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9章 借刀

林續(xù)祿雖然也能顧及大局爲重,對江寧城所面臨的爛攤子,也有深刻的瞭解,但顧天橋給張玉伯一言不合就抓了過去,也叫人心裡憤怒。

說起江寧城裡的糧商,顧天橋還排不到第一號,他林續(xù)祿以及淮東在幕後直接控制的集雲(yún)社纔是第一流的糧商。不過在淮東兵馬進入江寧之後,集雲(yún)社的人手集中起來,主要負責軍需補給的供應,目前沒有插手江寧戰(zhàn)後的米市。

林續(xù)祿見林縛將問題拉到江寧米價上去,沉吟著說道:“張玉伯想殺糧價,本心上倒是不壞,但就怕他越過線。萬一他天不亮,拿顧天橋祭鍘刀,那頭就兩邊大了……”

林縛蹙著眉頭,說道:“也對,那老三你到張玉伯那裡跑一趟,叫張玉伯手下留情……”

林夢得沒有吭聲,他剛纔也擔心顧天橋會給張玉伯砍了,但林縛說張玉伯不會亂法砍人,叫他莫要擔心,這時候卻又慫恿林續(xù)祿過去,這心思蔫壞。

林續(xù)祿不知其故,聽林縛這麼說,便視得令箭,告辭就去府衙找張玉伯理論去。

林續(xù)祿走後,林夢得擔憂的說道:“要是張玉伯在續(xù)祿面前態(tài)度軟下來,也不是好事啊……”

“患得患失那麼多做什麼,現(xiàn)在有老三出頭,想必你宅子裡會清靜一些,不要在這裡再打擾我清修了……”林縛連驅帶趕的要將林夢得趕將出去。

林夢得沒有辦法,出了院子,想想也難安心,但林縛的意思很明確,這事暫時不讓他露面,看著回去也睡不成,轉頭去找高宗庭——用張玉伯出任江寧府尹,高宗庭跟宋浮是第一個支持,林夢得跟宋浮不熟悉,心想這事上能看明白的,也就高宗庭了。

**************

“奇了怪呢,林長史跟三爺說一樣的話,怕顧掌櫃給張大伯斬了,爺?shù)幕卦挼故遣煌!弊筇m過來幫林縛寬衣,伺候他再睡下。

左蘭、左雁姐妹倆到跟前伺候時,才十四五歲的小丫頭,如今也長得亭亭玉立,在宋佳的調(diào)教下,也越發(fā)的明豔嫵媚。虧得左雁跟近鄉(xiāng)氏給宋佳帶進宮裡去伺候,留下端莊知禮的左蘭在林縛身邊伺候,不然長夜漫漫,留在身邊更是誘惑跟煎熬。

寒夜裡,屋裡燒得炭盆,倒也溫暖如春,左蘭穿得單調(diào),該滿的地方滿,該細的地方細,身子還透著淡淡的馨香,林縛心裡琢磨著事,聽她這麼說,笑道:“你再細想想,哪有不同?”

左蘭偏著頭苦思,尋刻放棄的搖頭道:“不明白……”

“那我問你,我今日要該得意洋洋呢,還是要如覆薄冰?”

“江寧城內(nèi)外都是淮東的兵馬,江寧城裡,王公侯伯,甚至連太后都要看淮東的臉色,照著道理來說,大人也是春風得意,”左蘭問道,“但內(nèi)憂外患仍然,故而不能放鬆警惕……”

“呵呵,”林縛笑了起來,說道,“知易行艱,說不放鬆警惕,但下面人都認爲得了勝捷,該是要放縱一番,我這邊壓得緊,下面就會抱怨御下太苛刻。有時候要維持內(nèi)部的凝聚力跟進取心,外部的壓力是必要的。張玉伯那邊,我一是怕他不給我惹麻煩,二是怕他給惹大麻煩——這年頭做大人,沒那麼容易啊!”

