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章 約期良辰

魯國公樑習得惠於其姐太后梁氏,成爲皇親國戚、朝廷重臣,蘇門案之後,獨掌邊軍近十載。因陳塘驛之敗,樑習被崇觀帝逼迫交還兵權隱忍於鄉,因黃河修堤民夫大堤,而再度崛起,割河中、魯西等地而成一方諸侯,也可謂一代梟雄。

近年來,梁氏幾乎割魯西、河中而自立,其門生故吏、宗族勢力枝衍繁雜,早早就有一方諸侯的氣勢。即使降叛過去,燕胡也無法像袁立山、陳芝虎那般重用梁氏——故而梁氏不會輕易降虜,但也保不住其在山窮水盡之時,爲求活命而屈降。

對梁氏父子,淮東乃至江寧的態度,是分化之,首先是迫使樑成衝爲求自保而主動放棄解東平之圍的努力。

對守河中府的樑成翼,不僅江寧謹慎待之;曹家也頓兵於潼關,嚴加戒備。

即使曹家悍然進兵漢中、兩川,形同叛立,但在對樑成翼的問題,卻又是有默契的。

河中府(今洛陽等地)爲關中之藩屏,樑成翼守河中府,對曹家構不成威脅;但倘若樑成翼降燕胡,曹家就會第一個出潼關攻打河中府,以免河中府淪爲燕胡西擊關中的跳板。

事實上到了後期,樑成衝放棄救東平之圍而率殘部退守南陽,與河中府依爲犄角,已成諸方勢力默認之形勢。到最後,給困在東平城內樑習的生死、降叛,雖說已無關大局,但其影響也非同小可。

這此時而言,除了突圍跟投降外,樑習在東平只要能堅持到燕胡兵馬糧盡而退,仍可以活命——淮東、淮西在淮河以北布有重兵,燕胡必需要將主力兵力壓上,才能將東平圍實,這就對燕胡在南線的糧秣供應構成極大的壓力。

沒想到樑習最終以這種方式離場,叫人感慨,也叫人心裡鬆了一口氣,想必樑成衝也會徹底放棄曹州,將最後數千兵馬也撤往南陽去。

“東平既陷,燕虜主力北撤濟南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葉君安說道,“照燕主在山南、河南頒佈的一系列諭令來看,燕虜接下來也有意在東線休整,徐州差不多也能有一年半載休養生息的機會,這對連年征戰不休的淮東來說,頗爲難得啊!”

“燕主使那赫雄祁出知登州、青州,那赫雄祁這人是員老將,與我們打過好幾次交道,也是燕虜主張建水營的重要人物,燕主使他鎮守山東半島的用意也是昭然若揭,”林縛說道,“而那赫雄祁去東面,陳芝虎就很可能到西邊來——燕虜這次在東線是在大局上轉攻爲守,但具體到地方,戰事仍會頻繁不休……”

“但叫陳芝虎來,妙貞亦夷然無懼。”劉妙貞說道。

當時紅襖軍及淮泗流民軍被困淮陽時,給陳芝虎打得格外的慘;事到如今,也叫馬蘭頭、李良等將心有餘悸。諸多投燕叛將,大概也就陳芝虎是叫人最畏懼的一人。

“淮泗及沂州,北臨泰安、青州,要面對的是袁立山跟那赫雄祁,陳芝虎到西邊來,樑成翼、樑成衝及董原將面臨的壓力大一些地,”林縛站在湖亭之下,眺望蒼茫山野,說道,“倒不曉得董原與陳芝虎相戰,是何等的情形?”

林縛這麼說,劉妙貞、葉君安、李衛等人皆沉默。淮東軍將出身李卓門下的也不在少數,要是將薊鎮軍也包括進來,接下來的戰事,更有手足相殘的意味,叫人心頭如何能高興得起來?

“壓力真正大的還是西線啊,也不曉得曹家能夠撐幾年;曹家見關中不能守,主動退去兩川,燕胡佔領關中,樑成翼自然也不能獨守河中府,燕胡則能從南陽而下,經襄陽破荊湖而佔據居高臨下的優勢,到時間形勢又會十分的複雜……”林縛蹙著眉頭。

曹家佔據關中,頓兵於潼關,淮東頓兵于徐州,雖說燕胡有經南陽、襄陽南下的通道,但這個通道非常狹窄,而側翼、糧道又都在淮東與曹家的威脅之下,不到萬不得以的時刻,燕胡斷不可能在解決兩翼之前,從南陽、襄陽這條路線南下。

一旦給燕胡將曹家逐出關中而佔之,就能以關中爲跳板,向南經營漢中、襄陽,而不用擔心側翼會受威脅,襄陽則是未來爭奪的要點。

“董原據淮西,多半不會坐看羅獻成臥於榻下!”葉君安說道,“此外聽說陳韓三殘部逃入淮山,董原更不該袖手不管。”

長淮軍入淮西,淮西總計有十萬兵馬歸董原節制,與淮東互爲依仗,守住淮西防線是綽綽有餘。羅獻成遲遲不肯接受招安,陳韓三殘部又西逃去依附羅獻成,董原又非保守之人,去打羅獻成不是什麼意外之外的事情。

