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9章 鎖喉

(突然發現,這個月竟然只請了一天假,碼字超過二十萬;發現自己好勤快啊,求紅票!)

田常與佟爾丹從觀音尖突圍逃到石龍嶺西南麓的曹衝寨,與從谷城率兵來援的葉濟羅榮匯合時,身邊僅有四五百殘騎,驚魂未定。

“胡宗國人呢!”葉濟羅榮強按住心間將不可遏的怒火,臉色鐵青的盯著田常、佟爾丹,問胡宗國人在哪裡。

田常、佟爾丹面面相覷,相顧無言。

從觀音尖往西南突圍時,胡宗國所乘馬車落坑顛覆,胡宗國其人給倒扣在馬車之上;胡宗國身邊又沒有幾個親衛,其時田常、佟爾丹離胡宗國都遠,來不及援救,沒等胡宗國從馬車裡掙扎出來,淮東軍已經從後面追了上來,田常、佟爾丹只能丟下胡宗國不顧,往西南突圍。

眼下緊要的倒不是胡宗國的生死,而是觀音尖一戰給打得如此淒涼,從觀音尖往南一直到荊山北坡都叫淮東軍奪去,要是不能重新奪回觀音尖,谷城與襄陽的通道便給切斷。

足足五千兵馬叫搶渡南岸不到兩千的淮東軍打得大潰,只數百殘騎逃回曹衝寨,還叫烏雅和藺、胡宗國這樣的將臣喪命於戰場之上,要不是谷城以西的兵馬大半都是田常部下,葉濟羅榮恨不能將田常拖到陣前砍了腦袋以振軍威……

葉濟羅榮鐵青著臉,強遏住心裡怒氣,登上石龍嶺南麓的橫峰,從曹衝寨往東,都是潰兵,叫淮東軍在後面殺得屁滾尿流。

由於從曹衝寨往東的山谷夾於荊山北麓與石龍嶺之間,相當狹窄,此時叫潰兵填滿,叫葉濟羅榮親率到曹衝寨的援兵,沒有辦法越過南河去阻截淮東軍,只能先在曹衝寨收拾潰兵,穩住陣腳再往西打。

淮東軍也沒有冒進的衝殺到南河東岸來,而是在峽谷東口就停住追擊,往回收縮,不過觀音尖附近尤有大量的潰兵沒能殺滅。

龍爪巖與山門巖之間所架設的懸索橋,眼下還只是單向往南岸輸送人馬與甲械及其他補給物資,根本騰不出空來將戰俘送往北岸去;而南岸即可面臨敵軍瘋狂的反撲,人馬守陣還尤爲緊缺,不可能爲看守戰俘耗費人力,陳漬暗地裡要求將卒殺潰不收降。

敵將烏雅和藺率部下馬而戰,但將戰馬都集中在山門巖南側的一處山坳裡,沒有來得及撤出去,叫樑壽帶人繳獲,當即挑了兩百餘會騎兵的戰卒,縱馬在觀音尖以南砍殺潰兵。

陳潰站在觀音尖山巔的巨巖上,與樑壽說道:“叫這些龜兒子悠著,給老子立即縮回到觀音尖南面來。田常在西邊,有可能出工不出力,但東邊的周繁,是甕中老鱉,怕不會輕易認命,會狠狠的掙扎一下,接下來沒那麼輕鬆……”

“……敵兵沒那麼快能反應過來。”看著坡谷都是潰兵,這時候就收縮兵力,樑壽有些不甘心。

“這些潰兵沒有一整天清理不乾淨,莫要囉嗦,”陳漬瞪了樑壽一眼,“留那兩百人在山後練練馬術,外圍的人馬都給我撤回來,到南面結陣,該挖的壕溝給老子挖起來,該豎的柵牆給老子豎起來,守不住觀音尖,不把襄陽往谷城的口子紮緊了,把眼前這兩三千潰兵都殺個乾淨,都抵不個屁用!”

