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章 叛將降兵

隨寧則臣部而來的,是用四百頭騾馬簡易雪橇駝運的大量物資,趁雪夜掩護沿著冰封的朱龍河道接近陽信城,又在城中守軍的掩護下,快速撤入城中。

寧則臣進城來,除了十數(shù)萬斤米糧外,還帶來大量的箭支、軍械以及藥材等,都是陽信城裡緊缺的物資。

弩弓,特別是蹶張弩與腰張弩,在對抗虜兵輕騎遊射戰(zhàn)術(shù),延遲、擾亂虜兵輕騎突衝並大量殺傷虜兵方面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必然也將在守城戰(zhàn)中發(fā)揮巨大的作用。

寧則臣部五百步騎就攜帶三百張強弩,差不多將第四營、第五營一半的強弩都帶了過來。此外還有足夠安裝出八架牀弩、四架蠍子弩的構(gòu)件,都集中加強最利於攻城虜兵展開的北城上。

爲了籌集更多的箭支,林縛將城裡唯有的四間鐵匠鋪子都徵爲軍用,蒐集鐵器熔了來打造各種規(guī)格的箭頭;甚至將縣衙前石街的條石都起出來,徵用石匠打製利用蠍子弩發(fā)射的石彈。

寧則臣率部趕來,林縛便讓敖滄海上城牆協(xié)助守城,抽調(diào)精銳甲卒加強寧則臣部。除了城牆上五百餘江東左軍步卒與原八百餘陽信守軍外,林縛手裡能調(diào)用的機動兵力就有寧則臣部六百甲卒,周同部三百晉中軍精騎,耿泉山、陳定邦部經(jīng)補充後滿編的一千兩百步卒。此外還有一千兩百餘輔兵,更有八千餘青壯男丁給組織起來,隨時都可以調(diào)上城頭加強防守。

26日便大量虜兵擁到陽信城外,恰如林縛所料的那般,臨清叛將紀石本率六千餘臨清降兵替東虜打前鋒,還有三千餘虜騎脅裹著擄掠來的大量民夫、降兵而來,使得陽信城外的兵力多達一萬兩千餘人。

“虜賊還真看得起陽信啊!”林縛微微感慨道,他按著刀柄,披著腥紅色的大氅,站在北城門樓上,眺望虜兵在朱龍坡與陽信城之間的荒野徐徐展開。

“江東左軍在其他戰(zhàn)場累積繳獲虜兵首級近四千顆,他們想看不起陽信也不行啊……”耿泉山說道。

林縛笑了笑。

陽信距濟南、距臨淄的距離並不近,距濟南約兩百五十里,離臨淄約兩百里,這個距離一般說來都在步卒能直接奔襲的危險距離之外。但是東虜有東虜?shù)碾y處。

攻陷濟南,東虜使臨清叛將莫紀本率臨清降兵爲攻城主力,東虜南線主力傷亡有限。但是攻陷濟南城之外,東虜累積擄奪的人丁接近三十萬,除了少量人驅(qū)作民夫輔兵隨軍作戰(zhàn)外,大部人擄奪來的人口都集中在濟南、德州等城看管,無法再隨軍運動。

這也將迫使東虜南線再次分兵,使此這次入寇的虜兵分成北線、南線以及東線三路。

東虜要防備在中州郡東北部地區(qū)聚集的勤王師,其在濟南、德州、臨清留守的南線主力無法分兵太少,也就意味著限制了東進的東線虜兵人數(shù)。

陽信的地理位置看似沒有出奇之處,甚至離虜兵東線的前進方向還有些遠,但是距朱龍灣才八十里,退而入海,乘海船投送到渤海縣南面的沿海地區(qū)。進入臨淄城東北或東面的渤海、壽光或昌邑等城,都能直接牽制攻打臨淄的虜兵東線主力,即使虜兵東線主力成功攻陷臨淄之後,也能阻止其繼續(xù)東進。

此外,從陽信西進可以收復商河、臨邑等城,直接抵到濟南、德州的腰眼上,與聚在中州東北部的勤王師形成夾擊虜兵南線之勢。

林縛在陽信能聚集的精銳超過六千人,這六千精銳裡,除了邵武鎮(zhèn)殘兵外,江東左軍與晉兵軍剛剛聯(lián)兵大勝四千虜敵,士氣高昂,求戰(zhàn)意願旺盛,是一支不容東虜小窺的軍事力量。東虜對江東左軍的戒防程度,甚至要超過對中州郡東北部地區(qū)聚集的勤王師。

