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6章 戰地數故人

高麗前奉元越爲宗主國,後屈於東胡人的鐵蹄——看著淮東軍將燕胡的防線、重鎮、精銳兵馬摧枯拉朽的擊潰,身上有著高麗人習慣於屈服強者而生存典型特性的崔赫,隨軍在津海上岸早已經身心俱陷,沒有掙扎之意。

當夜,就由高宗庭、羅文虎與崔赫談妥崔氏投附的條件:只要崔氏能在消滅援高麗的燕胡兵馬以及剷除國相左靖頑固勢力等事上立功,江寧在保留高麗王室的同時,也將保障崔氏在高麗國的地位。

次日清晨,崔赫便在羅文虎的陪同,乘船東行,秘密返回賀津,欲與分守金浦摩尼山的父親崔權臣聯絡……

津海城給打成一地廢骸,但廢骸殘壘則是防備燕胡騎兵臨死反噬的最佳屏障。

統帥部將津海城主壘清理出來,作爲行轅臨時駐地。

清濛濛的晨光從殘缺的城牆垛口流泄進來,空氣裡還瀰漫著殺戮之後未盡的血腥氣。

林縛小憩即起,負手站在庭中,手裡拿著海州連夜派快船送來的急報。

聽著腳步聲起,林縛轉頭看到宋佳穿著綠衫襦裙走將過來,說道:“我此前兩度來津海,一是燕南戰事,津海也是一地殘骸;第二回是湯公在即墨絕食棄世,我打那時就徹底對元越失去信心,但那時淮東根基不固,我不得以潛來津海,以津海糧道爲要脅,行鹽銀保糧之策……這轉眼一過,又是近十年的時光流逝,真是不知不覺啊!”

有鹽銀保糧,才得以修成捍海堤,修成捍海堤,淮東“深築城、廣積糧”之策才真正的紮下根來——淮東真正之崛起,始於津海糧道,這次又走津海故道北伐,倒也算是前後呼應。

宋佳款步走到跟前,嫣然而笑,說道:“一不小心在崇州給你蠻橫的扣押下來,妾身也真是覺得十年時光不覺逝。”

林縛看著宋佳如花美貌的臉蛋,成熟而豐豔,笑問道:“提起這個,我心裡一直有著疑惑,忘了問你,你當初寄身廣教寺,真就沒有感覺到崇州兇險嗎?”

“合輒妾身樂意給捉住似的?”宋佳剮了林縛一眼,美眸橫盼別有韻味,回想往事,說道,“當年在紫瑯山上,倒也不是沒有想過有脫不了身的可能,只是他人皆輕窺你,我終究忍不住想看看你有沒有做大事的氣魄,沒想到一失足成千古恨……”

“……”林縛莞爾一笑,說道,“奢家當年要是早聽你言,也許真就沒有淮東今日了……”

宋佳搖了搖頭,說道:“妾身終究是女流之輩,所言無足輕重。實際在奢飛虎進江寧之前,杜榮給奢家擬了一份在江寧要網羅人才的名單,趙舒翰、宋石憲、葛存虞、石鳳臺等人,甚至包括敬軒、敬堂都名列其中;此時再回過頭來,奢家還是自視稍高了一些……”

“哦……”林縛看著宋佳,問道,“這個倒沒有聽你提起過?你是擔心我知道後,會扣下杜榮,不叫他離開逍遙山林嗎?”

“是杜公他擔心你會如此,”宋佳說道,“其時除趙舒翰外,宋石憲、葛存虞、石鳳臺諸人都已入淮東幕中,杜公央我替他守密,我看杜公也是去意堅決,也無與淮東爲敵之意,只能勉強送個順水人情——你會不會怨我?”

