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章 淮陽初雪

渡淮即趕上今冬的初雪。

由於大股胡騎就在離淮陽不到兩百里外活動,陳韓三又頗爲不穩,林縛渡淮,行蹤就要嚴格保密,淮陽這邊,劉妙貞、馬蘭頭、孫壯、李良等有限數人,也是提前兩天才給告之林縛的行程,但不再出城迎接,以免引起敵軍潛入密探的警覺。

在茫茫雪花裡,數百扈騎簇擁著林縛、曹子昂、高宗庭、葉君安等人馳入淮陽城,一直到驛館前才下馬來。

看著站在驛館前來迎接的劉妙貞、馬蘭頭、孫壯等人,林縛將遮風帽兜放下來,抖落積雪,說道:“又是寒冬,我沿路過來,看到汴水近岸處已結薄冰,淮陽北面的情況如何?”

“這天前天才陡然轉寒,”馬蘭頭說道,“派出去的斥候還沒有迴轉,百里的冰封情況不嚴重,照這天氣,還要過半個月纔會冰實……”

河流一旦凍實,淮河北面的低矮丘山及平原將成爲騎兵作戰的天堂。燕胡將卒跨下的戰馬又是出名的耐寒,要沒有萬不得已的理由,林縛實在不想拿步卒出城去跟燕胡騎兵野戰,培養點精銳不容易啊。

林縛看向孫壯,指著他拿繃帶吊在脖子上的胳膊,說道:“你也悠著些,淮東拼著家底,好不容易湊出三四千騎兵,可不想臨到大用時,連個騎將都湊不齊……”

東平距淮陽也就四百里,東平周圍百里內的城池,除曹州、濟寧兩城,其餘悉數失陷。有城池爲依託,燕胡大股騎兵的活動範圍,自然也延伸到徐州西北一帶,距淮陽也就不到兩百里。

在過去月餘時間,淮陽鎮主力守戍城壘不動,但淮陽鎮範圍內兩支騎兵,分別以李良、孫壯爲將,在淮陽鎮以北區域,與燕胡前哨試探騎兵連續發生遭遇戰,孫壯在半個月的遭遇戰中,肩部給敵將拿戰戟刺中,雖有護甲,但傷勢不輕,到今日還沒有再騎回馬背。

林縛出口責怨,孫壯咧嘴而笑,說道:“大意了,遭遇的是新附軍轄下的一支騎隊,看著人數相當,以爲能吃下來,沒想到對頭硬得很,沒吃進肚子裡,還給繃掉一顆牙。”

林縛搖了搖頭,說道:“這是敵將針對你們下的套,目前還不曉得是不是袁立山所謀——淮陽發過來的軍情,軍司研究過,應該是你們這段時間在北面的活動較爲頻繁,引起注意,敵將想誘你們深入再合圍吃掉。還好在你一開始胃口就很大,遭遇即打起吞掉對手的心思,若是往深處糾纏,很可能會有其他敵騎過來包抄——還有,新附軍的戰力,你也不要輕視了。燕薊形勢的崩潰,令人很痛心,更叫人痛心的是,此前朝廷部署在燕山一線的精銳邊軍,此時正是南侵的新附軍主力,新附軍沒有我們所想象的那麼不堪一擊。七甲集一戰的詳細戰報也發給你們,不能視之爲殊例。從九月中下旬,以袁立山爲首,新附軍近十萬兵馬,從陽信經臨淄,越過泰沂兩山之交,穿插到泰安西的銳利與迅捷,便可見一斑。這個冬天的形勢,不容樂觀啊。”

不用直接作戰,從運動勢態裡也能大體判斷一支軍隊的強弱。

以往越朝的軍隊分內鎮與邊鎮,內鎮駐守腹地,少戰事,兵備馳廢。邊軍的問題雖說也很嚴重,但主要出現在將領一層,下級軍官及普通將卒想糜爛,也沒有地方糜爛去,又時常臨敵,故而邊軍底層的戰力沒那麼不堪。

最初隨劉安兒起事的那一批人,包括孫壯他自己,很多都是來自邊軍的底層軍官。淮東也有一批人,像秦承祖、周普、曹子昂他們,都是出身邊軍。

燕薊形勢崩潰後,邊軍大規模的投降,改編成新附軍而爲燕胡前驅,恰恰解決了邊軍原先存在的一些問題。

雖說五年前陽信一役,林縛曾將叛軍打得滿地找牙,但那時東虜更多是將新附軍當炮灰使,真正有借鑑意義、需要引以爲鑑的,是登州七甲集一戰。

登州七甲集一戰,趙虎率部雖然成功將叛將高義所部擊退,但也付出頗爲慘重的傷亡。

七甲集一戰所體現出來最爲重要的一點,是在民衆普遍依附於田地,國家興亡還只跟士大夫有關的時代,叛將降兵掉過頭來打自家人,幾乎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燕胡精銳騎兵固然需要重視,但新附軍也不能輕視,而輕視新附軍恰恰又是淮東軍及江寧其他所轄兵馬的普遍現象。