“也是哦,”左蘭嬌聲道,“我看大人整日皺著眉頭,想著可真是不容易,要不是大人你躺下,閉著眼睛,左蘭給你揉揉著腦袋……”

林縛擡頭看了左蘭一眼,小妮子倒是會不動聲色的勾人,也不曉得是不是跟宋佳學的。林縛想著宋佳的話,左氏姐妹跟近鄉(xiāng)氏是異族女,總不能放心的賜婚給下面的將官,只能留在內(nèi)宅用爲女吏,說道:“那好咧!”伸手去,裝作無意碰著她鼓囊囊的胸上。

左蘭身子下意識的一縮,繼而怔在那裡,瞅向林縛的眼眸子跟水化似的,林縛跟宋佳的房事,都是由左氏姐妹在旁伺候,男女之事早就熟知,已是熟透的蜜、桃,就只差一嘗。

***********

高宗庭在江寧城裡還沒有自立門戶,家小都還在崇州,在陳園佔了一處獨院而居。

林夢得拐彎抹角尋來,見庭院裡挑著燈,也不通稟,直接往裡闖,走到廊檐下,纔看到高宗庭坐在燈前握卷而讀,隔窗笑問道:“這麼冷的天,窗戶不閉而夜讀,高先生真是好興致……”

“總擔心思慮不周,打開門窗,人能清醒一些。”高宗庭將書卷放下,打開門進林夢得進屋來,這邊的動靜驚得隨侍從外廂房起身來探看,高宗庭說道,“林大人過來,我親自沏茶,你們繼續(xù)睡去……”

取暖的火爐上燒得熱水,將將要沸騰,有白汽往外冒。

“夢得兄天不亮就趕來陳園,不會是有閒情逸致找我來談書卷的吧?”高宗庭問道。

“張玉伯扣下顧天橋,宗庭當真不知?”林夢得問道。

“子夜才鬧出來的事,我當然就可詐稱不知,”高宗庭開著玩笑,又問道,“大人那邊怎麼說?”

“大人讓續(xù)祿去張玉伯那邊求情,不過將我攔了下來。”林夢得說道。

高宗庭蹙起眉頭,說道:“大人也爲難啊!剛進城那兩天,這滿城都在說該是你林夢得當任江寧府尹……”

“我當不當這個江寧府尹真不要緊,這時候更是慶虧沒有自個兒爬到火架上去受火燎!”林夢得苦笑道,“要說分官賞爵,眼下還遠不是時候,但不是誰都有足夠的耐心。”

林夢得是明白人,離天明也有段時間,高宗庭便跟他細細說道:“軍司所控制的物資,首先要保證軍需,無法直接調(diào)大批米糧進江寧城救市;除了必要的救濟糧,江寧城百餘萬口人的吃食,主要還是要依靠糧商去解決……”

“……江寧四大米市,也就以東陽鄉(xiāng)黨爲主導的河口鎮(zhèn)在戰(zhàn)時保存了實力,沒有遭受大的損失。如今控制江寧米市的,幾乎也都爲東陽鄉(xiāng)黨——一來東陽鄉(xiāng)黨沒有遭受大的損失,手裡握有大量的儲糧以及從民間收購餘糧的足量銀錢;二來江寧附近各府縣,也就北岸的東陽府這些年來受戰(zhàn)事的影響最小,民間餘糧相對充足,這也是別人不能插手……”

“這些年來,淮東能興起來,跟東陽鄉(xiāng)黨在幕後支持確實不可分開,寧魯之爭時,顧兵部也翻臉而走,但大多數(shù)東陽鄉(xiāng)黨還是選擇站在淮東這一邊,青州戰(zhàn)敗後,往事恩仇成煙雲(yún),東陽系則更不分彼此。淮東獲今日之勝捷,東陽一系的士紳商賈彈冠而慶,那也是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但也不會光慶祝啊,接下來無非有兩樁事可求,一是升官、二是發(fā)財。夢得你應該深有體會啊……”

“……”林夢得苦笑,說道,“早曉得就跟你們一起住陳園裡來,還能圖個清靜,門檻都差點給踏破了……”

