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6章 太行山奇兵

年初前後,晉魯之交的太行山南麓山脈,大雪封山。

一隊由十數匹騾馬、二十餘名葛衣漢子組成的商隊,大雪天氣,艱難的在太行大山間行進。這是晉南、魯北之交尋常能見的商旅騾馬隊,主要是瘦骨嶙峋的騾子,僅有爲首的兩名騎著馬,隨身都有防山賊路盜的樸刀。

漢子們多顯得精瘦,布巾包頭,迎著刀子割似的寒風,臉露出來,有著風吹日曬的蒼桑,完全是晉南、晉中一帶山區漢子的模樣。

商路在人跡罕至的大山之間也不知道艱難的行了多久,天色將暮,忽而傳來幾聲尖銳的哨鳴聲,聽著像是大鳥嘯鳴;爲首的漢子擡頭望去,遠山雪樹相映,看不見鳥獸的影子,回頭從身邊之人手裡接過望鏡,往嘯鳴聲處望去,在暮色將至的峰崖上懸掛著一支點燃的火把。要不是望鏡,隔這麼遠,絕難看清楚。

“這裡應該是燕子峪?”爲首的漢子問身邊的人。

淮東所制的地圖,還無法精細的將太行大山裡每一個山溝、山谷都標識出來,認路還是要靠晉南山區出身的嚮導——實際上,淮東軍雖然有很多晉南山區出身的人,但離開家鄉好些年,能在這大山之間不走失方向,也是少之又少。

約定是在燕子峪接頭,只是鶴壁的接應點給敵人破壞,部署在鶴壁的眼線都給敵人抓獲,所行在接應點給破壞前,情報傳遞出來,使吳敬澤等人得以避開敵人在鶴壁設下的陷阱。

吳敬澤等人只能冒險繞過鶴壁城直接進入太行山,但沒有嚮導,在太行山南麓大山之間轉好幾天,還是沒有辦法準確的摸到燕子峪。

就在諸人斷不定方位之時,從側翼的深谷子傳來人馬踩踏的動靜;商隊立即警惕的將爲首的吳敬澤保護在當中,吳敬澤反而放鬆下來:不要看燕胡控制北地已經有七八年間,但其勢力還沒有滲透到太行山深處來,即使他們的行蹤泄露,搜捕的敵軍要後追,要麼前截,不可能從冷僻的深谷子裡串出人馬來。

片刻之後,從深谷子走出百餘人馬來,爲首者看到吳敬澤,欣喜的說道:“果斷是敬澤將軍你們。鶴壁那邊的點給胡狗子敲掉了,從濟南到太行山的聯絡就斷了,就沒有辦法確認敬澤將軍你們具體進山的時間,魏頭只能派遠哨子到山邊緣等候,但遠哨又不能確認是你們,不敢貿然接觸,一路過來還安寧……”

“一路還算順當,”吳敬澤看到爲首是軍情司先期派來太行山聯絡的羅守山,這些天穿越敵境的緊張跟疲憊一掃而盡,問道,“中龍將軍人在哪裡?”他們在路上耽擱了好些天,有些事要立即見到魏中龍商議,就擔心魏中龍及他的部隊離燕子峪太遠。太行山裡轉移十分困難,可能就隔著二百里地,要轉移過來,說不定一兩個月都是不能成功,三月要做好北伐的準備,時間非常的緊。

“魏頭就在後面,”羅守山說道,“等了這些天不見你們進來,魏頭急著想帶兵出山去接你們……”

說話間,就聽見有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不是魏中龍不是誰?

“敬澤一路辛苦了,”魏中龍跳下馬來,與大步迎上來的吳敬澤握住手,“得信說你要過來,就盼著你能早些時間過來,這幾日可把我愁死了……”

“魏叔叔。”吳敬澤身邊一名青年走過來喚道。

魏中龍側頭看去,看著青年臉形像故人,遲疑的問道:“你是行文還是行武?”

