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局糜爛(二)

顧悟塵看不透林縛心中所想,他進營帳來,讓人將營門簾子掀起來,讓晞微的光亮照進來帳裡,他搓著臉解乏。楊樸泡了兩杯濃茶送進來,他打了個呵欠坐到椅子上,要人給他打盆冰涼的井水來洗臉醒神,又問林縛:“你北上時早就發現石樑河兩岸的異狀,此事可曾與別人說起過?”

“沒有,”林縛說道,“秦城伯過境時,我就想親自跟去洪澤浦裡看一看,好多探一些情報,沒想到也差點一起栽裡面……”

“以後要多慎行,此番總算是有驚無險,”顧悟塵對林縛很看重,自然不希望他在洪澤浦裡有什麼意外,又氣惱的說道,“李卓總是輕言冒進,他卻不知道保住江寧府安然無恙比什麼重要,所幸其他大人都知輕重,沒人依他。左尚榮會潛往濠州坐鎮指揮平叛之事,我去東陽府,其他事待請示過朝廷中再議。這些事屬機密,你不要與旁人說。我本來想帶你去東陽,但是想到江寧這邊事情也多,沒個人也不行,你就留在江寧……”

“東陽通判林庭立可有消息?”林縛問道,也不知道楊樸有沒有跟他說顧盈袖不願住進城的事情,這件事情顧悟塵不提,他也不能問。

林縛知道顧悟塵是去東陽府坐鎮親自指揮平叛諸事,林庭立若能代替沈戎掌握東陽局勢對形勢更有利。畢竟沈戎爲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跟地方上豪族矛盾很深,此時反而不如林庭立更迅速糾集鄉勇穩定東陽府局面。

洪澤浦地接四府,分別是東陽府、濠州府、淮安府、維揚府,主要是在濠州府與淮安府境內。

林縛在軍營坐了半夜,從楊樸、馬朝那裡也知道周邊局勢發展與官府佈置。

維揚府有董原坐鎮,而且在事變後,董原也迅速率府軍與寧海鎮軍所部兩營鎮軍到維揚府西北部的金湖坐鎮,鉗制住從洪澤浦進入樊良湖的水道;淮安府剛將緝盜營主力陳韓三部調入,就鎮守在洪澤浦東北,局勢能穩住。唯有濠州府正當洪澤浦亂局,濠州府所轄泗州又最先陷落,江東提督府所轄的長準鎮主力在濠州府以北,此時平定洪澤浦亂事只能主要依靠長淮鎮兵力,江東提督左尚榮潛去濠州府坐鎮也是當然。

東陽府只有東北角的石樑縣嵌入到濠州府、淮安府、維揚府、江寧府四府之間,東陽府境內大部的局勢不至於很快糜爛。按察使司對府軍是有節制之權的,東陽知府沈戎受傷不醒,顧悟塵代表三司去東陽府坐鎮節制軍事也是恰當。

“石樑縣陷落時,林庭立受了輕傷,不過沒有大礙,此時已經回東陽了。”顧悟塵說道。

“對了,石樑縣因何陷落?”林縛問道,他知道林庭立去石樑縣能掌握一千二三百名兵力,特別是東陽府馬步兵,給沈戎調教兩年多,戰力相當不錯,不應該一天都堅守不下來。

“三司收到三封信報,分別來自石樑知縣樑左任、東陽通判林庭立與東陽司寇參軍陳恩,三封信報對石樑縣失陷莫衷一是,”顧悟塵嘆息說道,“根據你所補述的情況,很可能是林庭立無法約束東陽府馬步兵,敵寇襲來,東陽司寇參軍陳恩保存實力率領東陽馬步兵自行撤回東陽。樑左任有守土之責,東陽府馬步軍與東陽府官員撤出後,樑左任與石樑縣屬員就再沒有消息傳來……信報我這邊有抄件,詳細情況你拿去看了就知道。”

這三封信報都是密件,楊樸親自去將抄件取來,林縛讀後恨不得將抄件撕得粉碎。

說起來林庭立雖然位高權勢,關鍵時刻卻沒有掌握大局的能力。

林庭立先與樑左任等石樑縣官員就要不要救援上林裡而起了爭執,一直拖到昨日午時林庭立才率領東陽府馬步兵離開縣城趕往上林裡,那裡林縛已經等不及先行撤出上林裡了。

若是林庭立能在午前趕到上林裡,林縛自然會與他兵合一力將劉安兒所部驅逐出上林裡。那時水寨勢力看上去人多勢衆,但是精銳卻很有限,林庭立能將東陽馬步兵帶來,林縛與其兵合一處就有一千三四百精銳可用,將劉安兒所部驅逐出上林裡還是有把握的。

但是林縛承擔巨大的壓力,在上林渡河汊子口跟劉安兒所部對峙也只堅持到午時就撤出,如此想來也真叫人惋惜。

林縛午時撤出後,東陽府步馬兵趕到上林裡,與劉妙貞部試探性的接觸了兩次,傷亡極微,但是到午後,千餘馬步兵突然就給東陽司寇參軍掌握折返東陽府而去。林庭立獨木難支,給脅裹而走。