東虜根本不可能坐視林縛在陽信聚集兵力形成靈活牽制、打擊其東、南兩線的勢態(tài)。

要麼將江東左軍壓制在陽信城裡,要麼就直接將東線主力壓到陽信城下,將陽信城攻克。不管實現(xiàn)哪一個戰(zhàn)略意圖,派來陽信的兵力都不可能少。

津海一戰(zhàn)也證明了江東左軍的野外作戰(zhàn)能力,低於五千的虜兵輕騎根本就不可能將江東左軍壓制在陽信城內(nèi)無法動彈。

虜兵此次東來,聯(lián)合叛將降兵超過一萬兩千人,倒也不出乎林縛的意料,但這支虜兵對陽信或攻或圍,就不是他能決定的了。

但不管怎麼說,虜兵並沒有喪失攻城的勇氣,何況還要叛兵可以驅(qū)使,即使沒有一定要攻下陽信城的強烈意願,驅(qū)使叛將降兵攻城,也是虜將應該做出的選擇。

*************

葉濟多鏑縱馬上了朱龍坡,眺望陽信城頭的守備情況。

先期追擊到陽信的三千虜兵在守軍的積極騷擾下,連簡易的營寨都沒有紮好,葉濟多鏑陰沉著臉,對前鋒將的無能,沒有表示什麼,只是派大量騎兵沿朱龍坡戒備,換漢軍左都統(tǒng)莫紀本率臨清降兵加速築營。

從地方上已經(jīng)難有繳獲,以半個月爲限,這邊連輕騎加降兵加隨軍民夫接近一萬六千人,軍馬、騾馬超過一萬兩千匹,半個月需要糧兩萬石米糧、草料十八萬圍。

後勤輜重如此龐大,沒有堅固的營寨,光野外駐營,根本不行。

那赫雄祁給暫時撤去一切軍職,只是以閒職人員讓葉濟爾汗派來給三親王葉濟多鏑當參謀。

令他蒙受這一生都洗刷不掉羞辱的人就在陽信城裡,雖然離得遠,便是陽信城頭再無其他將領(lǐng)穿青甲戴紅盔。若能有一張射距達一千五百步的長弓,那赫雄祁絕不會猶豫張弓朝林縛射去,但是這時候他卻要極力勸告三親王此來陽信圍城即可,不可輕易攻城。

葉濟多鏑看了那赫雄祁一眼,沒有吭聲。

東胡兵分八部,其中王帳兵爲葉濟爾汗親領(lǐng),其他七部爲部族兵,由四大親王、三大郡王親任帥官,各設(shè)左右中正副都統(tǒng)。

葉濟多鏑以一部主帥,雖然面對連獲三捷的江東左軍要謹慎行軍,但是要他被動的圍城、封堵江東左軍,讓他身爲三親王的面子放到哪裡去?再說不驅(qū)使莫紀本率臨清降兵打一打硬戰(zhàn),如何使他們硬了心的跟隨大東胡汗國?

另外,汗王將阿濟格等年輕將領(lǐng)都派來隨軍觀戰(zhàn),可不是派來看他們?nèi)绾螌⒔瓥|左軍圍困在陽信城裡面的。

說來也奇怪,莫紀本在東虜鐵騎蹄下連守臨清的勇氣都沒有,在其率部歸降後,軍中將領(lǐng)對他們這些叛將降兵都不會特別信任,唯有汗王力排斥衆(zhòng)議,在八部之外增設(shè)漢軍,委任莫紀本爲漢軍左都統(tǒng),使莫紀本率臨清降兵攻屠夏津、高唐兩城,又使莫紀本當先鋒攻打濟南城。

出乎意料的,無論是攻打夏津、高唐,還是強攻濟南,莫紀本都出奇的賣力,攻城也有章有法,也不惜士卒的傷亡,完全不像是個懦弱怯戰(zhàn)的將領(lǐng),彷彿鐵了心要討好新主子似的,這次也主動邀戰(zhàn)來攻陽信。

如今逃入泰北山區(qū)的趙金龍也率五千浙兵出來也歸降了,汗王直接委任趙金龍爲漢軍右都統(tǒng),使其率降兵先攻濟陰屠城。

如今這東線倒是以歸降的漢軍充當主力。

葉濟多鏑對南人這種前後表現(xiàn)迥異的性子是百思不解,唯有將這種現(xiàn)象歸結(jié)爲南人都是賤骨頭。不過也好,驅(qū)使降兵攻城,倒可以讓不善攻城的東胡男兒少流些血,不過汗王也要求諸將需認真學習南人的步戰(zhàn)以及城寨攻守之法,這纔有阿濟格等年輕將領(lǐng)隨軍過來觀戰(zhàn),看來汗王對莫紀本攻城還是有些信心的。

莫紀本打馬馳上緩坡,下馬來給葉濟多鏑、那赫雄祁等人行禮,指著陽信城,跟葉濟多鏑說道:“陽信城就四座城門,等這邊本寨築完,請多鏑親王派騎兵監(jiān)視四門,卑職可驅(qū)漢軍與民夫在四門外挖濠築壘,使守軍不能出城擾襲我攻城大軍,之後方可攻城……”

“那要費多少功夫?”阿濟格罵道,“你該不會畏戰(zhàn)不敢攻城了吧?”