“魏叔叔,我是行武。”

“哈哈,周同那傢伙,怎麼捨得你跑到太行山來?”魏中龍看到故人之子,欣喜的一巴掌拍在周同次子周行武的身上,見他身子紋絲不動,說道,“好小子,身子剛結實啊。”

“我爹爹說,男兒當多磨礪才能成器,”周行武說道,“大哥從高等陸軍指揮學堂結業後,也給我爹趕去南洋……”

“周同那傢伙,當初把你們兄弟倆當成寶貝疙瘩,這時候又一腳踢到天南海北。”魏中龍哈哈大笑,與吳敬澤說道,“燕南相聚時,你我都值青壯之年,龍精虎猛,誰能想到十年時光短短的就這麼過去,該是輪到行文、行武他們龍精虎猛了……”又與吳敬澤解釋身後諸將。

燕南戰事時,魏中龍、周同、楊一航、馬一功、吳天,以馬一功年歲最長,也不過四十一歲,其他四人都只有三十多歲,轉眼十年時光過去,諸人子嗣都成年、披甲上陣了,難免叫人感慨。

燕南戰事結束後,楊一航、馬一功、吳天等人留在津海,組建津海軍,周同放棄將職,隨林縛南下,魏中龍則不忿燕京對晉中軍的處置,直接棄將職離去,入太行山拉起人馬做起鬍子來。

在北地失陷後,晉中、燕薊的抵抗勢力一時間不及南撤的,都退入太行山據險以守,堅持抵抗,與魏中龍一起的,共有十三家。七八年來,燕胡都不斷加強對太行山抵抗勢力的圍巢,十三家勢力不幸給消滅的就有四家,其餘九家也經過聯合、合併,形成五股同盟勢力,分佈在千餘里太行山的南北中諸段深山裡,堅持抵抗。

淮東雖然很早就聯絡魏中龍,但永興初年,淮東經歷的戰事不斷,資源也十分緊缺。而長淮軍、青州軍以及樑家兵馬相繼潰敗南撤,使得太行山給徹底隔絕在燕胡控制的北地腹心處,要聯絡、支援十分的困難。

一直到永興四年江寧會戰之後,那時雖說奢家還除、江西未下、荊襄還一片混亂,但整個大局的脈絡已能夠看清楚,北伐也不是一點影子都沒有,林縛在那時才命令吳齊建立敵後情報網,派更多的人與魏中龍聯絡,通過各種渠道,主要將金銀等硬通貨資源運往太行山中,幫助魏中龍像根刺一樣,紮在北地的胸口上,叫燕胡舒服不得。

魏中龍當年憤然離去,是對朝廷不滿,但對林縛還心服口服的。吳天雖然在津海守城戰中犧牲,但身後殊榮不減,子嗣入淮東也受到很好的照顧,而周同、馬一功、楊一航等與魏中龍同出晉中將門的晉江軍系將領,無一不是淮東軍的核心將領,魏中龍自然並不牴觸融入淮東軍。

這些年來,魏中龍所部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將領,都是淮東直接派遣,也派出不少將領到淮東受訓再回來任職;大規模的往太行山輸送物資很困難,除了將金銀等硬通貨運入太行山中,林縛更是指令軍情司派遣大量的工匠通過燕胡封鎖線進入太行山中,幫助魏中龍所部就地小規模的開礦鍊鐵、打造兵甲,提高戰力。

吳敬澤這次過來,是受命過來,正式協助魏中龍將所部改編爲受軍部直轄的太行山獨立鎮師,魏中龍出任制軍,吳敬澤將擔任副制軍兼參謀軍事。

當初在燕南時,吳敬澤與魏中龍有過短暫的並肩作戰的經歷,故而也不生分,聽著魏中龍感慨歲月易逝,也是心生感慨。

吳敬澤從軍的時間更久一些,他的長子也是犧牲於戰場之上,但袁州戰事之後,他雖然就職地方,擔任袁州司寇參軍及通判等職,雖然能安穩的享受富貴,但思來想去,吳敬澤還是覺得自己適合營伍、適合戰場,在袁州任職期間就多次上書請求返回營伍,林縛纔會調他通過敵境,潛來太行山。

吳敬澤等人脫去僞裝,隨魏中龍、羅守山等人摸著險闢的山道,進入獨立鎮師前部兵馬駐守的飛馬峪休息,獨立鎮師的主駐地,在太行山更深處。

“這下子是應該下決心打大仗了,”到飛馬峪,魏中龍就有些迫不及待的拉住吳敬澤問道,“主公他計劃怎麼打、計劃何時打?”