雪粒撲面飄落,只是山下給潰兵、追兵踐踏,沒能積下雪來,只有山間的樹梢開始積白;羅文虎也站上觀音尖,眺望左右。

敵兵潰後,四處逃散,就算外圍沒有敵兵逼近,一時半會也沒法清剿乾淨。眼下比起殺潰,更重要的是要將周繁、佟瑞麟、普碣石等部逾六萬敵軍都封鎖在石龍嶺以東無法西逃——這也是渡河進行鎖喉作戰最主要的目的。

廟灘嶺與石龍嶺都是荊山北麓的餘脈,與荊山北坡分別形成兩段峽谷,是襄陽往谷城的必經之地,寬處不過三四里,險窄處僅二三百步,但到兩山之間形成一個臨水的半盆地地形的豁口。

這個豁口就是仍滯留在襄陽逾六萬敵兵西逃的咽喉,陳漬率部渡到南岸,就是要改變掐住這個咽喉,叫在石龍嶺以東的襄陽敵兵無法西逃。

觀音尖就位於這個豁口的正中央,站在觀音尖往南眺望,能一覽無途的看到荊山北坡的崇山峻嶺,就在六七裡外,而襄谷驛道離觀音尖都不足五里;有一條無名小溪從荊山北坡掛下來,從觀音尖西側流淌過來,流入漢水。

在陳漬的命令下,外圍的軍卒開始往觀音尖南面的開闊地收縮,而源源不斷走棧橋過來的淮東軍甲卒,也從觀音尖東側繞過,進入淺溪東岸的陣地。

雖說鐵絲繩懸索也能夠一次承受兩三千斤的重物,但通過懸索將精鐵所鑄的盾車、牀弩、蠍子弩等戰械運到南岸來,總是有很多不便。此時棧橋鋪成,而敵水軍戰船還沒能過來擾襲,牀弩、蠍子弩、盾車以及窄廂輜車則能直接源源不斷的走棧橋到南岸來,加強觀音尖以南的守禦陣地……

******************

天色將昏之時,敵襄陽、水軍的戰船終於從下游趕來,但淮東軍總計有四千戰卒已經走懸索橋渡到南岸。

雖於棧橋會面臨來自敵軍戰船之上的直接攻擊,人馬渡河被迫中斷。

崖岸直接水面的牀弩這邊也是巨箭裝槽,“咔咔咔”上絞弦,而在牀弩陣之後,則十數架重型拋石弩以及數量更多的蠍子弩,在龍爪巖的右翼、在棧橋的上游,更是千餘輜兵正滿頭大汗的將一截截重逾千斤、甚至數千斤的樹幹推上崖岸。

一旦敵船接近,這些粗大的樹幹順著勢如奔馬的湍流而下,對敵軍船陣的破壞力不會弱於牀弩、蠍子弩。

有時候傳統的簡單戰術,也十分的實用。

很顯然,敵軍也十分明白棧橋一日不毀,淮東軍就能源源不斷往南岸輸送兵馬跟物資,使其在襄陽的兵馬永遠都沒有打開缺口、西逃的可能。

在北岸牀弩、蠍子弩、拋石弩以及巨木的轟擊之下,十數艘敵船仍然冒死從下游逆水而上,接近棧橋;桅桿不夠高,則在桅桿上再捆縛長桿,將仿效淮東軍所制的火油罐投向棧橋,或用鐵鉤鉤住棧橋索繩,放船順水而下,勢要將棧橋拖垮!

不得不說敵軍所用的戰術頗爲湊效,懸索橋所鋪棧板沾上火油,水潑不滅,而淮東軍卒此時也無法上橋撲火,頓時陷入火海。

鐵絲繩雖說強度要遠超普通麻繩,但叫敵船整個鉤在上面,又有數艘戰船連起來一起往下游拉,承受數萬斤的拖拽之力,還是有好幾根鐵絲繩當下就給拽斷,大片棧板散架,紛紛傾倒水中。

當然,敵軍也好不到哪裡,十六艘戰船逆水過來,由於要毀棧橋,被迫在淮東的弩陣前停了近一盞茶的時間,當下就叫淮東軍重型拋石弩用重逾百斤的石彈砸沉了三艘,幾乎沒有一艘船沒給淮東的火油罐投中,十數艘敵船燃起大火,將暮色之下的漢水照著猙獰可怖。

