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8章 守淮攻閩

(求紅票)

江寧也認識到僅僅依靠堅壁清野的策略,很難使河淮防線真正的穩(wěn)固起來。

除了黃河沿岸的防線外,淮河沿岸的防線必須得到加固,這樣才能讓江寧不必直接面臨燕胡騎兵的威脅。

林縛十一月下旬僅在少數扈從的護衛(wèi)下視察淮陽防線,江寧對這個消息是有喜有憂。

憂的是,淮東對淮陽鎮(zhèn)的影響力及控制力遠遠超乎之前的猜測,江寧及其他勢力需要重新審視淮東的實力。單純以軍事實力計算,林縛無疑已經躍居領兵帥臣之首。

外藩強橫而君權闇弱,對新成立的江寧政權來說,不能算好事。

但不管怎麼說,林縛都是擁護江寧政權的。雖有臣強君弱的遠憂,但就眼前的情況來說,淮東對淮陽鎮(zhèn)的控制力越強,淮泗防線就越穩(wěn)固。至少在風雨飄搖的當前勢態(tài)下要算是一樁好事。

招安劉妙貞、陳韓三守徐州、淮陽,以及加上淮東對山陽、泗陽、沭口防線的經營,使得淮河自洪澤浦下游的防線即使稱不得固若金湯,也絕非燕胡步騎所能輕易捅穿。

在這一條防線上,陳韓三所部有兩萬精兵,劉妙貞所部有三萬精兵,淮東在山陽、泗陽、沭口還有二十營直屬精銳甲卒及數營水軍,此外還有多達三萬的輜兵部署在淮河北岸。

即使將陳韓三所部剔除在外,淮東在短時間裡能在淮河下游地區(qū)動員七到八萬的兵馬用於防守。在正常情況下,燕胡絕無可能一下子將淮泗防線打穿。

相比較淮東,淮西北面的防禦就太薄弱了。

十二月上旬,林縛視察淮泗返回崇州,江寧上諭也緊跟著到達崇州。

江寧準淮東所奏,裁撤鶴城草場司置縣,委淮東軍司所薦胡致誠爲知縣;委淮東支度使林夢得兼領淮東、浙東軍領司使,許淮安、海陵、明州三府錢糧由軍司自徵自支。

與此同時,江寧在渦陽設鎮(zhèn),肖魁安以上騎都尉銜出領渦陽鎮(zhèn)軍,轄渦陽、壽州、濠州、泗州等縣守戍事,設兩淮軍領司,劉庭州以左僉都御史出領兩淮軍領司使兼知濠州府事,將壽州、渦陽、泗州等縣一併劃入濠州府,加強淮西北面的軍事防禦力量。

“不管如何,到這一步,總算是將守淮防線的框架搭起來了,一年的辛苦總算有所得。只是河南、山東全線崩潰後,陳韓三守徐州又是極其不穩(wěn)定的一個因素,淮陽承受的壓力極大啊!”高宗庭站在全新的河淮防線形勢掛圖前,頗爲感慨的說道。

林縛坐在楠木長案後,擰著頭看身後屏風上懸掛的河淮防線圖。

在這個時空,還沒有出現過南北長期對峙的局面,世人對“守江必守淮”的軍事原則還沒有深刻的認識。但林縛所經歷的另一個時空,多次南北對峙的局勢證明:一旦燕冀、晉郡形勢崩潰,沿黃河組織的防線在面對北方優(yōu)勢兵力面前是極其脆弱的。

不把徐州考慮在內,淮陽鎮(zhèn)位於整個守淮防線的居中、突前位置上,一旦河南、山東兩地形勢崩潰,淮陽必然要承擔最大的軍事壓力。

當然,這一切也是早在淮東諸人的考慮之內,不然淮東也不會如此費盡心機的加強淮陽鎮(zhèn)。

秦承祖說道:“就眼下而言,我們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河南崩潰之後,燕胡在理論上有一條從河中府經南陽、襄陽南下打荊湖的通道,但潼關、淮陽對這條通道形成夾擊之勢。即便燕胡順利攻陷河南、山東全境,接下來要麼西進潼關,佔領秦郡,要麼徹底將我們在淮河北岸的軍事部署打崩潰,不然斷無可能冒險從南陽南下打襄陽……”