“如今淮東兵馬控制了江寧城,你我還能保持清醒,曉得眼下還是內(nèi)憂外患的局面,不能放鬆警惕,但下面人目光就未必能放那麼長遠……”高宗庭說道。

林夢得只得連連苦笑,進江寧城來,自有春風得意之感,但也不是事事叫人舒心。

千里做官爲求財,現(xiàn)實已經(jīng)形成東陽鄉(xiāng)黨壟斷江寧米市的局面,糧食供應又確實十分的吃緊。江寧當前的狀況,手裡有糧就能牟十倍、二十倍之利,對於送上門來的鉅額財富,又有幾人能夠伸手不貪?即使背後沒有淮東爲依仗,能按捺住性子不漲價的糧商,也是百里無一。

這種局面不控制住,短時間裡看上去,東陽鄉(xiāng)黨手裡掌握的財富會是急遽增加,甚至淮東軍司也可以從裡面撈取大量的金銀,但本質(zhì)上是爲大害。

金銀的本質(zhì)根源於商品的流通之一,物資緊缺,物價上漲,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金銀急遽貶值的過程——江寧並非是孤立的,江寧糧價的暴增,會迅速往周邊府縣擴散,江南等城鎮(zhèn),以織染等工坊爲業(yè)的城坊戶會最先陷入困境,暴發(fā)大規(guī)模的饑荒跟動敵。

江淮腹心之地局勢都動盪不安,又談何抵禦外侮?

對於正在完善籌幣體系的淮東來說,維持局勢穩(wěn)定,恢復生產(chǎn),纔是最核心的利益所在。

在幕後掌握淮東財政,外人稱爲淮東財神的林夢得,對這些道理理解得比誰都深刻。

江寧的糧價必須要儘快打壓下去,但江寧在今後三五個月裡,甚至到來年秋收之前,都會面臨糧食嚴重緊缺的問題,除了由官府出面強行壓制糧價,並沒有其他能降低糧價的妙策。

糧食是要靠地裡長出來的,沒有辦法憑空變出來。

但要是淮東直接出面打壓糧價,嚴禁東陽鄉(xiāng)從中牟利,在東陽鄉(xiāng)黨內(nèi)部有引起反彈的可能。淮東及東陽內(nèi)部的分化,只會有空虛爲樑太后等人所乘、所利用,故而只能借張玉伯的手去打壓江寧的糧價。

林縛入城之時,張玉伯本爲故舊,卻避而不見,就惹得淮東諸人抱怨。

林縛夜訪張宅,又舉張玉伯權知江寧府尹,旁人也只會說林縛寬厚大度。

張玉伯這時候拿東陽系的顧天橋開刀,打壓江寧的糧價,旁人也只會怨張玉伯忘恩負義,怒氣都集中在張玉伯的頭上。

“糧價還只是其中之一啊,”高宗庭說道,“這往後難免就有會人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幹出些欺男霸女的事情來。到時候說不定真要下狠手殺一殺風氣,大人不讓夢得當任江寧府尹,是不想將你放到火架子上去烤……”

“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用張玉伯這個敢在淮東老虎頭上拔毛的人出任江寧府尹,好處倒是要比想象中多得多,”林夢得輕輕一笑,有些道理但能想明白,但經(jīng)高宗庭這麼一說,有些事情才徹底的放下來,說道,“這麼看來,續(xù)祿過去,也不能將人將撈出來。”

“不吐點血,人怎麼可能撈不出來?張玉伯不是軟骨頭,”高宗庭笑道,“先讓他們僵持兩天,鬧得滿城風雲(yún)也好,接下去,大人大概就會讓你去服個軟,幫著放血……”

