦事,您這是大企業家了,我一定聯絡好了儘快通知您,這幾天都在滬海嗎?”
讓衛東比他更客氣的比著杯沿鞠躬告別:“在在在,隨時聯絡這邊都能通知我?!?
真就是在明眼人看來,這越是客氣,回過頭纔給下屬嘖嘖嘖:“怪不得年紀輕輕能做到這麼大,我趕緊去打電話……”
於是滬海港機那幫人下午就找到五號樓來了。
劉曉勇他們也驕傲得不行,自家老大既得了人家尊重,又如此謙遜低調,讓他們不由自主的都跟著學。
讓衛東只開了輛飛虎麪包車來,本來就想的四個大老爺們兒坐得寬鬆些,現在正好載重他們那幾箱專業書籍。
帶著從國際社區、電子產業園都走馬觀花看下,這仨恨不得立刻下去工地上班。
讓衛東好不容易拉住朝市區走:“半年,又有好多變化跟進度,你們還是先在滬海,把這個設計單位建立起來,全面培養各種人才,我們在滬海、平京的大學生裡也有招聘些建築專業的高材生,你們要擔當起政委、指揮長的任務來。”
原因很簡單,大學生,尤其是滬海的大學生只要敢往外面派,大概率都不會回來。
這跟文化水平較低的技術員是兩回事。
他們覺得自己能出去,是因爲自己有能力,人生在世就應該儘可能實現自己的能力,人生拐點是因爲讓老闆的感恩心理無論如何都不會有這仨重。
讓衛東不是瞧不起想出去的人,而是他現在急需可用的人手。
劉曉勇他們倒也毫不猶豫的說是,並不在意是不是要去領導大學生,會被學歷壓制。
三座利用現成的老高樓改建酒店工程,一座外灘建築加新建現代化大樓的頂級酒店項目,還有對岸日新月異的愛克斯大廈進度。
讓三個剛回國的技術員血都要沸騰起來。
嗷嗷叫的要領兵作戰!
老耿都看出來這三個傢伙可堪大用,二話不說先搶了一個走:“你倆在滬海開公司,小謝先跟我走,衛東不會虧待你們每一個,抓住機會帶兵吧?!?
讓衛東卻沒想到他這種帶將的方式會對這會兒的建築行業產生什麼影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