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0章 風往南吹

五月整個閩東都風聲鶴唳,晉安城裡自然也不得安寧。

淮東經(jīng)營夷州島不說,還在永嘉府的南部,在閩浙分野的蒼南持續(xù)增強兵備,直接威脅晉安府東北的門戶重鎮(zhèn)霞浦。

包括駐在稍北一些的橫陽的水步營戰(zhàn)卒,淮東在永嘉府南部、直接針對霞浦的駐兵總額,已經(jīng)達到三萬,而浙閩軍在霞浦及周邊塢塞包括霞浦北境直接防禦滄南的駐兵總數(shù),纔有兩萬人。

雖說浙閩軍在晉安城還有兩萬戰(zhàn)卒,但同時淮東可以從別處走海路運來更多的援兵,直接從霞浦東岸的三都澳登岸,形成對霞浦的夾擊之勢。

進入五月之後,東海風暴驟增,不是通過海路組織兵馬從閩東直接登岸作戰(zhàn)的好季節(jié),但誰也保不定淮東不搞突襲,以迅速不及掩耳之勢,以優(yōu)勢兵力對霞浦形勢合圍。

淮東在浙東能調(diào)用的兵力已經(jīng)接近十萬,在嵊州的兵馬,即使走陸路,也能以較快的速度,從明州府沿海諸縣,經(jīng)回浦、樂清,越永嘉江南下,到橫陽、平陽、滄南,增強對霞浦的軍事壓力。

從年後以來,八閩勢力就逐步從閩南諸府縣撤出,以免給淮東分而擊之,但在閩東佔據(jù)核心位置的晉安府,是八閩勢力的根基所在,不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

宋家旗幟鮮明的宣稱不會放棄泉州,並廣募鄉(xiāng)勇,增強泉州的守備。

到這時,奢文莊基本能肯定宋家已經(jīng)與淮東勾結(jié)上了,但宋家經(jīng)營泉州多年,此時又戒備森嚴,若公然宣佈宋氏叛反,對泉州用兵,無疑是將閩東戰(zhàn)事提前到這時開戰(zhàn)。

且不說淮東在夷州的兵馬能直接援泉州,只要淮東從滄南對霞浦用兵,晉安的壓力就極大。再者說,即使曉得閩東戰(zhàn)事非打不可,拖得越晚打,對奢家也是越有利。

這種勢態(tài)下,奢文莊只能默認宋氏留在泉州,從江西調(diào)兵馬增強晉安府防守的同時,加快將八閩宗族子弟及將卒家小,沿閩江上游往江西境內(nèi)遷徙。

爲免引起崩潰式的混亂,爲免嚴重挫傷八閩將卒的士氣,宋佳及宋氏與閩東局勢的惡劣實情,奢文莊只是跟其他六姓的核心層進行通報。

真實的情況嚴格控制在上層,嚴禁泄漏,中下層將卒、官員及普通民衆(zhòng),都不知詳情。說是江西有田宅可給,但叫普通將卒、官員及民衆(zhòng)放棄家園西遷,怎麼可能容易?

哪怕是給中下層將官及民衆(zhòng)一個交待,閩東一戰(zhàn)也是未打不可的。有戰(zhàn)事爲藉口,才能將民衆(zhòng)強制撤離,而不用擔心會在普通將卒當中引起強烈的反彈跟混亂。

不能輕易放棄晉安府,又不能真在閩東跟淮東拼個兩敗俱傷,還要防止淮東搞突襲,突然出兵,將浙閩軍的兵馬牽制在霞浦、晉安等城撤不出來——換了別人,未必就能像奢文莊那裡承受住這麼大的壓力。

五月底,晉安城裡已是炎炎夏季,浙閩大都督府的北苑裡,奢文莊正召集心腹密議西撤之事,奢飛虎拿了一張皺巴巴的紙走進來,興奮的說道:“江寧密報,我就說,這羣蠢貨總有一天會犯錯誤……”

奢飛虎雖不再掌兵,甚至有些高級軍議都不再每次都列席,但他回晉安後,還是負責情報方面的事務,並沒有給奢文莊徹底閒置。

奢家從婺源、經(jīng)上饒,過仙霞嶺,過莆城,沿閩江而下到晉安的信道,是異常迅速的。江寧種種異常,製成蠟丸的密報在浙閩崇山峻嶺之間迅速的傳遞,僅比徐州遲了四天而已。

