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章 鶴灘

西沙島東南灘又稱鶴灘,這一片灘塗溼地區(qū)域水草豐茂、蝦螺繁衍,每年秋後丹頂鶴遷徒經(jīng)崇州,會大羣的棲息此地,崇州漁民遂稱此爲(wèi)鶴灘。

今年的丹頂鶴還沒有開始南遷,鶴灘杳無鶴影,遭過颱風(fēng)、海潮回灌大災(zāi)後的倖存者遷往觀音灘,大量的水鳥又開始在這邊聚集、覓食。

八人慌亂逃入鶴灘東端的蘆葦?shù)兀@起一篷飛鳥亂飛,兩名弓箭手箭囊裡的箭羽已空,還有兩人在逃跑途中兵器都丟失了,望著蘆葦?shù)赝馐敲C=h(yuǎn)處江裡又有突擊舟戒備,聽著追擊的馬蹄聲不即不離的響在身後,這一夥人欲哭無淚,想要棄械投降,身後追兵卻根本不接受他們投降。

三十餘追兵步騎混同圍截而來,先以箭攢射,將逃入蘆葦?shù)匮e的八名湖盜射得跟刺蝟一樣,又分出十人分兩組從左右接近,尚有餘息者脖子上抹一刀,居後的輔兵這時上前,趟水將八具屍體丟入江中。

看著屍體給江水沖走,寧則臣才提勒繮繩,命令衆(zhòng)人隨他回觀音灘去。

七月末觀音灘救災(zāi)營地遭湖盜襲入,武衛(wèi)及臨時組織起來的民勇戰(zhàn)死一百一十七人,傷殘兩百六十七人;往西沙島縱深進(jìn)襲的湖盜人數(shù)雖少,但是燒殺捋掠無所不爲(wèi),極盡破壞之能事,給西沙島流民遭成近兩千餘人的傷亡。

趙虎、趙青山率衆(zhòng)從河口馳援,從側(cè)後擊觀音灘之湖盜,周普率守島武卒與民勇也奮起反擊,將湖盜擊退,大部分湖盜都橫穿整個西沙島,從南灘坐船逃離,但是西沙島上還殘留多股沒來得及撤離、也是造下最多殺孽的湖盜。

林縛重新控制西沙島局勢之後,沒來得及從西沙島撤出的湖盜已經(jīng)難有作爲(wèi)。大難過後衆(zhòng)人心裡的仇憤需要發(fā)泄,林縛斷然不接受這些殘存湖盜的投降,使寧則臣等人率民勇三百餘人分五隊搜索全島,對殘存湖盜予以堅決的清洗,也使西沙島上的民勇在鐵與血、火與淚的戰(zhàn)鬥中經(jīng)受錘鍊。

寧則臣率衆(zhòng)返回觀音灘營地,看到營地裡有衙役與官兵模樣的人,隨手拉來人詢問,才知道崇州知縣陳坤上島來,寧則臣朝泥地裡啐了一口,罵道:“狗官!”使民勇歸營,與三五名扈從牽著馬交到馬營去。

普通的騾馬也不算多少稀奇,崇州城裡甚至都不用十兩銀子就能買一頭。

林縛在西沙島遇襲後,不再管崇州地方的意見,擅自正式在西沙島組編民勇,每隊民勇定額六十人,除兵甲弓箭外,還配給二十匹自行看護(hù)餵養(yǎng)。

唯有寧則臣所牽的這種昂首額高近丈、體型龐大重達(dá)四五百斤、能駝起三百斤重物短程衝刺的良駿,整個西沙島也就四十多匹,珍貴得很,還都是林縛從江寧調(diào)過來的。

觀音灘營地設(shè)有馬營,各隊民勇出任務(wù)歸來,要將這些良駿及時交還給馬營統(tǒng)一餵養(yǎng)看護(hù)。

“寧則臣,寧則臣,大人喊你過來。”

寧則臣回過頭,見是林縛的護(hù)衛(wèi)、臉上有一塊胎記的陳花臉,問道:“大人喊我有什麼事情?”

