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2章 江灘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余文山與部將急忙將奢飛虎扶住,拉住繮繩,要他莫中淮東的激將計。

浮橋雖在,但在淮東兵卒奪下弋江城,又在江對岸站住陣腳的情況,直接強攻極爲(wèi)不利。他們立即往南走,從弋陽江上游甚至青山河沿岸尋找淺灘涉及而渡,也要遠比此時強渡要有利得多。

淮東進入弋陽江西岸攔截的兵馬,也就萬人左右;淮東後路主力要趕過來,怎麼也要兩到三天的時間。在兩到三天的時間裡,淮東就萬餘兵馬,還無法在弋陽江西岸佈下天羅地網(wǎng)。

不過情勢也很顯然,要是青陽、秋浦方向沒有兵馬過來接應(yīng),淮東佔據(jù)弋陽西岸的地形優(yōu)勢,他們六七千人想到都順利撤入九子山,不可能,必然要有所捨棄……

“……”奢飛虎轉(zhuǎn)回頭看向身後隨他西撤疲憊不堪的將卒,眼滿血色,悲聲說道,“他們皆浙閩子弟,我將他們棄下,有何面目獨見浙閩父老?”

“東弋有小堡,可以暫守之……”羅文虎說道。

他們據(jù)堡以守,只要青陽方向有一支精銳來援,將淮東軍壓制在弋江城裡,他們就能安全的渡過弋陽江西撤。

“……”奢飛虎搖了搖頭,對於已經(jīng)西撤到青陽的兵馬,再往東走,等他們趕到弋陽江口,恰也是淮東後路主力趕來之時;淮東水營即便是逆流行舟,也能在兩日後趕到弋陽江口。棄江寧城而不取,就是要避免跟淮東軍決戰(zhàn),鄭明經(jīng)以半數(shù)兵馬斷後,也是要保存實力。這時候又怎麼可能再爲(wèi)這邊六七千人,在不利的條件下跟淮東大戰(zhàn)一場?

嶽冷秋率兵固守池州不出,也是淮東軍主力未到,不敢拼老命跟浙閩軍兩敗俱傷。要是淮東軍主力及時趕來,嶽冷秋能不傷及根本而大創(chuàng)浙閩軍,他又怎可能再手下留情?

“你們無需勸我,你們?nèi)舨桓覒?zhàn),就留後替我押陣!”奢飛虎讓扈從將他戰(zhàn)甲取來,就在河堤上,在夕陽下?lián)Q上玄色鐵甲……

留在最後押陣,也就是說最後衝不過去,還要向淮東軍投降保命的機會;羅文虎心虛的看了余文山一眼。

余文山默不作聲,將佩刀從腰間摘下來,對奢文虎說道:“二公子三思啊……”眼睛看著奢文虎說著話,卻冷不丁撥刀從側(cè)脅刺進羅文虎的身子裡,熱血濺得滿臉。

羅文虎都沒來及得掙扎一下,即斷氣身亡。

余文山拔出刀來,跪到奢文虎之前,將淌著血的佩刀舉過頭頂,說道:“請允文山爲(wèi)二公子前驅(qū)開路……”

御營軍降卒悉數(shù)放棄,羅文虎死或不死,都不是大患,奢飛虎也不管余文山在自己面前擅殺大將,撥刀前指,朝身後將卒,大吼一聲:“進存退亡,今日唯有殺出一條血路來!”

*****************

看著浙閩軍果然在對岸組織兵將準(zhǔn)備強攻,周普伸手撇了下鼻頭,壓著聲音跟趙豹說道:“姓宋的老傢伙,以後惹不得!”趙豹咧嘴笑了笑,便與周普率騎兵從兩翼散開,讓河堤下的步卒進入河堤陣地……

