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4章 冬季攻勢

(求紅票)

孫壯、李良各率一部騎兵,趁夜潛行,在芒碭山東北麓捕捉到這支滲透到淮陽一線的燕胡遊哨的蹤跡。

芒碭山是豫東平原的制高點,山勢倒也不高,錯落突兀的在永城縣境內散落十三座山頭,也就四五里的縱深,包括芒碭山裡的夫崖寨及附近永城縣城都在近年來的戰事裡給摧毀。

永城縣隸屬河南,陶春改任河南制置使之後,江寧派來新的永城知縣等官,從陸續返鄉的民衆裡招募丁壯,拉起一支兩百人的縣兵隊伍,連槍矛都不齊全,更不用說有能力修繕殘破不堪的城池了。

雖說林縛一直都覬覦芒碭山比淮陽更好的築城地勢,但沒有正當的名義將淮陽防線往西北再延伸四五十里。

永城縣在昨日入夜前給這支滲透進來的燕胡前哨精銳攻破,城裡好不容易聚集的三五百戶人家,遭受屠戮,僅有少數人逃出來。

虜騎在永城縣肆掠過之後,也擔心暴露蹤跡引來南朝兵包抄,趁夜轉移到永城縣東面的芒碭山夫子崖殘寨裡休整。

摸到敵蹤,孫壯與李良先聯絡上通過氣,看著天色已亮,虜兵很可能在天亮之後就會轉移,不等中路的騎兵過來匯合,就分從西南與正東兩個方向包抄芒碭山夫子崖殘寨。

虜兵哨騎布在十里之外,稍接觸就吹響警哨往回奔逃。孫壯率部趕至芒碭山東北麓,在清亮的晨光裡,就看到四百餘騎虜兵從夫子崖殘寨裡馳出來,散開來有兩三裡方圓。

淮東騎營皆是弓馬嫺熟的老卒,敵騎衝來,四散往東北而走,封住敵騎北逃路線;敵騎收縮,便展開來咬上去,等待李良率部趕來圍攻之。

李良率部趕來的蹄聲漸近,虜兵迫切突圍,窺著方向,從夫子崖北面的空隙鑽去,即使將側翼暴露出來也在所不惜。孫壯當然也毫不猶豫,率衆往虜騎露出來的側翼咬去,接近後,弓弩攢射,千百支箭如急雨而下,又如飛蝗過境。

雙方都是披甲輕騎,都在對方的射程裡,就要看哪一方射出的箭矢更密集、射擊形勢更好。第一輪對射中,孫壯所率淮東騎營從側翼撲上來,自然佔了很大的優勢,射得敵騎紛紛落馬。

虜騎無力戀戰,只想借馬匹的優勢衝出包圍圈。對虜兵來說,學馬賊的方式深入敵境遊走,一般只攻擊威脅不大的目標,不然就算多幾個傷員,也是前行或撤退途中極大的負擔。在看到合圍來的南朝騎兵人數明顯佔據優勢,虜騎自然是以突圍爲先。

然而虜騎的第一次突圍是假,是誘孫壯率部去追。第一陣箭雨射過,虜騎側翼就像隆起一塊似的,有一隊人馬飛快的分出來,藉著馬速,斜斜的馳過一條弧線,雪亮帶弧度的戰刀高高舉起來,直接過來衝擊孫壯的左前翼。

淮東騎營也分作兩隊,一隊繼續咬著虜騎的側翼,一隊由孫壯親率迎擊反撲過來的虜兵。

一般說來輕騎兵的標準穿配是騎弩、騎弓與輕而狹長的馬刀,虜兵遊哨也是弓刀裝備。沒有步卒隨行,孫壯在馬上無法同時兼用大弓跟馬槊。

孫壯騎在馬上就能用步弓平射,別人用弩射一箭,他已經射落三人;看到有股虜兵反撲過來,他當下收了大弓,撥出比馬刀長一尺有餘的斬馬刀出鞘,夾馬腹與反撲來的虜兵直撞去。當前一敵,彼此斜過馬頭,舉刀對磕,將要錯過去之時,孫壯在電光火石之間以刀柄橫擊那人的側腋,那人雖也是燕胡勇銳,但吃不住這一下重擊,身軟將傾,給隨後馳至的淮東騎卒拿刀在脖子上補了一刀,血從頸脖子噴出來,有四五丈遠……

