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7章 虛驚一場

雖說感覺林縛在淮東每年的軍資支用上有所隱瞞,顧悟塵心裡有些不舒服,與趙勤民說過,也只是發發牢騷,臨了,又問趙勤民:“你看淮東辦錢莊之事,靠不靠譜?”

換作別時,趙勤民不會實話實說,但聽見顧悟塵發過牢騷,對林縛有所不滿,他便想著再不動聲色的添一把柴,說道:“辦錢莊做兩樁事。爲糧商出據飛票,方便銀錢結算,是好事;向流民放印子錢開墾荒地,好像有些問題……”

“什麼問題?”顧悟塵疑惑的問道,“這不管怎麼說都是善政啊!”

“於淮東有利,於錢莊卻無利,”趙勤民說道,“淮東給出的前景是四年時間開墾五十萬畝荒地,計劃安置三萬戶流戶……墾荒遍佈淮東兩府十一縣,錢莊需要投入多少人手下去,才能將印子錢放到流戶手裡?每年要及時從這麼多流戶手裡將錢息收到手,最終還要確保將本金收回,要投入多少人手?投入人手太多,僅工食錢、腳費、店錢、伙食錢、騾馬錢的花銷,就高得驚人。錢息要是定低了,根本就沒有賺頭。錢息要是定高了,流戶僅靠墾荒種地,是沒有能力支付錢息的,最後就是拖賴。淮安好不容易將流戶安置下來,又怎會縱容錢莊向流戶逼迫索債造成民怨嗎?”

趙勤民給王學善當幕僚時,就專司錢糧經營,也放印子錢,對這裡面的門道清楚的很。

顧悟塵聽趙勤民這麼分析,倒真覺得有道理,不過他也不以爲意,說道:“能對淮東有利便好,錢莊一事,還是值得一做……”

“將人誆進去容易,但第一年過去,錢莊不能得利,投銀股的人就會想退出去。到時候矛盾就大了,淮東未必能控制住啊。”趙勤民說道。

顧悟塵倒是不太在意商賈的利益受損,只是好些東陽鄉黨,是他在江寧站穩腳跟的根本,他不能不替他們考慮利害。萬一東陽鄉黨的銀子都給誆到淮東出不來,他這邊要找人籌集銀子,就會困難。

顧悟塵想了一會兒,說道:“我們不能拖淮東的後腳,不過呢,利害得失,由大家各自考慮,我們也不要推動什麼……府裡還有多少存銀?”

“青州那邊剛運回來一筆,銀窖裡還有二十四萬兩存銀。”趙勤民答道。

“銀子留著說不定還會派上大用場;錢莊的事情,我看這邊就拿出四萬兩銀子好了,太少也不好看……”

*************

林縛回到集雲居,月至中天。

林夢得夜裡也進城來。他們此行到江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儘可能多的拉東陽鄉黨將銀子投入錢莊裡來。所以再累最晚,林夢得每天都要跟林縛碰一次面,通報一下最新的情況。

集雲居與柏園有門相通,林縛夜裡住集雲居,自然是要跟蘇湄見面。

經過西廂院時,聽到小蠻與蘇湄在屋裡的說話聲,林縛的心思也飛過去,不過還是要先跟林夢得談事情。

“午後,永昌侯府跟藩家也派人來了,”林夢得將元錦生與藩鼎午後到河口草堂的事情跟林縛說了,“錢莊之事,讓不讓他們摻一腳?”

“沒有嫌銀子多的!”林縛說道,“永昌侯想要摻一腳,我們也沒有拒人門外的道理。他們玩他們的權謀去,他們這時候有什麼心思,都不用理會。只要淮東能在兩三年間根基扎穩,能養得起十萬精銳,所謂的權謀都將黯然失色!”

林夢得說道:“奢家在晉安有近兩百年的根基,八姓勢力合起來,控制的丁口、地盤與淮東相當,也就十萬精銳而已,你將這樣的雄心說出去,大概沒有一人會信!”

