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章 窮寇不追

鄧禹披甲上陣,但力挽狂瀾已晚。恰逢淮東軍從後陣又推來四架三弓牀弩,部將雖然冒死遮護,牀弩射出來的巨箭連穿兩人,直扎入鄧禹的胸口才停下來。

鄧禹在前陣戰死,鄧氏子弟搶出他的遺體而撤,浙閩軍在花亭隘口的防陣即告崩潰,數千殘卒“譁”的往嶺山西麓逃竄。

陳漬在親衛扈卒的簇擁下,登上燕嘴磯。燕嘴磯曾是鄧禹駐帳之處,雖說懸於江面之上才五十丈,纔是周遭最險峻之處。隘口的浙閩軍大潰之後,鄧禹還有數十親衛在此頑抗,給殲滅後,就剩下一地血泊,白石也盡給染赤水。

陳漬臨磯遠眺,北面嶺山縱橫、綿延千里不絕,南面、西面江溪流淌,在月光下波光粼粼,他站在磯石之上,頓生豪情,指著左右江山,與隨行的參謀、軍令官等人說道:“那些個臭讀書的,看到這番河山,多半會吟個詩作個賦的應應景,老陳我搜腸刮肚半天,就給主公逼迫認得的幾百字,屁個雅詞都想不到……”

水營從溪口登岸殺上來,從東麓圍上來以殲潰敵,粟品孝在一隊扈卒的簇擁上,趕來燕嘴磯與陳漬匯合。

“大營有令傳來,潰鄧禹所部之後,不著你用去追殘敵,立即率部南渡,以截奢飛熊所部……”粟品孝說道,又拿林縛簽發的手令給陳漬看。

“這就不追了?”陳漬愣怔了一下。

對於費盡千辛萬苦打潰敵陣的將士來,追殲殘敵、擴大戰果,纔是剛剛進入這場戰事盛宴的高潮階段——隘口前敵軍防陣剛潰,敵軍傷亡佔不過總數的兩成,要想真正的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有效的組織追擊,是最爲重要的環節。

另外,花亭隘口也是將浙閩軍東線主力封堵在信江上游的攔截陣地。陳漬放過花亭隘不守,率部渡到南岸,即使有水營戰船封鎖花亭溪,禁止敵軍西逃,但敵軍越過花亭隘口,可以沿花亭溪東岸往北、往涌山、樂平方向逃竄……

大營此時命令放過浙閩軍在北岸的殘敵不殲,放棄花亭不守,而轉渡南岸去攔截奢飛熊,一時間,陳漬難以理解。

林縛的手令素來簡潔,沒有太多的解釋,陳漬看了兩遍,還是困惑,問粟品孝:“是誰攜主公手令過來?”

“確是主公手令不假,”粟品孝說道,“另有軍令在此前傳往祁門,著胡喬中、虞文澄等將率部南下涌山。我想啊,可能是大營計劃叫贛東兵馬填入涌山以攔截潰敗殘敵……”指著花亭嶺西麓,說道,“你看那邊:鄧禹所部給你擊潰,田靜山等敵便無膽來戰,看其情形,是要往橫峰城撤退。放鄧禹殘部北逃,也難成大患,你率部退下東麓集結,更能嚇得田靜山等敵往東速逃。這一退一進,能叫他們在北岸浪費掉了兩三天的時間,恰好叫長山軍、崇城軍的主力從東面追圍過來!花亭溪這邊,守或者不守,區別不大?”