林夢得說道:“燕胡近十年以來,就沒有受過大挫,說不定會冒險一試。”

林縛搖了搖頭,說道:“寄希望敵人犯錯的僥倖思想要不得,淮東今後的工作重心要堅持貫徹‘守淮攻閩’的原則……”

林夢得訕然一笑,雖說他在兼領淮東軍領司使後,在淮東的地位僅次於林縛、林續(xù)文兩人,但他長於政事,軍事謀略不是他的擅長,所以有僥倖想法也很正常。

一旦燕胡兵馬在攻陷河南之後,在沒有解決兩翼威脅之前,貿然走南陽、襄陽南下徵荊湖,淮東可以調水軍主力北上擾襲燕冀,步營主力可以從淮陽出兵,攔腰切斷燕胡南征大軍的中路,必定能讓燕胡吃個大虧——真要是如此,形勢就會變得相對簡單一些。

寄希望燕胡在戰(zhàn)略上犯這種輕敵冒進的低級錯誤,淮東也要對“守淮攻閩”的策略進行相應的調整:放棄在浙南開闢戰(zhàn)場、收縮對浙閩的攻勢,積極在山陽一線儲備戰(zhàn)力,以期在燕胡輕敵冒進時打出致命一擊。

當然,林縛、秦承祖、高宗庭等人的想法更爲務實。

不寄望燕胡會犯戰(zhàn)略上的大錯,在積極建立守淮防線、做長期拉踞戰(zhàn)準備的同時,以攻略浙閩爲重心。在當前形勢下,淮東要維持江寧政權穩(wěn)定團結的局面,就不能在江淮內部進行勢力擴張,內部不行,那就只能從奢家控制的浙閩地區(qū)獲得更廣闊的擴張空間。

而只有將奢家徹底打垮之後,淮東才能從南線將主力兵馬抽出來,在北線對燕胡展開反擊攻勢。

在這個指導思想下,淮東下一步就是開闢浙南戰(zhàn)場。

林縛回崇州後,除劉文忠、左光英所率樂清兵馬外,還以唐復觀、陳定邦、楊子忱等人爲首,以建安軍舊部武官爲骨幹,從工輜營抽調健銳,組建新的浙南軍。新浙南軍暫編十營甲卒,已經在崇州開始編訓工作,年後就會走海路開赴樂清。在匯合樂清軍後,新浙南軍將以樂清爲基礎,沿永嘉江而上,對守永嘉、甌海的浙閩軍展開攻勢。

就在林縛於東衙召集將臣進一步確定淮東今後的指導策略之時,驛騎從青州傳來平度失陷、軍民三萬餘衆(zhòng)遭受屠殺的噩耗。

平度縣是膠萊河東岸的一個縣,原屬登州府,後爲更好的經營膠萊河運務,還是在湯浩信的努力,與萊州一起劃入青州府。柳葉飛出知登州府之後,先是將萊州重新劃回登州府,平度縣暫時還隸屬於青州。

也許是青州諸人預料平度縣遲早會劃給登州,雖說平度是膠萊河沿岸頗爲重要的城池,但守軍以地方鄉(xiāng)兵爲主,沒有從青州軍調撥兵卒加強城防,以致給滲透進來的燕胡騎兵輕易攻陷,遭受屠城之禍。

平度失陷,也就意味著膠萊河道會給燕胡騎兵摧毀。

曾幾何時,林縛一度希望青州的兵馬能退守沂山與膠州灣沿岸城寨以及登州城。這些都是淮東從陸路、海路能夠直接支援的區(qū)域,戰(zhàn)力相對較弱的青州軍就能以游擊戰(zhàn)術,與燕胡的優(yōu)勢兵力在山東半島進行拉鋸作戰(zhàn),逐步的消耗、打擊其進攻的銳氣,從而爲將來的反攻創(chuàng)造更有利的條件。