“就你廢話多,”葉濟多鏑馬鞭在空間抽了一下,惡狠狠的瞪了阿濟格一眼,即使他心裡也瞧不起莫紀本這些降將,不過要驅(qū)使他們用心攻城,該怎麼做他心裡還是清楚的,教訓過阿濟格後,纔對莫紀本說道,“讓莫都統(tǒng)費心了,你需要什麼儘管說來,本王都竭力替你辦到!”

莫紀本感恩戴德的給葉濟多鏑叩了個頭,便去驅(qū)使?jié)h軍及民夫加緊築本寨了。

第75章 北行第130章 池州謀第17章 準備第61章 爭銀第29章 兒女之議第61章 赴宴第十六章 宗祠夜火第97章 晉安攻守第五十二章 江涯爭地第88章 不堪一擊第146章 奪城第14章 東海形勢第一百零二章 四月芳菲(三)第73章 聯(lián)兵方案第42章 再勤王第53章 北伐猜想第73章 聯(lián)兵方案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53章 夜雨第47章 錢莊之議第6章 去燕南第57章 虛驚一場第43章 演射第1章 捍海堤第51章 江西形勢第55章 閨房秘語第10章 浙南第32章 父子相認第134章 還朝第35章 螳臂之言第三十九章 黨爭避嫌第68章 海上保險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24章 戰(zhàn)後米酒香第3章 風災第38章 縱虎歸山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102章 敵蹤又現(xiàn)第75章 北行第16章 誰能知心第82章 大敗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33章 耐心第63章 子嗣第49章 人心惶惶第70章 淮山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29章 陣戰(zhàn)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2章 錦上添花事第7章 曬鹽第30章 堵口第134章 鴆酒第28間 應子第11章 降將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1章 濟南城外第136章 選擇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41章 勤王北上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84章 盡殲第148章 裂土分封第151章 新格局第十七章 肥差任選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53章 襲東陽第116章 亂兵第45章 水上奇兵第76章 藥材貿(mào)易第12章 大功將成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67章 國策第105章 警告第5章 困獸無計第151章 新格局第98章 虞東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二十章 大牢司獄第45章 渡淮第23章 歸塵第51章 窮寇不追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63章 寧王一系第66章 請戰(zhàn)第160章 燕京雪第76章 藥材貿(mào)易第30章 津海會戰(zhàn)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50章 血戰(zhàn)第1章 王侯家事第67章 自顧不暇第67章 取刀之謀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126章 後手第61章 密投第47章 新帝之謀第130章 池州謀第60章 分贓擴軍
第75章 北行第130章 池州謀第17章 準備第61章 爭銀第29章 兒女之議第61章 赴宴第十六章 宗祠夜火第97章 晉安攻守第五十二章 江涯爭地第88章 不堪一擊第146章 奪城第14章 東海形勢第一百零二章 四月芳菲(三)第73章 聯(lián)兵方案第42章 再勤王第53章 北伐猜想第73章 聯(lián)兵方案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53章 夜雨第47章 錢莊之議第6章 去燕南第57章 虛驚一場第43章 演射第1章 捍海堤第51章 江西形勢第55章 閨房秘語第10章 浙南第32章 父子相認第134章 還朝第35章 螳臂之言第三十九章 黨爭避嫌第68章 海上保險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24章 戰(zhàn)後米酒香第3章 風災第38章 縱虎歸山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102章 敵蹤又現(xiàn)第75章 北行第16章 誰能知心第82章 大敗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33章 耐心第63章 子嗣第49章 人心惶惶第70章 淮山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29章 陣戰(zhàn)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2章 錦上添花事第7章 曬鹽第30章 堵口第134章 鴆酒第28間 應子第11章 降將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1章 濟南城外第136章 選擇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41章 勤王北上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84章 盡殲第148章 裂土分封第151章 新格局第十七章 肥差任選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53章 襲東陽第116章 亂兵第45章 水上奇兵第76章 藥材貿(mào)易第12章 大功將成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67章 國策第105章 警告第5章 困獸無計第151章 新格局第98章 虞東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二十章 大牢司獄第45章 渡淮第23章 歸塵第51章 窮寇不追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63章 寧王一系第66章 請戰(zhàn)第160章 燕京雪第76章 藥材貿(mào)易第30章 津海會戰(zhàn)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50章 血戰(zhàn)第1章 王侯家事第67章 自顧不暇第67章 取刀之謀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126章 後手第61章 密投第47章 新帝之謀第130章 池州謀第60章 分贓擴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溪县| 靖宇县| 安福县| 玛多县| 永寿县| 正定县| 军事| 密云县| 蒙阴县| 漳平市| 那坡县| 三门县| 信阳市| 彰化市| 惠州市| 乌拉特后旗| 宁乡县| 方正县| 隆昌县| 霍邱县| 耒阳市| 合肥市| 西吉县| 盐源县| 大竹县| 乐都县| 额尔古纳市| 灵武市| 边坝县| 江永县| 阿图什市| 禹城市| 石城县| 潼关县| 武宁县| 社旗县| 湾仔区| 时尚| 青河县| 金昌市| 邯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