其時,石樑縣只剩三百餘守軍,劉安兒、劉妙貞率部趁勢奔襲,沒堅持多久就告失陷。

林縛將三封抄件細讀了一遍,覺得甚是疑惑,東陽司寇參軍陳恩當真是膽大妄爲,林庭立要有魄力,甚至可以將他抓起來就地正法,他皺眉問道:“信報裡都說東陽知府沈戎中箭後一直昏迷不醒,但是他的傷勢到石樑縣後是否有轉機,我們畢竟不清楚。”

“這事不要亂猜測。”顧悟塵說道。

“呃。”林縛應了一聲,看顧悟塵的臉色,看來他也看到這個疑點。

輔國將軍殞命駱陽湖,駱陽湖是在東陽府境內,其時沈戎又在場,失察之罪不少。要是沈戎一直都昏迷不醒,朝廷自然也不能對也太苛求下詔問罪。另外,沈戎一直昏迷不醒,東陽府的形勢再糜爛一些,跟他也沒有多大的關係。

林縛相信擅使陰謀的沈戎絕對做得出這樣的事情來,不過他也知道顧悟塵此時是有意拉攏沈戎的,沈戎在朝庭歷次黨爭中都是騎牆派。

林縛沒有再多說其他的,他說道:“大人要去東陽府坐鎮,身邊沒人不行,我不能隨大人前往,總究是放心不下。此次隨我到江寧避難的還有上林裡四百名鄉勇,其中兩百人是沿途收攏的散勇需整頓,另兩百人都是整編制。他們經歷過駱陽湖水戰,可堪用,兩名指揮一人是林族子弟、另一人也是上林裡本鄉子弟,也能信任,他們就在營裡休息,大人可將他們一起帶去東陽府,我留在江寧也稍放心。這兩百餘鄉勇銀餉之事,也不用大人操心,我都有安排。”

“好,你快將他們兩人請過來……”顧悟塵聞之心喜,忙讓林縛去將人請來,林縛剛要低頭出去,他又喊住林縛,說道,“我陪你一起去,從上林裡撤過來,大家也都疲憊,我應該去看望大家的……”

東陽知府沈戎一直有整頓地方鄉勇的心思,只是給地方豪族強烈抵制,成就不大,但手裡也有三營馬步兵可堪一用。顧悟塵此去東陽府坐鎮,能否有效節制地方,調動府縣資源用來平定洪澤浦亂事,他手裡有可用之人、有用之兵,諸事就能抓住主動。

按察使司也只有千餘緝騎,用處甚多,顧悟塵只能帶百多騎當護衛去東陽,林縛此時將兩百餘訓練有加的上林裡鄉勇交給他,當真是替他解決了一個頭疼的問題。

顧悟塵當然也不吝嗇親自走一趟去籠絡一下上林裡鄉營的將領。

“諸鄉勇們也休息了好些時候,那就索性讓他們出來列陣,請大人檢閱,有什麼吩咐也可以一起訓示。”林縛說道。

在當朝冗雜的官僚體系裡,顧悟塵要算一員能吏,學問、見識都要強過常人,性格也堅毅,做事也能事必親躬,只是他心中派系鬥爭的觀念太深,一是與當前朝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黨爭形勢有關,二是與顧悟塵的個人經歷有關。當年顧悟塵給罷官流軍也是西秦黨所害,此時又怎麼對西秦黨官員手軟?

不管怎麼說,林縛在江寧的根基很淺,借顧悟塵這棵大樹好乘涼,林縛不能吝嗇的將鄉勇都抓在自己手裡,首先還是要助顧悟塵將根基打堅實了,更不能讓顧悟塵在東陽府有什麼閃失。

另一方面,林縛身上始終打著林族子弟的標籤,林族要是一蹶不振,對他也沒有什麼好處。

林縛與林庭立一直都沒有直接的衝突。在諸多事上,特別是林縛在江寧自立門戶一事,林庭立都是默許的態度。從駱陽湖逃脫之時,林庭立也頗爲信任的將鄉勇交給林縛指揮,甚至將林宗海這個絆腳石帶走。林縛不能不投桃報李。

林縛知道顧悟塵有拉攏沈戎的意思,那他去東陽府很可能就會壓制林庭立。

有些話,林縛不能明說,但是他交給顧悟塵帶去東陽府的這兩百餘鄉勇,都是林家花心思與重金在上林裡整編出來的。這兩百餘鄉勇此時仍是效忠林族的,林縛是要顧悟塵在東陽府辦事依重這兩百鄉勇,從而影響到他對林庭立的態度。

再一個,林縛將四百多鄉勇都留在江寧,萬一林庭立使林宗海前來江寧,林縛自然不便跟林宗海爭鄉勇的指揮權。他在江寧已經自立門戶,除了林夢得跟盈袖,林族其他人也不會支持他掌握這支鄉勇。

