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9章 江門島

陳明轍騎馬上江岸在東江口北望,頗爲巧合的,林縛此時與陳明轍隔了條江,人在靠近江北岸的江門島上。

揚子江口,沙洲、沙島多靠近北岸,無論是周廣百餘里的大島西沙島,還是周廣數裡的小島江門島,距南岸有二三十里,距北岸卻只有一兩裡,而且隨著淤沙日益嚴重,有與陸地相接的趨勢。

對這種地理現象,當世人是困惑不解的,但具備後世一定地理知識的林縛卻知道這個地理現象,跟地球自轉有關。由於地球自轉,揚子江水流入海時,產生朝南的偏轉力,對江口南岸有更強的沖刷力,使得北岸更容易淤沙。

這種自然現象拿肉眼是觀察不出來的,但是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時間,人們就會發現,江口水道在緩慢的往南移動,北岸出現的沙洲、沙島則與陸地連成一體,成陸的速度要遠遠高於南岸。

整個海陵府的成陸過程大體如此,只是花費了數千年的時間。差不多在六七百年前,崇州縣才基本成陸,而鶴城草場的成陸時間更慢,差不多在開國初年到基本成陸,早年也是大片的灘塗地。

江門島在江口子的一處小島,正對著東江匯入揚子江的江口,要說崇州門戶,在西沙島東側六十里外的江門島纔算是崇州真正的門戶,與北岸的鶴城草場相距才四五百步。

林縛翻身下馬來,蹲下來抓了一把沙土,伸到嘴邊舔了舔,跟身後的長孫庚說道:“這土沒有鹼味,跟北面的灘塗不一樣,不是鹽鹼地,可以種牧草養耕牛騾馬!”

長孫庚跟林縛日久,早就磨滅了讀書人的習性,疏於詩文,整日鑽心於耕種匠工之事。聽林縛說這裡能種牧草,長孫庚也蹲下來抓了一把沙土嚐了嚐,點了點頭,說道:“地雖然瘦一些,種草還是可以的……每日都有十幾二十個流刑犯送來,在江門島設獄司種草養牛馬是可行,但不能疏於防備,獄卒人手怕是不足啊。”他手捧起微濁的江水將嘴裡的泥沙涮淨,也不覺得這樣做有跌讀書人的身份,蹲在江灘上,與林縛商議起設獄司的事情。

牢城建沒建成,東南六郡的郡司都不管,朝廷正式下文之後,便將斷案決判的流刑犯陸續押解送來。汛期剛剛過去,西沙島收押的流刑犯加上隨行的家屬,已經超過百人,而且每天人數都在增加,此時正值多事離亂之秋,鋌而走險者甚衆,便是江東郡每日有數千名新犯判處流刑以上的重罰,也實在引不起人們的驚訝。

按制,流罪或苦役或充軍三到十年不等,父母子嗣可隨行亦可留鄉,但妻妾必需隨行。

江口牢城要接收東南六郡的流刑重犯,就算只接收半數,江口牢城的容留規模也會在兩到三年間迅速膨脹到三五萬人之多,遠非之前的獄島能比。

江門島周圍才八里餘,所有的土地都囫圇算上,也不過兩千餘畝地,建一座關押三五萬人的大型監獄也許是夠了,但是林縛才從郡司拿到五萬兩撥銀,建一座牢城勉強夠用,但是他不能白養這些流刑犯。

江門島只是林縛建牢城放出來的煙霧彈,畢竟給按察使司及刑部、都察院的行文裡,必需要按部就班的正式建一座牢城給大家看。

林縛真正的目標是北岸的鶴城草場,但是這時候鶴城草場歸維揚鹽鐵司所屬,爲兩淮鹽場煎海煮鹽提供必要的草料,林縛在正式的公函裡,不能說他將牢城建成鶴城草場的範圍之內,以免引起朝中某些官員不必要的擔憂。

