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章 對壘

在官溪嶺東麓、鳳林溪的源頭有一座殘寨鳳林埠,也是官溪嶺以及南部諸嶺出山前往江山縣的必經通道。

奢家構築上饒防線,官溪嶺以東的民寨,除了少數極險的,都給強行西遷,村寨縱火燒燬。

鳳林埠位於鳳林溪源頭位子,在江山縣城西約五十里路程外,從十一月中旬起,唐復觀率部陸續駐入,在鳳林埠的廢墟很快就堅立起一座大軍寨來,與李白刀率部在官溪嶺脊之上搶築的簡易防壘,僅相距六七裡之遙。

眼下集結於衢州西部的兵馬,以周同爲主將,傅青河暫時還留在錢江上游的桐子塢坐鎮。

相比較前線督戰,將後方的物資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前線,實際意義更爲重大。不單往婺源方向的水陸通道險窄,往衢州的補給路線更加漫長曲折。秋後入冬之際,蘭溪江、衢江的水道淺窄,增加到運輸的難度。當然,奢家在上饒遇到的困難,必然會倍於淮東。

在上饒東線,以常山城爲核心,奢家在鉗口及禮塘等外圍關隘處,足足修築了十一座堅固塞壘,填上兩萬精銳兵馬,強攻鉗口關寨以及禮塘、進行攻奪常山城、打通西進上饒的難度不小。

既然奢家能如此花費血本去修築關塞,以守東線門戶,何不妨叫他們在杉溪的上游再築重重關壘?

江寧已入寒冬,但衢州處於深山之間,寒氣還未吹來,氣候頗爲宜人,爲入冬之後的戰事提供了許多便利。

鳳林溪入冬之後變得淺窄,物資運抵衢州之後,就必須換成載重僅二十石的小烏梢船繼續西進。

好在鳳林溪南岸的穀道經過數代人的開發,頗爲平易,相當部分地段還鋪有條石。

數以百計的騾馬車正源源不斷的沿著鳳林溪南岸穀道,往武夷山北麓的深處輸運物資。除了從衢州當地徵用的馬車外,還有新式的淮東四輪馬車。包鐵的車輪,壓著山道吱呀而行,拉車的川馬種頭矮,但耐力強,兩馬一乘車能載二三十石貨物,比逆水行舟還要便捷。

周同在百餘扈騎的簇擁下越過運用物資的騾馬隊先行,鳳林埠這邊的主將是崇城軍副指揮使唐復觀。周同趕到鳳林埠軍寨,軍寨周圍已有軍民在開墾荒地。

“樞密院新遞過來的令函裡,指示我們要注意屯戰結合,登城虎那牛性子,滿心不願意,嚷著要我給他派屯田官去。要不是上回他叫主公狠訓了一頓,這次還真不放心讓他頂前面去,就怕他缺乏耐心,還是你這邊省心!”周同對前來迎接的唐復觀說道。

唐復觀說道:“當年給困在閩南深山這間,糧秣絕濟,艱難維持下來,便多了些耐心。戰事無非是此消彼張,能消彼勢,而增己力者,事情再微小,也值得去做!”

周同點點頭,由唐復觀陪同往官溪嶺方向走。

從鳳林埠往官溪嶺,雖說才六七裡深,但道險坡陡,到官溪嶺前,更是山嶽陡然拔起,橫亙在眼前。

此時在官溪嶺上,李白刀率部搶築出一座簡易防壘,駐有兩營精銳甲卒。防壘矗立嶺脊的豁山之間,伐木立柵,夯填山土。

由於浙閩軍從西麓要強攻嶺脊也殊爲不易,圍繞官溪嶺前後搶奪了四回,丟下兩百多具屍體,也沒能將官溪嶺高地奪回。

淮東軍的兵甲軍械,已經全面的超越浙閩軍,在雙方作戰意志相當的情況下,淮東軍以守防攻,佔據地形上的優勢,浙閩軍即使願意付出雙倍的傷亡,都未必能獲得勝利。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淮東軍對官溪嶺的控制越來越嚴。由最初翻山越嶺而來,短短十數天過去,山嶺之間已經給輸送補給的騾馬隊踏出一條小徑來。在官溪嶺東麓的陡坡,也用鐵索棧板修出一條簡易棧道來,供物資、人員上來。

而在西麓,浙閩軍始終沒有清理出一條能夠供大規模兵馬通過、進攻官溪嶺的通道來。

周同也是手足並用,才從臨時的簡易鐵索棧道爬上官溪嶺,敵我將卒屍體已經分開來掩埋,但防壘前血跡斑駁,彰示敵軍不是未曾想將官溪嶺奪回去。

官溪嶺的西麓較爲平緩,但也有數道嶺崗起伏,往西北,地形迅速下沉,形成盆地形狀的溪谷,諸溪匯成杉溪河的正源,往北流淌,一直與橫山城北的信江匯合。

在羣山之間,杉溪河的波光粼粼閃動。

“確實,要是官溪嶺不成爲礙障,從杉溪直接攻打橫山、上饒,要比鉗口、禮塘更有優勢,更容易集結兵力,”周同說道,“總究要叫奢家嚐到不守官溪嶺險地的苦頭!”