由林濟遠、陳壽巖率領兩隊鄉勇跟顧悟塵去東陽府。林庭立不是蠢人,即使猜不到林縛的初衷,也應該知道此事對他在東陽府的處境極爲有利,多半不會讓林宗海來江寧跟林縛搗亂。另外,留在江寧的近兩百鄉勇,其中還一隊百餘人編制未散,由趙青山統領。趙青山與趙虎是遠堂兄弟,關係較爲親近,易於掌握。還有百餘人是給趙能偷襲潰逃出去、給林縛沿途收攏來的鄉勇。這部分鄉勇,林縛可以名正言順的進行整頓,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

PS:求紅票。

兄弟們順手在梟臣主頁的中間拿鼠標點兩下。

第70章 長樂王第67章 北地第79章 火中慄第14章 東海形勢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40章 岌岌可危第33章 進城殺馬第9章 拔營第六十三章 傷亡第35章 計定九里山第114章 逃離第39章 糧足傷農第77章 孤臣忠烈第18章 兵亂難止第35章 整頓第79章 算計第28章 援助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8章 決勝東線第10章 浙南第65章 開漕諸策第六十二章 新仇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137章 配刃第58章 軍功交易第151章 新格局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94章 不容拒絕第1章 捍海堤第7章 城門觀戰第11章 肘腋生變第49章 轉攻爲守第八十七章 兵退如潰第49章 追敵第7章 左右爲難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33章 滲透第133章 驚弓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52章 兵臨營前第16章 淮山棧道第28章 援助第135章 遺計第45章 行路難第二十章 誘殺第131章 夜下血流第54章 清算降叛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91章 大喜之日第137章 屈人之兵第42章 伏火弩第56章 飛熊之死第145章 惡奴第75章 新仇舊恨第一章 江寧途中(一)第56章 太行山奇兵第74章 顧慮第150章 打回原形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65章 開漕諸策第23章 雪夜話淮王第45章 渡淮第63章 寧王一系第73章 青州軍第57章 好快第54章 清算降叛第88章 對峙第63章 寧王一系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銀(三)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154章 渡河第29章 啄木鳥之迷第14章 東海形勢第97章 聯兵拒寇第41章 守陽信第64章 入土爲安第69章 爲何造反第71章 南陽第67章 洪澤舊事第86章 臨行第35章 抉擇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45章 典錢鋪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10章 初戰第25章 回崇州第37章 爭盟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63章 開海漕第27章 變化第1章 林政君號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庭訓之死(二)第69章 渡口大潰第130章 池州謀第12章 大功將成第1章 林政君號第60章 梟心難測第78章 少年子
第70章 長樂王第67章 北地第79章 火中慄第14章 東海形勢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40章 岌岌可危第33章 進城殺馬第9章 拔營第六十三章 傷亡第35章 計定九里山第114章 逃離第39章 糧足傷農第77章 孤臣忠烈第18章 兵亂難止第35章 整頓第79章 算計第28章 援助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8章 決勝東線第10章 浙南第65章 開漕諸策第六十二章 新仇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137章 配刃第58章 軍功交易第151章 新格局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94章 不容拒絕第1章 捍海堤第7章 城門觀戰第11章 肘腋生變第49章 轉攻爲守第八十七章 兵退如潰第49章 追敵第7章 左右爲難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33章 滲透第133章 驚弓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52章 兵臨營前第16章 淮山棧道第28章 援助第135章 遺計第45章 行路難第二十章 誘殺第131章 夜下血流第54章 清算降叛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91章 大喜之日第137章 屈人之兵第42章 伏火弩第56章 飛熊之死第145章 惡奴第75章 新仇舊恨第一章 江寧途中(一)第56章 太行山奇兵第74章 顧慮第150章 打回原形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65章 開漕諸策第23章 雪夜話淮王第45章 渡淮第63章 寧王一系第73章 青州軍第57章 好快第54章 清算降叛第88章 對峙第63章 寧王一系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銀(三)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154章 渡河第29章 啄木鳥之迷第14章 東海形勢第97章 聯兵拒寇第41章 守陽信第64章 入土爲安第69章 爲何造反第71章 南陽第67章 洪澤舊事第86章 臨行第35章 抉擇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45章 典錢鋪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10章 初戰第25章 回崇州第37章 爭盟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63章 開海漕第27章 變化第1章 林政君號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庭訓之死(二)第69章 渡口大潰第130章 池州謀第12章 大功將成第1章 林政君號第60章 梟心難測第78章 少年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洪县| 龙胜| 彰武县| 沿河| 清徐县| 尼勒克县| 渝北区| 邓州市| 聊城市| 白山市| 兴安县| 武穴市| 栖霞市| 高安市| 肇源县| 张家口市| 岳池县| 安塞县| 祁阳县| 额尔古纳市| 乌拉特后旗| 垣曲县| 广昌县| 凤冈县| 肃宁县| 肥乡县| 密山市| 塔城市| 柘城县| 噶尔县| 新宾| 万全县| 潜江市| 浏阳市| 枞阳县| 临漳县| 长岛县| 平罗县| 岚皋县| 长白|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