維揚鹽鐵司每年所輸供的兩百萬兩銀的鹽稅,幾乎是大越朝的命根子,誰要敢觸碰這個,會有一大幫人跳出來。

有些事從來都是做得說不得的。

“我們去北岸看看……”林縛拍了拍手,將手上沾的沙土拍淨,帶著跨上停在水邊的一艘車船,往北岸行去,不要看江流湍急,江門島與北岸之間的江水其實很淺,冬季水淺時,江門島北岸還會有大片的江灘露出來,與北岸相隔的淺水,只有兩三百步寬。大船無法在江門島停靠,林縛只能換乘小型車船上島視察。

北岸就是鶴城草場一處聚居點,大約有百來戶草場戶及一隊鹽卒駐守此地,只不過人在江上只看得見岸上草木雜長,看不到有屋舍院落。要不是從鶴城司拿到地圖,外人絕想不到江岸背後有一處聚居點。

有七八艘破落的運草船給拖到江灘上,十幾衣衫襤褸的漢子在江灘上補船,看樣子等秋末割草紮成捆,這些草場戶就用這些破舊不堪的船運到北面的鹽場去。

長達二十餘丈的津海號停在江心,此來還有一艘津海級的戰船、三艘集雲級戰船以及數量不等的海鰍船、蒼山船、艨艟船、翼船圍護,形成軍容壯觀的水營艦隊,對於幾乎是隔世居住的草場戶來說,衝擊力是巨大的。

他們無心勞作,警惕的看著船隊放出幾艘小船登上江門島,片刻又渡江朝他們這邊過來,他們將運草船丟在江灘上,爬上江岸想逃跑,纔看到遠處有一隊騎兵簇擁過來,看樣子跟江裡的船隊是一夥的。這些漢子驚疑不定,也知道逃無可逃,看船隊與騎兵樣子像是官兵,只好先派人過去通知王旗頭去。

十幾個鹽丁先拿著兵器過來,看著船隊停在江心也不靠岸,馬隊停在遠處,也不靠近,看著幾艘小船往這邊駛來,馬隊纔過來匯合,他們忙去都亭院裡將整日喝得醉醺醺的旗頭拉出來。

“我們都是些窮鬼,海盜上回是犯了病,纔會上岸來打劫,好在爺爺帶著你腳跑得快,也沒有什麼損傷,這時候拖爺爺出來做什麼?”旗頭對手下人將自己從涼榻上拖下來,頗爲不滿,磕磕絆絆的從小路走過來,嘴裡罵罵咧咧的,待看到騎兵,也是驚了一身冷汗,酒醒了幾分。從東面過來,幾乎沒有路,都是雜草灌木叢生的荒地,船隊走江道,還容易理解,這隊騎兵費這麼大勁,走陸路過來做什麼?有什麼必要,拿嬌貴的騎兵在荒野裡探路?他識得字,雖說船離得遠,看不清旗上的大字,但是旗幟形制及圖色,他還分辯清楚,臉上驚疑不定,好一會兒才裝作粗蠻的說道:“鳥他孃的,是官兵!看樣子來頭不小,你們都守著規矩,跟著我叩頭問安,不要多嘴多舌,不要等會兒捱了鞭子,怪爺爺我事先沒有提醒你們。”

船靠上岸,林縛跳下船來,踩著鬆軟的沙灘上了岸,看著過來迎接的旗頭,問道:“江門都亭負責的不是有個都卒長嗎,他人去哪裡了?”

“回稟大人,王都頭這幾天去鶴城司,小的王成服,是個旗頭……”王成服叩頭問安,不要說停在江心的船隊,岸邊的騎兵靠近過來,兩百多人是梟勇雄健,殺氣騰騰,問話的官老爺左擁右護,穿著五品以上朝臣才能穿的緋色官袍,他根本不敢多嘴問林縛的來意。

“我是靖海都監使林縛,巡江來此,”林縛說道,“既然王都頭不在,有些事情問你也一樣……”

林縛報了名號,王成服也是赫然一驚,下意識的擡頭打量起林縛,轉念才意識到這極爲失禮,嚇了一身冷汗,忙將頭叩到鬆軟的沙土上:“小人王成服拜見名振天下都監使大人,今生有眼目睹都監使大人的神采,真是此生有幸,大人有什麼訓示,小人知無不言。”

