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章 南門之變

燕京發勤王詔時,兩浙北上勤王兵馬多達兩萬人,趙金龍乃兩浙勤王師副將,率十二營卒走東路至濟南後就沒敢再北進,貪圖地方給的賞餉,遂率七千浙兵協守濟南。

只是濟南府地方撥的賞餉,過於貪婪的趙金龍都裝進自己的口袋裡,除了他手下數百名直系部屬得到實惠外,絕大部分浙兵都沒有得到分毫好處,怨氣極大。

這就是濟南南門之變的直接根源。

濟南戰事爆發後,趙金龍倒是沒有想過要臨陣脫逃,但是濟南攻防戰事甚烈,其他沒有得到地方賞餉好處的浙兵將領孫中武、聖天喜、周知衆等將都不肯死守濟南,在虜兵合圍南門之前,脅裹著趙金龍一起棄南門而逃。

如此情形下的臨陣脫逃是滅族大罪,但是沒有辦法,趙金龍也不可能在其他浙兵都逃去時,他還有膽子率四五百名親信留下來守南城,只能半推半就的給諸叛將脅裹著南逃。

逃進南部山區,浙兵倒沒有散去,也沒有立即返回兩浙。孫中武、聖天喜、周知衆等叛將必須要考慮事後會給追究臨陣脫逃、害濟南陷落的大罪,再說他們中好些人都是濠州人,濠州給流賊劉安兒攻破。雖說率軍前往濠州投靠劉安兒也是條出路,但在一路虜騎繞到泰安北,諸叛將最終還是繼續脅裹著趙金龍,一起降了東虜,又一起擁趙金龍坐到漢軍右都統的位子上。

趙金龍連死的心都有,就是有一百張口也莫辯。

臨陣脫逃、叛投東虜,他都是首罪,一切足以誅三族的大罪名都歸到他一個人的頭上。趙金龍只能派親信騎馬走小道,希望能趕在消息傳到地方官府之前,通知家人逃難。

孫中武、聖天喜、周知衆諸叛將都是從罪,本人論律當斬,妻、子充軍,比趙金龍這個首罪要輕得多。

一步走錯就騎虎難下,率部投降後就緊接著給虜騎監押著攻打章丘屠城。

這一步走錯,所有回頭路就給堵絕了,就只能跟著東虜一條道走到黑。

在攻章丘屠城殺章丘滿城及避難流民兩萬餘丁口後,趙金龍及諸叛便得到東虜的信任,至少新附漢軍右都統的位子算是坐穩了。

在濟南給攻陷後,城中來不及突圍撤出的濟南守軍,少數力戰而死,大多數選擇投降,葉濟爾汗便拿這些降兵來補充趙金龍、莫紀本部。

不管戰力如何,莫紀本部強攻陽信數日,傷亡超過三千餘,所以麾下兵馬不降反增,增至七千餘衆。

趙金龍部棄濟南而逃時,雖說諸將未散,但是下面的普通士卒都大量逃亡,等他給脅裹著投降東虜時,甚至都不足四千人,在屠章丘城後也給補充到七千餘衆。

趙金龍4日夜在章丘接到率部前往陽信參與攻戰的調令,葉濟爾汗也將陽信視爲破邊南侵的最後一戰,不再使主力繼續東進,在戰略開始回收。

江東左軍通過海路表現出絕佳的兵力投送能力,虜兵主力對水戰幾乎沒有任何概念,這時候自然也不可能再冒險奪船走海路回遼東去。

6日黃昏,趙金龍率新附漢軍右路七千餘衆抵達陽信城外的朱龍坡。

***************

這邊營寨都已經備好,趙金龍趕到陽信,等大軍鞍馬稍歇,他又馬不停蹄的帶著孫中武、聖天喜、周知衆等將到北城來看莫紀本部攻陽信。

雖說莫紀本部的兵員都得到及時補充,兵力一直保持滿員,但是士氣低落到難以想象的地步。

趙金龍趕來時,這邊正派出新附漢軍左路數百士卒進攻北門,擠擁到離城門洞還有七十步的距離,沒有等城頭石箭俱下,只是從城門洞射出來一支巨弩箭,整個衝鋒陣列就頓時散亂了。有持盾頓步不前的,有往兩翼躲閃的,更有直接撒腳往後逃的,更有人棄了兵器坐在地上等死,就是沒有敢往城門洞衝鋒的,要不是後面的虜兵督戰隊彈壓著,這些進攻的士卒怕是會立即鬧出譁變來。

趙金龍無法想象過去幾日的攻城情形,畢竟軍情往來只是廖廖如語,不可能記下攻城的詳細。即使東胡人擺明是要他們這些新附漢軍上城牆送死,但是莫紀本部在攻濟南時表現甚佳,怎麼可能才四五天的時間就一副給打崩潰的樣子?

