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7章 試探

自樑家與淮東改善關係之後,在重建崇州舊城時,林縛專門撥出一筆銀子用於修繕海陵王府的舊宅子,叫崇州舊城西北角這一片宅子看上去有些王府氣象。

清晨元嫣剛要侍女陪著出門去,就聽著“嗒嗒嗒”馬蹄踏街石的亂響傳來,擡頭看見一長溜馬隊從東門行來。

元嫣不曉得林縛已回崇州的消息,問過站在臺階前等候的王府長史高強及內侍左貴堂,才曉得林縛回崇州已有兩天,今日約好過來給太后及海陵王請安。

相別又是一年未見,元嫣曉得她應該回避,但心如鹿跳,紅著臉站在門檐下不走……

“元嫣公主這是要出門去啊?”林縛下馬來,看到元嫣與兩名侍女站在臺檐前,笑問道。

元嫣滴溜溜的眼珠子一轉,狡黠的回道:“我剛回來正要進府門,看著馬隊威風凜凜,原來是彭城郡公啊!”

高強與左貴堂又不便拆穿元嫣公主的謊言,與林縛說太后及海陵王已在東苑相候,擁著林縛與元嫣往裡走。

謝朝忠領兵出征所帶來的危機,即便是淮東,也僅是有限的十數人瞭解,海陵王府跟江寧本身就隔了一層,還不能感覺到進入八月之後局勢的緊迫。

謝朝忠領兵出昱嶺關,與淮東、江州策應,對浙閩軍進行三線打擊,從表面上看,不去考慮江寧的錢糧供應能力以及浙西的複雜地形,這個策略並無不當之處,貌似還十分的高明。

即使謝朝忠領兵出征事使得陳西言、左承幕、林續文等人在廟堂之上跟餘心源、王添、王學善等人激烈爭執,在外人看來,這更像黨爭及吳黨內部派系之間的傾軋——浸淫權爭半輩子的太后梁氏,也看不到謝朝忠領兵出征本身蘊含多少危機,她所看到是圍繞謝朝忠出征事所產生諸多派系之間的明爭暗鬥。

當朝不興跪禮,林縛登堂入室,給太后及海陵王元鑑海作揖行過禮,坐下說道:“微臣林縛在徐州督戰,戎馬倥傯,未能周全照顧太后跟王爺的起居,實在罪過,隔天就要去浙東督戰,特來這邊問侯一聲,太后及王爺有什麼吩咐,我在崇州,也會悉數照辦?”

“林卿有心了,哀家住在崇州,倒沒有什麼不順心的……”太后眼神不好使,只能模糊的看到林縛坐在跟前的影子,她顫抖著伸手去拉身邊伺立的苗碩,說道,“彭城公近來又添麟子,哀家沒有什麼能拿出手,準備了一樣小玩藝做賀禮,你快拿給彭城公……”

苗碩將漆盤端上,揭開綢布,是一枚晶瑩剔透的玉蟬,林縛謝道:“謝太后賞……”

海陵王元鑑海要窘迫得多,送了一枚長命百歲的銀鎖做賀禮,還是拿淮東額外撥給海陵王府的銀子請銀匠打造的。

元鑑海從亂軍中逃脫南下,從青州輾轉到崇州,隨身即使有什麼財物,也多給王府長史高強等官吏盤剝一空。

要不是樑家跟淮東改善關係之後,淮東額外撥銀子改善王府的生活,元鑑海怕是連綢衣都穿不起。

“林縛就要去浙東督戰,臨行前王爺可有什麼要告誡林縛的?”林縛問道。

元鑑海愣了一下,他原以爲林縛過來只是例行問候一聲,沒想到他會問及南線戰事!