“崇州來了好幾個官,海陵府司寇參軍也過來了,說了半天流民安置與民勇的事情,按照規(guī)矩,西沙島就算設(shè)鄉(xiāng)營,也歸崇州縣尉與海陵府司寇參軍管轄,找你過去,應(yīng)該是說這個事……”陳花臉說道。

“賊他娘。西沙島給海潮侵灌時,這些狗官在哪裡?西沙島給湖盜襲擊,這些狗官在哪裡?西沙島民勇只聽大人一人吩咐,這些狗官要見我做什麼?”寧則臣皺著眉頭問道。

“大人讓你過去,你囉嗦個屁,進(jìn)營帳不要愣頭愣腦的亂說話。”陳花臉笑罵道。

“有這時間還不如多練一趟刀!”寧則臣不情不願的嘀咕著,跟陳花臉往林縛所住的營帳走去。

**********

陳坤年愈四旬,白麪清瘦,頷下短鬚黑密,也算是儀表堂堂,有一股子讀書人的清儒氣度,他與海陵府司寇參軍吳梅久都是崇越三年的進(jìn)士,有同年之誼,此時他與吳梅久並肩而坐,看著不過舉子出身、行爲(wèi)乖張的林縛坐在他們的對面,有一股子壓不住的邪氣要竄到心頭上來。

營帳依軍帳設(shè)置,主座虛置,下面兩列坐席,陳坤、吳梅久以及崇州縣尉洪昌吉等地方官吏坐在一側(cè),林縛獨自一人坐在另一側(cè)。要不是吳梅久勸他說“顧悟塵已經(jīng)出任右都僉御史、江東按察使,有監(jiān)察地方官吏之權(quán),鐵了心要搞倒一個知縣,還是輕而易舉的,人在屋檐下,能低頭則低頭”,陳坤早就拂袖而去。

帳簾子給人從外面掀開,外人也沒有規(guī)矩,不唱諾就直接進(jìn)來,陳坤側(cè)臉看過去,見剛剛給林縛派出去找人的那名護(hù)衛(wèi)身後是個瘦弱白淨(jìng)的青年,心想他就是林縛選出來的民勇首領(lǐng)?還以爲(wèi)是什麼五大三粗的粗俗漢子呢。

“陳知縣、吳參軍、洪縣尉,他便是我說的寧則臣,兄、侄死於風(fēng)災(zāi),寡母死於寇患,西沙島設(shè)鄉(xiāng)營,胡致庸是崇州有名望的鄉(xiāng)紳,擔(dān)任指揮一職,我沒有意見;我另外推薦寧則臣擔(dān)任副指揮。他讀過幾年書,又知道一些帶兵操練的事情,我喊他過來給陳知縣、吳參軍、洪縣尉考校他能否稱職,”林縛又給寧則臣介紹陳坤、吳梅久、洪昌吉等人,“這三位是陳知縣、吳參軍、洪縣尉,你快給他們行禮……”

寧則臣心裡不願意,也站在一旁的胡致庸闇中扯了扯他的衣襟,他纔不情不願的抱拳給陳坤、吳梅久、洪昌吉行禮,也不多說什麼。

“都讀過什麼書?”陳坤側(cè)頭看向?qū)巹t臣,看他瘦弱白淨(jìng),跟尋常武夫不同,之前的牴觸情緒就淡了兩三分,也認(rèn)真考校起來。

**********

西沙島遇襲後,軍山水寨官兵坐視不管、袖手旁觀,林縛返回西沙島之後,差點跟軍山水寨兵戎相見,又根本不跟地方打招呼,直接就給三百餘民勇發(fā)放刀矛、弓箭、鎧甲開始全島清匪。