趙金龍還記得在濟南林縛看上去文弱、骨子裡卻極爲強硬的模樣,在濟南宴席上雖說相處冷淡,倒也沒想過有城上城下兩軍對戰的今日。

趙金龍剛剛從西城外騎馬繞過來,從城門到城頭都是激烈征戰的痕跡,再看這邊對陽信四座城門的壕壘封鎖以及滿地給打散架的戰具,可見莫紀本組織攻城還是有一套的,再說又有源源不斷的兵員補充,竟然給打到就要崩潰的邊緣,戰事之慘烈,真是難以想象。

趙金龍翻身下馬來給葉濟多鏑叩頭行禮,說道:“漢軍右都統趙金龍率麾下諸將給多鏑王爺叩安……”

葉濟多鏑從躲椅上欠起身子,瞇眼看著趙金龍,說道:“廢話不多說了,我等著你們右路漢軍將陽信給我攻下來!你要多少時間才能將兵力在西城、北城外展開組織攻城!”

“明天天亮之前,我部就能準備就緒!”趙金龍說道。

莫紀本臉如死灰,他也不跟趙金龍爭什麼尊卑,他如今已經領教到葉濟爾汗的手腕,到現在貌似他麾下還有七千兵力,比在臨清獻降時一點都不少,但是他的嫡系在兩次攻城中消耗殆盡了,就剩下幾十名老卒親衛。

要不是葉濟多鏑的兵馬在這裡督戰,他根本沒有能力將新附漢軍左路七千餘衆彈壓住,甚至極有可能給這些士卒鬧譁變撕得粉碎。嫡系兵馬都給消耗一光後,莫紀本除了跟著東胡一條道走到黑外,當東胡一條忠心耿耿的狗外,他還能什麼選擇?

莫紀本倒要看看趙金龍如何將陽信城攻下來。

“好!”葉濟多鏑見趙金龍沒有一點拖延推遲的意思,心情大好,說道,“我東胡還沒有南人封王的先例,卻非絕無可能,這接下來的戰事,就交給你了!”

“趙金龍得令!”趙金龍從冰冷的泥地上爬起來,冷眼看著身旁孫中武、聖天喜、周知衆諸將,冷冷的說道,“爾等聽令,我要你們三人在天亮之前完成兵力展開、進攻準備,親自帶隊攻城,有遲延者,軍法絕不情面,三日攻不進城,我砍你們三人的腦袋……”又向葉濟多鏑說道,“爲諸將士攻城能不遺餘力,某抖膽向多鏑王爺借五百督戰健勇,持大刀列陣後,拒不上城者、不得令而退者,皆斬之!”

“好,好,好,”葉濟多鏑高興得哈哈大笑,“本王都依你,雄祁,你撥人給趙都統!敢不聽趙都統令者,敢拒不上城者,敢不得令而退者,皆斬!”

那赫雄祁與莫紀本心裡都異常的奇怪,眼前這個趙金龍是膽怯如鼠、臨陣棄濟南而逃的趙金龍嗎?要是趙金龍有這個將嫡系都拼光的決心,說不定陽信城真能攻下來。

趙金龍面寒如霜,唯有孫中武、聖天喜、周知衆等叛將面色如喪,他們哪裡想到趙金龍會如此惡毒的竟然要借刀殺人?三天攻不下陽信,趙金龍就要拿他們的腦袋祭軍法。這陽信要是好攻,莫紀本部也不用打到快要崩潰的地步了。但是趙金龍借了五百虜兵爲仗,這陽信城外,還有六七千的虜騎在側,他們除了硬著頭皮攻城,還能有其他什麼辦法?

莫紀本是可惜自己的嫡系都消耗光了,趙金龍恨不得自己的這些“嫡系”都消耗光、都死絕,他派回家報信的心腹已經返回,他的父母、妻妾、兄弟、子侄、叔伯所有三服之間的至親都給當地官府緝拿歸案,待他臨陣脫逃、投降東虜的罪名坐實,就要給全部處以極刑。

趙金龍冷眼看著孫中武、聖天喜、周知衆諸將,心裡惡恨恨的想:沒分好處給你們,是我的不對;但是害我一族給誅滅,就是你們的不對了。你們不死絕,如何能化解我心間的恨意?

