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9章 信陽

淮山是揚子江、淮河、漢水的三水分野,又是江淮與荊湖的分野,綿延千餘里,東南段又稱淮陽山,西北段又稱桐柏山,越過南陽,與八百里秦嶺相接。

信陽就位於淮山北麓,淮陽山在信陽境內綿延約四百餘里,桐柏山在信陽境內綿延近兩百里,淮河也從信陽境內穿遊而過,從淮山而下的溪河匯入淮河之中,也將信陽切割成崗谷相接的諸多塊狀地形。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信陽境內的馬賊流寇十分的猖獗,山匪也是成堆結羣,但馬賊流寇及山匪給信陽造成的災難,遠不及始於崇觀九年、席捲中原的那場流禍。

從崇觀九年的大亂起,一直到延續到崇觀十二年,直到陳芝虎任河南制置使,信陽給好幾撥流民軍佔據過,府縣城池數遭侵凌。信陽百姓要麼給裹脅入夥,要麼背井離鄉逃難,十室九空,地方宗族也是流民軍劫掠的重點對象,受到嚴重的打擊。

不過信陽地形複雜,能給流寇馬賊利用,在山岰險峻的地方,自然也有許多宗族頑強的生存下來,在險峻處修築塢堡、壁壘,結寨自保,又收容流民,整擴鄉兵,勢力甚至得到一定程度的擴張。

崇觀十三年之後,河南、淮西戰事平靖,難民返鄉,信陽殘破的局面也逐漸恢復起來,但這個狀態直到陳韓三率殘破進入淮山以來就結束了。

陳韓三不甘心就這麼衰落下去,三千人還要存活下來,還要擴張,除了劫掠還是劫掠。從肖魁安二月中旬率部進入信陽,正陽、潢川兩縣就先後給陳韓三攻破洗劫,江寧新委任的潢川縣知縣給懸屍城頭,信陽境內給洗劫的村寨更是不知凡幾。

潢川縣給破,知縣懸屍城頭,信陽知府嚇破了膽,棄城而逃,但到壽州給董原捉住,奏明朝廷,在壽州城裡就給砍了頭。

說起信陽也是僥倖,知府棄城而逃,但在府衙小吏孟知祥的率領下,城裡宗族勢力擰成一股繩,竟然將信陽城守了下來,等到肖魁安率兵進入信陽城。

信陽城雖貼著淮山北麓,但劉安兒、羅獻成都視信陽爲淮山北屏,雖幾度被迫放棄信陽,但都有心再奪回信陽以守淮山,即使撤退時也沒有怎麼破壞信陽的城牆。江寧委任的知府雖然甭種,但經歷戰事的宗族勢力到底是聚集了一些防備力量,使得此時力量大弱的陳韓三此時不敢強攻信陽。

陳韓三在徐州時,還以朝廷冊封的徐州制置使自居,做什麼事情還收斂一些,這時候索性破罐子破摔,做什麼惡都沒有顧忌,而他手下那三千殘卒,也是窮兇極惡的兇悍。

董原在濠州迎接鹽商代表之後,就火速趕來信陽。即使不去考慮羅獻成,陳韓三對信陽的威脅就極大,這顆毒瘤不除,信陽甚至壽州境內都不得安寧。

董原赴任淮西之後,就沒有睡過幾天安穩覺,瘦尖的下頷,使得他的臉看上去有些陰柔,他也慣於穿甲,站在信陽城西南剛給陳韓三所部殘寇洗劫過的寨子裡,一臉愁容的望著南面巍峨的淮山。

往南是淮陽山與桐柏山的結合部,與東段高峻雄偉的山脊不同,結合部的地形相對寬闊低緩,都以三百丈以下的低山爲主,間有丘陵分佈,再往西就是桐柏山陵峭的東脊——這裡也是信陽前往淮山南麓隨州府的通道。

羅獻成的大軍要北上,不走南陽,就只能走這邊。

在淮山山道的北口子上,明河寨曾是極繁榮的一處鎮埠,如今也徹底衰敗下來,這兩年剛恢復了一些生氣,今日又遭洗劫。除了屋舍給燒燬,錢糧給掠奪,村裡的丁壯以及稍有姿色的女人就給搶走百餘人,就剩下孤寡老醜坐地哭嚎,地上還橫七豎八的躺著好幾十個村民的屍體。

“賊寇有馬,某聞訊率步卒趕來,賊寇已經洗劫過寨子撤走了……”肖魁安憋氣的說道。

董原臉色陰沉,徐州兵敗之後,陳韓三沒有率殘部北逃,就叫人意外——的確,陳韓三從徐州逃出來的殘部,有很多馬匹,而整個淮西諸軍裡,就陶春手裡有千餘騎兵,肖魁安手裡滿打滿算能湊出一百匹戰馬就頂天了。

從淮山出來,就是低山丘陵,特別是肖魁安剛剛率部過來,對淮山的封鎖還遠談不上嚴密,有紕漏也是難免。

董原並不想就此放過肖魁安,說道:“沒有戰馬,騾馬能不能騎?你想辦法搞三五百頭騾馬來,騎馬追敵、下馬步戰,這個應該不是難事吧?我不想再看到殘寇百十人就能劫一座寨子的事情發生!”