“也非奢家不守,而是奢家之前不可能想到我們會舍近取遠、舍易取難!”唐復觀笑道,“從江山城西進到鳳林埠,山道馳廢多時,需要修整;從鳳林埠到官溪嶺腳跟,也才六七裡之遠,卻要連翻兩道低嶺,野徑已經難辯。這官溪嶺的主峰,形成有如城垣的嶺脊,將杉溪源護在西側。官溪嶺一直往武夷山深處延伸五六十里,只能強行用鐵釺鑿道,想要繞過去,只會更費時費事。我們要將通道修到官溪嶺上,極爲艱難。而奢家想將防壘築在官溪嶺之上,也非易事。奢家總要有所取捨,總不能放任鉗口或禮塘留下空隙……”

“也是,”周同一笑,將官溪嶺防壘的主將李白刀召到身前來,指著前頭稍矮的山樑,說道,“官溪嶺真正險要的就是在這兩道嶺脊之間,我們不但不能叫敵軍在那邊站穩腳,還要將防壘修過去,將這一片地修成塞壘向杉溪塞發兵的前進基地……”

李白刀抹著滿是絡腮鬍子的臉,跟唐復觀說道:“那鳳林埠那裡可得卯足勁,每天靠兩三百人用揹簍揹物資上山來,可沒有辦法將陣腳推到杉溪塞前去……”

“那我便給你兩個月的時間,將通到官溪嶺的山道開出來,”周同跟唐復觀說道,“兩個月,長山軍也會進入衢州參戰,小心功勞都給別人搶走了。”

“保管不會!”李白刀搶著下軍令狀。

周同一笑,與唐復觀下山去,邊走邊說道:“眼下給你三千輜兵,多了你也派不上用場。等山道往深開,能排開人手的空間大了,我再抽人手給你;你可以徵募山民,但小心給奢家的斥侯混進去……”

****************

之前的猜測變成事實,淮東軍在官溪嶺的背面大規模集結兵力,開山築道,欲打開從鳳林溪上游進入官溪嶺的出兵通道,再沿杉溪而下,直接攻打橫山、上饒。

一旦叫淮東主力兵馬越過官溪嶺的天然障礙,沿杉溪而下,浙閩軍在橫山正面的防線要遠遠弱過前期重點加強的鉗口、禮塘防線。

前期不是沒有意識到官溪嶺過於單薄,有成爲淮東兵進兵通道的可能。只是在此之前,鉗口、禮塘防線的修築更加重要,杉溪上游好歹還有官溪嶺作爲屏障,叫淮東大股兵馬難以一下子通過。

權衡輕重緩急,鄧禹主政上饒期間,只是在官溪嶺先修了烽火墩,連一座防壘都沒有修建,反而叫淮東軍從另一面搶上官溪嶺,先修了防寨。

眼下的情況,淮東對官溪嶺的得失額外在意,派千餘甲卒死守,而官溪嶺西麓的小徑也談不上通暢,難以派大股兵馬上去強攻。

一連四次小規模的反攻,都給擊退,試探出淮東軍守官溪嶺的意志難以動搖,接下來就要考慮是圍著官溪嶺打拉鋸戰,還是撤下來,在杉溪塞與橫山城之間再增修塞壘,使橫山正面的防線完固起來。

奢飛熊將諸將召集起來商議此事。

“在上饒,淮東的兵馬已經超過我軍一大截,甚至還有繼續增兵的可能,圍著官溪嶺進行拉鋸、消耗,將會叫我軍陷入更不利的境地,”王徽曾是會稽守將,兩川郡兵給擊潰後,他選擇投附奢飛熊,這些年一直在西線作戰,不比田常、蘇庭瞻等將有直接面對淮東軍的機會,但他的選擇還是謹慎保守,不建議對官溪嶺進行反攻,說道,“對我軍來說,守住上饒纔是根本,等江州或等關陝曹燕分出勝負,轉機自然會出現,而非將兵力消耗在對邊路的爭奪上……”

“一旦叫淮東軍打開官溪嶺進入杉溪的通道,南線就僅有杉溪寨與橫山城防止淮東軍主力兵臨上饒,”施和金說道,“在杉溪與橫山城外圍,地形開闊,正方便淮東軍將優勢兵力展開圍城,奈何之?”