************

林縛也完全沒有想到叛將趙金龍率部過來,就立即擺開拼命的姿態來攻城,完全顛覆了他之前對趙金龍的認識,關鍵是他不清楚浙兵棄降的曲折細節。

林縛看著趙金龍借夜色迅速在西城、北城全面展開,完全沒有節制使用兵力的意思,看其架式,怕是一次將這七八千人都拼光也沒有值得可惜的。

林縛皺著眉頭,還真是棘手啊,他原以爲趙金龍部過來,要拖上三四天,攻城的烈度纔會達到頂峰,沒想到一開始就要頂住狂風駭浪啊!看來要立即燒狼煙,通過周普上岸接近陽信了。

耿泉山、陳定邦等邵武諸將對趙金龍率部前來攻陽信,是仇人相見、分外的眼紅,陳定邦看到趙金龍騎兵在城外看軍情,恨得牙都咬繃掉半顆。

“江東左軍、晉中軍應該不會來跟我們邵武軍爭當這敢死隊了!”耿泉山將腰間的佩刀解下來,遞給林縛,說道,“林大人,我若不幸戰死,又找不到屍體,請林大人將這把刀送到我江西老家,讓我老爹、老孃看了這把刀有個念想。”

第126章 後手第83章 南歸第31章 城子嶺第78章 大勢已去第42章 伏火弩第99章 江寧形勢第55章 浙北軍司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145章 壽州第16章 誰能知心第18章 兵亂難止第74章 顧慮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一百零二章 四月芳菲(三)第75章 密約(二)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12章 大功將成第28章 援助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163章 擊潰第62章 臨戰第4章 海塘問策第87章 接戰第18章 兵亂難止第97章 聯兵拒寇第23章 暨陽磐石第9章 三沙灣第88章 不堪一擊第66章 獻平虜策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50章 血戰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14章 激將第22章 月色交心第4章 備戰糧荒第27章 僧院屠戮第114章 逃離第13章 七寸吐信第92章 言之不預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98章 虞東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39章 李卓的反擊第40章 封官賞爵第146章 賊船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104章 兵力算法第18章 長亭相迎第36章 徐州攻略第66章 大動作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86章 河淮之危第34章 登王臺山第42章 再勤王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60章 噴焰弩第13章 兵援第29章 督軍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九十四章 草堂微風第41章 海東行營第24章 魂歸何處第19章 鹽銀保糧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驅直入第65章 賑災第84章 廷爭第51章 五月第97章 大軍集結第3章 聯曹第12章 拖延第14章 合圍第14章 驚疑第54章 殘敗第27章 失城第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1章 江寧風月冷無邊第七十七章 如狼似虎第十六章 故人應不識第55章 殘勝第一百二十九章 駱陽湖水戰(三)第20章 數銀第13章 假冒特使第一百三十三章 勢不可擋(一)第159章 鎖喉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75章 摧枯拉朽第61章 特旨之危第99章 江寧形勢第五十章 特權第32章 定計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6章 賞匠第44章 兵備將行
第126章 後手第83章 南歸第31章 城子嶺第78章 大勢已去第42章 伏火弩第99章 江寧形勢第55章 浙北軍司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145章 壽州第16章 誰能知心第18章 兵亂難止第74章 顧慮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一百零二章 四月芳菲(三)第75章 密約(二)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12章 大功將成第28章 援助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163章 擊潰第62章 臨戰第4章 海塘問策第87章 接戰第18章 兵亂難止第97章 聯兵拒寇第23章 暨陽磐石第9章 三沙灣第88章 不堪一擊第66章 獻平虜策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50章 血戰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14章 激將第22章 月色交心第4章 備戰糧荒第27章 僧院屠戮第114章 逃離第13章 七寸吐信第92章 言之不預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98章 虞東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39章 李卓的反擊第40章 封官賞爵第146章 賊船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104章 兵力算法第18章 長亭相迎第36章 徐州攻略第66章 大動作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86章 河淮之危第34章 登王臺山第42章 再勤王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60章 噴焰弩第13章 兵援第29章 督軍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九十四章 草堂微風第41章 海東行營第24章 魂歸何處第19章 鹽銀保糧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驅直入第65章 賑災第84章 廷爭第51章 五月第97章 大軍集結第3章 聯曹第12章 拖延第14章 合圍第14章 驚疑第54章 殘敗第27章 失城第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1章 江寧風月冷無邊第七十七章 如狼似虎第十六章 故人應不識第55章 殘勝第一百二十九章 駱陽湖水戰(三)第20章 數銀第13章 假冒特使第一百三十三章 勢不可擋(一)第159章 鎖喉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75章 摧枯拉朽第61章 特旨之危第99章 江寧形勢第五十章 特權第32章 定計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6章 賞匠第44章 兵備將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井市| 临安市| 新郑市| 桂林市| 布拖县| 克拉玛依市| 含山县| 抚宁县| 读书| 汽车| 嘉黎县| 肇庆市| 沭阳县| 和田市| 枣阳市| 普兰店市| 通州区| 汝阳县| 通江县| 科尔| 周口市| 玛曲县| 黑河市| 保靖县| 抚顺市| 驻马店市| 阳山县| 蒙自县| 肇州县| 文登市| 奉节县| 开江县| 平湖市| 东宁县| 浪卡子县| 太仆寺旗| 沙河市| 子洲县| 内江市| 喀喇沁旗| 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