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章 故人往事

陳花臉將永昌侯元歸政、元錦生父子領到林縛在東衙書房守靜堂的外廂房裡等候。

“我家大人正在前廳議事,還請永昌侯爺跟少侯爺在這裡等上片刻……”陳花臉吩咐人去沏茶水,他也坐在這裡陪同——書房裡林縛日常處置公務的重地,雖然林縛剛從浙東回來,還沒有踏入書房半步,但有客在此,當值的侍衛長也不會稍離片刻的。

元歸政鬢髮已然花白,五旬才過的年紀,已呈老態——陳花臉嘴拙,招呼一聲,便閉口不言,元歸政與其子元錦生也不便交談,便打量著裡廂房裡的陳設。

裡廂房便是林縛日常辦公的書房,當真是簡樸得很,也很狹小,才三步見方,居中擺著一張木色長案,堆滿書卷,還有些零亂。長案上沒有常見的文房四寶,一隻瓷筒子插著幾支淮東所產的炭筆??勘跀[著一張小櫥,照樣是卷案琳瑯滿目,有會客相談的小榻,榻上放著一張矮幾,牆角邊擺放著一張角桌,擺著一枚曲頸青瓷瓶,插著幾枝新摘下來掛蕾的桂花枝。

崇州的桂樹都已經掛蕾了?

元歸政到崇州也有兩天了,卻沒有注意到這些細處。

聽著外面有甲片響動,探頭看去,卻是林縛與兩名侍衛走來院子裡,元歸政與其子元錦生站起來,走到廊檐相迎。

“趕巧在前廳議事,讓侯爺久候了,”林縛站在庭院裡拱手而禮,又問陳花臉,“可曾給侯爺備好茶伺候著……”

“可不敢怠慢,剛勞煩小蘭姑娘去沏茶,大人您就來了?!标惢樥f道。

這處書房實際與宋佳在東衙旁獨居的小院相通,林縛在崇州里,也總是由宋佳幫著處置公函,書房平日裡也由宋佳院裡的人幫著打理。

“崇州拜訪太后,未曾知會林侯爺一聲,甚爲失禮;本打算明日回江寧的,遂今夜趕過來拜望一下故人。”元歸政說道。

“好說,好說……”林縛笑道,似乎對元歸政不告而來崇州,毫不介意。

適才偏廳裡,有人對元歸政已來崇州而軍情司毫無察覺,頗爲不滿,但林縛不以爲意。

軍情司的存在,林縛是要將其作爲參謀機構使用,重在軍事,而非特務機構用於監視地方;軍情司主要培養的是有戰術戰略思維的武官跟參謀人員,而非特務人員。

軍情司雖然下設特勤室,但人員及資源的投入都很有限,而且主要用在對浙閩及燕胡控制區域的情報蒐集;軍司控握江寧的形勢變化,主要依賴於孫文炳等人,而崇州這邊對樑太后與海陵王元鑑海的起居,也非嚴密監視——元歸政真要隱蹤匿跡潛來崇州與樑太后見面,崇州這邊無法知曉,也正常得很。

林縛請元歸政、元錦生到書房坐下,說道:“蘇湄到崇州後,開了間茶樓,時常惦記著侯爺的恩情,要不是天色已晚,我倒想請侯爺與錦生兄到蘇湄的茶樓裡一坐,敘一敘舊情……”

“那就不叨擾了,以後還要來崇州拜見林侯爺跟蘇湄姑娘的機會……”元歸政說道。

曾幾何時,元歸政將蘇湄當成最重要的一枚棋,而這枚棋子如今已不是元歸政能掌握——江寧轄下,林縛兵權最重,林續文、黃錦年等人皆附淮東,即使他此時將蘇門案捅出來,朝廷也只會息事寧人,不敢觸怒淮東;而淮東與江寧早就是貌合神離,也不差拿蘇門案出來挑撥離間。

前些日子,江寧有官員上摺子請樑太后還朝,林縛心想元歸政潛來崇州,大概是爲這事。不過元歸政不說,他也耐著性子不提,閒言碎語,問道:“侯爺此來崇州,藩公怎麼沒有相隨?”

林縛在江寧見過元歸政幾面,藩鼎都相陪左右,這次獨不見他。

“謝朝忠將藩樓買了去,藩鼎得了一場急病,臥牀不起,不然也會來崇州拜見故人的。”元歸政說道。

“哦,藩樓都易主了?”林縛想起藩樓舊日風光,頗爲感慨,問道,“是幾時的事情?”