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26章 殘部第25章 官溪嶺第122章 滯敵第33章 進城殺馬第19章 巡政談馬戰(zhàn)第25章 官溪嶺第4章 分歧第46章 國相第82章 議降第94章 新婦初妝第113章 疑點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98章 留後處置第53章 約期良辰第3章 甄氏第8章 決勝東線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115章 腹心之策第44章 哀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局糜爛(二)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104章 轉機第4章 宋家子弟第102章 西行第54章 庵堂驚情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18章 兵亂難止第14章 合圍第44章 哀兵第126章 後手第76章 密約(三)第37章 遷族第16章 滄南大捷第5章 初襲第16章 滄南大捷第25章 海陵知府第70章 攻守第三十五章 雜學之論第19章 鹽銀保糧第145章 惡奴第41章 軍需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92章 出戰(zhàn)第48章 營破第34章 開館設學第18章 弱國邦交第22章 月色交心第88章 當機不好斷第31章 說服第111章 鄉(xiāng)人治鄉(xiāng)第77章 前哨第19章 兵亂抵定第63章 淮西第46章 國相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86章 纏殺第65章 開漕諸策第33章 將計就計第97章 晉安攻守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146章 奔喪議事(二)第4章 內(nèi)府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57章 虛驚一場第10章 嫡爭(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林庭訓之死(三)第81章 渡河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70章 南陽棄或守第八十三章 延醫(yī)上島第8章 宴前脣戰(zhàn)第11章 潛伏第65章 大堤築成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47章 父子談險謀第六十九章 江中取銀(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迷離姻親(二)第44章 窮寇第34章 步步驚心第53章 梟首取級第44章轉折第三十二章 夜色潛情第36章 歪理邪言第20章 數(shù)銀第142章 棋子第168章 太湖盜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54章 殘敗第135章 遺計第45章 行路難第80章 鐵橋營第五十五章 夾藏私帶第56章 顧嗣元第164章 窮寇宜追第17章 密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第35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
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26章 殘部第25章 官溪嶺第122章 滯敵第33章 進城殺馬第19章 巡政談馬戰(zhàn)第25章 官溪嶺第4章 分歧第46章 國相第82章 議降第94章 新婦初妝第113章 疑點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98章 留後處置第53章 約期良辰第3章 甄氏第8章 決勝東線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115章 腹心之策第44章 哀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局糜爛(二)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104章 轉機第4章 宋家子弟第102章 西行第54章 庵堂驚情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18章 兵亂難止第14章 合圍第44章 哀兵第126章 後手第76章 密約(三)第37章 遷族第16章 滄南大捷第5章 初襲第16章 滄南大捷第25章 海陵知府第70章 攻守第三十五章 雜學之論第19章 鹽銀保糧第145章 惡奴第41章 軍需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92章 出戰(zhàn)第48章 營破第34章 開館設學第18章 弱國邦交第22章 月色交心第88章 當機不好斷第31章 說服第111章 鄉(xiāng)人治鄉(xiāng)第77章 前哨第19章 兵亂抵定第63章 淮西第46章 國相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86章 纏殺第65章 開漕諸策第33章 將計就計第97章 晉安攻守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146章 奔喪議事(二)第4章 內(nèi)府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57章 虛驚一場第10章 嫡爭(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林庭訓之死(三)第81章 渡河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70章 南陽棄或守第八十三章 延醫(yī)上島第8章 宴前脣戰(zhàn)第11章 潛伏第65章 大堤築成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47章 父子談險謀第六十九章 江中取銀(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迷離姻親(二)第44章 窮寇第34章 步步驚心第53章 梟首取級第44章轉折第三十二章 夜色潛情第36章 歪理邪言第20章 數(shù)銀第142章 棋子第168章 太湖盜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54章 殘敗第135章 遺計第45章 行路難第80章 鐵橋營第五十五章 夾藏私帶第56章 顧嗣元第164章 窮寇宜追第17章 密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第35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南县| 措勤县| 镇赉县| 稻城县| 体育| 鄂托克前旗| 丽水市| 焦作市| 漳州市| 石楼县| 镇雄县| 庄浪县| 西林县| 凯里市| 陇西县| 静安区| 阳山县| 聊城市| 濉溪县| 深圳市| 尼木县| 土默特左旗| 黎城县| 高台县| 丽江市| 中西区| 西林县| 曲靖市| 滕州市| 英超| 和田市| 义马市| 宜兰市| 沅陵县| 印江| 枝江市| 左贡县| 阳原县| 壶关县| 南汇区|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