太后梁氏聽到這裡,皺似雞皮的手也是一顫,打愣的停在那裡。

“林卿善兵,天下之首,本爺要說什麼話告誡林卿,怕要給天下人笑掉大牙了。說到用兵,本王還要向林卿請教呢。”元鑑海笑道,他不明白林縛爲何有這突兀的一問,只是敷衍應對。

從濟南城破之後,元鑑海就命運坎坷的,經歷的劫難實際要比永興帝要多得多。元鑑海移藩海陵後,實際也是處於給軟禁的地步,每日與姨母樑後相處,已非當年飛揚跋扈的宗室子弟,城府也深。

“王爺真是客氣了,林縛那點三腳貓的本事,只是全靠運氣罷了,”林縛說道,“就不拿出來獻醜了。”

“林卿是擔憂謝朝忠領兵之事?”太后在旁問道。

“確實有些。”林縛不動聲色的說道。

“力合則強、力分則弱……”元鑑海見姨母還將話題扯在這上面,心想她或許別有用意,就著話題說些林縛喜歡聽的話,在謝朝忠領兵一事上林續文代表淮東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元鑑海是清楚的——在元鑑海看來,永興帝之所以緊決的要讓謝朝忠領兵出征,也是迫切的感受到淮東的威脅。

當然,有些話是不會對林縛直言的,元鑑海只是挑些大而化之的話應會林縛。

東扯西扯,扯了大半個時辰,林縛便告辭而去,臨行時,說道:“近來崇州宵小頻出,爲慮王府安危,我特別讓軍司增派了人手負責王府的外圍防衛,還請太后、王爺勿以爲怪……”

聽到這邊,元鑑海又是一怔,崇州在林縛治下,雖說談不上路不拾遺,但治安要遠遠好過別處,便是元嫣也時常帶著侍女就到集市上行走,哪裡有什麼宵小頻出的樣子?元鑑海下意識的想到是林縛要加強對王府的監視。

林縛離開之後,將長史高強遣開,元鑑海發牢騷的說道:“嫌我們做階下囚做得還不夠徹底,王府又加派人手……”

“林縛今天的問安,端是異常啊!”自林縛走後,太后梁氏的眉頭一直皺緊未鬆,問身側苗碩,“彭城公剛纔是不是一直都有在打量鑑海?”

“確實有那麼一會兒。”苗碩答道,給太后這麼一問,他腦子裡也跳出一個念頭:淮東當年立寧王,自然也可能改立魯王,但這個念頭過於嚇人,叫他不敢說出口。

“不應該這樣啊!”太后梁氏搖頭自語,只是事情有些蹊蹺,叫她心裡的疑惑無法盡去。

“鑑海,你心裡倒是怎麼看謝朝忠領兵一事的。”太后梁氏又問海陵王。

“淮東納匪女爲妾,盡收淮陽軍,權柄之重,已傾壓天下,元鑑武迫切要立御營軍,也是情有可緣,但終究是太急躁了些。”寧魯之爭後,元鑑海就始終給軟禁著,對永興帝絕沒有半點好感。

“嗯,是這個理,陳西言至少還是能依重的老臣,王學善之流,本就是趨炎附勢之徒,當年還不是屈從於顧悟塵之下,這時豈能依重他們?”太后梁氏說道,“國事要謀,需從長計議,急切不得——先讓嶽冷秋在江州站穩腳,待滅了奢家,收復了江西,再召嶽冷秋入朝爲相,盡驅著淮東兵馬到北線跟燕虜廝殺去,權柄就能徐徐收回來。要是太急切,嶽冷秋、董原沒有一個能站穩腳跟淮東抗衡,就要逼得淮東狗急跳牆,實非元氏之福啊!”