WWW⊙тт kǎn⊙¢ O

“就上個月?!痹獨w政回道,話語間有些許蒼涼。

藩樓表面上是藩家的產業,實際代表永昌侯爺在江寧城裡的榮光。

擁立魯王之事,元歸政也有份參與,雖說事後永興帝沒有追究諸人的罪責,將擁立之事輕輕揭去,但隨著顧悟塵被迫離開江寧、魯王降爵改封海陵王,永昌侯府在江寧也註定要衰敗。以往永昌侯府的座上賓客,如今唯恐跟元歸政牽上關係,給新帝猜疑。

永昌侯府一旦失勢,所轄龐大產業,自然淪爲江寧新崛起的權貴爭逐分食的對象——謝朝忠買下日進斗金的藩樓,大概沒有花多少銀子吧?藩鼎得了急病、臥牀不起,大概是氣壞了吧?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永昌侯府及藩家能得今日之報,也是罪有應得——元歸政或許能去投奔梁氏,但此時燕胡大軍在東線狼奔豕突,梁氏也自身難保。

林縛輕笑道:“謝朝忠聖眷正隆,沒想到還有心經營酒樓,藩公操勞一生,歇下來也好?!?

元歸政窺著林縛的臉色,他也曉得永昌侯爺既然與淮東有幾分交情,也由於擁立之事徹底葬送,更何況林縛與藩鼎父子夙怨也深,沒指望林縛會同情他們藩樓給謝朝忠豪取強奪;他想看到的,是林縛對謝朝忠的態度:林縛與淮東軍還想更進一步,謝朝忠與御營軍註定就是個障礙——很可惜,在林縛眼裡,元歸政看不到他對謝朝忠的警惕。

元歸政想想又釋然,謝朝忠不過是個暴發戶,因爲得新帝寵信,才得以執掌御營軍而成爲當朝權貴,哪裡及得上林縛與淮東軍一刀一槍的拼殺出去、又經營淮東數年來得根基深厚?

元歸政心裡也是感慨萬千,想當年林縛在江寧不過是個爭強鬥狠的小角色,自己何曾看他上眼?而如今事過境遷,輪到自己在他面前低聲下氣的說話——讓人感慨這風水轉得也太快了些。

閒言碎語扯了許久,誰也不往正題上扯。

元歸政、元錦生起身告辭之際,林縛才假裝募然想起似的問道:“我多日來在浙東領兵打仗,已有好些日子未向太后請安;侯爺剛從太后那裡過來,太后的病情可曾好些?”

元歸政心裡一笑:林縛將太后及海陵王監押在崇州居住,就未曾再露出面,跟他出不出浙東領兵打仗有什麼關係?

元歸政說道:“精神只是稍好些,但吹風就頭疼,請御醫再開兩副藥許是能見好轉……”

林縛袖手身後,沉吟道:“崇州也有好醫師,我明日去給太后請安,讓崇州的醫師也替太后診治一二,就怕不合規矩……”

“林侯爺心念著太后的病情,有什麼合不合規矩的……”元歸政說道,說定林縛明日去給太后請安之事,他與其子元錦生就告辭離去。

林縛返回內院,趕著宋佳從北麓回來。

“聽說永昌侯剛過來?”宋佳問道。

“打了半天啞謎,無趣得很……”林縛說道。

宋佳推測道:“梁氏沒有膽量跟燕胡去拼死一戰,不放棄平原、濟南,擔心全軍歿於黃河兩岸,但一旦放棄平原、濟南,又成了喪家之犬——臨淄失陷後,樑家的情勢更是窘迫。元歸政恰好在崇州,樑太后或許是驅使他來試探這邊的態度?”

樑家要是放棄濟南往南撤,就挨著兩淮——樑家失去濟南、平原,已難獨立,非要得到江寧或淮東的支援,才能在魯西南站穩腳——以往樑家還不那麼急切,臨淄失陷,濟南、平原的側翼都暴露在燕胡兵馬的攻擊範圍之內,當前的形勢對樑家來說,也是生死存亡。

“淮東該如何應對?”林縛喃喃自問。

“不管怎麼說,淮東都應該堅定的要求樑家派兵去援陽信,不然夫人心裡不會好受?!彼渭演p聲說道。

不管希望多渺茫,樑家都是解陽信之圍的最後依仗。要是淮東支持樑家南撤,無疑是徹底的放棄陽信,這在情感上很難讓顧君薰接受。

林縛蹙著眉頭,宋佳又說道:“樑家父子面對胡虜連一戰都不敢打,便是任他們撤到魯西南,又豈能依仗他們嗎?那老妖婆,要想還朝去江寧,由著她去也好……”

“也對,”林縛聽宋佳這麼說,心裡的遲疑便少了一些,牽過她的手,拉到身前,笑道,“你真是我的女良謀……”

“我當真只有這點作用?”宋佳嫣然而問,轉念又想這話有歧義,臉微紅,推著林縛的身子說道,“四位夫人可以都巴望著你過去,我過去傳話,她們可要將我吃下去似的……”