浙閩軍在弋江城就留下三百餘守軍,步營在奪城之時,也有充足的時間毀掉弋江城東南獐子嶺南麓的鐵索浮橋。

但真要斬斷鐵索,奢飛虎必率殘部往南尋找渡江的通道。周普率騎營與張季恆所部,不足萬人,無法將南陵與弋江之間曲折達兩百餘里的弋陽江西岸都封鎖得滴水不漏……

弋陽江雖是江寧與池州之間的主要河道,但入冬後,有些地方的江段河流窄不足百步,淺不淹人頂。奢飛虎從江寧城逃出來,從江寧城裡擄來大量的馬匹,機動性很強,騎馬從淺水灘過江,也不是什麼難事。

此外,弋陽江西岸丘嶺連綿不絕,距九子山的深山密林,最近也就六七十里,一旦奢飛虎將六七千殘部分散開渡江西逃,周普想要包圓來個完勝,是很困難的。再者兵力散開,也怕浙閩軍有兵馬從青陽、南陵方向殺出來,徒增不必要的風(fēng)險。

留著浮橋,刺激奢飛虎率部從弋陽江口強渡,才能憑藉河灘、河堤的地形優(yōu)勢打殲滅戰(zhàn)!

江堤上的騎兵往兩翼散開,張季恆即率隱藏在江堤下的兵卒登上江堤列陣。

弋陽江下口的堤岸爲(wèi)石塘,從江堤下到枯葦伏地的灘地約有四丈深,也就意識著浙閩軍殘卒從浮橋過來,還要攀上四丈高的大堤,才能勉強算在西岸站穩(wěn)陣腳。

唯一有利的,大約是江堤外側(cè)的坡度較緩,遠不能跟陡直的城牆相比;修築石塘?xí)r,是條石相疊,一層層往中間收緊,內(nèi)外就留下層層的石階可供攀援——在寬約十三四步的石塘上,在兩座浮橋的正面,寬兩百步的狹窄地帶,也只能叫淮東軍佈下一營甲卒,一輛輛飛矛盾車給拉上來,列在石塘的外側(cè),形成垛口盾牆。

浙閩軍先是三百餘卒走浮橋而來,也有兩百餘騎兵不畏嚴(yán)寒,直接從浮橋兩側(cè)的淺水灘涉水過江——淮東軍留下浮橋不毀,他們也怕浮橋給動過什麼手腳。待看浮橋沒有問題,纔派出更多的兵卒過來,在江灘上列陣……

入冬之後,弋陽江變得極窄,江汊口的水面也就百餘丈,但江灘開闊,從石塘下去,到水邊,差不多有五六百餘步寬。

奢家早前在此築浮橋,也是看中這邊水淺流緩、江灘堅實,易於立足,周圍的蘆草也早就給縱火燒燬,留下獐子嶺南麓大片開闊的江灘,因燒灘而變得焦黑的江灘,彷彿地獄一般露出猙獰的面孔……

張季恆看向身後江堤下密如毒蛇利齒的蠍子弩及弩炮,暗道:要不是有這些,不毀浮橋就放敵卒過江到江灘上站穩(wěn)腳再打就有些託大了。

差不多等有兩千將卒渡過浮橋,奢飛虎才下令由余文山披甲居前、率衆(zhòng)強攻石塘。在大盾的掩護下,突陣仰攻的浙閩軍將卒又穿堅甲,居前者甚至在鐵甲再多穿一層皮甲,爲(wèi)防淮東特製的火油,戰(zhàn)甲外再裹溼袍,密孱孱、擠擠挨挨的,一步一頓的往上攻。

淮東軍步卒從石塘射下來的箭矢難射透盾甲;而時間短促,石塘上也沒有辦法準(zhǔn)備足夠的滾石擂木;殺傷力真正大的,還是攻守戰(zhàn)開始後,從堤後拋射而出、越過江堤,投入敵陣中間的石彈、巨弩。

蠍子弩發(fā)射石彈,皆石磨圓,每枚重十到二十斤不等,斜拋向半空,又在重力的加速下落下。再厚的鐵甲,也難以抵禦這種強力的鈍性打擊,觸擊即能眼睜睜的看著鐵甲以及身體的某個部位在瞬間給砸陷下去,受擊而能活命者,十不足一……