“花亭這邊擺空城計?”陳漬蹙著眉頭,剛想到要點。

“應是如此!”粟品孝說道,“浙閩軍在橫峰、青溪之敵,已成喪家之犬,即使他們有膽強過花亭隘,水軍也能沿花亭溪拖他一兩日。”

******************

大營將令已下,陳漬也沒有工夫跟下面的將領多作解釋,即勒令往北追出的兵馬回來,退回到隘口以東準備渡河。

鄧禹從橫峰西奪花亭時,除所部兵馬外,還與從禮塘撤出來的田氏子弟田靜山等部匯合西進。西進到花亭時,僅鄧禹所部及時進駐隘口,而田靜山等部被迫往北面的山嶺收縮防守。從黃昏起,真正受到陳漬所部猛烈攻擊的,也僅是擋在隘口前的鄧禹所部。

鄧禹先進佔花亭,佔有地勢之利,但也守不過一夜就給淮東軍打潰,田靜山等部更不敢來爭花亭隘口,等不及天亮,即往橫峰方向撤退。

凌晨之後,陳漬所部開始退到隘口東麓,準備在燕嘴峽的上游渡江去南岸。

在田靜山等敵將的眼裡,淮東軍退回到花亭隘以東整編,看勢態卻似趁勝要追擊他們。鄧禹所部給打潰後,橫峰以西的浙閩軍便像給打斷了腰脊,再沒有與淮東軍在野外接戰的勇氣。除派少數兵馬斷後外,敵將田靜山即率主力往橫峰城奔逃。

敵軍夜逃如潰,陳漬只可恨手裡沒有一支精銳騎兵可用,不然從後路追擊士氣崩潰的殘敵,說不定還能趁亂殺進橫峰城裡去。

昨日清晨,陳漬所部乘舟師進信江,在橫山城外,與奢飛熊所部錯身而過。

陳漬在水、奢飛熊在陸。

晝夜之間,陳漬所部兩戰接連攻下上饒城、花亭隘兩處要點,驚走上饒守兵、打潰鄧禹所部。兩場戰場前後相距一百三十里,離橫山城更是相距一百六十里。

陳漬所部行動如此之迅速,除淮東軍訓練有素之外,佔的就是舟師沿江而下、襲攻沿岸的便利。

從橫山錯身而過之後,奢飛熊也沒有絲毫的猶豫,即令所部往西急行,欲在淮東軍攔截或追及之前,先一步抵達有路可南下的貴溪東境。奈何奢飛熊所部徒步而行,到陳漬打潰鄧禹之後,奢飛熊所部離花亭隘南岸的蓮池峰還有六十餘里地。

六十餘里地,也許只是半天的行程,但半天足以致命。

燕嘴峽上游的信江,算上江灘在內,僅闊四里。無需運兵船,粟品孝調用八艘集雲級戰船,一次即能擺渡三到四營將卒。

到日隅時分,陳漬即率崇城軍第一鎮師六千精銳渡過信江,在信江南岸、依蓮池峰南麓的坡地結陣,封住奢飛熊西逃的道路。而奢飛熊所部前哨,剛剛能望見蓮池峰的山頭。

崇城軍第一鎮師留在北岸餘部,包括逾千傷卒在內,近三千兵馬,放過花亭隘不守,而是往西退守溪口,與水營依爲犄角,以嚇阻橫峰之敵不敢西逃。

*****************

奢飛熊沒有退路可選,看著前頭算不上巍峨的蓮池峰,聽得探馬回報北岸的戰況,恨得要將王徽、田靜山等人攥到跟前來拿馬鞭狠抽一頓。鄧禹死戰花亭之時,他們竟然坐看鄧禹所部給打潰,不敢去爭花亭隘,以致失去所有的先機。

施和金勸道:“少帥,敵軍據蓮池峰南麓結陣,得地勢之利,我部強攻,難以猝陷啊。以末將之計,當避入民寨固守,以待江州軍來援……”

奢飛熊痛苦的搖了搖頭,沉聲說道:“來不及了,蓮池峰之敵不能打潰,你我皆要葬身此地,別無僥倖!”

不錯,淮東軍在杉溪上游藏下的水營戰船並不多,除了已經進佔燕嘴磯的三千水軍之外,相信淮東軍不可能再隱藏水面上的戰力,也沒有必要再隱藏。

但是,上饒防線崩潰就在眨眼之間,短短兩天時間,就成崩潰之勢,怕是這時消息都還沒有傳到江州。要江州得到消息後再組織水軍通過鄱陽湖、進入信江逆水來援,少說需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

東海狐正率淮東軍主力從背後全速追來,怎麼可能給他們十天半個月、這麼長的喘息時間?