林縛笑了笑,沒有說什麼。

想到今夜在顧府後園說到淮東軍這時每年也僅需要四十萬兩銀的養軍之資時,顧悟塵臉有不豫,林縛臉上的笑容也斂了起來,心想:雖是翁婿,他對淮東總是不能信任吧。

在林縛眼裡,大越朝已經是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但是顧悟塵未必這麼認爲。他雖跟張嶽等人鬥得厲害,但就他根本的政治抱負,還是想做大越朝的中興之臣。在這一點上,顧悟塵倒跟湯浩信很像。比起李卓來,湯、顧二人更圓滑、更務實一些,當然也有捨棄不了的私心。

林縛能清楚的知道並規劃淮東要走的道路,但看不清楚顧悟塵會有的選擇;如果最終要分道揚鑣,君薰要如何自處?

想到這裡,林縛也覺得頭疼,心想也許不會有最壞的結果發生。

林夢得知道蘇湄在這邊等著,將最緊要的事情談好,就告辭離開。

林縛走進西廂院,還有婆子在外面侍候,只不過也是乏得厲害,正靠著廊柱打瞌睡。待林縛走進來,才猛的驚醒,慌手慌腳的斂禮請安,倒是驚動屋裡說話的小蠻跟蘇湄。

林縛剛要推門進屋,小蠻衣裳輕薄的從裡面出來,將他攔在門外,說道:“你怎麼纔回來?我跟姐姐都睡下了,你睡別屋裡去吧!”

“我就進去說說話!”林縛牽過小蠻的手,摟著她的纖細小腰,從門縫裡擠了進去。

蘇湄與小蠻已經躺下,天氣炎熱,只穿著貼身衣物,聽著林縛過來,她拿了件衣裳披肩上,稍裹一些,屈腿坐在雕花牀上,嫣然而笑的看著林縛摟著小蠻進來,問道:“怎麼這麼晚纔回來?”神情溫柔,就像是等著丈夫回來的妻子。

林縛靠著梳妝檯而立,想要將小蠻摟在懷裡,小蠻倒先一步跳上牀,跟蘇湄依在一起。林縛說道:“朝廷要裁撤兩浙郡司,設浙北制置使司,將平江府也併入其轄下,董原以江寧兵部右侍郎兼領浙北制置使——這樁事誰都沒能料到,單討論這樁事,就耗了不少時間。”

“那豈非對淮東不利?”蘇湄問道。

“有利有弊,一時還難看出端倪來,”林縛說道,“不過永昌侯府今日倒有與淮東修好關係的意願……”

“湯公之死……”蘇湄遲疑的問道。

林縛視線轉看燭火,微微一嘆,說道:“永昌侯與樑家,所謀應有不同,虛與委蛇罷了;再說蘇門之冤能不能解,永昌侯是個關鍵……”

這會兒院子突然響起兵甲聲,在靜寂的夜裡額外的突兀,蘇湄與小蠻都受驚的坐起來,林縛打開房門,看著此行的侍衛長陳花臉穿甲帶刀進院子來,沉聲問道:“怎麼回事?”

“前面傳訊,有三輛重載馬車往簸箕巷而來,吳爺下令提高到一等警戒!”

“再探!”林縛說道,“讓前院的文職人員,都聚到這邊來!”

“發生什麼事情?”蘇湄與小蠻匆忙將衣裳穿好,見院子裡刀光劍戟,一副大敵臨前的樣子,湊過來問道。

“可能是虛驚一場!”林縛說道,隨手將房裡的燭火掐滅。

侍衛捧過他的衣甲來,林縛就站在門口將衣甲穿好,要蘇湄與小蠻留在屋裡。

四娘子與林夢得相繼到這邊院子裡來,蘇湄也顧不上與林縛深夜獨處一室給外人撞見的羞澀,與林夢得見禮。

周普率騎兵主力駐在城外,林縛明裡只帶百餘騎衛進城。侍衛隊以陳花臉爲首,但實際的警衛工作由烏鴉吳齊在暗中主持。除了暗中護衛蘇湄的一班人馬外,提前幾日往江寧城裡又多布了數十人哨探。

三輛重載馬車能塞得下五六十名甲士,雖然集雲居里外有近兩百侍衛,但若是給對方冷不防的靠到近處發動突襲,仍然很危險!