奢文莊接過奢飛虎遞過來還沾著蠟的小紙片,一小片紙,寫不了多少字,但奢文莊越看眉頭蹙得越緊,過了好一會兒,眼睛都沒有從紙片上移開。

溫成蘊、胡宗國、施和金等人及奢文莊的侍衛(wèi)校尉鄭明經(jīng),都不曉得江寧到底傳來怎樣的密報,叫二公子如此興奮,又叫大都督陷入這麼長時間的沉思。

過了片晌,奢文莊纔想起要將密報給諸人傳閱,說道:“越帝五月以來兩度親觀御營軍演武,演武時皆召謝朝忠問軍策,此外,江寧有傳言說岳冷秋與我們勾結(jié)……”

此時傳謠說岳冷秋與這邊勾結(jié),這樣的謠言,便是奢文莊他們自己都覺得可笑。

如今淮東與江州形成對浙閩軍的掐頭打尾之勢,在戰(zhàn)略上佔據(jù)很大的優(yōu)勢,奢文莊甚至奢望淮東能在閩東假打一番,讓他們順勢將主力撤入江西。

這種勢態(tài)下,嶽冷秋得了失心瘋,纔會放棄江寧給他的高位跟兵權(quán),冒著叛降的惡名,跟這邊勾結(jié)。

要是在江寧有幾線暗樁,不妨放些謠言以混淆視聽。

但奢文虎被迫撤出江寧後,在江寧城裡部署的人手,就給顧悟塵與嶽冷秋清洗了好幾遍,沒有暴露的暗樁是晉安在江寧最後的眼睛跟耳朵,怎麼可能冒著暴露的危險,去製造價值不高的謠言呢?

密報在衆(zhòng)人手裡傳閱,奢文莊等人,當然能比淮東更確信,這是江寧有人在爲謝朝忠領(lǐng)兵出戰(zhàn)造勢……

“真是天助大都督也!”上司馬溫成蘊說道。

比起西線跟嶽冷秋打,晉安府諸將官投票表決,大概一百人有九十九人願意跟謝朝忠打。

嶽冷秋能沉而復起,不是沒有緣故的——嶽冷秋曾任東閩總督,這邊諸多人,跟他打交道也多,知道嶽冷秋的聲名雖然沒有林縛、李卓耀眼,但絕對是跟董原、陳芝虎等同一級數(shù)的帥臣……

嶽冷秋知兵事,拉攏人心也有一套,徽南軍及長淮軍,都可以說是經(jīng)嶽冷秋之手所形成的強軍。嶽冷秋當年率長淮軍殘部守徐州,劉安兒率二十餘萬淮泗軍圍打了大半年,硬是沒能硬啃下來,這就是驕人的戰(zhàn)績,將嶽冷秋推到當世名將的位子上去。

只要嶽冷秋在江州,浙閩諸人,就沒有想過能輕易拿下江州。

如今,奢文莊貌似不斷的從江西抽兵,但實際留給奢飛熊守豫章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主要就是用來防備嶽冷秋。還有一個就是奢望嶽冷秋在秋後與淮東配合作戰(zhàn),能輕敵冒進,要讓奢飛熊將江州兵誘到有利的地形裡進行野戰(zhàn)殲之。

但很顯然,面對嶽冷秋這頭老狐貍,這樣的計策很難湊效,奢文莊他們也沒有寄太大的希望。

換了謝朝忠就不一樣。

謝朝忠作爲御營軍都統(tǒng)制,是江寧最重要的軍方人物之一,晉安在江寧的暗樁自然對謝朝忠有極爲密切的關(guān)注。

謝朝忠倒非一無是處,他出身將門,武勇過人,又有戰(zhàn)功在身,遂得任衛(wèi)營指揮使,隨寧王南下。

謝朝忠所立戰(zhàn)功是殺敵之功,非統(tǒng)兵之功。

倒不是說謝朝忠一定就不懂兵事,但謝朝忠在江寧突得高位,就有貪色好財之鄙,對手下將卒刻薄寡恩、任人唯私,即使得永興帝支持出任御營軍都統(tǒng)制,也不得手下將卒的擁戴。越帝雖給矇在鼓裡,但是與御營軍將卒稍有接觸的,對謝朝忠的認識反而更深刻。

