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章轉折

在這個拿忠君當牌坊的年代,林續文也萬萬沒有料到林縛膽大妄爲到拿勤王做幌子騙過所有人,手裡捧著林縛留給他的書信,愣了好一會兒,纔回過神來,將信交給黃錦年,問道:“林制置使暫時有事離開津海,需要三五日才能回來,留下這封書信,黃大人,你看怎麼辦?”

哪可能是離開三五日?黃錦年又不是傻子,此時恨不能將林縛生吞下去,轉念又想:林縛抽身而去,原計劃從海路過來的淮東勤王軍自然不能指望,但有一點能肯定,林縛、林續文等人不會輕易棄守津海。

想到這時在,黃錦年又不放心的問道:“周普將軍可還在津海?”要是周普也率騎兵離開了,就意味著林縛徹底放棄津海,到時候他要千方百計的想著保命,哪裡再有心情恨這恨那的……

“十七在信裡說淮東騎營在津海受我你節制,自然不會將騎營調走……”林續文說道,但他心裡也有些不踏實,這麼大的事情,林縛事先沒有跟他透露一點風聲,要是林縛在書信再扯慌,他找誰訴苦去?

想到這裡,林續文看了孫尚望一眼,見他臉上一樣有迷茫之色,想來也是剛剛知悉此事,便與黃錦年商議道:“是不是將大家召集過來商議一下……”

只要自家性命無礙,特別這時候大家都綁在津海這艘破船,一切都要以守住津海爲要,黃錦年也顧不得去追究林縛的欺君大罪,要追究也輪不到他來追究——黃錦年沮喪的點點頭,說道:“林大人,你來安排吧……”

林續文吩咐官廳裡的隨侍,說道:“傳我與黃大人的命令下去,要城裡昭武校尉以上將領及七品以上的官員到官廳來議事,此間消息一律不得泄漏出去……”

這時候門侍通報吳齊、周普與馬一功求見。

聽到吳齊與周普還在津海,林續文心裡鬆了一口氣,但想到這麼大的事情給瞞著,心裡也老大不痛快。

孫尚望對林縛的計劃不知情,但吳齊與周普肯定是知情的。

吳齊、周普、馬一功走進來,馬一功臉上也是掩飾不住的震驚,林續文心想他應該也是剛從吳齊、周普嘴裡知道林縛於昨夜秘密離開津海的消息,沉著聲音說道:“吳將軍,你過來一下!”便先往偏廳走去,等吳齊跟過來,壓著聲音問道,“淮東真是膽大妄爲,這麼大的事情,怎麼不知會一聲?”

“大人正要我跟大公子解釋一二,”吳齊恭敬說道,“此計甚險,稍走漏消息,計將不售,崇州也僅二三人知悉通盤計劃,崇州方向一切都以北上勤王做準備。我也是昨日才知道大人的打算,此其一也。其二,此計甚險,若計不售,欺君惘上之罪難逃也,大人不想不留一點餘地的將大公子跟林家都牽累進來……”

“唉……”林續文嘆了一口氣,要是他一開始就知道林縛有這樣的打算,說不定會勸他打消這個主意。

誰能想到北面的形勢一下子就陷入這樣的困境,如今超過五萬虜騎漏進來,遮閉在冀東地區。臨渝、薊州、昌黎等關城,朝不保夕。不要說信路中斷,知道林縛拿勤王當兒戲的也就津海諸人,便算消息傳到燕京去,朝廷又有什麼能力追究林縛的欺君惘上之罪?

“意在奢家?”林續文又壓著聲音問道。

“對,”吳齊說道,“我家大人說,北地勢危,對奢家來說,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次機會,奢家在南邊不可能不趁火打劫。若江東有失,便算這回勉強將東虜打回去,大勢也難再挽回!”

林續文早就想到淮東不會將籌碼押在北面,只是林縛演戲太真,再者誰也沒有想到他會膽大到拿勤王當幌子騙人,便這樣給欺騙過去——這時候聽吳齊這麼說,林續文也覺得甚是,要是南線給奢家打穿了,他們在津海再辛苦,又有什麼用?

不要說淮東,林家的基業也在南邊。

除了給欺瞞心裡有些不悅外,從林家的根本利益出發,林續文也希望林縛先顧南邊。

津海守不住,大家還可以走海路往南邊撤——看眼下的情形,北面的形勢已經很難挽回了——這時候更需要南邊能穩住、不出大亂子。

“十七離開時,有沒有說津海這邊怎麼守?”林續文又問道。

“要在東虜反應過來之前,將河間的人馬都撤到滄州去!”吳齊說道,“之後就要等南邊的消息——燕京若許能守住,或許不能守住,但等南邊穩定下來之後,就要逐步將津海城的難民往南邊疏散!也許最後迫不得已,要將津海城放棄掉!”