“軍部是要求太行山獨立鎮師主力,在三月份就全部轉移到薊西南山區靜待戰機。”吳敬澤說道,“到底何時打,是輕輕的打,還是狠狠的打,這個還要看南邊準備情況……”

“好一個窩心拳!”魏中龍興奮的拍著大腿,他也是對兵略極爲熟悉,聽吳敬澤帶來的軍令是要他部往北轉移,轉移到可以西南角威脅燕京城的方位上,自然能想到北伐核心戰略是直搗燕京,而不是從突破山東防線開始,往兩翼展開,“就應該他孃的一次打他一個狠的!”緊接著,魏中龍又遲疑起來,問道,“胡狗子這些年來,在登州、遼東尖下了不少的苦工夫,修了不少島壘,號稱鎖海如城,海口子那裡固如雷池,靖海水師有把握將那海口撕開……”

“山裡的斷灰鐵煉得怎麼樣?”吳敬澤問道,“硝石、硫磺備下多少?”

“斷面灰鐵煉出七八千斤,硝石、硫磺好不容易千把斤左右,”魏中龍說道,“不過造牀弩、蠍子弩,用不著這麼好的鐵料……”

“其他戰械用不著這麼好的鐵料,但斷面灰是用來造伏火弩的。”吳敬澤笑道。

“伏火弩,”魏中龍聽得眼睛發亮,說道,“聽羅守山把伏火弩說得神乎其神,一弩下去,能把山轟開。要是果真如此厲害,那撕開海口子就容易多了。”

魏中龍所部在太行山堅持抵抗,但太行山裡物資十分匱乏,他們能得到淮東大量的金銀補足,可以跟山外的鄉族勢力交換物資,鹽糧勉強不缺,鐵馬等物資就缺得厲害。雖說有一個鎮師編制兵力,但整體戰力還遠遠比不上淮東軍當前的精銳鎮師。

“倒沒有這麼厲害,聽他胡吹,”吳敬澤笑道,“實心彈的話,也就比得上中型拋石弩吧,但能裝車輪,用騾馬拖了就能走,停下來就能打,部署在陣前、陣後、陣中都能隨意,十分方便。另外,崇州新造的戰艦,一艘船能配備伏火弩一百單八架……”

“乖乖,”魏中龍興奮了要叫起來,說道,“這還不叫厲害,胡狗子打南陽,可用到一百架拋石弩;如今淮東一艘戰艦就抵胡狗子打南陽時的全部戰械,還不把他們打得嗷嗷直叫?”

魏中龍自小學的就是正統兵法,自然知道在攻城裡動用一百架拋石弩是何等的威力。淮東一艘戰艦就相當裝備一百單八架中型拋石弩,想想也叫人興奮。

“從鶴壁往南,封鎖十分的嚴密,人能過來就算謝天謝地了,鐵料、焰石還有硫磺等物運不過來,只能讓你們就地準備,”吳敬澤說道,“不過有了斷面灰,造伏火弩就容易了。苦膏這邊不能造,但胡狗子死活也猜不到苦膏是伏火丹的主藥,還以爲是染料。我們這次就帶了三千斤苦膏來,以後陸陸續續還能偷運一些進來,但其他都要你們這邊準備。”

苦膏是伏火丹最關鍵的一味主料,是焦煤油的提煉物,倒不是太行山裡不能造。不過在加強太行山獨立鎮師戰力的同時,林縛也擔心火藥及火炮技術太早傳播出去,故而還是使苦膏還是由淮東直接偷運進去。

苦膏在給發現燃爆性之前,本身就是作爲青藍染料的原料來使用,跟傳統的藍染很相似,非淮東匠師不能分辨,故而吳敬澤他們冒充染料商人進晉中,就絲毫沒有給覺察。

吳敬澤聽得山中已經備下七八千斤優質的斷面灰鐵,知道要造重型伏火弩不可能,但四斤輕型伏火弩能造二十架來,四斤戰弩也是最容易造的——四斤戰弩即使發射散彈,也能抵得上四五十張強弩,技術成熟後,造二十架輕型伏火弩,要比造八百一千張強弩容易、省事。而且四斤輕型伏火弩,不比十二斤、二十四斤重弩那麼笨重,最適合隨機動性不足的魏中龍所部在薊西地區野戰。