林顧決裂,林縛這種打算自然就破產了,淮東從戰(zhàn)略上已經徹底放棄青州。

平度失陷、三萬餘軍民遇屠的消息傳到崇州,也只是讓淮東諸人心頭傷感,並不會爲此調整淮東既定的軍事部署。

“淮東要防備柳葉飛與登州水軍降敵啊!”面對平度被屠的塘抄,秦承祖有著更現實的擔憂,燕胡選擇屠城,自然是要打擊山東軍民的抵抗意擊。

青州軍還好一些,張晉賢、程唯遠、楚錚等人在當年那麼艱難的時刻都堅持下來,斷不會有投降的心思。而顧悟塵以兵部尚銜出領青州制置使,實際割據青州,投降燕胡斷不可能獲得比此更高的地位。甚至在投降後會給燕胡驅使來打淮東,顧家父子非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斷不會輕易起投降的心思。

但是柳葉飛及登州鎮(zhèn)將領就難說了。

“在青州失陷前,柳葉飛應該不會選擇投降,”高宗庭說道,“不然的話,登州府將面臨青州從陸路、淮東從海路兩面夾擊。但是青州失陷後,登州給封鎖在半島一角,沒有退路,到那一步,與其指望柳葉飛能與淮東合作守登州,我相信他選擇投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我們得要有這方面的準備。”

林縛點點頭,要高宗庭與秦承祖擬個預備方案來,也沒有就此多說什麼。

顧君薰即使能理解淮東選擇放棄青州的部署,但事關其父兄,聽到平度失陷、三萬軍民遭屠的消息,心情自然不好受。

林縛離開東衙,回到北麓別苑,看到顧君薰坐在房裡悶悶不樂,不知道要如何勸慰她。走到這一步,就算青州諸人這時候與淮東冰釋前嫌,淮東也不可能在物資上再大力支援青州了。

顧盈袖坐在房裡正勸慰君薰,看到林縛回來,站起來問道:“這個年節(jié)過得也真不讓人省心,就看著北邊一步步的給蠶食、淪陷,這往後真能守得這半壁江山?”

“形勢的變化,要有個此消彼漲的過程,”林縛說道,“寄望形勢一下子扭轉過來,不可能,但勝利最終屬於我們則是肯定的,首先要有持久作戰(zhàn)的決心跟準備……”

*****************

PS:無罪大神的《通天之路》今天開始在縱橫中文網上架接受VIP訂閱,更俗在這裡號召一下:兄弟們裡有同時閱讀《通天之路》的,懇切的希望你們能夠訂閱VIP章節(jié)、支持正版閱讀。

更俗在縱橫中文網碼字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梟臣》創(chuàng)作也有兩百五十多萬字了,今後也會伴隨縱橫中文網成長、一路走下去。

一個網站要持續(xù)成功的運營下去,必然要走商業(yè)化的道路,VIP訂閱是大勢所趨。

縱橫中文網能否成功、持續(xù)的運營下去,關係到更俗能否有一個穩(wěn)定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與氛圍來爲兄弟們創(chuàng)作更精彩、更多的故事。所以請支持更俗的兄弟們,同時支持縱橫中文網的成長,支持VIP正版閱讀;懇請同時是無罪大神書迷的兄弟們,訂閱《通天之路》的VIP。