林縛見眼前這名旗頭四十歲左右,看上去黑瘦乾癟,只穿了半截子兵服,腰間也沒有系佩刀,大概是嫌麻煩,滿嘴酒氣,想來是午時喝了不少酒還沒有醉酒,說話卻像是讀過書,除了王成服不像個樣子,圍過來的十幾個鹽丁倒還有些精神,不像普通雜兵那麼鬆鬆垮垮。周圍的草場戶漢子衣著都破破爛爛,但是身體都還精壯,日子想來沒有表面上那麼清苦。

林縛坐到沙埂地上,拍了拍身前的草地,跟王成服說道:“你也坐下來回話,”又頗有興趣的問道:“你讀過書,怎麼在這裡做旗頭?”

“小人跪著回話就好,”王成服畢恭畢敬的回道,“小人早年讀過書,在家鄉犯過事,發配來充軍,只因讀過幾年書,到江門來給王都頭當個副手……”

“犯過什麼事,充軍充幾年,到鶴城草場幾年了?”林縛追問道,沒那麼好給王成服含糊過去。

王成服即使不願回答這個問題,也不得不如實回答,他知道林縛能輕易調到自己的卷宗,萬一林縛聊來無事惦記上自己,不是自找黴頭?回答道:“小人是西秦鳳城人,犯奸/淫罪,給奪了功名,勉強保住一條命,刺配永充,到鶴城草場有八個年頭了……”

西秦判流鶴城草場充軍,算是流遠邊,林縛也不細問王成服到底是犯了什麼奸/淫。當世對男人是寬容的,有功名在身犯奸/淫罪還給判了刺配永充,多半是奸/淫權貴的妻女,遭到報復。林縛眼睛盯著王成服細看,臉頰上是有刺字,只是時日長了,不那麼明顯,實際年齡應該比看上去少得多,流軍混上個小小的旗頭,還能喝得醉醺醺的過活——這年頭酒水即使是私釀也是奢侈物,這個王成服即使給永充流配之刑壓得出不了頭,也應該是個人物。

林縛明面上選擇在江門島建牢城,實際盯上了北岸的這片土地,鹽鐵司那邊也打好了關係,相關人等都會裝聾裝啞不理,但是林縛就怕在下面遇到明白人,讓事情捂不住,對這個王成服不得慎重起見。

林縛眼睛瞅著王成服,笑道:“聞著酒香,想來都亭院裡有好酒,王旗頭不會介意分我一杯?”

王成服臉色微變,不知道是福是禍。

草場範圍廣闊,開墾一塊地種些稻麥樹果,也絕無人知曉,即使巡視來的上司無意撞見,只要這邊每年都按時交夠足量的草料,其他事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還要從這裡分一杯羹。

王成服到江門都亭來已經有六載,從他來第二年,這邊就闢了私地種糧,開始釀酒自飲,每年也往鶴城司送百十罈好酒,相安無事,日子也過得逍遙自在。

私釀是重罪,王成服已經是永充刺配,要是林縛在這事上跟他較真,哪怕王成服是從犯,也是斬立決的判罰。

王成服摸不清林縛的來意,聽他說是巡江路過此路,閒來無事討一杯酒水喝,聽上去無害,但真是要刁難這邊,自己便成了任他宰割的魚肉。要是林縛是個貪婪之人還好,不過受些盤剝,要是林縛是個銳意仕途的清廉官員,王成服就要擔心項上的人頭了。

林縛窺著小徑,往都亭院方向走去,王成服心裡忐忑,卻又不敢阻攔。林縛是從五品封爵的高官,自己只是個永充刺配的流犯,地位一個在天上,一下在地下,稍有不敬,也是給亂棍打死的下場。