淮東所制弩炮,與傳統(tǒng)牀弩相仿,發(fā)射機制卻是跟蠍子弩一樣是利用特製弩索的扭力發(fā)射巨箭,能輕易打擊到三百步外的目標(biāo)。弩炮更有利於部署在後陣,拋射巨箭直接打擊敵陣深處,發(fā)射的箭矢巨如槍矛,在重力加速度下,能輕易破開厚甲,洞穿人體。

張季恆所部隨軍攜行的蠍子弩及包括弩炮在內(nèi)的牀弩,沒有給強行軍拖跨,還能繼續(xù)投入戰(zhàn)場使用的也就四十餘架。

但浙閩軍要強攻近四丈高的石塘,必然要以密集陣型仰攻。

敵兵層層疊疊的壓上來,淮東軍甲卒將敵卒壓在石塘之下,每一輪蠍子弩及牀弩的齊射,就能將密集的敵陣打出一個大的缺口來。

那些給巨箭射穿身子、又紮在江灘之上無法掙扎的浙閩卒臨死時發(fā)出的悲嚎,混雜在江風(fēng)裡,就彷彿熊熊燃燒的烈火,煎燒著浙閩軍殘卒的心。

暮色合,冷月如鉤,浮在夜色之上的星辰彷彿染了血色。

余文山左胯給石彈打折,給擡下來時已淹淹一息,張口欲對奢飛虎言,吐出來的卻是血沫——奢飛虎殺紅了眼,離開督戰(zhàn)的浮橋,披甲執(zhí)戟往陣前走,吼聲如雷,如困在烈火之中的猛獸,道:“淮東小兒,誰敢與我戰(zhàn)?”迎來卻是密集如蝗羣的箭雨……

張季恆窺著敵軍士氣已到極點,看似極盛,實際也是極弱,立即使部將率甲卒從側(cè)翼向江灘突擊;之前退到獐子嶺西灘的趙豹,也不顧江灘地軟有陷落的危險,不失時機率數(shù)十披馬鎧的甲騎從北面殺來,衝殺浙閩軍江灘陣地的北翼。

浙閩軍側(cè)翼步卒掙扎著抵抗須臾,即不支後退。江灘看似開闊,但隨著兩翼不斷的後退,,而前陣始終給壓在石塘之下,攻不上去,陣心就漸漸擁擠更混亂。

在冷月殘火的映照下,浙閩軍在西岸江灘的陣地終告不支崩潰。

奢飛虎揮戟亂抽,欲擋住在後退的潰卒,但奈何前面越來越多的人給打退,陣心的兵卒即使曉得身後是督戰(zhàn)隊的大刀跟冰寒的江水,也只能身不由己的給裹著往後退。

周普騎馬站在戰(zhàn)場邊緣的江岸上,盯著敵陣陣心位置,暮色下,燃起的殘火也闇弱,看不清敵卒的面目,但奢飛虎的身影不難辯認(rèn)。奢飛虎在陣心位置,陣列已潰,兩座浮橋又窄,即使他身邊還有忠心扈衛(wèi),但無法從潰卒中擠到陣後,從浮橋逃走。周普很快就看到那裡也給潰卒衝亂、淹沒,就僅剩下江對岸的兩三千浙閩軍殘部欲逃無路、欲戰(zhàn)無膽……