第79章 火中慄第27章 變化第26章 回江寧第50章 奪壘第30章 定策西沙島第12章 江寧心思第一百一十章 冰釋(二)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50章 戰(zhàn)訓識字班第122章 滯敵第44章 危機不知第6章 去燕南第62章 林族利益第1章 兒女情長第4章 備戰(zhàn)糧荒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42章 伏火弩第12章 大功將成第65章 河中第45章 水上奇兵第164章 窮寇宜追第31章 疑形第32章 放逐第66章 大動作第45章 水上奇兵第10章 嫡爭(一)第42章 再勤王第13章 殘破第36章 徐州攻略第96章 傳捷第51章 識時務第13章 兵援第61章 黨同伐異第20章 調虎離山第62章 遷島第68章 攻守之謀第67章 洪澤舊事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44章 兵備將行第42章 再勤王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五十一章 行舟議事第5章 狗官第63章 盲點第1章 兒女情長第51章 散彈殺人馬第78章 大勢已去第76章 淮陽鎮(zhèn)第44章 兵備將行第18章 狹路相逢第11章 匪禍第3章 風災第七十六章 是非黑白第68章 海上保險第67章 北地第32章 餌中餌第43章 演射第四章 林氏家主(一)第38章 縱虎歸山第80章 鐵橋營第60章 噴焰弩第120章 釜底抽薪第137章 屈人之兵第140章 淮西用間第46章 錢莊第55章 伏兵多時第20章 豬鼠之輩第二十六章 東陽通判第73章 青州軍第113章 永嘉野戰(zhàn)第77章 前哨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一章 鄉(xiāng)野豪族第108章 交易第71章 南陽第28章 孫桿子孫壯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113章 廷爭第55章 浙北軍司第34章 河口秘情第23章 銀子第67章 自顧不暇第6章 救災之利弊第117章 攻城拔寨第39章 糧足傷農第114章 猝然接戰(zhàn)第65章 雪中送炭第20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147章 崇國公第62章 北還徐州第74章 顧慮第70章 意外相逢第108章 戰(zhàn)黃陂第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10章 初戰(zhàn)第158章 瘋虎第7章 調虎離山第16章 糧荒第30章 沒有良機
第79章 火中慄第27章 變化第26章 回江寧第50章 奪壘第30章 定策西沙島第12章 江寧心思第一百一十章 冰釋(二)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50章 戰(zhàn)訓識字班第122章 滯敵第44章 危機不知第6章 去燕南第62章 林族利益第1章 兒女情長第4章 備戰(zhàn)糧荒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42章 伏火弩第12章 大功將成第65章 河中第45章 水上奇兵第164章 窮寇宜追第31章 疑形第32章 放逐第66章 大動作第45章 水上奇兵第10章 嫡爭(一)第42章 再勤王第13章 殘破第36章 徐州攻略第96章 傳捷第51章 識時務第13章 兵援第61章 黨同伐異第20章 調虎離山第62章 遷島第68章 攻守之謀第67章 洪澤舊事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44章 兵備將行第42章 再勤王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五十一章 行舟議事第5章 狗官第63章 盲點第1章 兒女情長第51章 散彈殺人馬第78章 大勢已去第76章 淮陽鎮(zhèn)第44章 兵備將行第18章 狹路相逢第11章 匪禍第3章 風災第七十六章 是非黑白第68章 海上保險第67章 北地第32章 餌中餌第43章 演射第四章 林氏家主(一)第38章 縱虎歸山第80章 鐵橋營第60章 噴焰弩第120章 釜底抽薪第137章 屈人之兵第140章 淮西用間第46章 錢莊第55章 伏兵多時第20章 豬鼠之輩第二十六章 東陽通判第73章 青州軍第113章 永嘉野戰(zhàn)第77章 前哨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一章 鄉(xiāng)野豪族第108章 交易第71章 南陽第28章 孫桿子孫壯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113章 廷爭第55章 浙北軍司第34章 河口秘情第23章 銀子第67章 自顧不暇第6章 救災之利弊第117章 攻城拔寨第39章 糧足傷農第114章 猝然接戰(zhàn)第65章 雪中送炭第20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147章 崇國公第62章 北還徐州第74章 顧慮第70章 意外相逢第108章 戰(zhàn)黃陂第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10章 初戰(zhàn)第158章 瘋虎第7章 調虎離山第16章 糧荒第30章 沒有良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泰市| 郁南县| 开阳县| 乐陵市| 寿阳县| 临沧市| 阿鲁科尔沁旗| 图们市| 永靖县| 灌南县| 蕲春县| 洪湖市| 常熟市| 夏邑县| 改则县| 崇文区| 洛阳市| 肥城市| 张家港市| 武威市| 凯里市| 武陟县| 哈尔滨市| 合山市| 金平| 敦化市| 梅州市| 玉龙| 大方县| 卢龙县| 塔河县| 灯塔市| 宁河县| 右玉县| 桐庐县| 锡林郭勒盟| 太和县| 新干县| 禹州市| 广州市| 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