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章 強襲松浦

破曉時,天際都是魚鱗狀的淺雲,晨光昏昧,大地還裹著昏暗之中,遠山諸島,都只露出青黑色的際線來。

最先發現敵船靠近的是城崗上守了一夜值哨的佐賀武士近兵衛。破曉時,近兵衛抱著刀,靠著城牆根睡得正熟,身子歪了個空,從夢中驚醒,差點摔個狗吃屎。看著天際浮起的晨光,近兵衛沒有了睡意,站起來伸著懶腰,不經意間看到遠島青黑色的背景上有許多浮動的、顏色稍淺的影子。

是船,是大量戰船,正揚帆鼓浪,往松浦而來。

近兵衛拿起掛在脖子上的警哨,大聲吼著:“敵襲、敵襲,快通告長崎大人!淮東軍攻打松浦了。”雖說還看不清戰船上懸掛的旗幟,但在這個方向上,只有近日才佔領五島的淮東軍纔有可能派大軍來攻打松浦。

長崎秀鄉登上城牆,倉惶間連甲都來不及穿,隨扈武士拎著鎧甲走在後面,還有許多武士自個兒都沒有來得及將鎧甲穿上。

淮東軍攻打松浦!雖說這邊加強了戒備,但是誰都沒有想到淮東軍真會攻打松浦。

“山下大人昨日還與淮東人相談甚歡,怎麼一夜剛纔,就驟然變臉?”長崎秀鄉駭然失色,怎麼也沒有想到因爲哪般遭此兵禍!

“大人,淮東軍勢大,不能讓他在前塬登岸啊!”武士竹崎季長說道。

松浦是九州島西北部的狹長半島,彷彿從主島伸出來的長舌,松浦城位於長舌前端,前塬位於狹窄的舌根上。

一旦給淮東軍在前塬登陸,松浦半島就會像舌根上給鐵釘釘住的長舌一樣,將痛苦異常。松浦城建在半島的北端,說是城,不如說是城寨。經手下武士提醒,長崎秀鄉醒悟過來,真不敢只守松浦城,吩咐竹崎季長,說道:“你與經資去守前塬,務必不能讓淮東軍從前塬登岸,大友你領人去守鳥津……”吩咐過守禦事,又想起來要派人去通知佐賀大人,才起這個念頭,心裡又想到:佐賀大人就在平戶城裡,又怎麼會看不到敵襲?這時候隱隱約約的能聽見平戶島上傳來號角吹響。

平戶島是松浦半島北面的一座獨島,兩者之間只隔著狹窄的海峽。

淮東軍前日浮海過來攻打福江島海盜,大兵臨境,僅一水之隔的筑紫國能安之若素才叫怪了。佐賀氏的家主、筑紫國執宰佐賀賴源昨日清晨就親自率領家臣、武士趕過來,登上平戶島觀望形勢。

一旦松浦城給淮東軍攻陷,佐賀氏的家主佐賀賴源及山下敬吾等筑紫國重臣都將與平戶城一起也就給困在海上,無法跟九州島聯絡!筑紫國也就給打殘一半!

山下敬吾倉惶的登上平戶城的城牆,爬登城道時,倉惶間摔了一跌,差點滾下去,額頭給磕破了一塊,血流如注。

山下敬吾也顧不上擦臉頰的血痕,望著遮閉如雲、繞過平戶島往松浦而去的淮東戰船,一陣陣的發暈,失聲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上使親口所言,只要借用福江島,以護商路,一天都沒有過去,怎麼又派大軍來打筑紫?”

佐賀賴源四十年左右,身材矮小,穿著華麗的甲冑,站在城牆上,望著海上遮如雲霞的桅檣,朝山下敬吾輕聲喝斥道:“慌什麼?淮東軍敢對筑紫用兵,不僅僅九州島,連本州、四國諸家勢力都會集結到太宰府的旗幟下抵抗之!大扶桑的武士會叫中原人的血像河流一樣注入這片海洋,然後將他們趕出去。”

佐賀賴源昨夜派山下敬吾登福江島,不過是試探淮東軍的意圖,他本意是要拖到淮東軍與高麗人決戰之後再決定福江島的去留。到時候就算淮東軍能在儋羅島大敗高麗人,自身傷亡也不會小到哪裡去,這邊又有相當充足的時間進行戰備,就有更多談判的籌碼。

淮東軍的船隊突然出動,繞過平戶,悍然攻擊松浦,佐賀賴源也是大吃一驚。淮東軍的意圖是什麼?令人完全摸不到頭腦。傻子纔會兩面豎敵,難道高麗人已經屈服了?