“我軍能往杉溪河谷調集兩萬兵馬與淮東軍決戰,淮東軍不會輕易進來,但其想要在官溪嶺上開鑿供兩萬兵馬及補給通過的通道,非三五月能成,”鄧禹說道,“在這三五個月之間,我們可以從鉗口或禮塘打出去,也可以在下溪坳、渡仙峪之間增築防壘……”

“兩種選擇,怕都是淮東軍所願!”奢飛熊面色沉重的說道。

淮東在上饒正面的戰法變得極其保守,在禮塘、鉗口的正面也築壘對峙,不急於強攻,甚至不惜多耗三五個月時間,也想在官溪嶺之間開闢一條新的出兵通道,不就是迫使這邊往橫山、杉溪投入更多的兵力、增築更多的防壘嗎?

第20章 數銀第15章 圍殺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30章 美人心計第48章 暗夜秘情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11章 嫡爭(二)第83章 圍敵鳳河西第70章 覆滅第99章 虛實第122章 滯敵第72章 說降第43章 演射第133章 耐心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152章 丹江對峙第116章 叛逃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四章 朝天湖第5章 狗官第104章 轉機第34章 請戰第51章 泗陽陷圍第41章 冰裂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54章 河西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76章 嵊泗諸島第一百零九章 冰釋(一)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73章 花燭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船行河上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2章 錦上添花事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7章 誤中副車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蹤(二)第160章 虛實難辨第38章 三個摺子第13章 殘破第67章 不嫁第60章 賜婚傳言第140章 淮西用間第1章 濟南城外第六十九章 江中取銀(一)第36章 受降第44章 人口隱憂第116章 強動員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65章 大堤築成第51章 撤還是不撤第79章 戰前第33章 滲透第66章 東風緊第51章 江西形勢第70章 南陽棄或守第二十五章 紙上談兵(一)第2章 相認第42章 政務第8章 私糧之利第45章 功高震主第61章 特旨之危第139章 借刀第三十九章 黨爭避嫌第39章 戰械第3章 東閩總督嶽冷秋第21章 憂降第18章 喝斥第20章 調虎離山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62章 北還徐州第23章 暨陽磐石第122章 勸降第137章 配刃第32章 水煮田雞第24章 淮東制置使第98章 鄂東防線第22章 立城擴軍第112章 荊州攻防第110章 江上相會第89章 決斷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30章 援兵渡海第71章 南陽第41章 海東行營第42章 政務第3章 聯曹第71章 野心第140章 淮西用間第3章 甄氏第29章 不殺第54章 長淮新軍第31章 城子嶺第13章 假冒特使第六章 殺威風第67章 北地第46章 控田
第20章 數銀第15章 圍殺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30章 美人心計第48章 暗夜秘情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11章 嫡爭(二)第83章 圍敵鳳河西第70章 覆滅第99章 虛實第122章 滯敵第72章 說降第43章 演射第133章 耐心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152章 丹江對峙第116章 叛逃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四章 朝天湖第5章 狗官第104章 轉機第34章 請戰第51章 泗陽陷圍第41章 冰裂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54章 河西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76章 嵊泗諸島第一百零九章 冰釋(一)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73章 花燭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船行河上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2章 錦上添花事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7章 誤中副車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蹤(二)第160章 虛實難辨第38章 三個摺子第13章 殘破第67章 不嫁第60章 賜婚傳言第140章 淮西用間第1章 濟南城外第六十九章 江中取銀(一)第36章 受降第44章 人口隱憂第116章 強動員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65章 大堤築成第51章 撤還是不撤第79章 戰前第33章 滲透第66章 東風緊第51章 江西形勢第70章 南陽棄或守第二十五章 紙上談兵(一)第2章 相認第42章 政務第8章 私糧之利第45章 功高震主第61章 特旨之危第139章 借刀第三十九章 黨爭避嫌第39章 戰械第3章 東閩總督嶽冷秋第21章 憂降第18章 喝斥第20章 調虎離山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62章 北還徐州第23章 暨陽磐石第122章 勸降第137章 配刃第32章 水煮田雞第24章 淮東制置使第98章 鄂東防線第22章 立城擴軍第112章 荊州攻防第110章 江上相會第89章 決斷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30章 援兵渡海第71章 南陽第41章 海東行營第42章 政務第3章 聯曹第71章 野心第140章 淮西用間第3章 甄氏第29章 不殺第54章 長淮新軍第31章 城子嶺第13章 假冒特使第六章 殺威風第67章 北地第46章 控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筠连县| 扎兰屯市| 颍上县| 垫江县| 茌平县| 鸡西市| 吴江市| 广州市| 乌拉特中旗| 广元市| 黄骅市| 龙口市| 尼勒克县| 乌鲁木齐市| 深水埗区| 伊春市| 开原市| 孙吴县| 竹山县| 文昌市| 保康县| 芦溪县| 英吉沙县| 涞水县| 抚顺市| 花垣县| 新疆| 阳高县| 闸北区| 凌源市| 措美县| 三亚市| 托里县| 庄浪县| 阜平县| 海盐县| 海宁市| 左权县| 临颍县| 阿克苏市| 东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