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章 南陽

料得羅獻成不會蠢到將陳韓三賣給董原,但馬臻穿過淮山,到隨州後,發現長樂軍之中的氛圍,跟他們之前所料想的並無完全一致。

羅獻成縱橫荊湖多年,早年就與龔玉裁、楊雄等輩並稱兩湖五雄,崇觀十年之後劉安兒在房陵召集諸流軍渠帥召開房陵大會,羅獻成稱黑塔王,劉安兒率部東還淮泗,羅獻成佔襄陽、隨州,加尊號長樂王,世稱其部爲長樂匪。

當年的房陵諸帥,劉安兒身亡徐州,殘部如今也悉數併入淮東;曹家入川后,龔玉裁在川東就給打得喘不過氣來,殘部退入川南的深山老林之中,茍延喘息;要不是奢家及時進入江西,以摧枯拉朽之勢打潰贛南藩起鳳,使得江湘震動,楊雄在洞庭湖的日子只怕也快到頭了,唯有羅獻成到現在也活得有滋有味。

襄陽、隨州南面是荊湖制置使司轄區,曹家入川后,荊湖兵馬要防備曹家出川東,一時間無暇顧及北面的羅獻成;而曹家在消化兩川之前,並無意捲入中原的亂局,此時北面又受燕西胡騎的威脅,兵馬逐漸往北轉移,也無意從漢中東進襄陽;北面及東北面的南陽、信陽也都成了殘地——要說羅獻成還有什麼不愉快的,就董原出鎮淮西,長淮軍又撤入淮西,使得襄陽西面的淮西兵馬激增,而樑成衝率部進入南陽之後,又跟襄樊貼得太近。

比起樑成衝、董原以及西面進入漢中的曹家,南面的荊湖制置使,率殘部進入淮山的陳韓三就成了小雜魚,陳韓三派馬臻過來說項,羅獻成已經懶得應付。

馬臻到隨州後,一連數日都沒有見到羅獻成,連羅獻成的心腹親信王相、鍾嶸都見不到面,唯有當年在房陵時結識的故舊衛彰出面接待他。

衛彰雖是羅獻成的幕僚,卻非心腹,在羅獻成面前說話的分量不重,但也聊勝於無,馬臻從他那裡至少也能瞭解到一些長樂軍當前的狀況。

“你們在信陽做得也太過,倒也不瞞你,董原兩度送信過來,要我們出兵進淮山圍剿你們。羅帥還在思量著,你這次過來,沒有將你扣下來,已經是天大的情份,已經將董原得罪不起,其他的事情,還是不要多談了……”衛彰在自個家裡擺酒宴請馬臻,倒沒有其他人過來,願意跟陳韓三殘部扯上關係,倒也方便說話。

怎麼能不談?肖魁安率部進信陽不說,董原也親自到信陽督戰,還薦信陽羅氏羅畛出任信陽知府,搞了個結寨聯兵的方略。如今淮山北麓小寨並大寨,大寨練鄉兵、守要隘穀道,無意立即進山清剿,但作勢要先將他們三千多殘部困在淮山的局部區域,限制其獲得補給,並限制其大範圍的轉移。

三千多殘部加上西逃以來裹脅入夥的兩千多丁壯,近六千人、千餘頭牲口,不從信陽等地掠奪,在淮山之中想到獲得充足的補給是不可能的。

陳韓三不怕肖魁安率軍進淮山來打,就怕外面布起密密實實的網,將他們圍困在淮山之中——陳韓三這時候只能從南面的隨州獲得足夠的補給,不然會越困越弱,等到一定時候,不要淮西兵馬進淮山來圍剿,他們自己就會先扛不住散夥。

“董原在明河築大寨,明河是什麼地方,想必你們心裡都清楚,”馬臻說道,“明河是信陽進隨州的北口子,董原明面上藉著圍剿我們,實際上是要結一張結實的網,將隨州徹底的封在南面。待董原在淮西站穩腳,淮西兵馬第一個就會從明河穿過淮山來打隨州……”