眼下孫壯吃了些苦頭,這要算一樁好事,總好過以後因輕視而栽大跟頭。

劉妙貞還照舊戴著線條粗獷的青銅面具,聲音從面具後傳出來,就有些低沉,她說道:“我們也意識到存在一些問題,雖說進入曹徐地區的兵馬以新附軍爲主,但淮陽騎兵的偵察範圍已經嚴格限制在一百二十里之內……”

“再往後收一些,芒碭山以北的區域,就不要管了……”林縛說道。

芒碭山在淮陽西北約七十里處,差不多與徐州城處在相對平直的東西線上,這樣就將騎兵活動範圍控制在離城半日行程之內,即使遭遇不測,撤回來或救援,都不至於鞭長莫及,但也差不多將徐州西北方向的區域悉數讓出去。

“好的……”劉妙貞點頭應道,林縛雖擅用奇謀,但做種種軍事部署又是相當的持重,這倒深得兵家“以正合、以奇勝”的要義。

再者淮東湊出這麼多騎兵很不容易,經不起前哨戰如此激烈的消耗。隨著天氣日益寒冷,騎兵在北面的活動會越發的頻繁,憑著淮陽城裡三四千騎兵,也很對敵騎進行有效的壓制跟限制……

在林縛的設想裡,淮東決勝戰場主力只能是步卒,騎兵在編制上主要是起掩護步陣側翼的作用,跟燕胡純粹以騎兵對耗,林縛將內褲都賠上也輸不起。

在平原地區,步騎對抗,由於騎兵機動靈活,在戰場上掌握主動權,步陣的側翼常常是騎兵進行突破的薄弱點,配備少量精銳騎兵掩護步陣側翼,是古人總結起來的經典戰法,這是誰都不能免俗或可以隨便創新的。

眼下濟州是淮東掌握的較爲穩定的養馬地,加上淮東將大橫島單列出來養馬以及從扶桑本州等地選購良馬,每年也只能保證四到五千匹戰馬的供應量——由於戰場素來有射人先射馬的作戰原則,騎兵一旦拉上戰場,戰馬的消耗將遠遠超過將卒;再扣除掉各部軍將及斥侯探馬所需,淮東將努力騎兵規模維持在六千人左右,甚至需要從駝馬、耕作馬裡挑選一些良種補充進來。

在驛館門口說過了一陣話,林縛一邊介紹葉君安給淮陽諸將認識,一邊往驛館裡走——葉君安作爲淮東最重要的謀臣之一,不能不熟悉淮東轄下的主要戰力,這也是他辛苦跟著林縛冒雪北上到淮陽的主要原因。

徐泗地區,淮陽與徐州是相當特殊的存在,都是源出淮泗流民軍,都是受招安而編成。叫葉君安感慨的,淮陽鎮竟是如此悄無聲息的就給淮東所用了。

進室內就溫暖如春了,劉妙貞、馬蘭頭等人都奉林縛居中坐主位,還堅持讓曹子昂坐上位,之後纔是劉妙貞、馬蘭頭、高宗庭、葉君安等人依次分兩邊坐下。

淮陽鎮名義就是受淮東軍司的節制,林縛居中坐主位沒有什麼可說的,但堅持讓曹子昂坐上位,實際上是不動聲色的定下主從之名份,不然的話,曹子昂與劉妙貞應對席而坐才合規矩。

喝著熱茶,在風雪裡冰寒的身子漸漸暖和起來,林縛跟馬蘭頭等人說道:“我既然過來了,就打算派人去徐州,請陳韓三、張玉伯到淮陽來……”

“陳韓三多半不敢挪窩。”馬蘭頭說道。

“我也沒有指望他真會過來,”林縛說道,“但他不過來,至少能在他頭上栽一個違抗軍令的罪名,以後真要採取主動,也有由頭。”

江寧正式將汴水以西的區域都劃爲淮東的戰防區,包括徐州在內,包括山東在汴水以東的殘軍,都要接受淮東的節制,林縛在淮陽召陳韓三而不至,給他頭上栽一個違背軍令的罪名,也不算冤枉他。

對陳韓三下手,馬蘭頭等人最是來勁,恨不得今夜就將陳韓三騙來淮陽殺之了事——當然,這是妄想,陳韓三以詐計襲殺劉安兒,就意味著他不會輕易上這種當。但聽林縛的口氣,不管能不能抓住實證,只要形勢有利,就會陳韓三下手——這個態度,馬蘭頭、孫壯等人喜歡。

陳韓三的問題很棘手,陳韓三本身在徐州有兩萬精銳忠於他,而燕胡大軍前鋒主力離徐州已不到兩百里,幾乎沒有不痛不癢就將陳韓三所部除掉的可能,派使去徐州,林縛更主要的用意是將張玉伯召來淮陽相見。