兩隊騎兵很快就對衝過去,孫壯再手快,也只來得及殺死三人,有兩人還幸虧後面人幫著補刀。

虜兵看到所遇南朝騎兵戰力甚強,不敢再逞強對衝,撥著馬頭往四處散開。孫壯歸刀入鞘,再取長弓在手,專找穿厚甲的虜將射其跨下之馬。虜兵也是這個心思,他們中也有許多能在馬背上用長弓的好手,一炷香的時間,孫壯跨下馬便給射殺了三匹。

淮東騎兵一人一馬,普通騎兵給射了馬,拿刀弓跟在其他騎兵後殺敵,孫壯是主將,左右隨扈自然會將馬讓給他騎,他們則近緊其側掩護殺敵。

李良率部趕來,虜騎不敢再糾纏,便拍馬逃散,李良從側翼衝了一陣,但虜兵馬多,又休整了一夜,還是給他們大部逃走。

短短一炷香的工夫,淮東與淮陽騎兵便合計傷了三十多人。

不管是淮東騎營還是淮陽騎營,都是百裡挑一的精銳,身上至少也穿輕便合甲,箭傷、刀傷,都難傷到要害,只是有兩人給射落馬後給敵騎踐踏而亡。

不過虜騎急於逃竄,有些落地的傷兵來不及救,戰後收拾戰場給這邊砍了三十粒人頭,還捉了七八名俘虜,算是一場不錯的小捷,至少叫這一股虜騎不敢再在淮陽城附近轉悠。

將斥侯散出去,孫壯與李良就地休整。

好些傷馬要就地救治,纔不至於廢掉,所以要等淮陽鎮派步卒過來接應。

人傷得少,馬傷得多,幸虧還收攏到虜騎遺棄的四五十匹傷馬,不然李良、孫壯都會叫苦不迭。

待到午時,劉妙貞親率四營淮陽鎮步卒趕來支援,林縛、周普、高宗庭等人也隨行到芒碭山察看永城縣給摧毀、屠戮的情況。

在河淮之間,除了極少數城池在戰後得到修整,大多數城池都跟永城縣一樣,兵卒孱弱、城池殘破,燕胡遊哨像馬賊一樣滲透進來,便抵擋不住。

要是不黃河沿岸的防線不能將漏子堵上,不能防備小股虜騎的滲透,內線的生產恢復自然是談不上,便是糧秣輸送也會大受影響,進而使得長淮軍想在北面守住幾座城池也會變得困難。

永城縣給屠了個乾淨,反而沒有人站出來攔截淮陽鎮軍在芒碭山建立前哨。

防線的意義不僅僅只是要求將卒守住城池防寨,還要有出城野戰將敵攔截於區域之外,使防區內的生產不受到破壞。

雖說給淮陽鎮軍配備了大量的飛矛盾車,但在大股騎兵的威脅下,步卒依盾車出城,活動的範圍也很有限,必然要有一定數量的騎兵配合作戰,纔能有更遠距離的出擊能力,才能保證淮陽防線是嚴密而有效的。將更多淮東騎營調到淮陽來協同作戰,也能增加彼此間的熟悉跟信任。