城小有城小的好處,便如陽信,三四千人,便能守得嚴實,但城裡容納不了多少難民。城大有城大的好處,就像津海城外圍的城壕築起來,勉強能容納近三十萬人避難其中,但這樣的城池,防守兵力不能少,同時也避免會有給打入的薄弱處。

一旦等東虜控制冀東地區之後,必然不會忍受側腹有這麼個心腹大患存在,一旦東胡人集中兵力來打津海,到時候要守住津海,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津海最終是守是棄,還要看形勢的發展。不過在燕京還沒有失守,朝廷在京畿尚有數萬能戰兵馬之時,以津海軍及淮東騎營爲主力,守住津海是沒有大問題的。

林續文與吳齊交換過意見,再回到正廳,津海城裡的將領官員,差不多都聚集到官廳。

不管怎麼說,真正的知悉詳情也就那麼幾個人。

即使不怕朝廷日後追究淮東欺罪惘上的罪名,但也不可能公開宣揚,那樣會嚴重打擊津海軍民守城的士氣。

普通將領、官員也只知道林縛暫時離開津海是去山東督運、督軍。

一旦在渤海口的靖海水師全面收縮南下,運兵船又遲遲不通過渤海口北上,東胡人自然能明白淮東軍北上勤王是聲東擊西之計,在冀東的虜兵自然將無所顧忌的往河間府腹地滲透、切割。

眼前緊要的就是要在東胡人反應過來之前,調整津海的防務部署,散在外圍的兵力全面收縮到津海、滄州兩城,以海路爲依託,全力固定這兩座城池。

黃錦年、陳文燈等官員對林縛抽身離開津海一事,也無話可說,眼前最緊要的還是配合林續文守住津海再說。

軍議結束,諸將都奉令去調整部署,吳齊跟在高宗庭後面走出來,喊道:“高先生,高先生……”

高宗庭站住,等吳齊走過來。

“我家大人說,能知他者,必高先生也,”吳齊說道,“事涉機密,不若有失,對於事先不能知會一聲,我家大人要我代爲跟高先生道個歉!”

“知林制置使者,督帥也,”高宗庭微微嘆道,“知道林制置使來津海的消息,督帥便堅持要我跟泉山、定邦來津海。定邦性子倔,死活要留在京中照顧督帥——督帥對定邦的堅持大發脾氣,終是擰不過他。一開始對此我還有些疑惑,這時候便想明白了:督帥一開始就想明白了,燕京會陷爲絕地,林制置使不會將淮東的籌碼都押在北邊——這一別便天人兩隔了……”

說到這裡,高宗庭又忍不住落下兩行清淚來。

“陳芝虎還在燕京,朝廷對他甚爲依重,李兵部應能無羨!”吳齊說道。

“督帥終究不是林制置使,督帥心裡清楚一切,但他始終跨過他心裡的那道檻,使得他處處受奸侫牽制。郝宗成、張協之流,知道督帥的弱點在哪裡,陳芝虎一介武夫,便是在京中,又怎麼護得了督帥?”高宗庭說道。

吳齊心裡一嘆,也不勸什麼,與高宗庭分頭去處置各自手頭的那堆事情。

***********

十七日,在東虜俘臣原內侍省局郎官楊文昌的說降下,昌黎守將在堅守半個月之後,打開昌黎城門,率部向葉濟多鏑投降。積粟約二十萬石以及儲備大量兵甲、軍械的昌黎軍倉便這樣完整的落入東胡人手中。

除了先期進入關內的五萬虜騎,以昌黎爲中心聚集,攻打冀東北城池外,葉濟爾也親率三萬馬步兵抵達臨渝關門,與從南面發動攻勢的那赫雄祁所部夾攻臨渝關。

到這時,東胡人的戰略也暴露無疑,就是要先集中兵力攻陷燕冀等地的外圍城池、軍塞,打通從遼西進入燕冀的通道,然後再長期圍困燕京。只要糧草補給不成問題,東胡人這次絕不會輕易的退到關外去。

也在同一天,林縛與宋佳乘津海號抵達渤海口西城山島,與先期進入這邊的靖海第一水營的船隊匯合。

也是在這一天,淮東勤王軍的運兵船隊,也在靖海第二水營的護航下,抵達渤海口海域……

船桅如牆,站在遼東南角的金州城頭,都能清晰的看到這片海域帆桅如雲、鋪天蓋地——在靖海水師強勢進入,高麗水師被迫從這片海域退出去,縮回到漢陽府休整。

至少這一刻,淮東軍大舉北上勤王的消息給眼前的情形進一步證實。東胡人的快騎從金州馳出,通知遼西以及進入冀東地區的兵馬,小心戒備淮東軍從津海登岸。

林縛負手站在荒涼的西城山島上,眺望一眼望不到頭的南方天空,壓著聲音跟身邊的秦承祖、敖滄海、趙青山等將說道:“這次還不能斬下奢家的一支胳臂,以後就沒有這樣的機會……”

“算著時間,青河也應該從嵊泗返回崇州傳達大人的密令了!”秦承祖說道,“就是不知道奢家在浙東的兵力部署有沒有出現變化!”