“胡說八道,怎麼是四位夫人?”林縛笑罵道。

“我可還沒有將茶樓那位跟六夫人算進去呢,”宋佳取笑他道,幫他撐開雨傘,推著他往外走,又說道,“你快過去……我也好久未見明月了。當年我跟奢飛虎說要將明月許給你,給哧之一笑,後聽他開玩笑說過要將明月許給秦子檀——秦子檀倒也能吸引女人的心思,明月嘴裡不說,多少存了個心思,誰能想到後來會發生那麼多的事情?秦子檀竟是懸樑而死……”說到這裡,宋佳便不再說什麼,喚陳花臉等侍衛進來,護衛林縛去北麓精舍與顧君薰她們團聚。

第34章 開館設學第72章 海上接戰第44章 陷阱第八十一章 簡短交易第67章 洪澤舊事第67章 取刀之謀第64章 豫章第37章 叛第150章 打回原形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21章 子嗣第48章 營破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34章 步步驚心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67章 國策第64章 贈人利刃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45章 叛將降兵第25章 割土權謀第87章 兵聚鶴城西第21章 斷糧第121章 聞信驚雷第105章 決心跟信心第27章 鐵山船場第二十二章 定策下海(三)第96章 傳捷第28間 應子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86章 纏殺第76章 淮陽鎮第25章 道不同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103章 定策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74章 雁過拔毛第23章 歸塵第74章 密約(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船行河上第65章 雪中送炭第33章 進城殺馬第98章 虞東第10章 虎將有謀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四十三章 劈擊實習錄第21章 奇襲第45章 水上奇兵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10章 西河驚變第63章 分合之道第51章 撤還是不撤第77章 吳黨裂痕第68章 鏖戰燕雀嶺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22章 突圍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庭訓之死(一)第33章 滲透第48章 花亭第36章 對壘第67章 國策第20章 拉攏第4章 宋家子弟第93章 深山殘兵第4章 投效第11章 行軍第27間 羈縻之政第23章 三月潼原第18章 喝斥第15章 王相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41章 撤兵第6章 私糧入京第105章 警告第62章 窺一斑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58章 銀契嫁妝第136章 選擇第30章 美人心計第108章 守淮攻閩第107章 太后是棋第118章 必有一戰第102章 西行第74章 顧慮楔子第88章 故人相見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142章 棋子第27章 變化第54章 真假虛實第48章 雪天圍獵第20章 巡政之口戶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113章 廷爭第22章 立城擴軍第43章 潰不成軍第85章 鶴城之失第78章 虎毒食子第67章 自顧不暇第17章 釣魚作戰第95章 經難念
第34章 開館設學第72章 海上接戰第44章 陷阱第八十一章 簡短交易第67章 洪澤舊事第67章 取刀之謀第64章 豫章第37章 叛第150章 打回原形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21章 子嗣第48章 營破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34章 步步驚心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67章 國策第64章 贈人利刃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45章 叛將降兵第25章 割土權謀第87章 兵聚鶴城西第21章 斷糧第121章 聞信驚雷第105章 決心跟信心第27章 鐵山船場第二十二章 定策下海(三)第96章 傳捷第28間 應子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86章 纏殺第76章 淮陽鎮第25章 道不同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103章 定策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74章 雁過拔毛第23章 歸塵第74章 密約(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船行河上第65章 雪中送炭第33章 進城殺馬第98章 虞東第10章 虎將有謀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四十三章 劈擊實習錄第21章 奇襲第45章 水上奇兵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10章 西河驚變第63章 分合之道第51章 撤還是不撤第77章 吳黨裂痕第68章 鏖戰燕雀嶺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22章 突圍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庭訓之死(一)第33章 滲透第48章 花亭第36章 對壘第67章 國策第20章 拉攏第4章 宋家子弟第93章 深山殘兵第4章 投效第11章 行軍第27間 羈縻之政第23章 三月潼原第18章 喝斥第15章 王相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41章 撤兵第6章 私糧入京第105章 警告第62章 窺一斑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58章 銀契嫁妝第136章 選擇第30章 美人心計第108章 守淮攻閩第107章 太后是棋第118章 必有一戰第102章 西行第74章 顧慮楔子第88章 故人相見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142章 棋子第27章 變化第54章 真假虛實第48章 雪天圍獵第20章 巡政之口戶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113章 廷爭第22章 立城擴軍第43章 潰不成軍第85章 鶴城之失第78章 虎毒食子第67章 自顧不暇第17章 釣魚作戰第95章 經難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噶尔县| 寻乌县| 高碑店市| 高雄县| 泗阳县| 合山市| 云安县| 溆浦县| 洱源县| 南部县| 盐亭县| 石门县| 定西市| 广东省| 江孜县| 本溪市| 彭山县| 始兴县| 察雅县| 天峻县| 西乌| 高密市| 湖南省| 黎川县| 宁津县| 集贤县| 乌兰县| 松潘县| 深圳市| 昌邑市| 镇康县| 达孜县| 获嘉县| 伊宁市| 北海市| 辽源市| 久治县| 沂南县| 扶余县|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