不管怎麼說,不管有什麼猜測不到的意外因素,淮東軍已經悍然攻來,考慮再多都沒有用,還是要先打完這一仗再說。

佐賀賴源沉著冷靜的凝視著兩翼海面上的淮東水軍戰船。

周圍的武士都受到家主的影響,也少了些驚慌,但看著氣勢洶洶而來的淮東軍,多少有些忐忑不安,總不能等松浦、平戶城給淮東軍推平了,再等其他家的勢力聚結起來援助吧?

到那時,即使將淮東軍趕出去,佐賀氏也要跟著完蛋。

佐賀賴源來平戶,除家臣外,還有千餘武士跟隨。加上平戶島的守備力量,平戶城裡有武士一千人,雜兵也有千人,戰力頗爲可觀;但松浦城僅有兩百武士、五百雜兵。

此時想來,這樣的防禦部署有頭重腳輕、根基不實之嫌。只是之前誰都沒有想到淮東軍真會強攻筑紫,雖有往北海岸集中兵力,加強戒備,但也沒有認認真真的去考慮攻防守禦之事,竟留下頭重腳輕的防禦破綻,殊爲不智。

淮東軍的船隊,繞過兵力充足的平戶島,只奔防禦相對空虛的松浦半島而去,想來對這一帶的守禦情況摸得清楚。

此時淮東軍已有戰船駐泊在平戶島與松浦半島之間的海峽口,即使再艱難,也要派武士渡海去支援松浦城。

一旦松浦城失陷,平戶島的後路給斷了,筑紫國差不多就要癱瘓了。

*************

松浦海峽海戰與前塬登陸戰幾乎同時爆發。

前塬是相對狹窄平緩的淺灘地形,彷彿松浦半島南端陡然收細的腰,最窄處不過七八里寬。

前塬失守,松浦半島的脖子就會給卡住,恰恰這邊地形又利於登陸,沿岸僅築有一些石堤爲簡單防禦。

竹崎季長與經資城各率一部武士,趕在淮東軍登陸之前,進入前塬兩側的石堤,依著石堤防守。但要做更多的準備,已經是來不及。

靖海水營戰船有平底與脊底之分。

船底造脊易過破浪,又能防橫波,方便海上安全快速的航行,能抵擋較大的風浪,但吃水極深。崇州近期建造的超大型帆船裡,有些船的吃水深達兩丈有餘。這樣的深水大帆船航速極快,穩定性高,大風時亦能破浪航行,順風時能達到“一更百里、晝夜千里”的航速記錄,要遠比當世的普通海船快得多,但非現成的深水海港不能靠岸駐泊。

靖海水營所屬的中型戰船卻多爲平底,特別是大翼船,船面寬,船底低平,能直接穩穩當當的隔淺在淺灘上;船首及側前舷還造有能開闔的盾牆。大翼船跨海橫渡時系在集雲級戰船之後,不載兵卒,此刻就專爲登陸作戰而用,能直接衝入淺水搶灘登陸。

棧板無法伸到乾地上,但在嚮導的指引下,選擇搶灘的淺水基底頗爲堅實,是沙灘,沒有軟泥。親衛營甲卒顧不得初春海水的冰寒,從大翼船搶先而下,舉著盾牌,趟過淺水,往灘頭衝鋒。

“上箭!”竹崎季長大聲喝斥著,扶桑弓多用竹木所制,又大又長,強弓能射百步,“嗖嗖”的破空而來。

甲卒趟水前進時,平衡性很差,盾牌同時給七八支長箭扎中,就有人跌倒。行進陣列出現空檔,不時有人中箭,滑入冰寒的海水裡。

更爲要命的,趟水而行,要保持陣型,速度快不了。待衝到石堤近前,足以讓守堤的武士射出好幾輪箭來。

親衛營甲卒一邊往灘頭衝,一邊集結弓弩手跟在刀盾兵後面,藉著射程更遠的強弩硬弓還擊,壓制石堤後的箭雨。

澄澈如藍的海水,給攪起的泥沙與注入的鮮血混成暗褐的色彩,使戰爭一開始就顯得殘酷而無情。

左右各有四艘艨艟靠過來,橫置過來,相對狹小的船首、船尾各架起一座牀弩。給海浪推擠著,船身搖晃,使得牀弩的射擊精準度有限,但巨如槍矛的巨箭,破空發出的銳響,攝人心魄。