“管不了太多了,奢家在浙東的兵力有變化也好,沒有變化也好,這一仗硬著頭皮都要打的!”林縛說道,“傳令南下吧!”

WWW?T Tκan?¢O

第11章 肘腋生變第56章 光復濟南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125章 起霧第35章 落花流水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40章 慷慨赴死易第77章 火炮的缺點第3章 月下心迷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166章 殺身滅族第60章 偏師奇襲第46章 緩兵之計第30章 美人心計第三十五章 雜學之論第113章 廷爭第78章 虎毒食子第5章 初襲第161章 誰是獵物第37章 爭盟第6章 搏兔第20章 拉攏第148章 裂土分封第13章 兵援第86章 戰爭陰雲第19章 遼西大捷第48章 殘寇第10章 嫡爭(一)第133章 主公第154章 歸心第1章 捍海堤第97章 晉安攻守第1章 江寧風月冷無邊第60章 賜婚傳言第143章 樂極生悲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102章 犄角長山島第132章 敵潰如潮第11章 嫡爭(二)第七十九章 夜長夢多第62章 反擊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3章 甄氏第147章 崇國公第112章 荊州攻防第87章 接戰第71章 野心第46章 國相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48章 花亭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50章 戰訓識字班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襲上林裡(三)第30章 援兵渡海第29章 啄木鳥之迷第110章 援軍第16章 棋盤落子第18章 激將第56章 淮陽獎功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48章 信傳浙南第36章 月涌江流第122章 勸降第36章 對壘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9章 三沙灣第39章 封河第95章 危機未解第11章 匪禍第54章 庵堂驚情第23章 會審第9章 大潰第21章 斷糧第4章 分歧第142章 血濺五尺第125章 陽信故人第116章 斬將第14章 東行出海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一百一十二章 迷離姻親(二)第30章 定策西沙島第十章 石樑縣裡充強豪第57章 自薦爲妾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34章 鐵流第21章 國務第二十二章 顧氏家人(一)第116章 斬將第2章 江寧風潮(2)第25章 道不同第5章 江寧風潮(五)第38章 臣子忠心第9章 郊迎(二)第35章 鏖戰第83章 帝心第35章 百般相思第31章 土地
第11章 肘腋生變第56章 光復濟南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125章 起霧第35章 落花流水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40章 慷慨赴死易第77章 火炮的缺點第3章 月下心迷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166章 殺身滅族第60章 偏師奇襲第46章 緩兵之計第30章 美人心計第三十五章 雜學之論第113章 廷爭第78章 虎毒食子第5章 初襲第161章 誰是獵物第37章 爭盟第6章 搏兔第20章 拉攏第148章 裂土分封第13章 兵援第86章 戰爭陰雲第19章 遼西大捷第48章 殘寇第10章 嫡爭(一)第133章 主公第154章 歸心第1章 捍海堤第97章 晉安攻守第1章 江寧風月冷無邊第60章 賜婚傳言第143章 樂極生悲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102章 犄角長山島第132章 敵潰如潮第11章 嫡爭(二)第七十九章 夜長夢多第62章 反擊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3章 甄氏第147章 崇國公第112章 荊州攻防第87章 接戰第71章 野心第46章 國相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48章 花亭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50章 戰訓識字班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襲上林裡(三)第30章 援兵渡海第29章 啄木鳥之迷第110章 援軍第16章 棋盤落子第18章 激將第56章 淮陽獎功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48章 信傳浙南第36章 月涌江流第122章 勸降第36章 對壘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9章 三沙灣第39章 封河第95章 危機未解第11章 匪禍第54章 庵堂驚情第23章 會審第9章 大潰第21章 斷糧第4章 分歧第142章 血濺五尺第125章 陽信故人第116章 斬將第14章 東行出海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一百一十二章 迷離姻親(二)第30章 定策西沙島第十章 石樑縣裡充強豪第57章 自薦爲妾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34章 鐵流第21章 國務第二十二章 顧氏家人(一)第116章 斬將第2章 江寧風潮(2)第25章 道不同第5章 江寧風潮(五)第38章 臣子忠心第9章 郊迎(二)第35章 鏖戰第83章 帝心第35章 百般相思第31章 土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头沟区| 安阳市| 沛县| 礼泉县| 威远县| 江安县| 阿合奇县| 青铜峡市| 益阳市| 钟山县| 昌吉市| 长武县| 永定县| 宜君县| 巫山县| 长垣县| 安西县| 遂溪县| 长治市| 泸西县| 安丘市| 西和县| 南召县| 朝阳区| 高淳县| 岑溪市| 贺兰县| 兴化市| 肇东市| 湾仔区| 延吉市| 三台县| 三原县| 石嘴山市| 鲜城| 缙云县| 枣庄市| 鹤壁市| 二连浩特市| 南召县| 海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