除了派使去徐州召陳韓三、張玉伯外,林縛還要派人去渦陽跟董原聯繫。

淮東負責東線,董原則負責西線,連長淮軍也劃歸他節制,離江寧同意長淮軍撤入淮西受編就差半步之遙。

林縛與董原的地位是對等的,都是兵部右侍郎兼領兵帥臣,不存在誰召見誰的問題。只不過林縛爵封郡侯,權勢在董原之上,有事相商,也是董原遣使來見林縛,但林縛也要先派人通知董原他人已經到了淮陽。

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20章 拉攏第57章 好快第78章 密議出兵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81章 藩樓依舊第4章 少女情懷第116章 亂兵第27章 鐵山船場第20章 拉攏第59章 負荊請罪第113章 永嘉野戰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24章 潘家舊部第59章 負荊請罪第15章 裂痕第33章 宗族第7章 先手佈局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18章 備戰(一)第39章 用鹽破冰第125章 溮水論奸雄第70章 攻守第十五章 威風凜凜第八章 江寧有豪宅第58章 北燕有新學第82章 紅顏禍水第65章 賑災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4章 內府第44章 陷阱第88章 不堪一擊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33章 危局第121章 勇戰第44章 兵備將行第25章 雲梯關第三章 柳月兒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蹤(一)第9章 東海寇入襲第56章 淮陽獎功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43章 欺君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八十四章 夜黑風高第8章 投效第136章 大私第31章 淮陽初雪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48章 敵軍太狡猾第72章 遠交近伐第九章 隨扈第103章 變局勝機第31章 江島佈局第76章 擔憂第34章 耐心第139章 鐵松溪大捷第一百三十三章 勢不可擋(一)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85章 轉折第35章 計定九里山第十三章 海島生存(一)第138章 東施效顰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73章 聯兵方案第103章 變局勝機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37章 爭盟第73章 青州軍第1章 風雨相援第153章 前奏第137章 配刃第63章 淮西第15章 王相第47章 父子談險謀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31章 求援第52章 兵臨營前第50章 驅狼吞虎第2章 新學第39章 封河第37章 分功酬勞第25章 道不同第65章 賑災第15章 做賊心虛第93章 深谷殘敵第4章 投效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銀(三)第12章 蒸汽機(一)第74章 津海登陸第74章 密約(一)第75章 攻寨第71章 南陽第37章 造湖第36章 歪理邪言第146章 奪城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66章 樑成翼南逃
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20章 拉攏第57章 好快第78章 密議出兵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81章 藩樓依舊第4章 少女情懷第116章 亂兵第27章 鐵山船場第20章 拉攏第59章 負荊請罪第113章 永嘉野戰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24章 潘家舊部第59章 負荊請罪第15章 裂痕第33章 宗族第7章 先手佈局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18章 備戰(一)第39章 用鹽破冰第125章 溮水論奸雄第70章 攻守第十五章 威風凜凜第八章 江寧有豪宅第58章 北燕有新學第82章 紅顏禍水第65章 賑災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4章 內府第44章 陷阱第88章 不堪一擊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33章 危局第121章 勇戰第44章 兵備將行第25章 雲梯關第三章 柳月兒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蹤(一)第9章 東海寇入襲第56章 淮陽獎功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43章 欺君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八十四章 夜黑風高第8章 投效第136章 大私第31章 淮陽初雪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48章 敵軍太狡猾第72章 遠交近伐第九章 隨扈第103章 變局勝機第31章 江島佈局第76章 擔憂第34章 耐心第139章 鐵松溪大捷第一百三十三章 勢不可擋(一)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85章 轉折第35章 計定九里山第十三章 海島生存(一)第138章 東施效顰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73章 聯兵方案第103章 變局勝機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37章 爭盟第73章 青州軍第1章 風雨相援第153章 前奏第137章 配刃第63章 淮西第15章 王相第47章 父子談險謀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31章 求援第52章 兵臨營前第50章 驅狼吞虎第2章 新學第39章 封河第37章 分功酬勞第25章 道不同第65章 賑災第15章 做賊心虛第93章 深谷殘敵第4章 投效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銀(三)第12章 蒸汽機(一)第74章 津海登陸第74章 密約(一)第75章 攻寨第71章 南陽第37章 造湖第36章 歪理邪言第146章 奪城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66章 樑成翼南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丰县| 扎鲁特旗| 平邑县| 闸北区| 康马县| 五莲县| 蒲江县| 美姑县| 阿尔山市| 平顶山市| 滦南县| 开封市| 临夏县| 梁山县| 墨玉县| 抚远县| 宁国市| 安化县| 花莲市| 正镶白旗| 漳平市| SHOW| 桑日县| 林芝县| 榕江县| 高唐县| 百色市| 宿松县| 舒城县| 赤壁市| 湘阴县| 清丰县| 锦屏县| 侯马市| 宝鸡市| 湟源县| 济源市| 富蕴县| 温州市| 南平市| 夏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