淮東崛起之初,杜榮是個大對手,林縛也的確在他手裡吃出一些苦笑,但此時回首往事,有著“俱往矣”的感慨。

杜榮潛伏江寧,數年時間裡替奢家在江淮撐起一張情報網,還撐起一個叫其他貨棧、商幫、會社勢力遜色的慶豐行,實際是極務實、極有能力的一個人。

奢飛虎入江寧之後,對秦子檀言聽計從,杜榮的地位反而不如秦子檀,實際上有本末倒置之嫌。秦子檀身爲謀臣,謀略確是一流,但重謀略而輕實務是他一個明顯的缺點。

說到底,也是八閩出身的奢家,自視宗姓大族,與當世主流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從根本上還是輕視雜學匠等賤術。

奢飛熊、奢飛虎弟兄二人,雖也算務實之人,但更迷信表面的武力,實際也是脫離不了傳統思維的束縛。

林縛崛起於江淮之初,趙舒翰、宋石憲、葛存虞、石鳳臺等人,在江寧不受重用,都是中下層小吏,但雜學上已有所成、已有名望——林縛初爲司獄小吏時,葛司虞與其父葛福就在獄島上編《將作經補註》,曾邀江寧二十六名匠工參與其事。這二十六名匠工,就當時江寧十數萬匠戶裡、各行各業的宗匠級人物……

新學成體系發展,與淮東崛起後推動有著直接的關係;這一個個宗匠、宗師級人物,其本身就站在傳統匠術的顛峰之上,與淮東崛不崛起、推不推動,沒有什麼關係。

杜榮能早就注意到這些人,又給予足夠的重視,說明他還是能看到一些本質性的東西;只可惜沒有給奢飛虎以及奢飛虎背後的奢家重視,也沒有積極的行動。

杜榮早年經營的慶豐行,到後期就沒有什麼發展,說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林縛不會去假想要是奢飛虎比重視秦子檀更重視杜榮會有怎樣不同的結果,有些根子上的東西實在沒有必要去假設——燕京崩潰之初,淮東調用幾乎所用在燕京潛力的力量,只爲護送看上去無足輕重的姜嶽等數人南下,這本身就是除淮東之外,其他勢力不會做出的選擇。

杜氏包括杜車離在內,都選擇爲淮東效力,實際才幹能與高宗庭、宋浮等人並稱的杜榮堅決的選擇了退隱,林縛只是覺得有些可惜了,輕輕一嘆:“故人或喪或隱,直叫感到人生寂廖啊。若有機會再見杜公,倒也是人生快事。奢淵率殘部往西北而走,不再參與中原戰局,只要他的腳步挪得夠快,我也不是會趕盡殺絕之人,杜公也實在沒有必要避我不見……”

“怎麼在這時,生這樣的感慨?”宋佳疑惑不解的問道。

林縛手裡的那封急報遞給宋佳。

宋佳接過來,卻是夜間送來的海州急報——從海州派船過來,最快也要三天時間,宋佳倒不知道三天前海州或者海州收到什麼消息,叫林縛如此感慨。

信報所稟卻是劉庭州的死訊。

劉庭州是二十七日毒發身亡,嵩陽軍也於二十七日正式接受改編,封堵許昌兵馬西逃之路,不過消息是三十日才傳到渦陽,再經渦陽快騎傳報海州,經海州派快船傳到津海,今天已經是五月六日了。

劉庭州竟然想用毒酒藥殺肖魁安,宋佳也頗爲驚訝:“劉庭州難道想自己掌握嵩陽軍?”

“嵩陽軍的底子就是淮安鄉勇,大半將領跟劉庭州的提拔有直接的關係,”林縛撇嘴一笑,說道,“劉庭州真要能出其不意藥殺肖魁安,掌握嵩陽軍不是沒有可能;只是他把一切事情都想得太簡單了……”

“劉庭州當初在山陽率鄉軍渡淮援徐州,可不就是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何曾變過?”宋佳輕嘆道,“再者,許昌諸人也是叫你逼得走投無路,哪怕有一線機會,也是要搏一把的。他們想以險計藥殺肖魁安來打開西逃的通道,看來是要從河中府借道逃去關中啊……”

“嗯。”林縛點點頭。

許昌衆人要是直接投燕胡,就沒有必要行險計藥殺肖魁安,只需要派人通過此時在洛陽的葉濟羅榮,使葉濟羅榮從側後出兵威脅嵩陽,將嵩陽軍壓制住不能展開,許昌兵馬就能西逃進河中府——唯有許昌衆人想從河中府借道逃往關中,就只能依靠自身解決嵩陽軍擋道一事。