第54章 殘敗第73章 西逃路斷第5章 江寧風(fēng)潮(五)第94章 關(guān)門第68章 鏖戰(zhàn)燕雀嶺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山良犬第9章 拔營第五十八章 暗樁子第16章 糧荒第101章 死地第48章 雪天圍獵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52章 列裝第120章 主臣第129章 還都第138章 鐵松溪阻敵第5章 兵甲第19章 兵亂抵定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108章 守淮攻閩第2章 江寧風(fēng)潮(2)第31章 城子嶺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12章 江寧心思第44章 兵備將行第2章 夜觀軍營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57章 好快第65章 開漕諸策第85章 轉(zhuǎn)折第138章 殺雞駭猴第39章 糧足傷農(nóng)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14章 立場第16章 公府治政(三)第24章 魂歸何處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驅(qū)直入第九十章 分贓(一)第64章 贈人利刃第7章 相逢一笑第18章 狹路相逢第3章 寧王第72章 山河倒旋第69章 羣龍無首第29章 飛來一城第73章 花燭夜第107章 海攻第20章 拉攏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第108章 守淮攻閩第八十三章 延醫(yī)上島第125章 政事無非話家常第75章 摧枯拉朽第10章 血書第2章 相認(rèn)第79章 火中慄第六十七章 銀子銀子第25章 陸七零三鎮(zhèn)師第83章 帝心第九十七章 又見刺客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119章 禮山第69章 不臣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30章 援兵渡海第34章 耐心第19章 惑敵第38章 三個摺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68章 鄉(xiāng)兵自雄第28章 援助第六章 船行江上第15章 做賊心虛第94章 不容拒絕第126章 後手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111章 鄉(xiāng)人治鄉(xiāng)第六十二章 新仇第16章 糧荒第68章 天下未雨第68章 攻守之謀第11章 匪禍第15章 做賊心虛第10章 血書第32章 父子相認(rèn)第21章 斷糧第6章 重兵東移第132章 敵潰如潮第92章 雜魚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44章 齊頭並進第30章 以緩待急第49章 南門之變第74章 顧慮第45章 爭鋒第119章 行軍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
第54章 殘敗第73章 西逃路斷第5章 江寧風(fēng)潮(五)第94章 關(guān)門第68章 鏖戰(zhàn)燕雀嶺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山良犬第9章 拔營第五十八章 暗樁子第16章 糧荒第101章 死地第48章 雪天圍獵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52章 列裝第120章 主臣第129章 還都第138章 鐵松溪阻敵第5章 兵甲第19章 兵亂抵定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108章 守淮攻閩第2章 江寧風(fēng)潮(2)第31章 城子嶺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12章 江寧心思第44章 兵備將行第2章 夜觀軍營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57章 好快第65章 開漕諸策第85章 轉(zhuǎn)折第138章 殺雞駭猴第39章 糧足傷農(nóng)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14章 立場第16章 公府治政(三)第24章 魂歸何處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驅(qū)直入第九十章 分贓(一)第64章 贈人利刃第7章 相逢一笑第18章 狹路相逢第3章 寧王第72章 山河倒旋第69章 羣龍無首第29章 飛來一城第73章 花燭夜第107章 海攻第20章 拉攏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第108章 守淮攻閩第八十三章 延醫(yī)上島第125章 政事無非話家常第75章 摧枯拉朽第10章 血書第2章 相認(rèn)第79章 火中慄第六十七章 銀子銀子第25章 陸七零三鎮(zhèn)師第83章 帝心第九十七章 又見刺客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119章 禮山第69章 不臣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30章 援兵渡海第34章 耐心第19章 惑敵第38章 三個摺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68章 鄉(xiāng)兵自雄第28章 援助第六章 船行江上第15章 做賊心虛第94章 不容拒絕第126章 後手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111章 鄉(xiāng)人治鄉(xiāng)第六十二章 新仇第16章 糧荒第68章 天下未雨第68章 攻守之謀第11章 匪禍第15章 做賊心虛第10章 血書第32章 父子相認(rèn)第21章 斷糧第6章 重兵東移第132章 敵潰如潮第92章 雜魚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44章 齊頭並進第30章 以緩待急第49章 南門之變第74章 顧慮第45章 爭鋒第119章 行軍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丰市| 东乡县| 抚州市| 兰西县| 阜宁县| 鹤峰县| 铜陵市| 建平县| 河北区| 遂川县| 金塔县| 吴江市| 阳朔县| 闵行区| 芜湖市| 闽侯县| 东台市| 若尔盖县| 漠河县| 汉寿县| 胶南市| 隆德县| 枞阳县| 紫阳县| 黄山市| 松阳县| 普兰店市| 余庆县| 恩平市| 盐津县| 安图县| 昔阳县| 阳信县| 镇原县| 大冶市| 图木舒克市| 吐鲁番市| 婺源县| 张家川| 镇雄县|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