牀弩巨箭穿越三百步遠的空間,像閃電一樣的打在石堤上,擊起石屑無數,石堤搖晃,巨箭尾部震顫,發出刺耳的嗡嗡響聲。石堤後的守禦武士心顫神移,射箭的節奏也因此給打亂。

也就那麼十幾息的時間,搶灘的甲卒就冒著散亂的箭雨衝到石堤前。

除了射術極好的武士退後繼續持弓作戰,守禦石堤的大部分扶桑武士與兵將都棄弓換上刀槍接戰。

竹崎季長雙手緊握長刀,跳上半身高的石堤,看著一名淮東軍兵卒要衝上來,居高臨時,舉刀猛斫過去。這一刀勢如閃電,猛的將圓盾劈成兩半,刀尖藉著斫擊之勢,劈開圓盾之後露出驚駭神色的頭顱。這名兵卒在搶灘時,頭盔落到海里,沒有來得及撿回,便這樣丟了性命……

接戰便有傷亡,親衛營的老卒不多,但選自淮泗流戶的新卒編訓也有半年多時間,陣戰以及狹窄戰場的配合作戰,早就練熟。

看著扶桑武士兇狠,紛紛跳上石堤劈砍,便用竹刺槍在前,格擋扶桑武士的長刀;穿輕甲的刀盾兵從兩翼往石堤仰攻,穿重甲的陌刀手緊貼其後,用重甲及鋒利的陌刀,往前走一步,就守住一步的陣地,絕不輕易後退。弓弩手則還站在淺水裡,或從兩翼尋找射擊的空檔,熱血沸騰起來,根本覺察不到初春海水的刺寒。

竹刺槍前端有散開的尖銳竹枝,堅韌又密,最長的竹刺槍長近兩丈,用來格打扶桑武士的長刀,甚是便利。

扶桑武士多用長刀,長刀雖銳利非凡,但受阻於細密的竹枝,很難一下削斷竹刺槍的槍頭。竹崎季長見用長刀無法近身作戰,便往後退,讓雜兵用槍來跟淮東軍對刺。

扶桑雜兵多用長槍,槍頭甚短,但槍桿極長,要比最長的竹刺槍還要長出半截,怕有三四丈長,多用輕而堅實的竹材製作。如此長槍,與淮東軍的竹刺槍、槍矛對刺,有長度上的優勢。長度上的優勢,也使扶桑雜兵拉開接戰的距離,即使少有人穿甲,也受到較好的保護。

淮東甲卒初遇這種長槍,站在石堤下,位置上的劣勢又大,無法靠近攀爬,一時給打得措手不及,好幾人冷不防給刺中。無法往石堤上衝,只能用大盾掩護著,在堤下僵持。

馬潑猴趟水走到前陣,看著愁眉苦臉的都卒長畏畏縮縮不敢硬打,破口就罵:“軟蛋貨,這種破槍刺不透重甲,怕他個鳥!刀盾兵格打,陌刀手砍劈,破開口子往上衝;衝不去,站在堤下等著給砸死,給趕下海,等著給凍死!”又讓緊接著衝上來的兩都隊甲卒散開往石堤上攻,分散守軍的力量。

扶桑武士雖精銳、又悍不畏死,但他們人數少,使刀的武士加上持長槍的雜兵,不足一百四五十人,僅有十餘弓手在後面抽冷子放箭。淮東軍在這處登陸點就投入雙倍人數的步卒,若是不夠,水營的戰卒也可以拉上來打。要不能攻上去,馬潑猴都沒有臉當營指揮了,關鍵不能給守軍壓在石堤下打,不然傷亡很難控制。

“拿射箭的好手集中起來,集中朝那面黑旗子射,把那面的人壓下去,先破開口子,讓人衝上去!”馬潑猴接過前陣哨將的指揮權,站在齊膝深的淺水裡,與石堤就隔著百餘步,親自指揮登陸作戰,兩名哨將親自披甲執刀,帶著勇卒,搶攻石堤去了。

馬潑猴手裡拿著佩刀,他習慣性的一邊大聲發令,一邊連刀帶鞘揮舞。

竹崎季長知道前塬對守禦松浦半島的意義,他與左資手裡的一百餘武士、兩百多雜兵,差不多就是松浦一半兵力。要是佐賀大人不能讓平戶城的守兵及時渡海來援,前塬失守,僅剩一百武士、三百雜兵的松浦城也相當於失守了。