“太后所言甚是,只可惜元鑑武聽不到這一番苦心良言!”元鑑海咬牙切齒的說道。

*************

離開海陵王府,林縛沒精打采的騎在馬背上回新城。

造訪樑太后及海陵王,也是一種試探;加強對海陵王府的防守,並且在林縛前往崇州後,監管海陵王府由秦承祖直接負責,也是在做最壞的打算。

林縛沒有奢望元鑑海對他感恩戴德,只需要元鑑海能知隱忍,即使日後要演一齣戲,也要元鑑海配合演下去才能成。

“或許我們該從嵊州打東陽縣!”林縛跟身邊的周普說道。

“打晉安府有打晉安府的好處,打東陽縣有打東陽縣的好處,”周普說道,“大人要是頭痛,我覺得抓鬮也成。”

“你這個主意真餿得很,”林縛笑了起來,說道,“不過真要這麼做決策,還真管保叫奢文莊猜不到我們的底!打仗就跟謎沒什麼兩樣。不過這麼去搏的話,我們也只能有五成機率撞對,這個概算太低了,此言不納……”

“比起頭痛這些,去浙東就要禁酒,”周普說道,“我倒是頭痛等會兒去誰家蹭酒喝去!”

“你啊,終究不如找個婆娘給你燙酒吃熱鬧,”林縛說道,“你看我,轉眼就要有四個子女,回宅子裡熱鬧得很。只可恨聚少離多,信兒、政君看我都陌生,你趕緊再找個婆娘生養,將來咱們還能做親家……”

“這個,這個事要比喝酒麻煩太多。”周普嘿嘿一笑,他曾有兩子,但都年幼時夭折,沒有養活下來,在淮山做馬賊時,他的婆娘也早早病逝,周普從此一人就偷得自在,沒有續娶。

周普雖說跟秦承祖、傅青河是同輩份的人,但他這個矮腳虎是同輩人裡年紀最小的,年幼時就武勇過人,十二歲時就隨父兄出戰,便是到今年,他還沒滿四十歲。

當年周普他們給陳韓三伏殺,一度僅剩四十多個兄弟,但家小隱蔽得好,沒有給官府捕殺,事後都遷到長山島;這些年來又早洗脫了流寇的身份,都到崇州安居,便是傅青河也將族人遷來崇州。

秦承祖的兩個兒子皆死於戰事,但還有老妻相伴,過繼了侄子傳宗接代,唯有周普還是孤零零一人。

見周普拿喝酒來推搪,林縛哈哈一笑,比起牽掛戰事以及詭絕的權爭,還是關心這種事讓人心情放鬆——林縛笑道:“可不管你樂不樂意,待這戰過去,我指定給你找個婆娘,我現在就叫李書義在北苑邊上給你建一棟宅院,我們兩家挨著住……”

周普充當宿衛,起居自然挨著林縛,以便隨時應付各種突發情況,如今也就他在崇州沒有固定的居所,值宿時,就跟下面的將校廝混在一起。

周普嘿然笑道:“說起婆娘來,剛剛元嫣公主擺著臉說瞎話呢,她明著要出門往外走,看著大人,就扭頭陪著大人往裡走,大人怎麼就不戳她?”

“……唉!”林縛搖頭而嘆,輕聲道,“誰叫她生在帝王家呢!”心想元嫣今年都十七了,宗室女十七未嫁很罕見,元嫣不受待見跟樑太后有關,不要說永興帝根本不願意想起海陵府的這一撥人,再者說江寧城裡的權貴人家,有哪家願意迎娶元嫣呢?

當年天真可愛的少女跟今日所見的形象重合起來,林縛心想:或許海陵王府一直是這樣的狀況,元嫣會活得更自在一些吧?只是這些話又不能當面問她。

想到這裡,林縛意興索然,跟周普說道:“得,明天就要去浙東,今夜我就在宅子裡擺桌酒席請你們過來喝酒,省得你頭疼去哪家蹭酒的事情。”

