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章 狹路相逢

想要奇兵從側翼攻擊湊效,必需要主力在七甲集正面將敵騎吸引住,扛住敵騎迅猛如雷霆的攻勢。趙虎留在七甲集坐鎮,將四營步卒布成空心方陣,以他親自帶出來的海東行營府衛營爲主力,布在正面,以東州、儋羅所借援兩個步營布在側翼,還留一營步甲作爲預備兵力留在陣後。

“鬥一、守二”的預備隊戰術理論源於戰國時期,但手裡兵力有限,或戰場開闊而雙方交戰兵力都不足以填滿戰場,主將都會有將所有兵力都投入戰場的衝動。

林縛在戰訓學堂上最爲強調的戰術原則就是預備隊原則,非到主將戰旗即將給砍奪的危急時刻,主將手裡必需要掌握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預備兵力,以應對戰線崩潰的危局。

若不能做到這一步,面對強敵則應採取主動撤退、避免野戰、保存實力的決策。

七甲集位於埠嶺與崮山之間,山溝子給溪河帶下來的沙石土質淤填,形成寬三四里不等的壩原地形,集上有百十戶人家,茅舍窩棚,偶有富戶大宅,但規模頗小。

即使是防守,也只能選擇在村集的西首、在相對較開闊、兩翼又相對險陡的地帶列陣進行。

提前一個時辰進入戰場,使得趙虎能夠從村集裡徵集百餘民夫,拆屋毀舍,在陣列前以磚石雜木,形成簡易的阻礙敵騎突擊的障礙帶,最終形成約三四百步見方的緊密防守陣列,待敵騎來打。

*************

前哨探馬偵察得前方有步營甲卒進入阻擊,高義也是一臉凝重,放出警戒,下令部衆在離七甲集二十里外稍作休息。

登州鎮兵馬主力已給調出去,滯守平度殘城進退失據,登州及刀魚寨的防守兵力約兩千出動一些,還大部分都在柳葉飛的掌握之中。

高義不擔心柳葉飛有膽子出乎反爾,他此前與陳芝虎只擔心淮東會出兵干涉山東戰局,眼前突然出來的兩三千步甲,應該是淮東派出的援軍。

高義率騎兵偏師走得甚急,斥侯都來不及遠派,此時並不知道登州城發生了什麼變故。

陳芝虎與他都擔心淮東會出兵進入登州,所以有針對性的派出細作,潛入淮東所控制的防區,監視淮東諸部兵馬的動向。

理論上,淮東兵馬主力陷於南線,戰線與奢家交錯糾纏,斷無可能將南線主力抽出來,其能但短時間能調出的兵馬還有兩支。

一是集於崇州的津海軍,是津海守軍撤到淮東後重建的一支精銳步旅,約有萬餘人;一是守淮防線上的鳳離軍,這是早年隨林縛南北征戰成長起來的精銳,也約有萬餘人。

淮東與江寧之間貌合神離,彼此間提防得緊,林縛不敢將兵馬悉數調出,使崇州老窩失去防守。而潛入淮東的細作,也確實沒有發現淮東諸防區兵馬有大規模調集的跡象

兵馬的調動,除了防線調整外,還涉及到糧秣補給及軍械的調配,很難倉促間成行。

高義在青州城下詐敗,登州鎮有柳葉飛做內應,又在相對安全的內線運動作戰,登州鎮兵馬主力最終給調出來,也耗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

淮東想要派一支偏師支援山東的側翼,事前不可能一點馬腳都不露出來。

想當初淮東爲了襲打浙東,只能惘顧欺君之罪,以北上勤王爲藉口集結兵力,才騙過奢家,然後在北上途中突然轉向,纔打了奢家一個措手不及。

從林縛最初的崛起之戰,到淮泗戰事時期助嶽冷秋平滅劉安兒,以及近來與奢家在浙郡爭雄,都體現出淮東極其出色的詭戰用兵能力。

當淮東瞞天過海的戰術用到自己的頭上,高義就深刻感受到那種巨大的心理壓力。

眼前這兩三千甲卒從哪裡冒出來的?除了眼前這兩三千甲卒,淮東在登州還有多少兵馬一起登岸了,柳葉飛是不是還活著,登州城、刀魚寨此時在誰的掌握之中?