“是。”肖魁安悶聲應道,淮西不要說戰馬了,騾馬也是奇缺,肖魁安每季按著人頭收點錢糧,又不能擾民,哪裡去搞三五百頭騾馬來?只想著派人去找劉大人想辦法。眼前這局面,也叫他沒有底氣跟董原爭辯。

肖魁安藉口去看下面將卒埋葬村民屍體,走開了,跟在他身後的一名親信,輕聲說道:“過幾天就是彭城郡公的大喜之日,將軍怎麼還沒有想到派人送一份禮過去?”

“……”肖魁安停下腳步,往東面望了一眼,心想差點把這事給忘了,在淮東時還沒有感覺什麼,到這時才曉得淮東事事要順心得多。

肖魁安本是淮安府軍校尉,勉強算是中級武官,而林縛整頓淮安軍政,他才得以執掌府軍。而後隨劉庭州組渡淮軍北上,遭受大敗,事後並沒有遭受嚴厲的處罰,還得以繼續統領府軍,這要算林縛對他手下留情,甚至還在劉妙貞率流軍東進時,肖魁安得以率部渡淮守沭陽。這一步才叫肖魁安真正的發達起來,擔任淮東軍北軍指揮使不說,部衆也從兩千餘人擴編到一萬兩千人,隨後纔有機會隨劉庭州出鎮渦陽,真正成爲一軍之主將。

肖魁安曉得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跟劉庭州的提拔、信任有最直接的關係,但沒有林縛的幫襯,他絕無可能坐到今天的位子,他心裡對林縛還是感激的。

如今劉妙貞嫁給林縛爲妾,吵吵嚷嚷,天下皆知,肖魁安按照道理是要送一份禮過去的,但想到劉庭州的態度,肖魁安又頹然放棄,不管怎麼說,他都不能背叛劉庭州的知遇之恩,沒有吭聲,繼續往寨子外走去。

看著肖魁安離去的背影,陳景榮跟董原說道:“肖魁安怕是應付不了陳韓三……”

董原只是看了肖魁安一眼,沒有說什麼。

肖魁安是劉庭州從低層提拔起來的將領,其部衆的底子是淮安府軍,底子算不上多好。

孫壯棄睢寧、宿豫兩軍,縱劉妙貞東進,當時的淮東步軍司北軍就只能裁撤掉,林縛將淮東步軍司北軍的編制給劉庭州,以換取劉庭州在劉妙貞東進一事上的沉默。

肖魁安在淮安府軍的基礎上,又在沭陽、海州招募流民壯勇,纔有今天信陽軍的規模——肖魁安是從底層提拔上來的將領,有些才幹,但他手下將校,大都沒有經歷什麼硬仗,難說堪用。

也不能信陽軍說一無是處,好就好在劉庭州西調之後,學淮東在濠州墾荒屯田,又信陽軍將卒的家小大都遷到濠州安置。劉庭州頂住壓力,在濠州給將幾萬畝田地配給將卒家小,使得普通將卒雖談不上不畏死,但也忤于軍紀。

一支軍隊,只要做到軍紀嚴明,就有精兵的底子在——肖魁安所部信陽軍不能說不堪一擊。

肖魁安的崛起跟劉庭州有直接的關係,董原也曉得他不是自己能拉攏的,也相信淮東不是沒有拉攏過肖魁安——也恰恰是劉庭州在淮西能夠依仗肖魁安,在淮西諸多事務上,都能跟董原分庭抗禮,同樣肖魁安有劉庭州可以依仗,對董原這個頂頭上司也是口服心不服。

董原心想,叫肖魁安在信陽吃些苦頭也好,但信陽這邊終究不能全依仗肖魁安。

“孟大人來了!”侍衛打馬過來稟報道。

“好,爾等隨我快去迎接。”董原說道。

這個“孟大人”不是前段時候守住信陽的孟知祥,而在知府任上給罷官的前任知府孟軫,與孟知祥同出潢川孟氏,論輩份比孟知祥要長一輩——孟畛是陳西伯的門生,給視爲西秦黨人,崇觀末年楚黨勢大,孟畛受信陽一樁案子牽累而給罷官致仕,迄今猶在鄉野。