有如當初陳韓三守徐州叫人不放心,如今羅獻成窩在襄陽也很叫人不放心。

一旦曹家給打漏,燕胡兵馬佔據關中,出武關就是襄陽,羅獻成到時是守是降,實在叫人無法放心,還不如這時就由董原將其剿滅爲好。

“羅獻成頗爲狡猾,要是董原從東面用兵,很可能迫使其部南逃,”劉妙貞說道,“真正要對羅獻成動手,就要事先在他可能逃亡的通道上佈下重兵。”

“這個又回到老話題上來,江州那邊還真需要嶽冷秋坐鎮,不過西線要亂,且由著他們亂去。”林縛搓手道。經過這些年的經營,也是好不容易將東線理出一個頭緒來,對於西線,他擔憂太多也沒用,只能靜看形勢發展。

“這天下諸郡廝殺來廝殺去,倒有了好幾個來回,卻是苦了百姓,”李衛苦嘆一聲,又說道,“樑習身死,樑成衝率殘部西撤,曹州等地或有些流民南涌,下官先回城做些安排去……”當下告辭先回城去。

“也好。”林縛說道。

劉妙貞、葉君安與李衛同道返回徐州城裡去。

***************

林縛返回湖莊,看到蘇源與小蠻在內宅擺下祭案,想來也知道樑習在東平給部將斬殺的消息而告慰先人。

秋野監逆案,陷蘇家滿門給抄斬,樑習與其姐樑太后在裡面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樑太后在崇州茍延殘喘,自隨她去,淮東還不能揹負誅殺太后的罪名,今年聽得樑習身死東平,對蘇家姐妹來說,也是一樁大快人心的事情。

林縛回來,看到蘇湄與小蠻坐在祭桌前的蒲團上,眼睛紅腫,想必是哭過一回,淨手到祭案前插香拜禮,拿來一隻蒲團坐下,說道:“相比蘇門案,山河破碎、百姓奔亡,是他們所造下的更大的罪,待從頭收拾舊山河,這筆帳要慢慢的去算。”

“倒非單聽得樑習那老賊身死纔在這裡擺下祭案告慰……”蘇湄說道。

“哦,還有什麼好事?”林縛問道。

小蠻卻羞紅了臉,扯住蘇湄衣襟說道:“這纔剛有反應,還作不得準!”

“啊,當真是懷上了!”林縛欣喜的問道。

孫文婉剛巧進來,聽到這邊說話,說道:“請武大夫把過脈了,就是小夫人不讓我們跟你說……”

“這才個把月,脈象都微,哪能作數?”小蠻低頭說道,眉角間藏著喜氣。

林縛欣喜的握住小蠻微微發寒的小手,說道:“手怎麼冰涼,要多穿些衣衫……”攙小蠻到廂院坐下,又忍不住得意洋洋的說道,“看我這些天下了功夫,總算是有用的吧?”

孫文婉姑娘家的,聽不得這種話,先紅了臉往外走,讓蘇湄姐妹陪林縛在這裡胡鬧。

小蠻臉皮子薄,見孫文婉都羞走了,見林縛還要胡說八道,羞紅了臉,笑著要去掐林縛的臉頰,鬧過一陣子,又伏到他懷裡,輕聲說道:“妾身要養胎,身子不方便,那以後就讓姐姐伺候夫君!”

小蠻的聲音雖細,蘇湄同坐在榻上,也聽進耳朵裡,從耳根羞紅到頸脖子裡,丟手笑罵道:“哪有你這樣的混賬妹妹,轉身就把姐姐給賣了?”要羞逃出去,剛起身就給林縛抓住。

林縛讓蘇湄也依到懷裡來,說道:“想當年窮困潦倒,也無他願,只願你與小蠻伴我身邊;如今當年事,歷歷皆在眼前,今日不能給你名份,你心裡覺得委屈嗎?”

“今生只願伴在相公與妹妹身邊,別無他求,”蘇湄擡頭看著林縛的眼睛,反手摟住他的腰,將頭伏到他腰裡,說道,“你要了妾身,妾身滿心的歡愛,又怎麼會覺得委屈?”又說道,“文婉跟著過來,也沒有指望要什麼名份,但你也不能冷了她的心啊!”

這回顧君薰讓孫文婉跟著北上,就定下孫文婉的身份,蘇湄曉得內宅要安寧,就不能一家笑而別家苦坐寒室。她有與林縛行了周公之禮,便不能將孫文婉丟在一旁不理。

“呵呵,這今後要歇些日子,學名士垂釣湖山,有你們相伴,倒也是人生樂事,”林縛笑道,“雖不想大肆宣揚,但雙喜臨門,要真是一聲不響,不怕委屈你們,於我也有錦衣夜行之憾。選個良辰,以行大禮,可好?”

“你說好便好,但文婉有長輩在徐州,總要請他出面做個見證。”蘇湄說道。

孫敬堂在徐州,林縛撓了撓腦袋,苦著臉說道:“我臉皮子再厚,也不好直接跑到孫敬堂面前說:‘我過兩天就將你侄女收進房裡,現在跟你打聲招呼!’你說這算哪門子事啊?”