“你這話,也有人說,”衛彰搖頭飲酒,說道,“但要是我家大帥接受江寧的封賜,割隨州做了隨州侯,董原有什麼名義出兵?再者,董原過來,我們可以往西進漢中,可以往南再到蘄春……”

西面的漢中已經給曹家所佔,曹家可不比董原好欺負,聽衛彰的話,馬臻心裡想:難道曹家也派人來拉攏羅獻成了?想想真恨,房陵諸帥,羅獻成是最沒用的一個,沒想到現在竟活得這麼有滋味,除了江寧所許的隨州侯外,便連北面的燕京也開出襄陽王的籌碼,羅獻成過去年竟收了二十幾個“妃嬪”,如今軍政大軍也都委給心腹王相、鍾嶸。

但能活得長,也是羅獻成的本事;羅獻成如今有這麼多的選擇,也難怪不再搭理人。

馬臻從懷裡掏出綢巾包著的一包東西,在桌上攤開來,卻是兩枚鴿蛋大的珠子,在油燈下熠熠生輝,說道:“衛爺幫這枚珠子送給鍾將軍,要是連鍾將軍一面都見不到就回去,實在不甘心啊……”

衛彰見有自己的份,自然願意幫這個忙,再者是幫馬臻送珠子過去,鍾嶸總不會將他罵出來,用綢巾將珠子包好,說道:“那我就替你試一試,可不保證鍾將軍會見你……”

“曉得的,曉得的,只要衛爺盡心就夠。”馬臻說道。

這時天氣已晚,衛彰先將馬臻安排在自家客院裡休息,念著那枚珠子的好,還送了一個大腳丫鬟來給馬臻暖腳。

馬臻在上面幹得氣喘吁吁,女的岔開腿還哭哭啼啼的,叫他沒有興致再弄下去,草草了事,拿過褻褲擦拭掉穢/物,便躺在那裡想事情。

北燕給羅獻成開出的籌碼不可謂不高,問題就出在徐州上,要是徐州不敗,北燕大軍的兵馬順利殺到淮河北岸,羅獻成多半不會猶豫——而這時候羅獻成要是接受燕北的賜封,在他率兵北擊南陽之前,淮西的董原、荊湖的劉文穆甚至可能跟曹家聯兵來打羅獻成。

羅獻成看似選擇很多,實際上每個選擇都不好做,所以也不可能聽從董原的話,出兵圍剿淮山——馬臻不擔心羅獻成會從南面對淮山出兵,但他這次來,是更希望從隨州獲得更多,甚至陳韓三有意退到淮山南麓,背依隨州休整,又擔心羅獻成過於膽小。

眼下最緊要的還是糧草,近六千人、千餘頭牲口,每月消耗糧食要四五千石,現在搞劫掠補充有限,而且每打一座村寨,都付出很大的代價,這鑿實叫人頭痛……

***********

爲糧食頭痛不僅是陳韓三,樑成衝在南陽也爲糧食頭疼。

濟南、平原雖然殘破,但還有些生氣,到南陽後,看著城頭長滿能淹沒人的蒿草,元歸政都替樑成衝心冷了半截。

壽州、信陽、濠州雖然殘破,朝廷還好歹派了正印官去收拾殘局,而後再給董原、劉庭州接手,南陽這邊就徹底放棄掉了。除了鄉野有些流民結社墾荒,無法耕作的城裡就徹底荒廢掉,到處都是焦土,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好好一座南陽城成了狐居兔藏之地,滿城都聚不攏百戶人家,周遭山野也是盜匪叢生。