第九十八章 夜談形勢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75章 摧枯拉朽第40章 銀子第168章 太湖盜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64章 潰擊第142章 血濺五尺第101章 風起雲涌第78章 回崇州第60章 月下笑奪兵第26章 歸心第94章 圍困南陽第8章 投效第53章 君子不器第88章 對峙第21章 奇襲第104章 兵力算法第49章 追敵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誰來計(二)第78章 少年子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93章 老妖婆第9章 三沙灣第112章 浙東危局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63章 炮擊第102章 敵蹤又現第四十三章 劈擊實習錄第122章 勸降第55章 易幟立軍第53章 梟首取級第18章 兵亂難止第40章 岌岌可危第18章 弱國邦交第7章 相逢一笑第9章 三沙灣第11章 匪禍第一百零三章 抵臨(一)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73章 舟行海上第54章 清算降叛第13章 殘破第29章 補充第3章 投石問路第29章 督軍第14章 永嘉第44章 人口隱憂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55章 殘勝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55章 易幟立軍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83章 帝心第44章 兵備將行第18章 喝斥第22章 月色交心第23章 南洋擴張第22章 立城擴軍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36章 對壘第40章 壯懷激烈第45章 叛將降兵第113章 永嘉野戰第23章 強襲松浦第11章 求死之道第十七章 流馬寇第2章 新學第117章 橋渡第33章 迷離第4章 海塘問策第100章 屠城之後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46章 搶灘第42章 東西虛實第142章 血濺五尺第十六章 夫人當家第88章 當機不好斷第75章 摧枯拉朽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4章 激將第2章 江寧風潮(2)第127章 渡海跨江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29章 飛來一城第35章 落花流水第114章 逃離第41章 軍需第三章 七夫人顧盈袖(二)第73章 青州軍第9章 大潰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20章 梟勇無畏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一百零一章 四月芳菲(二)第107章 太后是棋第19章 巡政談馬戰
第九十八章 夜談形勢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75章 摧枯拉朽第40章 銀子第168章 太湖盜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64章 潰擊第142章 血濺五尺第101章 風起雲涌第78章 回崇州第60章 月下笑奪兵第26章 歸心第94章 圍困南陽第8章 投效第53章 君子不器第88章 對峙第21章 奇襲第104章 兵力算法第49章 追敵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誰來計(二)第78章 少年子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93章 老妖婆第9章 三沙灣第112章 浙東危局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63章 炮擊第102章 敵蹤又現第四十三章 劈擊實習錄第122章 勸降第55章 易幟立軍第53章 梟首取級第18章 兵亂難止第40章 岌岌可危第18章 弱國邦交第7章 相逢一笑第9章 三沙灣第11章 匪禍第一百零三章 抵臨(一)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73章 舟行海上第54章 清算降叛第13章 殘破第29章 補充第3章 投石問路第29章 督軍第14章 永嘉第44章 人口隱憂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55章 殘勝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55章 易幟立軍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83章 帝心第44章 兵備將行第18章 喝斥第22章 月色交心第23章 南洋擴張第22章 立城擴軍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36章 對壘第40章 壯懷激烈第45章 叛將降兵第113章 永嘉野戰第23章 強襲松浦第11章 求死之道第十七章 流馬寇第2章 新學第117章 橋渡第33章 迷離第4章 海塘問策第100章 屠城之後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46章 搶灘第42章 東西虛實第142章 血濺五尺第十六章 夫人當家第88章 當機不好斷第75章 摧枯拉朽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14章 激將第2章 江寧風潮(2)第127章 渡海跨江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29章 飛來一城第35章 落花流水第114章 逃離第41章 軍需第三章 七夫人顧盈袖(二)第73章 青州軍第9章 大潰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20章 梟勇無畏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一百零一章 四月芳菲(二)第107章 太后是棋第19章 巡政談馬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源市| 灵武市| 苍山县| 平泉县| 武平县| 陵水| 沭阳县| 房产| 日土县| 虎林市| 蒙山县| 永嘉县| 平陆县| 林周县| 浦东新区| 修水县| 杭锦旗| 陈巴尔虎旗| 兴仁县| 温宿县| 曲周县| 巴林右旗| 荣成市| 娱乐| 三原县| 青河县| 南澳县| 靖州| 平泉县| 津市市| 大名县| 盐源县| 双城市| SHOW| 广饶县| 鱼台县| 嘉定区| 龙里县| 陕西省| 元朗区|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