至少在拉攏人心上,謝朝忠就差嶽冷秋遠有千里——說到將帥之資,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御人。御人不得法,兵書倒背如流都不管用。

歷史上的長平之戰(zhàn),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更重要的一點,謝朝忠此時爭著要領(lǐng)兵出戰(zhàn),那就看著浙閩勢弱,要跳出來搶戰(zhàn)功。他這種心態(tài),最容易輕敵冒進,易入彀中……

江寧那邊真要用謝朝忠,對晉安諸人來得,無異是如有天助的好消息。

長史胡宗國說道:“陳西言不是蠢貨,淮東也不大可能會縱謝朝忠攪亂局面……謝朝忠除了背後有餘心源支持外,江寧其他大臣似乎都無表現(xiàn)啊!”

“永興帝似乎不大信任外兵……”胡明經(jīng)說道。

“臨陣換將是大忌,有遼西之鑑在前,江寧怕不會輕易用謝朝忠去替嶽冷秋,”施和金說道,“再者嶽冷秋能起復出督,也應是越帝屬意如此。即使再猜忌外兵,越帝也沒有這時候?qū)[冷秋撤下來的道理……”

“徽南,”奢文莊冷靜的說道,雖然目前得到的消息不多,但他也準確做出跟淮東一樣的判斷,唯有判斷準方向,纔能有所佈置,“謝朝忠有意在徽南對我們再開一條戰(zhàn)線!他如果想領(lǐng)兵爭戰(zhàn)功,這大概是他此時唯有的選擇……”

奢文莊此言一出,溫成蘊、胡宗國、施和金、胡明經(jīng)等人反應不一。

如今淮東與江州對他們形成掐頭打尾之勢,就叫他們痛苦無比,江寧向徽南增兵,再開戰(zhàn)線打浙西,即使謝朝忠是個蠢貨,五六萬兵馬從昱嶺關(guān)涌入浙西來,這個便宜也叫他們難撿。何況徽南還有鄧愈這個老對手,是個難啃的骨頭。

奢飛虎眼露精光,興奮的捏著拳頭,說道:“謝朝忠從徽南出來,那是最好不過。從徽南經(jīng)寧國,就能直接威脅江寧,江寧在淮東、太湖以及江州、淮西的兵馬部署,都將亂作一團……”

“徽南的缺口不容易打開啊!”奢文莊說道。

從浙西進徽南,昱嶺關(guān)隘道是必經(jīng)的要衝,即使謝朝忠率兵從昱嶺關(guān)進浙西,也不可能不在昱嶺關(guān)駐兵守好後路。

“要能將謝朝忠誘進來殲滅,即使打不開徽南的缺口,結(jié)果也不會比現(xiàn)在更壞!”奢飛虎說道。

謝朝忠從徽南出兵,貌似他們要同時應付三路,但實際上,徽南鄧愈始終是浙西的威脅,江寧不加強徽南,就會加強江州,使得嶽冷秋從江州發(fā)起的攻勢更凌厲。

如今謝朝忠從徽南出兵,江寧加強的將是徽南,削弱的是江州。

嶽冷秋是相對保守之人,奢飛熊守豫章,至少不用擔心江西方面出問題。

閩東沿海,是早就密議要放棄的,但放棄晉安府、退守閩江中游,對奢家的聲望以及將卒士氣打擊太重,不要萬不得己,奢文莊並不想放棄晉安府,一直都盯著淮東在南線的兵力部署。

若能在放棄晉安府的同時,在浙西打一場勝戰(zhàn),則能牴觸這方面的負面影響。即使不能打穿徽南缺口,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要是能打穿徽南缺口,一記重拳就能打在南越的腹心要害上,這個意義就太大了——奢飛虎都不敢去設想這個可能,毅然說道:“我去江寧!”