燕胡自身難保,國都都在淮東軍的兵鋒威脅之下,許昌衆人這時候投燕胡是沒有出路的,只會惹得連祖宗墳都保不住。而許昌衆人從河中府借道去關中,說服陳芝虎撥亂歸正,擁立元氏帝室,將是他們最後能掙扎的一步棋;實在不行,還可以從關中借道去川蜀投曹家。

在荊襄會戰之後,陳芝虎受封秦王,實際已經取得相對獨立的地位。

而在淮東軍收復津海、攻陷燕京之後,燕胡本族的力量將會進一步受到重挫,在太行山以西只可能保留少量殘部——在這種情況,在關中坐擁六萬兵馬的陳芝虎,相對燕胡殘部,就有反客爲主的實力,擁立元氏子弟爲新帝也不是沒有可能——劉庭州到死,或許想的還是保全帝室。

從根本上來說,劉庭州不可能給淮東所用,也就難怪林縛大清晨會有這番感慨。

政治從來都是沒有底限的,真到最後一步,說不定燕胡還會將元氏子弟推出來反對林縛稱帝、另立新朝,以儘可能聚集一切倒林的勢力。

“你說陳芝虎這麼一個滿手血腥之人,他會做怎樣的選擇?”宋佳也有些猜不透的問林縛,“他是堅守關中,與我們決一死戰,還是棄關中西逃?”

燕胡在山東、河南的防線就將給一捅而破,寧則臣率淮陽軍進佔山東,嶽冷秋、陶春率長淮軍進佔河南之後,北伐軍就具備對關中兩線用兵、包抄夾擊的條件,陳芝虎就會面臨或戰或逃的選擇……

“陳芝虎應該會逃,”林縛擡眼望向西邊的天空,說道,“長淮軍進領了河中府,也暫時沒有條件對關中用兵。不過,等我們收復燕薊,完成對晉中殘敵的剿殺,又會拖上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足以叫陳芝虎看清形勢,他應該不會給我們三路進軍關中的機會……”

宋佳想想也是,不要看燕胡總兵力還有好幾十萬,但北伐軍直襲津海、兵鋒直指燕京,燕胡的兵馬頓時給撕得四分五裂。

就像一個失去頭顱的軀體,再龐大也只會給吞噬的可能——不過也正因爲燕胡的殘軀還能很龐大,清剿其在中原地區的殘部也需要花費一些時間,這就會給關中的陳芝虎以及川蜀的曹家一些反應時間,相應的還有一些選擇的餘地。

這時候高宗庭、宋浮、葛存信以及吳齊等人走進來,給林縛行禮。

高宗庭說道:“羅文虎已經陪崔赫返回邵城了……”

“哦,”林縛應了一聲,以示知道,高麗戰場相對說來已經變得無關緊要,哪怕高麗戰事拖到中原戰局結束之後,也有足夠的手段去解決,策反崔氏到底能不能有奇效,林縛也不是很關心,他對高宗庭、宋浮、葛存信以及吳齊等人說道,“接下來的軍事部署,我打算派張茍、楚錚兩部從津海往兩翼展開:張茍率部到渦水河南岸西逼王登臺山,楚錚率部逼近潮白河西進;登海鎮師留在津海暫作休整,這枝矛最鋒利,還可以再藏一藏——海東行營軍兩旅以及其他新抵達師旅,作預備隊……”