蘇湄、小蠻咯咯的笑壞了,最終還是小蠻拿了主意,說道:“明天將君安先生請過來,我來出面叫君安先生做箇中人……”

這會兒院門外一聲異響,有個身影差點跌下來,緊接有腳步聲倉促向外面走去,林縛問道:“誰在外面?”

院門外的女侍回道:“孫將軍偷聽了半晌,剛走……”

林縛哈哈一笑,曉得孫文婉臉皮子更薄,也不去追她。

第十章 夜驚情第20章 數銀第48章 信傳浙南第14章 東行出海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五章 雜學之論第6章 天下亂局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12章 餌與陷阱第4章 宋家子弟第69章 爲何造反第一章 碎濤如雪第12章 濟州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62章 林族利益第八十七章 兵退如潰第7章 誤中副車第6章 救災之利弊第90章 勸進(二)第42章 回崇州第28章 牽連第六十七章 銀子銀子第3章 投石問路第60章 噴焰弩第37章 遷族第38章 勤王之議第11章 嫡爭(二)第104章 再襲大橫島第39章 戰械第61章 爭銀第65章 賑災第16章 棋盤落子第91章 難易有別第26章 殘部第一百零九章 冰釋(一)第133章 耐心第九十章 分贓(一)第60章 噴焰弩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74章 津海登陸第69章 渡口大潰第50章 收六夫人第46章 緩兵之計第14章 驚疑第14章 東海形勢第48章 花亭第92章 言之不預第132章 敵潰如潮第6章 救災之利弊第12章 津海號第56章 見疑第64章 心結第78章 回崇州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8章 不能打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61章 黨同伐異第19章 邸報第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23章 歸塵第29章 兒女之議第58章 銀契嫁妝第30章 定策西沙島第158章 瘋虎第112章 謠言第4章 分歧第一百二十八章 駱陽湖水戰(二)第20章 數銀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39章 封河第15章 抵達津海第70章 淮山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53章 梟首取級第78章 少年子第56章 顧嗣元第154章 渡河第34章 鐵流第58章 銀契嫁妝第一百一十九章 迷局(二)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22章 跑馬燈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61章 北伐序幕第13章 假冒特使第68章 各懷心思第84章 廷爭第41章 撤兵第87章 接戰第61章 特旨之危第23章 歸塵第109章 老將第8章 伏兵第十九章 劫囚第123章 夜雨瑣事第42章 政務第15章 抵達津海第59章 加徵第110章 江上相會第97章 利害關係
第十章 夜驚情第20章 數銀第48章 信傳浙南第14章 東行出海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五章 雜學之論第6章 天下亂局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12章 餌與陷阱第4章 宋家子弟第69章 爲何造反第一章 碎濤如雪第12章 濟州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62章 林族利益第八十七章 兵退如潰第7章 誤中副車第6章 救災之利弊第90章 勸進(二)第42章 回崇州第28章 牽連第六十七章 銀子銀子第3章 投石問路第60章 噴焰弩第37章 遷族第38章 勤王之議第11章 嫡爭(二)第104章 再襲大橫島第39章 戰械第61章 爭銀第65章 賑災第16章 棋盤落子第91章 難易有別第26章 殘部第一百零九章 冰釋(一)第133章 耐心第九十章 分贓(一)第60章 噴焰弩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74章 津海登陸第69章 渡口大潰第50章 收六夫人第46章 緩兵之計第14章 驚疑第14章 東海形勢第48章 花亭第92章 言之不預第132章 敵潰如潮第6章 救災之利弊第12章 津海號第56章 見疑第64章 心結第78章 回崇州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8章 不能打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61章 黨同伐異第19章 邸報第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23章 歸塵第29章 兒女之議第58章 銀契嫁妝第30章 定策西沙島第158章 瘋虎第112章 謠言第4章 分歧第一百二十八章 駱陽湖水戰(二)第20章 數銀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39章 封河第15章 抵達津海第70章 淮山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53章 梟首取級第78章 少年子第56章 顧嗣元第154章 渡河第34章 鐵流第58章 銀契嫁妝第一百一十九章 迷局(二)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22章 跑馬燈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61章 北伐序幕第13章 假冒特使第68章 各懷心思第84章 廷爭第41章 撤兵第87章 接戰第61章 特旨之危第23章 歸塵第109章 老將第8章 伏兵第十九章 劫囚第123章 夜雨瑣事第42章 政務第15章 抵達津海第59章 加徵第110章 江上相會第97章 利害關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庆县| 遂昌县| 和林格尔县| 布尔津县| 巩留县| 平武县| 四会市| 阳原县| 尚义县| 洛扎县| 凤城市| 土默特左旗| 城固县| 阜城县| 泾源县| 无极县| 伊川县| 康保县| 封丘县| 顺昌县| 子洲县| 康平县| 郓城县| 从化市| 邯郸市| 旬邑县| 五原县| 文昌市| 秦安县| 礼泉县| 江阴市| 德昌县| 新蔡县| 盈江县| 漳平市| 怀集县| 六盘水市| 平原县| 从化市| 福鼎市| 崇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