上饒大敗已經是定局,江西的形勢已經惡劣到難以挽回的地步。

即使江州水軍全力來援,叫他們有機會退到贛州或豫章去,但是淮東軍打穿上饒防線之後,完全可以棄贛州、豫章不顧,其主力直接從花亭北上,經浮樑、沿鄱陽湖東岸奔襲江州。

屆時與從揚子江下游過來、駐守廬州的淮東水軍匯合,淮東軍主力就能夠對江州形成包抄之勢。而江州水軍將給封在鄱陽湖之內,再沒有進入揚子江的機會。

奢飛熊非貪生怕死之輩,此時猶在站在奢家大局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

奢飛熊曉得父親在江州與其組織水軍主力過來接援、不如趁手裡還有最後一支戰力能用,乾脆利落的放棄江西,渡江北上,匯合陳韓三,與隨州羅獻成結盟,以迎北燕兵馬南下,或許還能給奢家保存最後一點根基不給東海狐從世間抹去。

父親也許會做這樣的決定吧?父親總是會做出最正確的決定吧?

奢飛熊心裡默默想著,心裡也未嘗沒有將要給遺棄的悲傷。

北岸的王徽、田靜山等將,已經嚇破了膽,在橫峰、青溪裹足不前,滿心等著江州水軍得信來援,然而從水路撤往贛州、豫章,奢飛熊只覺可笑。

心裡越是冷笑,奢飛熊臉色越冷,下令道:“派人去北岸告訴王徽、田靜山他們,淮東軍攔截主力已經給我們吸引在南岸,他們要生,就立即給我往西打。等淮東軍主力從後面追上來,絕沒有他們的活路,不要想著江州能有援兵過來。即使江州派出援兵,也未必能趕在他們給淮東軍主力殲滅之前抵達。還有,叫奢焦渡河過來……”

淮東軍戰船主要集中在燕嘴峽附近,信江上雖有哨船封鎖監視,但少數人趁夜洇渡過河傳遞信息,還是不難。

“少公子跟王徽他們突圍去江州,或許更好!”施和金說道。

淮東軍在蓮池峰南麓有六七千精銳結陣擋住去路,他們在兵力雖然佔優,但地利、天時、人和,都已經盡失。不能指望江州水軍來援,要想在淮東軍主力追來之半,從蓮池峰南麓突圍出去,施和金沒有一點信心。

施和金想著,奢焦此時隻身渡江來跟他們匯合,怕是九死一生??!

“只管下令去好了?!鄙蒿w熊意興瓓珊的說道,即走向前部準備強攻蓮池峰的事情。

知道老將鄧禹戰死花亭隘的消息之後,施和金心頭生有大劫難逃的預感。看著奢飛熊往前大步疾走的背影,施和金心想:難道少帥擔心王徽他們挾奢焦降淮?