信陽知府棄城逃跑,孟知祥率信陽城裡的諸宗族子弟最終守住城池,叫董原認識到信陽的宗族勢力保存情況,要比大多數低丘平原的壽州好得多。信陽這邊雖說讓肖魁安率部過來駐守,但董原這時候真正想到用的,還是信陽的地方勢力,用地方勢力壓制肖魁安,繼而壓制劉庭州在淮西的影響。

如今淮東如日中天,董原曉得留給他的時間不多,要是一兩年間在淮西沒有一個規模,那接下來一切就都很難說了。

第79章 戰前第17章 休整第八十一章 簡短交易第145章 惡奴第73章 聯兵方案第47章 錢莊之議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114章 樊城城下第75章 攻寨第4章 海塘問策第28間 應子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28章 雙面第10章 西河驚變第43章 欺君第40章 浙西大旱第12章 議兵第29章 不殺第23章 南洋擴張第23章 歸塵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98章 鄂東防線第100章 浙南戰場第65章 河中第97章 利害關係第81章 暗子第37章 造湖第32章 放逐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庭訓之死(一)第111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99章 進逼圍塞第39章 虛實相機第38章 顧宅家事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56章 遷族第60章 月下笑奪兵第一章 鄉野豪族第16章 聯兵助伐第47章 新帝之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驅直入第9章 問政殺心第九章 隨扈第67章 自顧不暇第111章 山雨欲來第60章 分贓擴軍第92章 鶴城大捷第55章 浙北軍司第41章 撤兵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二十二章 定策下海(三)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59章 負荊請罪第28間 應子第八十一章 簡短交易第144章 後手謀淮西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42章 再勤王第49章 人心惶惶第32章 餌中餌第102章 西行第21章 國務第28間 應子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57章 好快第14章 永嘉第51章 江西形勢第85章 信心第50章 收六夫人第46章 不過空城第16章 滄南大捷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39章 糧足傷農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64章 潰擊第3章 甄氏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104章 轉機第109章 兵敗長山島第83章 帝心第66章 淮陽行第104章 再襲大橫島第1章 林政君號第七十九章 夜長夢多第14章 永嘉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誰來計(二)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17章 密會第45章 叛將降兵第100章 屠城之後第37章 遷族第36章 舊瓶新酒第二十一章 移禍之計第79章 算計第44章 齊頭並進
第79章 戰前第17章 休整第八十一章 簡短交易第145章 惡奴第73章 聯兵方案第47章 錢莊之議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114章 樊城城下第75章 攻寨第4章 海塘問策第28間 應子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28章 雙面第10章 西河驚變第43章 欺君第40章 浙西大旱第12章 議兵第29章 不殺第23章 南洋擴張第23章 歸塵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98章 鄂東防線第100章 浙南戰場第65章 河中第97章 利害關係第81章 暗子第37章 造湖第32章 放逐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庭訓之死(一)第111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99章 進逼圍塞第39章 虛實相機第38章 顧宅家事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56章 遷族第60章 月下笑奪兵第一章 鄉野豪族第16章 聯兵助伐第47章 新帝之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驅直入第9章 問政殺心第九章 隨扈第67章 自顧不暇第111章 山雨欲來第60章 分贓擴軍第92章 鶴城大捷第55章 浙北軍司第41章 撤兵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二十二章 定策下海(三)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59章 負荊請罪第28間 應子第八十一章 簡短交易第144章 後手謀淮西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42章 再勤王第49章 人心惶惶第32章 餌中餌第102章 西行第21章 國務第28間 應子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57章 好快第14章 永嘉第51章 江西形勢第85章 信心第50章 收六夫人第46章 不過空城第16章 滄南大捷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39章 糧足傷農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64章 潰擊第3章 甄氏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104章 轉機第109章 兵敗長山島第83章 帝心第66章 淮陽行第104章 再襲大橫島第1章 林政君號第七十九章 夜長夢多第14章 永嘉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誰來計(二)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17章 密會第45章 叛將降兵第100章 屠城之後第37章 遷族第36章 舊瓶新酒第二十一章 移禍之計第79章 算計第44章 齊頭並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平县| 石城县| 漳浦县| 拉孜县| 嘉峪关市| 石泉县| 固原市| 南城县| 临海市| 翁牛特旗| 阿坝| 呈贡县| 高淳县| 饶平县| 库伦旗| 柳州市| 镇坪县| 张家港市| 大新县| 秀山| 隆德县| 蒙自县| 合川市| 罗城| 冀州市| 米易县| 甘南县| 鄯善县| 安福县| 航空| 改则县| 南召县| 瑞昌市| 东光县| 海门市| 科技| 万山特区| 晋宁县| 宾川县| 青海省| 德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