樑成衝棄曹州西進南陽之後,趕著北燕在河南、山東的兵馬調整。

葉濟多鏑率大軍撤往濟南休整,袁立山進佔泰安、東平、濟寧等地,經營與徐州對峙的防線,那赫雄祁率部東進青州、登州,陳芝虎率部進河南。

大約在二月之前,西進河南的陳芝虎也是先忙著接管豫東的防務,還無暇顧及豫西的河中府及豫西南的南陽府。

樑成衝西進南陽後最關鍵的三個月,算是順利熬了下來。

樑習在東平給部叛斬殺,導致東平城破,最終使樑成衝避免棄父而逃的惡名,樑成衝與其弟樑成翼的關係,在元歸政的奔波下,沒有惡劣,名義上樑成翼還尊樑成衝爲長。

二月之前,南陽所需的糧秣都是從河中府調撥。南陽雖然殘破,但有近十萬流民隨樑成衝遷入,又得河中府糧秣支援,經歷兩個月的整頓,倒是恢復了些規模。

也不管土地荒廢得有多厲害,將種子撒下去,到秋天總能有些收成,城池收拾起來,兩萬兵馬駐紮進去,倒也勉強能應付。

打起黃土,雖說顧不上篩選雜石,但終究趕在二月之前,將崩壞的城牆填補好,垛牆裡站上穿著兵甲的步卒,插上旌旗,城門洞有騾馬人羣進出,多少有些生機。

然而到了二月中旬,陳芝虎親自兵馬西進汝州,兵鋒直抵伏牛山,切斷河中府與南陽之間的聯繫,南陽的情況就陡轉直下。

說到底還是缺糧。

兩萬兵卒連著家小以及隨行西進的流民、難民,差不多有十六七萬人,餬口活命的口糧,每個月就要三五萬石。

過去三個月裡,花費無數人力跟物力,從河中府緊急運來十萬石糧食,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

南陽城裡沒有半粒存糧,那些殘存下來的宗族,將糧食看得比性命還珍貴,拿起整砣的金銀過去,也不賣半鬥。這些宗族在亂世本就峙險結寨、抵抗暴亂,民風也是彪悍,樑成衝拿糧食去巴結他們還來不及,這時候立足不穩,哪能去搶他們的口糧?

看架式,陳芝虎要先打河中府。

陳芝虎雖善用兵,但兵馬少,西進後,手裡滿打滿算就兩萬精銳,進河南所收到也都是一些雜兵,最終陳芝虎親率西進汝州的也就兩萬精銳。

樑成翼在河中府湊出四萬兵馬,暫時守住河中府諸縣城池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南陽這邊就完全指望不上河中府了。

江寧那邊倒是不計寧魯之爭惹下來的前嫌,要淮西支援南陽糧草,但淮西糧食也是金貴,董原、劉庭州只同意由淮西軍領司每年撥給二十萬兩銀給南陽以養軍濟民,糧食由南陽自籌。

樑家這些年積攢,金銀倒是不缺,樑成衝西進南陽,也裝了好幾十車財物過來,但是北面跟河中府的通道切斷之後,淮西的糧食又極爲潰乏,西面是秦嶺、伏牛山、商山跟西秦隔開,難道還能從南面羅獻成控制的襄陽買到糧食?

“過幾天,林縛在徐州迎娶劉妙貞,我打算跑徐州一趟去觀禮,南陽每月兩三萬石糧草,就只能指望淮東了……”元歸政站在南陽城頭,望著滿目瘡痍的南陽大地,跟樑成衝說道。

淮河一直能通航到信陽府境內,信陽西與南陽東有橫穿柏桐山西北段的穀道,地勢雖然也頗險,但只有百餘里,這段穀道用騾馬運輸,也不算太費力。

當然也不是隻能從淮東購糧,從維揚、江寧或者東陽府購糧,走淮河西進,都不見得費事。

問題是,淮河北岸已經不大太平,維揚、江寧、東陽的糧商未必願意將糧食運到南陽來販賣。糧商不運糧,樑成衝、元歸政從哪裡籌措這麼多的運力?還有,除了糧食之外,南陽緊缺的物資還有許多,要是淮東願意供應,南陽的壓力纔可能得到緩解。