第51章 五月第53章 約期良辰第21章 敵戰奇謀第十章 石樑縣裡充強豪第66章 大動作第80章 王成服第110章 江上相會第5章 黑水洋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163章 擊潰第8章 投效第84章 牽鼻子第7章 先手佈局第60章 梟心難測第79章 不能回頭第124章 懸樑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150章 還有一戰第5章 黑水洋第一百零八章 女刺客(四)第29章 飛來一城第103章 誰做黃雀第一百一十一章 迷離姻親(一)第31章 求援第46章 緩兵之計第67章 取刀之謀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77章 孤臣忠烈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蹤(一)第50章 血戰第37章 親衛營新卒第70章 意外相逢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4章 分歧第一百二十七章 駱陽湖水戰(一)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一百三十章 奇襲上林裡(一)第七十四章 東市無賴第122章 英雄遲暮第38章 顧宅家事第104章 再襲大橫島第95章 觀戰臺第133章 耐心第30章 美人心計第53章 梟首取級第81章 了無牽掛第72章 遠交近伐第38章 濟南失守第59章 負荊請罪第39章 封河第35章 抉擇第58章 銀契嫁妝第40章 縱虎離間第69章 登州戰起第27章 結營第40章 變局第十三章 楚黨新貴第86章 纏殺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154章 渡河第104章 再襲大橫島第13章 假冒特使第11章 潛伏第50章 彭城郡公第66章 東風緊第23章 暨陽磐石第25章 陸七零三鎮師第32章 天子氣象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六十章 三伍編卒第九章 隨扈第1章 王侯家事第25章 雲梯關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81章 兵分兩路第160章 燕京雪第126章 陽信驚雷第163章 擊潰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68章 戰爭陰雲第34章 開館設學第102章 未雨時第161章 漢水登高(一)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34章 河口秘情第21章 殺雞駭猴第18章 喝斥第70章 覆滅第24章 魂歸何處第117章 進退兩難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152章 草芥仇寇第119章 禮山第91章 大喜之日第36章 舊瓶新酒第16章 誰能知心第39章 特使駕臨第40章 銀子第27章 變化
第51章 五月第53章 約期良辰第21章 敵戰奇謀第十章 石樑縣裡充強豪第66章 大動作第80章 王成服第110章 江上相會第5章 黑水洋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163章 擊潰第8章 投效第84章 牽鼻子第7章 先手佈局第60章 梟心難測第79章 不能回頭第124章 懸樑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150章 還有一戰第5章 黑水洋第一百零八章 女刺客(四)第29章 飛來一城第103章 誰做黃雀第一百一十一章 迷離姻親(一)第31章 求援第46章 緩兵之計第67章 取刀之謀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77章 孤臣忠烈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蹤(一)第50章 血戰第37章 親衛營新卒第70章 意外相逢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4章 分歧第一百二十七章 駱陽湖水戰(一)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一百三十章 奇襲上林裡(一)第七十四章 東市無賴第122章 英雄遲暮第38章 顧宅家事第104章 再襲大橫島第95章 觀戰臺第133章 耐心第30章 美人心計第53章 梟首取級第81章 了無牽掛第72章 遠交近伐第38章 濟南失守第59章 負荊請罪第39章 封河第35章 抉擇第58章 銀契嫁妝第40章 縱虎離間第69章 登州戰起第27章 結營第40章 變局第十三章 楚黨新貴第86章 纏殺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154章 渡河第104章 再襲大橫島第13章 假冒特使第11章 潛伏第50章 彭城郡公第66章 東風緊第23章 暨陽磐石第25章 陸七零三鎮師第32章 天子氣象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六十章 三伍編卒第九章 隨扈第1章 王侯家事第25章 雲梯關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81章 兵分兩路第160章 燕京雪第126章 陽信驚雷第163章 擊潰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68章 戰爭陰雲第34章 開館設學第102章 未雨時第161章 漢水登高(一)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34章 河口秘情第21章 殺雞駭猴第18章 喝斥第70章 覆滅第24章 魂歸何處第117章 進退兩難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152章 草芥仇寇第119章 禮山第91章 大喜之日第36章 舊瓶新酒第16章 誰能知心第39章 特使駕臨第40章 銀子第27章 變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头沟区| 贵定县| 金沙县| 攀枝花市| 周至县| 台山市| 罗江县| 江川县| 成安县| 孟村| 霞浦县| 临泉县| 洞口县| 东乌珠穆沁旗| 阿拉善左旗| 翼城县| 连州市| 堆龙德庆县| 上林县| 昆山市| 台江县| 惠安县| 枣强县| 潮州市| 元朗区| 成武县| 梁河县| 英吉沙县| 建湖县| 台湾省| 迁西县| 监利县| 海南省| 乐亭县| 漳浦县| 太和县| 无棣县| 荃湾区| 嘉鱼县| 个旧市| 克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