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茹夜逃李府,痛不欲生。至江畔越思越痛,欲將身赴死。
忽聽有人呼道:“姑娘不可。”那人飛身上前,拼命扯住。
無論如何安慰,李玉茹只是不語,嚶嚶悽哭。
那人無奈道:“既如此,老夫且收留你罷。”
李玉茹泣道:“吾不識(shí)得你,憑甚麼隨你去,你去你滴罷,管吾作甚。”
那人嘆道:“莫道紅塵刀劍狠,卻是癡心最斷腸。”
李玉茹止住傷悲道:“怎地,你亦中了情毒麼?”
那人仰天唱道:“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爲(wèi)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nèi)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yuǎn)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yīng)物,真常得性;常應(yīng)常靜,常清靜矣。
李玉茹聽滴似醉如幻,施禮道:“先生教誨,弟子記下了。”
那人捋須道:“汝多慧根,若能靜心修道,必定大成。”
李玉茹磕頭拜道:“乞先生收了污人。”
那人道:“老夫自天馬行空,從不收徒。”
李玉茹道:“先生還是丟吾餵魚蟹罷。”
那人道:“你這傻兒,恁不講道理,老夫救你,你卻訛詐吾麼?”
李玉茹道:“是又怎樣?”
那人大笑道:“性情卻與吾幾分形似,做老夫義女如何?”
李玉茹喜道:“多謝義父。”
那人道:“老夫姓楊,名不凡,江湖人稱楊老邪。”
李玉茹恭道:“孩兒李玉茹。”
楊不凡長嘯道:“吾楊老邪孤漂江湖數(shù)十載,孰料此後要帶個(gè)小瘋丫頭,哈哈。”
李玉茹道:“義父更是老瘋子。”
楊不凡道:“茹兒,老夫之前因老友相逼,只收得一個(gè)掛名弟子,喚作展鵬飛。”
李玉茹心頭微顫道:“師兄現(xiàn)遁何處?”
楊不凡道:“那傻兒資質(zhì)甚是愚鈍,不及你十分之一。如今哪裡,爲(wèi)父尚不知也。”
二人竟似親生,無話不談。
這日淺夜,行至一山腳村落。
楊不凡大聲喊道:“莫老怪,想煞老夫也,滾出來罷。”
李玉茹見此狀況,以爲(wèi)尋仇,把劍慌待。
話音未落,只見一人影如大鳥般,疾飛而至,也不答話,一招雪破窗櫺,拳衍無數(shù)徑劈楊老邪面門。
楊老邪忙施如封似閉,罡氣畫成圓圈,護(hù)住全身。
李玉茹正要揮劍相助,卻被罡功震滴雙眼發(fā)昏,頭腦迷糊。蹌蹌踉踉退下幾步,癱坐地上。
只聽得義父吟道:
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臥忘其年,三光沉淪性自圓。
氣氣歸玄竅,息息任天然。
莫散亂,須安恬,溫養(yǎng)得汞性兒圓,等待他鉛花現(xiàn)。
無走失,有防閒;真火候,運(yùn)中間。
行七返,不艱難;煉九還,何嗟嘆。
靜觀龍虎戰(zhàn)場戰(zhàn),暗把陰陽顛倒顛。
人言我是蒙朧漢,我卻眠兮眠未眠。
......
李玉茹忙按法盤坐運(yùn)行,真氣自小腹上升,卻紊亂奔涌。
昏昏沉沉中見有少年急奔其身後,運(yùn)掌抵住後心,說道:“平心靜氣,緩緩運(yùn)功。”
李玉茹依言,右手虎口,抱左手四指,以左手虎口,抱右手大指。兩手大指梢,各自接觸另一手心的勞宮穴。片刻,頓覺暖意漾漾,少頃,竟呼呼沉睡過去。
醒來時(shí)天已大亮。
李玉茹起身洗漱,四處打量,寢室雖簡,所用物件卻是一應(yīng)俱全。
踱步院內(nèi),就聽有人道:“楊家妹妹,你起牀了。”
李玉茹側(cè)身觀看,右旁有一少年,正盤坐修煉。
那少年道:“在下莫問天,小妹昨晚可睡的好麼?”
李玉茹頷首道:“多謝公子,暢然無夢。”
莫問天笑道:“什麼公子,喚吾問天罷。舍下凡陋,小妹擔(dān)待些。”
李玉茹猛然想起,急道:“問天哥哥,吾義父呢?可曾受傷?”
莫問天道:“楊叔叔麼?是家父故交,二人向來見面必打鬥一番。”
李玉茹吁了口氣道:“原來如此,嚇煞我也。”
正談?wù)撻g,義父與一漁夫模樣老翁行至院內(nèi)。
那老翁道:“楊老邪,你自何處拐來個(gè)美嬌娃?強(qiáng)收爲(wèi)女兒。乍看不似汝子,細(xì)看更加毫無關(guān)係。”
楊不凡斜眼罵道:“莫老東西,少來嘲弄吾。問天與你又哪裡相像?”
那老翁哈哈大笑道:“今汝女在此,且讓你一讓。”
楊不凡道:“前你逼吾傳功飛兒,如今該報(bào)恩了罷?”
莫老怪點(diǎn)頭道:“觀此子,確是天資靈慧,待試她一試。”說完,飛身向前,使出雪花漫天罩住李玉茹全身命門。
楊老邪道:“你打壞吾滴瘋兒,老夫於你拼命。”
李玉茹暗道:果然人稱三怪之一,真是怪異至極。當(dāng)下,也不答話,左手捏訣,右手把劍。
未曾出鞘,莫老怪嘎然而止道:“無甚底子,不錯(cuò)、不錯(cuò)。”
楊老邪道:“老夫豈能收個(gè)廢物。”
莫老怪道:“遺憾、遺憾。”
楊老邪不屑道:“老東西,有何不妥?”
莫老怪道:“情孽太重,若能堪破俗塵,當(dāng)是深修之材。天兒,領(lǐng)姑娘先用膳罷。”
莫問天道:“遵命父親。”
恍惚數(shù)天,楊老邪不知去向。莫老怪理也不理,只是囑子莫問天陪李玉茹打坐。
這日,莫問天喚上李玉茹,來到後山。
緣溪行,李玉茹忘路之遠(yuǎn)近,行數(shù)裡,忽逢桃花林,夾岸兩側(cè),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李玉茹甚異之,相問,莫問天笑而不語。
復(fù)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常人。長髮垂髫,淳樸無欺,並怡然自樂。
見二人,齊施禮招呼。李玉茹問所從來,具答之,便邀她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來人,紛紛鹹來問訊。
李玉茹道:“各位與此長久了麼?”
衆(zhòng)人答曰:“自南宋初,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乃不知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