船蓬、側舷在北岸弩陣的攢射下千瘡百孔,數百水軍叫兩岸弓弩射殺。

敵船皆著大火,不得不往下游退去,等撲滅大火纔有餘力再攻來。

棧橋雖給毀去,但鋪橋所用的十三根懸索,纔給毀去五根。看著敵船退去,龍爪巖這邊則麻利的將射繩索的巨型牀弩推上龍爪巖,往對岸射繩索,迅速再在龍爪巖與山門巖之間再拉起數根鐵絲繩懸索,將給敵船拽斷的懸索補足。

由於南岸也運了一批棧板過去,這時候從兩岸往中間鋪設棧板的速度更快。

淮東軍早就考慮過他們暫時還不能控制漢水,懸索橋有可能給敵軍摧毀,早就備好大量的鐵絲繩跟棧板,做好打消耗戰的準備。

淮東軍趁夜修補懸索橋的速度之快,只叫敵軍看了絕望,在敵水軍戰船再一次撲過來之前,淮東軍修好懸索橋之後,已經又渡了半營甲卒到南岸去……

襄陽敵兵顯然也不想叫淮東軍在南岸站穩腳步,徹底封鎖住其西逃之路,從黃昏之時,周繁、葉濟羅榮就親自坐鎮,分別從廟灘嶺西谷口以及石龍嶺的東谷口,對在觀音尖以南佈陣的陳漬所部發起瘋狂的攻擊,意欲打通襄谷通道。

敵兵的攻擊是瘋狂而絕望的,是夜毀棧橋三次,但到清晨之時,棧橋再一次修復完好,懸橫在龍爪巖與山門巖之間,彷彿昨夜的戰事根本沒有發生過。

而龍爪巖下游的河谷、泥灘之上,到處都是給擊碎的船骸以及給叫兩岸弓弩射殺落水的伏屍。

敵軍從下游襄陽前後共調來五十餘艘戰船,約有半數給直接擊沉在龍爪巖下游的漢水之中,餘下也是給打得半殘,有如殘兵、淹淹一息。一時間再沒有餘力去強攻上游再一次鋪設好的棧橋。

所幸龍爪巖段的漢水極深,沒有叫沉毀的戰船直接堵實,便是如此也叫龍爪巖段的漢水航道變得更窄,不足早初的一半寬。使得北岸的淮東牀弩封鎖範圍更加明確,幾乎每一架牀弩都對準敵軍要走的必經之道;敵船要接近棧橋,一次將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而敵軍是夜從陸上對觀音尖以南淮東軍的攻擊,也是徒勞的,敵軍從兩翼丟下近三千具屍體,都沒能叫觀音尖以南的淮東軍步陣往後收縮半寸。

相反的,在敵水軍戰船攻擊懸索橋的間隙裡,淮東軍又有近兩千戰卒補充到南岸來,使觀音尖以南的防陣變得更牽不可破,將襄陽逾六萬之敵徹底的封鎖在谷城以東不能西逃。

這時候懸索橋再一次修好,而水軍戰船沒有餘力再從下游發動一次攻擊,看著淮東軍抓緊每一刻時間往南岸運送兵馬、物資,在廟灘嶺西南麓山頭督戰的周繁,心裡充滿著絕望的情緒。