從永城返回淮陽,林縛就任孫壯騎軍司所屬副指揮使,專門負責淮東調撥淮陽的騎營,與淮陽鎮軍協同作戰。

返回淮陽審問俘虜得來的消息,叫人吃了一驚。

在九月之間,燕胡就調整軍兵部屬,分別在晉南、燕南兩地,以本部精銳騎兵爲核心,配備相當數量的燕西騎兵、新附軍,形成以葉濟羅榮、葉濟多鏑爲首的東西兩線軍團。

在林縛從明州府回崇州、再從崇州出發到達山陽之前,燕胡的晉南、燕南兩線軍團都是一起發動。葉濟羅榮以步騎六萬爲主力,出澤州圍沁陽,攻掠太行山南麓、黃河北岸的城池。

沁陽橫亙在黃河北岸,也是黃河中游除鄭州、大梁之外最重要的城池。梁氏祖居沁陽,樑習之子樑成翼曾任沁陽鎮守,沁陽軍也是陳塘驛兵敗之後,樑家唯一能掌握的一支精銳。之後梁氏向河中、魯西等地擴張,都是在沁陽軍的基礎上擴充兵馬。

當沁陽軍的精銳給抽空,雖然後期沁陽守軍一直都沒有低於十營甲卒,但戰力已經不能同日而語。

在燕胡控制整個晉郡而陶春又從清河等地南撤到黃河南岸的大梁等地,樑家也知道沁陽在北岸很難獨守。不過早在淮泗戰事之後,梁氏奪得濟寧之後,就將在沁陽的族人遷往濟寧、濟南等地分散安置。

這次滲透到淮陽一線的這支虜騎前哨,便是燕胡西路圍沁陽兵馬分出來的遠哨,由於過了大梁之後一路沒有遇到強力的攔截,便一路南下,直到在淮陽城外吃了虧才返回。

雖說燕胡出晉南的兵馬主帥是葉濟羅榮,但圍沁陽的主將卻是陳芝虎。

雖說滲透到淮陽一線的虜騎遊哨,也就這麼一支,林縛留在淮陽接下來的幾天,都很平靜的渡過,但從北線陸續傳來的消息,卻十分的不讓人樂觀。

魯王密詔事件之後,樑家最終被迫上賀表,承認江寧政權,但對淮東的戒備之心大增。在北面防線吃緊的情況,樑家還派大將高延虎率一萬精銳進駐沂南,增強對沂山南部、沂水兩岸中上游地區的控制。樑家在防備淮東的同時,也徹底封鎖淮東從陸路進入山東的可能。

柳葉飛出知登州府兼制登州鎮軍之後,山東半島東部包括萊州在內,都在其控制之下,而青州諸人對淮東敵視甚深,所以淮東軍情司的探馬也很難及時的獲得山東境內的消息。

陽信、平原一線的軍情,繞走海路,比快馬走陸路要耽擱好幾天。

東路的消息傳到淮陽晚了好幾天,形勢卻更叫人擔憂——葉濟多鏑撇開平原府,以兩萬步騎圍住陽信,約兩萬精騎繞過陽信,向臨淄、青州境內進襲……

“燕胡雖說沒有在這個冬季一舉突破河淮防線的計劃,但也沒有任河淮防線繼續加強的意思……”面對從北線陸續匯合來的消息,林縛也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有如當年燕胡繞過燕北防線進襲燕南、晉郡一樣,燕胡這次又是故計重施,偏偏這邊還無良計應對。

***************

PS:縱橫推出一個“做任務免費得縱橫幣”的活動,現在起通過縱橫中文網參加活動,點擊對應入口進入任務頁面,按照規則完成任務即可免費得到縱橫幣獎勵;地址如下:http://news.zongheng.com/news/2488.html。

有些兄弟會覺得拿到縱橫幣沒有意義,其實可以給俺捧場,哈哈。平時我不要大家充值捧場,但既然縱橫推出這樣的活動,有閒工夫的兄弟就不要浪費了機會。我也在這裡厚著臉皮求一回捧場。