過了片刻,陳花臉從前院匆忙趕來,拿了一張拜帖,回稟道:“是曾老國公過來了……”

林縛一愣,與蘇湄面面相覷,曾老國公深夜唱這一齣戲是爲哪般?還搞了三輛重載馬車過來,搞得這邊虛驚一場。

林縛匆忙將衣甲脫下,與林夢得出去迎接曾銘新進來;蘇湄與小蠻也忙進去整飭衣容。

相比上回見面,曾銘新又蒼老了許多,鬚髮白了大半,在燈下,臉上也有隱隱約約的老人斑,隨他進集雲居的,除了老管家外,還有一個二十五六歲的青年,隨從打扮。

“國公爺有事找我,派個人告訴一聲就是,何勞國公爺深夜勞頓?”林縛長揖施禮道。

“你不要看我身居國公之位,平時看上去威風凜凜,有些時候做事也身不由己,只能偷偷摸摸的深夜過來,”曾銘新搖頭自嘲笑道,“你也不耽擱你多少時間,你要在淮東辦錢莊,我不能有其他的表示,車裡有十八萬兩銀子,你找人搬進來吧。這筆銀子也是陸陸續續攢出來的,想要找機會給你。既然淮東要辦錢莊,那是再好不過了……”

“這……”林縛頗有些疑惑。

曾銘新看出林縛眼裡的疑惑,微嘆一口氣,說道:“我年紀大了,也沒有幾年好蹦達了。過些天,府裡的事情就要徹底的交給小輩去打理,也許在離亂之世還能過幾年舒心日子……”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聽曾銘新這麼一說,林縛倒是能理解一二。

因蘇門案,沐國公府十多年來,在江寧城裡一直受永昌侯府的壓制。同爲江寧城裡的顯貴,卻要受永昌侯府的壓制,沐國公府內部也會有很深的積怨。

這些積怨不單是針對永昌侯府的,很大程度上也有對一家之主曾銘新的不滿。

沐國公是世襲顯爵,世子之位以及將來的國公爵位,指定是嫡長子繼承,這是曾銘新自己也無法更改的。

沐國公府內部的不滿情緒越積越深,自然也會造成新老兩代人的分歧跟衝突。

曾銘新深夜送銀子過來,除了要瞞過外人外,更要瞞過沐國公府裡的人。

沐國公府是兩百年來累世顯爵,即使子弟生活奢侈,積蓄也會深厚得很。只是這十多年來,處處給永昌侯府壓著一頭,諸多產業受損頗多,一次拿出十八萬兩銀子出來,也頗爲不易。曾銘新要是公開的一次拿出十八萬兩銀子投到淮東錢莊裡,外部會引起永昌侯元歸政等人的警惕,沐國公府內部的阻力也會極大。

林縛退後一步,朝曾銘新長揖拜倒,說道:“小子林縛多謝國公爺大義!”