高義對這些都是一摸黑,毫不清楚。

所謂知己知彼才百戰不殆,這時候以一般的思維考慮,高義應該率部往後退縮、摸清楚情況再來打纔是。

但是淮東的這種出神入化而奇詭的用兵能力,與其強大水營勢力控制東海疆域有直接的關係——這越發體現出天命帝強調奪取登州在戰略大局上的高瞻遠矚。

高義此時退縮,待陳芝虎派主力過來匯合,再去奪登州,即使能攻下,最大可能也只是得一座給淮東搬了一空的殘城,則失去以詐敗而行調虎離山之策的意義。

高義即使此時退後,保存身後兩千兵馬不受損失,事後也會給問罪——因爲他的退縮,燕胡失去了一次組建跟淮東抗衡的水師的機遇。

戰術的勝算遠不能彌補戰略上的損失,有時候爲什麼用險,就是希望以較小的代價去搏取上戰略上的主動——爲了謀登州,陳芝虎甚至不惜在青州城下損兵折將,高義都覺得不會原諒自己率部後退。

高義曉得自己沒有退路,必須攻到登州城下,哪怕身後這兩千兵馬折損乾淨,反而能有推脫責任的說辭。

繞道去登州也不行。

七甲集距離登州城就四十里,他們繞道要多走一百里路,以眼前的情形,要保存將卒的體力,必需要放緩行速,最早要拖到明日午後才能趕到登州城下。

也許柳葉飛此時正率領殘部在登州城裡苦苦支撐,這一天的時間非常關鍵,足以讓淮東援軍在登州城裡站穩腳步,難道還能拿兩千騎兵去強攻淮東援軍站穩腳跟、防守的登州城不成?

關鍵是走到這裡,將卒都已經相當疲憊,憋著一股子勁強撐著保持昂揚的鬥志,拖一天,這股子勁就可能會垮掉,更難去撼動精蓄銳的淮東援軍。

高義不斷派出小股騎兵去騷擾淮東步卒的陣腳,眼前偵察的事實就是,淮東這支步旅進入七甲集也非常的倉促,這說明淮東援軍也剛剛纔在登州上岸。

很可能柳葉飛還掌握著登州的形勢,淮東援軍要爲奪下登州城贏得時間,只能派步卒到七甲集來阻擊他們。也有可能是柳葉飛剛遭擒押或身死,淮東援軍掌握登州城時間不長,登州形勢還很混亂,需要派兵在這邊進行阻擊,以爭取更多的時間——淮東即使擅長瞞天過海的調兵戰術,從登州上岸的援軍兵力也不可能多。

不管哪種可能,只要將眼前這支步旅摧垮,登州的形勢就還不算壞。

決定強攻七甲集,高義召集部將商議戰法。

“倒是中規中矩的守法,當頭五六百卒骨頭倒硬,小股騎兵擾不動其陣腳;但兩翼的兵卒比較弱,只是兩翼地形,又是石頭溝,又是石頭坡的,不利於我們上去展開攻擊……”部將潘德衝說道。

騎兵試探步陣的方式很多,較爲常規的就是用小股精銳騎兵在一箭射距的邊緣逗引。訓練不足的步卒在敵騎突然接近時,很難正確的判斷距離以及遏制心裡臨戰的驚慌,提前射箭是最見的錯誤。

訓練不足的步卒,其箭矢上弦的速度本來就慢,要是掌握不好時機,浪費了一輪箭雨覆蓋的機會,很容易給騎兵接近直接衝擊而垮陣。

臨戰能用到的戰術選擇不會有太多,選擇打擊相對薄弱的側翼,永遠是最優先的戰術選擇。

高義知道身後一直到膠萊河西岸,短時間裡都不會有援軍能過來,他除了要衝潰擋路的這支淮東援軍外,還要保存足夠的兵力趕到登州城以應付複雜的形勢——要避免正面交鋒產生過於慘重的傷亡,從側翼打垮淮東援軍,是高義唯一能做的選擇。

高義親自趕到前陣偵察地形,蹙著眉頭說道:“地形雖陡,但不至於不能通過;老藩,你率部下馬打,可以從側翼抄過去……”

***************

約到日偏樹梢頭,高義率兩千輕騎往七甲集壓來,先是兩股騎兵接近淮東軍前陣,在相對狹窄的空間裡騰挪,衝擊淮東軍前陣的側角,以避開正面箭雨的覆蓋。

頓時間,箭矢飛覆,破空之聲彷彿從石隙間鑽出來的風,對射如雨。

兩邊都很謹慎,不想一下子這過度的投入太多的兵力,也不想一下子就糾纏到一起,拼個你死我活。高義等部將藩德衝率部下馬悍卒從左翼抄上去,纔在正面展開猛烈的攻勢,驅戰馬直接突過淮東軍在陣前佈下的簡陋障礙,去衝擊淮東軍前陣。

趙虎不得不承認敵軍奔襲而來的都是悍卒。

因爲是奔襲輕騎,敵軍將卒身上都僅有輕甲遮護,在步弓射殺下,中箭落馬的兵卒不少,但大多數很難一下子插中要害。負傷的敵軍兵卒也不退去,即使失了馬,也是咬咬牙跟著其他騎兵身後堅持衝鋒。