第58章 還鄉第50章 暗門之謀第14章 驚疑第54章 殘敗第11章 求死之道第46章 控田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十九章 車藏銀妝刀第21章 斷糧第4章 備戰糧荒第82章 議降第90章 勸進(二)第一章 江寧途中(一)第136章 大私第22章 突圍第27章 算計深沉第129章 還都第16章 如此奪城第八十七章 兵退如潰第七章 家奴也是富貴途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2章 鏡兒湖駐營第44章 危機不知第99章 大勢第十六章 宗祠夜火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13章 蒸汽機(二)、(三)第78章 回崇州第126章 後手第四十七章 治獄(二)第3章 月下心迷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59章 收心第63章 淮西第57章 虛驚一場第50章 北伐疑雲第51章 識時務第53章 梟首取級第22章 攻寨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十四章 東陽鄉黨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32章 天子氣象第71章 袁州條件第45章 奢家獲捷第68章 天下未雨第151章 騷亂第15章 圍殺第36章 歪理邪言第147章 暗流第51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庭訓之死(一)第9章 修堤之謀第51章 散彈殺人馬第54章 真假虛實第36章 歪理邪言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52章 列裝第81章 藩樓依舊第93章 老妖婆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23章 客訪深山第15章 借名清匪第45章 奢家獲捷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63章 開海漕第66章 東風緊第9章 東海寇入襲第59章 父女論策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5章 黑水洋第56章 光復濟南第3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8章 不能打第9章 也算承諾第56章 淮陽獎功第83章 圍敵鳳河西第29章 飛來一城第69章 不臣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62章 反擊第28章 雙面第68章 鏖戰燕雀嶺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74章 顧慮第88章 夢圓江寧第57章 虛驚一場第46章 不過空城第12章 餌與陷阱第130章 驅狼爲虎第124章 北線第81章 了無牽掛第51章 撤還是不撤第161章 漢水登高(一)第89章 鏖戰第14章 鶴灘第84章 廷爭第41章 勤王北上
第58章 還鄉第50章 暗門之謀第14章 驚疑第54章 殘敗第11章 求死之道第46章 控田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十九章 車藏銀妝刀第21章 斷糧第4章 備戰糧荒第82章 議降第90章 勸進(二)第一章 江寧途中(一)第136章 大私第22章 突圍第27章 算計深沉第129章 還都第16章 如此奪城第八十七章 兵退如潰第七章 家奴也是富貴途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2章 鏡兒湖駐營第44章 危機不知第99章 大勢第十六章 宗祠夜火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13章 蒸汽機(二)、(三)第78章 回崇州第126章 後手第四十七章 治獄(二)第3章 月下心迷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59章 收心第63章 淮西第57章 虛驚一場第50章 北伐疑雲第51章 識時務第53章 梟首取級第22章 攻寨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十四章 東陽鄉黨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32章 天子氣象第71章 袁州條件第45章 奢家獲捷第68章 天下未雨第151章 騷亂第15章 圍殺第36章 歪理邪言第147章 暗流第51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庭訓之死(一)第9章 修堤之謀第51章 散彈殺人馬第54章 真假虛實第36章 歪理邪言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52章 列裝第81章 藩樓依舊第93章 老妖婆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23章 客訪深山第15章 借名清匪第45章 奢家獲捷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63章 開海漕第66章 東風緊第9章 東海寇入襲第59章 父女論策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5章 黑水洋第56章 光復濟南第3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8章 不能打第9章 也算承諾第56章 淮陽獎功第83章 圍敵鳳河西第29章 飛來一城第69章 不臣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62章 反擊第28章 雙面第68章 鏖戰燕雀嶺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74章 顧慮第88章 夢圓江寧第57章 虛驚一場第46章 不過空城第12章 餌與陷阱第130章 驅狼爲虎第124章 北線第81章 了無牽掛第51章 撤還是不撤第161章 漢水登高(一)第89章 鏖戰第14章 鶴灘第84章 廷爭第41章 勤王北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城市| 库尔勒市| 玉溪市| 涿州市| 东港市| 扶沟县| 临沭县| 吉隆县| 德庆县| 白山市| 米泉市| 高安市| 西昌市| 河源市| 淮北市| 图木舒克市| 永胜县| 当雄县| 湟中县| 牡丹江市| 杭州市| 额济纳旗| 阿拉善盟| 吉林省| 巍山| 榆社县| 石棉县| 纳雍县| 博湖县| 白玉县| 佛坪县| 新沂市| 高清| 江源县| 邳州市| 金乡县| 康乐县| 南城县| 阿坝县| 大洼县| 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