林縛這種行爲(wèi)已經(jīng)極大的犯了忌諱,陳坤心頭火起,知道消息後立即將一紙狀紙派人遞到海陵府。

流民本來就給地方視爲(wèi)大患,限制其活動範(fàn)圍並進(jìn)行嚴(yán)密的監(jiān)視,待時機成熟之後,再分批遣回原籍,是地方處置流民的主要思路。特別是洪澤浦大亂後,雖然郡司都要地方好生安置流民,但是防範(fàn)之心更甚,給流民接觸兵備自然給視爲(wèi)大患。

在陳坤看來,從流民中挑選出來的民勇根本不可能忠於地方,林縛的行爲(wèi)簡直就是給西沙島流民手裡塞了一把尖刀,一旦西沙島流民生亂,禍害比普通流民更烈,崇州縣地方將難以抵擋。

陳坤的狀紙遞到海陵府之後,並沒有掀起軒然大波,府司寇參軍吳梅久立即趕來崇州代表海陵府處置西沙島流民之事,也是要調(diào)解崇州地方與林縛之間的矛盾。

陳坤自認(rèn)爲(wèi)讀書人應(yīng)有讀書人的心氣,怎能在強權(quán)面前低頭,輕易不肯接受吳梅久的調(diào)解。

吳梅久質(zhì)問他:“事情一旦鬧大,西沙島風(fēng)災(zāi)之責(zé)會不會給先追究?島上十二座墓園所埋都不是紙人。西沙島遇襲,官兵怠戰(zhàn)之責(zé)會不會給先追究?就算將狀紙遞到京城,最終還是落到楚黨手裡,如何處置,還不是楚黨一言決之?先撤了你的知縣之職,換上楚黨中人來擔(dān)任崇州知縣,這案子再發(fā)回崇州地方處置,你難道希望看到這樣的結(jié)果?”

陳坤這才意識到林縛身爲(wèi)楚黨的先鋒寵將,已經(jīng)不是他一個七品知縣能扳倒的了,不管林縛在地方怎麼亂來,只要不違背楚黨一系的利益,差不多能說已經(jīng)控制中樞的楚黨都會想方設(shè)法的包庇他、縱容他。

要是認(rèn)真追究崇州縣地方救災(zāi)不力的責(zé)任,顧悟塵的確能將他先從知縣的位子上掀下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陳坤見無法阻止西沙島設(shè)鄉(xiāng)營,但是也要極力的限制林縛在地方上的作爲(wèi)。

這也是海陵府諸官吏與吳梅久的意思,與其硬著頭皮拼個頭破血流,還不如先順著他的意思,總之要積極的西沙島諸多事務(wù)抓到地方手裡,先將林縛這尊楚黨新神送回江寧去。等三五年過去,要把西沙島捏成圓的或者是捏成方的,還不是地方上一言決之?

陳坤放下對抗的姿態(tài),想召林縛到崇州縣裡一起商議西沙島流民處置之事,卻給林縛一句“東海寇未去,西沙島危如垂卵,不敢離開片刻”堵了差點腦中風(fēng),又是吳梅久忍心勸說,陳坤才肯屈尊到島上來見林縛,一起商議流民處置之事。