趙虎也是急行軍趕到七甲集,隨軍而行的飛矛盾車數量有限,即使布在陣前,也給敵軍用戰馬強行撞開,但多少能將敵軍騎隊的衝擊力緩下來,雙方將卒就如此在前沒糾纏混亂在一起。很快地上血流成河,泥土上插滿空箭,傷卒也無暇撤出,或咬牙堅持作戰,或給踐踏至死。

前陣激戰如此,而敵軍下馬兵卒對左翼的攻擊更是猛烈,兵器以稍短的騎槍爲主,迎著箭雨就往前衝……

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十七章 肥差任選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105章 陷阱第70章 攻守第16章 糧荒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128章 太后第134章 還朝第30章 重遊清江浦第10章 入甕第78章 大勢已去第99章 大勢第88章 對峙第40章 變局第45章 典錢鋪第38章 死守王府第137章 配刃第二十六章 紙上談兵(二)第26章 搶灘第九十七章 又見刺客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27章 結營第62章 林族利益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109章 兵敗長山島第51章 窮寇不追第126章 陽信驚雷第105章 警告第77章 吳黨裂痕第一百一十九章 迷局(二)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79章 不能回頭第102章 敵蹤又現第24章 戰後米酒香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51章 窮寇不追第61章 北伐序幕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44章 危機不知第8章 宴前脣戰第91章 難易有別第三章 柳月兒第四十三章 劈擊實習錄第33章 迷離第101章 深宮怨怒第39章 綠柳園佳人第139章 以退爲進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18章 備戰(一)第12章 餌與陷阱第三十五章 雜學之論第93章 深谷殘敵第32章 天子氣象第42章 兵敗如山倒第13章 兵援第17章 山南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97章 利害關係第121章 雨夜春意無邊第31章 淮陽初雪第35章 落花流水第46章 錢莊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121章 勇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48章 雨中歡情第二十章 誘殺第25章 官溪嶺第98章 虞東第72章 山河倒旋第24章 戰後第9章 也算承諾第21章 斷糧第八十三章 延醫上島第35章 抉擇第五十章 特權第六十九章 江中取銀(一)第25章 金箭傳令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125章 溮水論奸雄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77章 孤臣忠烈第16章 淮山棧道第3章 海塘說策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17章 準備第36章 歷史總是重演第16章 獅子張口第4章 內府第109章 老將第31章 城子嶺第73章 軍制暗鬥
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十七章 肥差任選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105章 陷阱第70章 攻守第16章 糧荒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128章 太后第134章 還朝第30章 重遊清江浦第10章 入甕第78章 大勢已去第99章 大勢第88章 對峙第40章 變局第45章 典錢鋪第38章 死守王府第137章 配刃第二十六章 紙上談兵(二)第26章 搶灘第九十七章 又見刺客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27章 結營第62章 林族利益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109章 兵敗長山島第51章 窮寇不追第126章 陽信驚雷第105章 警告第77章 吳黨裂痕第一百一十九章 迷局(二)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79章 不能回頭第102章 敵蹤又現第24章 戰後米酒香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51章 窮寇不追第61章 北伐序幕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44章 危機不知第8章 宴前脣戰第91章 難易有別第三章 柳月兒第四十三章 劈擊實習錄第33章 迷離第101章 深宮怨怒第39章 綠柳園佳人第139章 以退爲進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18章 備戰(一)第12章 餌與陷阱第三十五章 雜學之論第93章 深谷殘敵第32章 天子氣象第42章 兵敗如山倒第13章 兵援第17章 山南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97章 利害關係第121章 雨夜春意無邊第31章 淮陽初雪第35章 落花流水第46章 錢莊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121章 勇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48章 雨中歡情第二十章 誘殺第25章 官溪嶺第98章 虞東第72章 山河倒旋第24章 戰後第9章 也算承諾第21章 斷糧第八十三章 延醫上島第35章 抉擇第五十章 特權第六十九章 江中取銀(一)第25章 金箭傳令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125章 溮水論奸雄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77章 孤臣忠烈第16章 淮山棧道第3章 海塘說策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17章 準備第36章 歷史總是重演第16章 獅子張口第4章 內府第109章 老將第31章 城子嶺第73章 軍制暗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留县| 万载县| 蓬莱市| 阿合奇县| 双城市| 永修县| 丰县| 东丰县| 迁安市| 泽普县| 三台县| 龙山县| 陕西省| 彭州市| 信阳市| 子洲县| 木兰县| 江川县| 五河县| 阿克陶县| 曲阜市| 阿巴嘎旗| 尼勒克县| 威海市| 阿合奇县| 北安市| 梓潼县| 静乐县| 滕州市| 东至县| 淮南市| 灌云县| 岑溪市| 罗平县| 武宣县| 赫章县| 南溪县| 乃东县| 南投县| 和平区| 安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