第19章 聲東擊西第26章 歸心第32章 天子氣象第87章 試探第83章 南歸第二十五章 紙上談兵(一)第115章 襲城第二十五章 家族謀勢第72章 遠交近伐第一百三十三章 勢不可擋(一)第57章 自薦爲妾第53章 約期良辰第5章 黑水洋第27章 算計深沉第130章 驅狼爲虎第五十章 特權第94章 圍困南陽第68章 戰爭陰雲第一百三十五章 船行河上第57章 自薦爲妾第32章 父子相認第18章 備戰(一)第35章 鏖戰第95章 觀戰臺第58章 銀契嫁妝第101章 深宮怨怒第16章 獅子張口第103章 誰做黃雀第35章 百般相思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44章 人口隱憂第65章 賑災第36章 徐州攻略第108章 交易第50章 奪壘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襲上林裡(三)第114章 逃離第53章 破營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29章 啄木鳥之迷第84章 鶴城司軍塞第74章 淮東軍制第138章 鐵松溪阻敵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14章 合圍第57章 好快第34章 步步驚心第46章 點天燈第九章 隨扈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蹤(一)第80章 溪爲山徑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30章 重遊清江浦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86章 殘局碎夢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63章 淮西第107章 戰起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129章 還都第31章 風向變了第45章 叛將降兵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13章 蒸汽機(二)、(三)第56章 遷族第72章 隨州不決第82章 形勢緊迫第100章 迫其分兵第97章 利害關係第82章 紅顏禍水第二十四章 烈義家僕第124章 斷尾第65章 賑災第42章 五虎凋零第20章 拉攏第65章 開漕諸策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52章 棄第88章 不堪一擊第159章 暗渡陳倉第20章 數銀第34章 請戰第56章 顧嗣元第21章 斷糧第56章 光復濟南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72章 遠交近伐第37章 造湖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127章 俘兵第31章 疑形第98章 鄂東防線第五十二章 江涯爭地第十七章 肥差任選第18章 巡政(一)第27章 鐵山船場第2章 相認
第19章 聲東擊西第26章 歸心第32章 天子氣象第87章 試探第83章 南歸第二十五章 紙上談兵(一)第115章 襲城第二十五章 家族謀勢第72章 遠交近伐第一百三十三章 勢不可擋(一)第57章 自薦爲妾第53章 約期良辰第5章 黑水洋第27章 算計深沉第130章 驅狼爲虎第五十章 特權第94章 圍困南陽第68章 戰爭陰雲第一百三十五章 船行河上第57章 自薦爲妾第32章 父子相認第18章 備戰(一)第35章 鏖戰第95章 觀戰臺第58章 銀契嫁妝第101章 深宮怨怒第16章 獅子張口第103章 誰做黃雀第35章 百般相思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44章 人口隱憂第65章 賑災第36章 徐州攻略第108章 交易第50章 奪壘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襲上林裡(三)第114章 逃離第53章 破營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29章 啄木鳥之迷第84章 鶴城司軍塞第74章 淮東軍制第138章 鐵松溪阻敵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14章 合圍第57章 好快第34章 步步驚心第46章 點天燈第九章 隨扈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蹤(一)第80章 溪爲山徑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30章 重遊清江浦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86章 殘局碎夢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63章 淮西第107章 戰起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129章 還都第31章 風向變了第45章 叛將降兵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13章 蒸汽機(二)、(三)第56章 遷族第72章 隨州不決第82章 形勢緊迫第100章 迫其分兵第97章 利害關係第82章 紅顏禍水第二十四章 烈義家僕第124章 斷尾第65章 賑災第42章 五虎凋零第20章 拉攏第65章 開漕諸策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52章 棄第88章 不堪一擊第159章 暗渡陳倉第20章 數銀第34章 請戰第56章 顧嗣元第21章 斷糧第56章 光復濟南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72章 遠交近伐第37章 造湖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127章 俘兵第31章 疑形第98章 鄂東防線第五十二章 江涯爭地第十七章 肥差任選第18章 巡政(一)第27章 鐵山船場第2章 相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郁南县| 宜良县| 九寨沟县| 永平县| 武冈市| 南部县| 张家港市| 高陵县| 台江县| 金塔县| 喀什市| 南阳市| 乐昌市| 兰西县| 洪泽县| 娱乐| 虹口区| 江安县| 铜陵市| 察雅县| 五大连池市| 东乡族自治县| 荃湾区| 昔阳县| 定远县| 卫辉市| 白玉县| 沁阳市| 南平市| 邹平县| 泰宁县| 五台县| 包头市| 军事| 兴业县| 宝清县| 张掖市| 逊克县| 襄垣县| 裕民县|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