第77章 東海攻略第54章 尚有餘計第47章 新帝之謀第29章 飛來一城第80章 雲崖小鎮第33章 宗族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22章 暨陽堅壁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126章 陽信驚雷第14章 合圍第102章 敵蹤又現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59章 婚事與政治第6章 去燕南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45章 典錢鋪第72章 遠交近伐第62章 臨戰第20章 調虎離山第27章 西線告急第93章 深谷殘敵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53章 君子不器第100章 迫其分兵第126章 逃第3章 江寧風潮(三)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40章 縱虎離間第九章 殺雞駭猴第19章 兵亂抵定第107章 戰起第二十六章 東陽通判第164章 窮寇宜追第69章 不臣第161章 誰是獵物第81章 藩樓依舊第5章 兵甲第83章 引蛇出洞第53章 破營第158章 瘋虎第96章 軍食第12章 三月之謀第116章 斬將第81章 渡河第62章 遷島第169章 誰家貂蟬女第62章 窺一斑第84章 盡殲第33章 進城殺馬第33章 將計就計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161章 漢水登高(一)第59章 婚事與政治第42章 政務第9章 大潰第46章 搶灘第46章 不過空城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60章 宮廷陰影第十六章 宗祠夜火第10章 初戰第2章 故人往事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十一章 意亂情迷第153章 人心向背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124章 懸樑第16章 淮山棧道第66章 意外升官第75章 新仇舊恨第96章 軍食第119章 禮山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115章 襲城第14章 永嘉第76章 淮陽鎮第55章 殘勝第55章 黃河決堤第8章 郊迎(一)第80章 鐵橋營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39章 特使駕臨第9章 東海寇入襲第10章 淮西第51章 識時務第63章 分合之道第一章 鄉野豪族第25章 金箭傳令第6章 賞匠第16章 淮山棧道第95章 觀戰臺第11章 潛伏第35章 顧氏第88章 夢圓江寧第103章 定策
第77章 東海攻略第54章 尚有餘計第47章 新帝之謀第29章 飛來一城第80章 雲崖小鎮第33章 宗族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22章 暨陽堅壁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126章 陽信驚雷第14章 合圍第102章 敵蹤又現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59章 婚事與政治第6章 去燕南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45章 典錢鋪第72章 遠交近伐第62章 臨戰第20章 調虎離山第27章 西線告急第93章 深谷殘敵第149章 亂世良民易爲賊第53章 君子不器第100章 迫其分兵第126章 逃第3章 江寧風潮(三)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40章 縱虎離間第九章 殺雞駭猴第19章 兵亂抵定第107章 戰起第二十六章 東陽通判第164章 窮寇宜追第69章 不臣第161章 誰是獵物第81章 藩樓依舊第5章 兵甲第83章 引蛇出洞第53章 破營第158章 瘋虎第96章 軍食第12章 三月之謀第116章 斬將第81章 渡河第62章 遷島第169章 誰家貂蟬女第62章 窺一斑第84章 盡殲第33章 進城殺馬第33章 將計就計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161章 漢水登高(一)第59章 婚事與政治第42章 政務第9章 大潰第46章 搶灘第46章 不過空城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60章 宮廷陰影第十六章 宗祠夜火第10章 初戰第2章 故人往事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十一章 意亂情迷第153章 人心向背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124章 懸樑第16章 淮山棧道第66章 意外升官第75章 新仇舊恨第96章 軍食第119章 禮山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115章 襲城第14章 永嘉第76章 淮陽鎮第55章 殘勝第55章 黃河決堤第8章 郊迎(一)第80章 鐵橋營第二十章 定策下海(一)第39章 特使駕臨第9章 東海寇入襲第10章 淮西第51章 識時務第63章 分合之道第一章 鄉野豪族第25章 金箭傳令第6章 賞匠第16章 淮山棧道第95章 觀戰臺第11章 潛伏第35章 顧氏第88章 夢圓江寧第103章 定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宝丰县| 四川省| 五寨县| 定州市| 霍邱县| 西平县| 青河县| 黎川县| 图木舒克市| 唐山市| 韶关市| 茂名市| 博湖县| 双辽市| 濉溪县| 濮阳市| 潞城市| 汉源县| 濮阳县| 新竹市| 保亭| 隆子县| 社旗县| 雷波县| 松阳县| 红原县| 浠水县| 台安县| 岳池县| 贵南县| 额尔古纳市| 呼伦贝尔市| 信阳市| 东山县| 全州县| 北宁市| 太湖县| 嵊州市| 宜城市|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