比起衝不破淮東軍的封鎖,周繁更擔心葉濟羅榮、田常會棄他們而走。

而從襄陽東傳來的信報稱淮東在龍嘴山的水軍,也於晨時起錨北進,意圖趁守襄陽漢水的楊雄水軍在龍爪巖前損兵折船之際,強行突破惡鬼拐水道,進入襄陽以西的漢水。

楊雄所部水軍一夜之間在龍爪巖給摧毀了三四十艘戰船,損失近二千人馬,周繁懷疑其部還有能力抵擋整部從下游殺來的淮東精銳水軍……

第66章 請戰第16章 滄南大捷第42章 東西虛實第九十七章 又見刺客第十六章 夫人當家第49章 追敵第159章 鎖喉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97章 聯兵拒寇第18章 弱國邦交第二十六章 紙上談兵(二)第36章 歷史總是重演第60章 月下笑奪兵第58章 廟堂第41章 體系與築基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58章 紅襖妙女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143章 分肥第29章 山間禪院第116章 叛逃第12章 三月之謀第76章 擔憂第45章 功高震主第159章 暗渡陳倉第27章 僧院屠戮第75章 密約(二)第十六章 宗祠夜火第23章 南洋擴張第七章 家奴也是富貴途第48章 敵軍太狡猾第一百零一章 四月芳菲(二)第9章 修堤之謀第97章 大軍集結第119章 禮山第33章 宗族第9章 計當緩行第26章 島城鎖海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50章 奪壘第38章 臣子忠心第10章 浙南第53章 約期良辰第74章 雁過拔毛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5章 困獸無計第39章 虛實相機第89章 鏖戰第48章 暗夜秘情第48章 信傳浙南第109章 老將第14章 永嘉第18章 弱國邦交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76章 藥材貿易第一百三十四章 勢不可擋(二)第二十九章 拔刀救人(一)第14章 永嘉第28章 援助第23章 歸塵第89章 勸進(一)第63章 淮西第65章 賑災第24章 潘家舊部第25章 海陵知府第76章 戰地數故人第69章 羣龍無首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86章 戰爭陰雲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9章 三沙灣第69章 江門島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局糜爛(二)第99章 江寧形勢第5章 狗官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13章 失城第114章 逃離第5章 黑水洋第157章 勇將第19章 大風迷眼第153章 前奏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126章 後手第17章 山南第23章 暨陽磐石第13章 假冒特使第49章 追敵第114章 樊城城下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35章 計定九里山第155章 風起第48章 營破第116章 斬將第三十章 拔刀救人(二)第60章 梟心難測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15章 借名清匪第61章 論農
第66章 請戰第16章 滄南大捷第42章 東西虛實第九十七章 又見刺客第十六章 夫人當家第49章 追敵第159章 鎖喉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97章 聯兵拒寇第18章 弱國邦交第二十六章 紙上談兵(二)第36章 歷史總是重演第60章 月下笑奪兵第58章 廟堂第41章 體系與築基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58章 紅襖妙女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143章 分肥第29章 山間禪院第116章 叛逃第12章 三月之謀第76章 擔憂第45章 功高震主第159章 暗渡陳倉第27章 僧院屠戮第75章 密約(二)第十六章 宗祠夜火第23章 南洋擴張第七章 家奴也是富貴途第48章 敵軍太狡猾第一百零一章 四月芳菲(二)第9章 修堤之謀第97章 大軍集結第119章 禮山第33章 宗族第9章 計當緩行第26章 島城鎖海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50章 奪壘第38章 臣子忠心第10章 浙南第53章 約期良辰第74章 雁過拔毛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5章 困獸無計第39章 虛實相機第89章 鏖戰第48章 暗夜秘情第48章 信傳浙南第109章 老將第14章 永嘉第18章 弱國邦交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76章 藥材貿易第一百三十四章 勢不可擋(二)第二十九章 拔刀救人(一)第14章 永嘉第28章 援助第23章 歸塵第89章 勸進(一)第63章 淮西第65章 賑災第24章 潘家舊部第25章 海陵知府第76章 戰地數故人第69章 羣龍無首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86章 戰爭陰雲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9章 三沙灣第69章 江門島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局糜爛(二)第99章 江寧形勢第5章 狗官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13章 失城第114章 逃離第5章 黑水洋第157章 勇將第19章 大風迷眼第153章 前奏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126章 後手第17章 山南第23章 暨陽磐石第13章 假冒特使第49章 追敵第114章 樊城城下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35章 計定九里山第155章 風起第48章 營破第116章 斬將第三十章 拔刀救人(二)第60章 梟心難測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15章 借名清匪第61章 論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省| 峨眉山市| 永春县| 当雄县| 东方市| 海阳市| 霍邱县| 贵州省| 将乐县| 博湖县| 贵阳市| 阜新市| 韶山市| 阿鲁科尔沁旗| 彰武县| 黄冈市| 泌阳县| 麻阳| 故城县| 五指山市| 龙井市| 彭水| 永嘉县| 吉首市| 咸宁市| 和龙市| 苏州市| 大田县| 玉溪市| 汝南县| 呼伦贝尔市| 九江市| 京山县| 临沂市| 肃宁县| 梁河县| 舞钢市| 游戏| 井冈山市| 秭归县| 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