第16章 如此奪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林庭訓之死(四)第九十七章 又見刺客第67章 自顧不暇第27章 失城第95章 觀戰臺第55章 殘勝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85章 鶴城之失第69章 不臣第27章 聯兵接觸第57章 虛驚一場第十三章 攪局當然一巴掌第157章 勇將第48章 雨中歡情第89章 決斷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133章 驚弓第163章 擊潰第11章 潛伏第41章 軍需第3章 聯曹第86章 殘局碎夢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17章 休整第58章 欲拒還迎第98章 留後處置第21章 憂降第13章 將田種好第9章 問政殺心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8章 決勝東線第26章 搶灘第33章 宗族第61章 烈陽樓前議招安第24章 高麗戰略第74章 津海登陸第13章 七寸吐信第70章 攻守第28章 牽連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30章 美人心計第133章 主公第14章 永嘉第161章 誰是獵物第63章 淮西第91章 伏誅第56章 飛熊之死第42章 回崇州第18章 長亭相迎第83章 南歸第63章 子嗣第13章 擁兵自重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驅直入第31章 江島佈局第34章 殺或不殺第2章 鏡兒湖駐營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90章 封河之計第59章 婚事與政治第25章 官溪嶺第55章 黃河決堤第65章 買路錢第68章 海上保險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95章 危機未解第48章 雨中歡情第33章 危局第35章 落花流水第61章 赴宴第39章 戰械第51章 驅虎吞狼第5章 治鹽第126章 逃第55章 戰事稍息第五十一章 行舟議事第13章 蒸汽機(二)、(三)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34章 耐心第61章 北伐序幕第83章 兵臨城下第80章 雲崖小鎮第58章 還鄉第38章 臣子忠心第24章 戰後米酒香第69章 信陽第133章 主公第125章 陽信故人第54章 清算降叛第9章 問政殺心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八十四章 夜黑風高第22章 跑馬燈第152章 草芥仇寇第九章 殺雞駭猴第63章 開海漕第103章 變局勝機第53章 梟首取級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三章 柳月兒
第16章 如此奪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林庭訓之死(四)第九十七章 又見刺客第67章 自顧不暇第27章 失城第95章 觀戰臺第55章 殘勝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85章 鶴城之失第69章 不臣第27章 聯兵接觸第57章 虛驚一場第十三章 攪局當然一巴掌第157章 勇將第48章 雨中歡情第89章 決斷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133章 驚弓第163章 擊潰第11章 潛伏第41章 軍需第3章 聯曹第86章 殘局碎夢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17章 休整第58章 欲拒還迎第98章 留後處置第21章 憂降第13章 將田種好第9章 問政殺心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8章 決勝東線第26章 搶灘第33章 宗族第61章 烈陽樓前議招安第24章 高麗戰略第74章 津海登陸第13章 七寸吐信第70章 攻守第28章 牽連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30章 美人心計第133章 主公第14章 永嘉第161章 誰是獵物第63章 淮西第91章 伏誅第56章 飛熊之死第42章 回崇州第18章 長亭相迎第83章 南歸第63章 子嗣第13章 擁兵自重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驅直入第31章 江島佈局第34章 殺或不殺第2章 鏡兒湖駐營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90章 封河之計第59章 婚事與政治第25章 官溪嶺第55章 黃河決堤第65章 買路錢第68章 海上保險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95章 危機未解第48章 雨中歡情第33章 危局第35章 落花流水第61章 赴宴第39章 戰械第51章 驅虎吞狼第5章 治鹽第126章 逃第55章 戰事稍息第五十一章 行舟議事第13章 蒸汽機(二)、(三)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34章 耐心第61章 北伐序幕第83章 兵臨城下第80章 雲崖小鎮第58章 還鄉第38章 臣子忠心第24章 戰後米酒香第69章 信陽第133章 主公第125章 陽信故人第54章 清算降叛第9章 問政殺心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八十四章 夜黑風高第22章 跑馬燈第152章 草芥仇寇第九章 殺雞駭猴第63章 開海漕第103章 變局勝機第53章 梟首取級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三章 柳月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闻| 凤凰县| 呼图壁县| 双城市| 宁明县| 彰化县| 舞阳县| 托里县| 房山区| 特克斯县| 长兴县| 松江区| 怀化市| 许昌市| 太仆寺旗| 远安县| 鄢陵县| 荆州市| 定兴县| 台南县| 新野县| 习水县| 双柏县| 醴陵市| 广南县| 青冈县| 鄂伦春自治旗| 九台市| 乌什县| 郯城县| 佛坪县| 远安县| 右玉县| 孟村| 宜川县| 雷波县| 海兴县| 昌乐县| 秦皇岛市| 正阳县|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