竹崎季長手裡僅有一百四五十人守著這邊的石堤,淮東軍衝上來抵近石堤已經有兩百人左右,看後面的戰船,還有四五百戰卒等著登岸,心裡涌起絕望的念頭。

第75章 攻寨第27章 聯兵接觸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庭訓之死(二)第90章 易幟第69章 渡口大潰第九十七章 又見刺客第七十九章 夜長夢多第81章 兵分兩路第74章 顧慮第117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18章 長亭相迎第17章 山南第61章 黨同伐異第99章 大勢第八章 江寧有豪宅第154章 渡河第4章 海塘問策楔子第7章 相逢一笑第一章 江寧途中(一)第148章 制衡第28章 廢除匠戶第120章 釜底抽薪第68章 攻守之謀第92章 鶴城大捷第1章 濟南城外第67章 北地第44章轉折第55章 閨房秘語第120章 降服第97章 聯兵拒寇第7章 左右爲難第13章 七寸吐信第7章 相逢一笑第86章 殘局碎夢第19章 邸報第153章 前奏第144章 後手謀淮西第82章 形勢緊迫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38章 入冬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50章 戰訓識字班第46章 點天燈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12章 濟州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126章 陽信驚雷第29章 啄木鳥之迷第51章 窮寇不追第88章 故人相見第22章 月色交心第8章 不能打第101章 死地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105章 警告第20章 調虎離山第97章 聯兵拒寇第49章 南門之變第65章 大堤築成第7章 城門觀戰第41章 勤王北上第75章 新仇舊恨第62章 反擊第99章 虛實第九十三章 月夜田頭第2章 錦上添花事第84章 鶴城司軍塞第12章 三月之謀第160章 虛實難辨第81章 渡河第20章 梟勇無畏第74章 密約(一)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89章 決斷第100章 屠城之後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41章 體系與築基第9章 東海寇入襲第126章 後手第14章 立場第35章 螳臂之言第23章 南洋擴張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局糜爛(二)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113章 疑點第66章 意外升官第49章 東行第110章 疑蹤說叛第16章 滄南大捷第62章 林族利益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3章 風災第11章 求死之道第11章 降將第13章 七寸吐信第49章 戰勢第十九章 劫囚
第75章 攻寨第27章 聯兵接觸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庭訓之死(二)第90章 易幟第69章 渡口大潰第九十七章 又見刺客第七十九章 夜長夢多第81章 兵分兩路第74章 顧慮第117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18章 長亭相迎第17章 山南第61章 黨同伐異第99章 大勢第八章 江寧有豪宅第154章 渡河第4章 海塘問策楔子第7章 相逢一笑第一章 江寧途中(一)第148章 制衡第28章 廢除匠戶第120章 釜底抽薪第68章 攻守之謀第92章 鶴城大捷第1章 濟南城外第67章 北地第44章轉折第55章 閨房秘語第120章 降服第97章 聯兵拒寇第7章 左右爲難第13章 七寸吐信第7章 相逢一笑第86章 殘局碎夢第19章 邸報第153章 前奏第144章 後手謀淮西第82章 形勢緊迫第131章 怨有必因第38章 入冬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50章 戰訓識字班第46章 點天燈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12章 濟州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126章 陽信驚雷第29章 啄木鳥之迷第51章 窮寇不追第88章 故人相見第22章 月色交心第8章 不能打第101章 死地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105章 警告第20章 調虎離山第97章 聯兵拒寇第49章 南門之變第65章 大堤築成第7章 城門觀戰第41章 勤王北上第75章 新仇舊恨第62章 反擊第99章 虛實第九十三章 月夜田頭第2章 錦上添花事第84章 鶴城司軍塞第12章 三月之謀第160章 虛實難辨第81章 渡河第20章 梟勇無畏第74章 密約(一)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89章 決斷第100章 屠城之後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41章 體系與築基第9章 東海寇入襲第126章 後手第14章 立場第35章 螳臂之言第23章 南洋擴張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局糜爛(二)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113章 疑點第66章 意外升官第49章 東行第110章 疑蹤說叛第16章 滄南大捷第62章 林族利益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3章 風災第11章 求死之道第11章 降將第13章 七寸吐信第49章 戰勢第十九章 劫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川县| 山丹县| 务川| 辰溪县| 朝阳市| 无为县| 德阳市| 南木林县| 两当县| 共和县| 游戏| 盐津县| 丽江市| 临湘市| 同江市| 常德市| 抚远县| 马边| 宜章县| 盖州市| 建平县| 石门县| 佳木斯市| 万年县| 介休市| 罗平县| 滦平县| 凤冈县| 盐边县| 鹤山市| 华亭县| 石狮市| 普安县| 沭阳县| 泾川县| 鄂温| 霍城县| 喀什市| 兰州市| 昔阳县|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