第47章 網(wǎng)更密第36章 捉虜賞刀第二十六章 紙上談兵(二)第33章 進(jìn)城殺馬第44章 兵家秘術(shù)第63章 子嗣第39章 封河第34章 登王臺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迷局(二)第91章 難易有別第86章 殘局碎夢第35章 落花流水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60章 梟臣第62章 臨戰(zhàn)第56章 見疑第107章 戰(zhàn)起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3章 投石問路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50章 收六夫人第92章 鶴城大捷第133章 驚弓第36章 受降第17章 休整第10章 迎娶第2章 江寧風(fēng)潮(2)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148章 裂土分封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jìn)奏使第8章 私糧之利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64章 潰擊第21章 投附第53章 夜雨第40章 浙西大旱第39章 用鹽破冰第一百四十三章 林庭訓(xùn)之死(三)第41章 遼海崩潰第13章 兵援第56章 遷族第47章 錢莊之議第23章 會審第129章 還都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34章 殺或不殺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48章 雨中歡情第二十六章 紙上談兵(二)第28章 孫桿子孫壯第80章 風(fēng)往南吹第28章 雙面第29章 督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第74章 密約(一)第30章 堵口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一百零一章 四月芳菲(二)第65章 買路錢第十三章 海島生存(一)第14章 激將第30章 津海會戰(zhàn)第128章 太后第27章 失城第37章 困獸第9章 問政殺心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14章 驚疑第61章 特旨之危第一百零三章 抵臨(一)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50章 驅(qū)狼吞虎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62章 臨戰(zhàn)第15章 圍殺第63章 炮擊第79章 算計第一百零八章 女刺客(四)第153章 前奏第73章 軍制暗鬥第135章 暴雨將傾第1章 捍海堤第11章 降將第41章 冰裂第31章 城子嶺第88章 當(dāng)機不好斷第67章 取刀之謀第5章 困獸無計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誰來計(二)第46章 錢莊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43章 潰不成軍第42章 五虎凋零第42章 伏火弩
第47章 網(wǎng)更密第36章 捉虜賞刀第二十六章 紙上談兵(二)第33章 進(jìn)城殺馬第44章 兵家秘術(shù)第63章 子嗣第39章 封河第34章 登王臺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迷局(二)第91章 難易有別第86章 殘局碎夢第35章 落花流水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60章 梟臣第62章 臨戰(zhàn)第56章 見疑第107章 戰(zhàn)起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3章 投石問路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50章 收六夫人第92章 鶴城大捷第133章 驚弓第36章 受降第17章 休整第10章 迎娶第2章 江寧風(fēng)潮(2)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148章 裂土分封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jìn)奏使第8章 私糧之利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64章 潰擊第21章 投附第53章 夜雨第40章 浙西大旱第39章 用鹽破冰第一百四十三章 林庭訓(xùn)之死(三)第41章 遼海崩潰第13章 兵援第56章 遷族第47章 錢莊之議第23章 會審第129章 還都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34章 殺或不殺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48章 雨中歡情第二十六章 紙上談兵(二)第28章 孫桿子孫壯第80章 風(fēng)往南吹第28章 雙面第29章 督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第74章 密約(一)第30章 堵口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一百零一章 四月芳菲(二)第65章 買路錢第十三章 海島生存(一)第14章 激將第30章 津海會戰(zhàn)第128章 太后第27章 失城第37章 困獸第9章 問政殺心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14章 驚疑第61章 特旨之危第一百零三章 抵臨(一)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50章 驅(qū)狼吞虎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62章 臨戰(zhàn)第15章 圍殺第63章 炮擊第79章 算計第一百零八章 女刺客(四)第153章 前奏第73章 軍制暗鬥第135章 暴雨將傾第1章 捍海堤第11章 降將第41章 冰裂第31章 城子嶺第88章 當(dāng)機不好斷第67章 取刀之謀第5章 困獸無計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誰來計(二)第46章 錢莊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43章 潰不成軍第42章 五虎凋零第42章 伏火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明县| 年辖:市辖区| 伊金霍洛旗| 淮南市| 宁城县| 新绛县| 和顺县| 堆龙德庆县| 壤塘县| 乌苏市| 遂溪县| 赣州市| 威远县| 志丹县| 鲁山县| 南昌县| 安宁市| 汕头市| 周宁县| 扬州市| 张掖市| 屏南县| 齐河县| 綦江县| 美姑县| 隆林| 武邑县| 申扎县| 台东县| 浪卡子县| 黄大仙区| 常德市| 永年县| 邻水| 增城市| 手游| 拉孜县| 微博| 南康市| 岱山县| 怀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