太行山獨立鎮師戰力偏弱,而且燕胡對太行山裡的抵抗勢力不是沒有防備,要想太行山獨立鎮師,在北伐戰略發揮大作用,必須要出乎燕胡人意料的加強其戰械。

第50章 奪壘第一百三十章 奇襲上林裡(一)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5章 黑水洋第85章 轉折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138章 鐵松溪阻敵第87章 風捲殘雲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88章 對峙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86章 殘局碎夢第69章 爲何造反第75章 手段第70章 淮山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60章 賜婚傳言第87章 試探第127章 皇城第二章 江寧途中(二)第9章 郊迎(二)第88章 對峙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6章 息議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33章 觀星臺第60章 偏師奇襲第43章 欺君第29章 陣戰第9章 三沙灣第一章 碎濤如雪第121章 勇戰第102章 犄角長山島第48章 敵軍太狡猾第118章 待援第5章 幕僚第60章 梟臣第76章 擔憂第56章 態度第43章 潰不成軍第十七章 肥差任選第63章 淮西第154章 歸心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49章 東行第63章 淮西第49章 戰勢第27章 失城第102章 未雨時第6章 搏兔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47章 錢莊之議第48章 花亭第98章 留後處置第42章 五虎凋零第51章 驅虎吞狼第62章 遷島第13章 殘破第129章 還都第37章 困獸第37章 遷族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15章 裂痕第14章 立場第六十三章 傷亡第51章 驅虎吞狼第3章 江寧風潮(三)第30章 堵口第50章 驅狼吞虎第107章 疑兵之計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67章 自顧不暇第159章 暗渡陳倉第71章 野心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75章 摧枯拉朽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69章 不臣第54章 河西第十三章 海島生存(一)第6章 私糧入京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11章 嫡爭(二)第36章 舊瓶新酒第六十三章 傷亡第25章 海陵知府第33章 滲透第5章 狗官第125章 政事無非話家常第28間 應子第61章 論農
第50章 奪壘第一百三十章 奇襲上林裡(一)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5章 黑水洋第85章 轉折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138章 鐵松溪阻敵第87章 風捲殘雲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88章 對峙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86章 殘局碎夢第69章 爲何造反第75章 手段第70章 淮山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60章 賜婚傳言第87章 試探第127章 皇城第二章 江寧途中(二)第9章 郊迎(二)第88章 對峙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6章 息議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33章 觀星臺第60章 偏師奇襲第43章 欺君第29章 陣戰第9章 三沙灣第一章 碎濤如雪第121章 勇戰第102章 犄角長山島第48章 敵軍太狡猾第118章 待援第5章 幕僚第60章 梟臣第76章 擔憂第56章 態度第43章 潰不成軍第十七章 肥差任選第63章 淮西第154章 歸心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49章 東行第63章 淮西第49章 戰勢第27章 失城第102章 未雨時第6章 搏兔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47章 錢莊之議第48章 花亭第98章 留後處置第42章 五虎凋零第51章 驅虎吞狼第62章 遷島第13章 殘破第129章 還都第37章 困獸第37章 遷族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15章 裂痕第14章 立場第六十三章 傷亡第51章 驅虎吞狼第3章 江寧風潮(三)第30章 堵口第50章 驅狼吞虎第107章 疑兵之計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67章 自顧不暇第159章 暗渡陳倉第71章 野心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75章 摧枯拉朽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69章 不臣第54章 河西第十三章 海島生存(一)第6章 私糧入京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11章 嫡爭(二)第36章 舊瓶新酒第六十三章 傷亡第25章 海陵知府第33章 滲透第5章 狗官第125章 政事無非話家常第28間 應子第61章 論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新县| 个旧市| 天镇县| 大同市| 肇庆市| 永登县| 中牟县| 康保县| 新蔡县| 乌兰察布市| 巩义市| 肇庆市| 米林县| 华坪县| 阿荣旗| 大渡口区| 时尚| 和顺县| 龙里县| 新竹市| 北安市| 长葛市| 墨竹工卡县| 准格尔旗| 英山县| 贵溪市| 京山县| 信丰县| 搜索| 新营市| 方山县| 平谷区| 三亚市| 佛冈县| 固镇县| 原平市| 西丰县| 梨树县| 明星| 仁布县| 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