第44章 齊頭並進第101章 深宮怨怒第35章 鏖戰(zhàn)第十四章 海島生存(二)第45章 典錢鋪第148章 制衡第116章 叛逃第103章 誰做黃雀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118章 必有一戰(zhàn)第69章 信陽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92章 言之不預第3章 海塘說策第68章 鄉(xiāng)兵自雄第44章 危機不知第11章 潛伏第48章 花亭第15章 王相第50章 暗門之謀第108章 交易第37章 困獸第44章 兵家秘術(shù)第99章 進逼圍塞第71章 袁州條件第153章 前奏第58章 紅襖妙女第114章 殲滅第21章 憂降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160章 燕京雪第75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第59章 收心第30章 沒有良機第152章 丹江對峙第61章 特旨之危第二十三章 顧氏家人(二)第100章 屠城之後第38章 死守王府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13章 將田種好第56章 見疑第37章 遷族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65章 大堤築成第8章 決勝東線第44章 窮寇第66章 東風緊第109章 老將第52章 江寧行第59章 父女論策第63章 子嗣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六十章 三伍編卒第115章 襲城第24章 皓首勤政第8章 投效第70章 淮山第6章 重兵東移第17章 釣魚作戰(zhàn)第64章 說刀第9章 東??苋胍u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35章 螳臂之言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33章 危局第52章 鬍子叔叔第61章 特旨之危第二十六章 紙上談兵(二)第76章 擔憂第七十八章 風雲(yún)漸涌第82章 大敗第5章 初襲第34章 步步驚心第55章 殘勝第18章 巡政(一)第34章 秘倉第73章 軍制暗鬥第86章 戰(zhàn)爭陰雲(yún)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140章 淮西用間第27章 聯(lián)兵接觸第6章 賞匠第一百零九章 冰釋(一)第107章 疑兵之計第65章 開漕諸策第97章 大軍集結(jié)第26章 對壘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20章 散兵遊勇第13章 將田種好第37章 爭盟第59章 婚事與政治第60章 梟臣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32章 蝶翼之陣第十六章 宗祠夜火第15章 圍殺第31章 城子嶺
第44章 齊頭並進第101章 深宮怨怒第35章 鏖戰(zhàn)第十四章 海島生存(二)第45章 典錢鋪第148章 制衡第116章 叛逃第103章 誰做黃雀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118章 必有一戰(zhàn)第69章 信陽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92章 言之不預第3章 海塘說策第68章 鄉(xiāng)兵自雄第44章 危機不知第11章 潛伏第48章 花亭第15章 王相第50章 暗門之謀第108章 交易第37章 困獸第44章 兵家秘術(shù)第99章 進逼圍塞第71章 袁州條件第153章 前奏第58章 紅襖妙女第114章 殲滅第21章 憂降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160章 燕京雪第75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第59章 收心第30章 沒有良機第152章 丹江對峙第61章 特旨之危第二十三章 顧氏家人(二)第100章 屠城之後第38章 死守王府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13章 將田種好第56章 見疑第37章 遷族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65章 大堤築成第8章 決勝東線第44章 窮寇第66章 東風緊第109章 老將第52章 江寧行第59章 父女論策第63章 子嗣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六十章 三伍編卒第115章 襲城第24章 皓首勤政第8章 投效第70章 淮山第6章 重兵東移第17章 釣魚作戰(zhàn)第64章 說刀第9章 東海寇入襲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35章 螳臂之言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33章 危局第52章 鬍子叔叔第61章 特旨之危第二十六章 紙上談兵(二)第76章 擔憂第七十八章 風雲(yún)漸涌第82章 大敗第5章 初襲第34章 步步驚心第55章 殘勝第18章 巡政(一)第34章 秘倉第73章 軍制暗鬥第86章 戰(zhàn)爭陰雲(yún)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140章 淮西用間第27章 聯(lián)兵接觸第6章 賞匠第一百零九章 冰釋(一)第107章 疑兵之計第65章 開漕諸策第97章 大軍集結(jié)第26章 對壘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20章 散兵遊勇第13章 將田種好第37章 爭盟第59章 婚事與政治第60章 梟臣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32章 蝶翼之陣第十六章 宗祠夜火第15章 圍殺第31章 城子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邑县| 永年县| 宜川县| 莱西市| 天津市| 贡山| 金溪县| 张家口市| 玛沁县| 三江| 准格尔旗| 东乡县| 甘孜| 丰原市| 西昌市| 宜兰县| 海原县| 仁布县| 盱眙县| 新沂市| 成武县| 黑龙江省| 深水埗区| 开远市| 客服| 忻州市| 合江县| 前郭尔| 建宁县| 噶尔县| 乌恰县| 普兰店市| 阜南县| 中山市| 盐津县| 泰安市| 抚州市| 石渠县| 通化县| 永安市| 托克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