元歸政也是堂堂的世襲侯爵,淪落到今天竟要爲別人娶妾之事千里迢迢的跑去祝賀。

第99章 大勢第3章 聯曹第16章 獅子張口第13章 失城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38章 濟南失守第79章 深宅之事第8章 決勝東線第40章 變局第86章 殘局碎夢第八十一章 簡短交易第19章 巡政談馬戰第120章 降服第16章 淮山棧道第141章 北風第3章 沒落王族第34章 登王臺山第57章 虛驚一場第51章 五月第74章 津海登陸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93章 老妖婆第89章 鏖戰第28章 廢除匠戶第112章 荊州攻防第39章 李卓的反擊第143章 樂極生悲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四章 朝天湖第22章 攻寨第十三章 攪局當然一巴掌第113章 永嘉野戰第21章 子嗣第41章 守陽信第30章 以緩待急第21章 敵戰奇謀第二十章 誘殺第83章 帝心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112章 浙東危局第47章 刺客第二十章 誘殺第49章 奢家變數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46章 點天燈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47章 網更密第49章 奢家變數第七十九章 夜長夢多第135章 恩仇第三十四章 人生難逢一知己第13章 擁兵自重第五十一章 行舟議事第五十五章 夾藏私帶第107章 戰起第139章 鐵松溪大捷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八章 鄉情濃淡第20章 二月崇州第110章 江上相會第54章 尚有餘計第9章 三沙灣第53章 襲東陽第72章 防線四不像第4章 內府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六十二章 新仇第70章 淮山第157章 勇將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一百二十七章 駱陽湖水戰(一)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一百三十三章 勢不可擋(一)第八十四章 夜黑風高第78章 回崇州第一章 碎濤如雪第67章 洪澤舊事第52章 下聘禮第137章 屈人之兵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89章 潰敵第162章 梟勇而戰第39章 虛實相機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111章 山雨欲來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16章 強動員第106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40章 慷慨赴死易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70章 南陽棄或守第130章 驅狼爲虎第119章 真正的較量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四十七章 治獄(二)第十九章 車藏銀妝刀第19章 大風迷眼第34章 請戰第13章 失城
第99章 大勢第3章 聯曹第16章 獅子張口第13章 失城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38章 濟南失守第79章 深宅之事第8章 決勝東線第40章 變局第86章 殘局碎夢第八十一章 簡短交易第19章 巡政談馬戰第120章 降服第16章 淮山棧道第141章 北風第3章 沒落王族第34章 登王臺山第57章 虛驚一場第51章 五月第74章 津海登陸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93章 老妖婆第89章 鏖戰第28章 廢除匠戶第112章 荊州攻防第39章 李卓的反擊第143章 樂極生悲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四章 朝天湖第22章 攻寨第十三章 攪局當然一巴掌第113章 永嘉野戰第21章 子嗣第41章 守陽信第30章 以緩待急第21章 敵戰奇謀第二十章 誘殺第83章 帝心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112章 浙東危局第47章 刺客第二十章 誘殺第49章 奢家變數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46章 點天燈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47章 網更密第49章 奢家變數第七十九章 夜長夢多第135章 恩仇第三十四章 人生難逢一知己第13章 擁兵自重第五十一章 行舟議事第五十五章 夾藏私帶第107章 戰起第139章 鐵松溪大捷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八章 鄉情濃淡第20章 二月崇州第110章 江上相會第54章 尚有餘計第9章 三沙灣第53章 襲東陽第72章 防線四不像第4章 內府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六十二章 新仇第70章 淮山第157章 勇將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一百二十七章 駱陽湖水戰(一)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一百三十三章 勢不可擋(一)第八十四章 夜黑風高第78章 回崇州第一章 碎濤如雪第67章 洪澤舊事第52章 下聘禮第137章 屈人之兵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89章 潰敵第162章 梟勇而戰第39章 虛實相機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111章 山雨欲來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16章 強動員第106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40章 慷慨赴死易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70章 南陽棄或守第130章 驅狼爲虎第119章 真正的較量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四十七章 治獄(二)第十九章 車藏銀妝刀第19章 大風迷眼第34章 請戰第13章 失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和县| 肥城市| 天峻县| 城固县| 永年县| 怀化市| 绥滨县| 赤水市| 霍邱县| 鄢陵县| 当涂县| 花垣县| 垫江县| 泽库县| 柞水县| 米林县| 布尔津县| 嘉义县| 库伦旗| 五家渠市| 班玛县| 鸡泽县| 双鸭山市| 西城区| 保靖县| 白沙| 汽车| 恩平市| 盘山县| 肥城市| 元阳县| 五大连池市| 崇州市| 苍溪县| 惠水县| 滨海县| 平阴县| 旌德县| 文成县| 诸暨市|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