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6章 賊船

王家親族及僕役都給關押在廂院,張晏、左承幕、程餘謙佔著王宅的前院堂室訊問跟議事。

王超太沒有骨氣,一用刑就什麼吐露出來。

在餘心源跟程餘謙趕來之前,王超就將他與陳如意相交,以戶部錢莊案說服王添與餘心源一起促成謝朝忠領兵一事,迎娶陳如意,又因徽州兵敗事給奢飛虎、韓賓脅迫從賊,既而配合奢家暗樁在江寧城內掀風作浪,詐永興帝棄江寧西逃的事情統統都吐露出來,一點隱瞞的膽量都沒有,生怕說慢,會遭惡刑。

守住外面的禁衛通報餘心源跟楚王元翰成過來了,張晏、左承幕、程餘謙對看了一眼,王添臥病在牀,已是沒牙的老虎,餘心源孤木難支,也影響不到什麼大局,確實他們可以將徽州戰敗、皇上棄都西逃的責任都推到餘心源、王學善、王添三人頭上,但這麼做,對他們三人又有什麼好處?

“是不是叫餘大人先回去休息,叫楚王爺進來商議一二?”張晏說道。

左承幕不動聲色的跟程餘謙點點頭。

張晏、左承幕、程餘謙避而不見,只是叫餘心源迴避此事——餘心源心裡的寒意,瞬時從頭頂冷到腳底——說是派人護送他回住處,實際是監禁起來,他這時在居巢,偏偏又沒有能力跟張晏、程餘謙、左承幕三人聯合起來對抗,一點點對抗的本錢都沒有。

餘心源只是對楚王元翰成說道:“把我犧牲掉,對你們絕沒有半點好處!”

楚王元翰成不知詳情,但刺客是王學善所派,而此時張晏、左承幕、程餘謙又要餘心源迴避,當即也不能給餘心源什麼承諾,只是說道:“餘大人也是受驚不小,還是先回住處歇息……”便將餘心源丟在那裡,登堂入室去見張晏、左承幕、程餘謙三人。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刺客若是王學善所派,餘大人又有什麼不可信任的?”一天內發生這麼多事情,楚王元翰成也失去耐性,走進大堂,看著這邊沒有外人,張口就直接問道。

“王學善早給奢家收買……”張晏將細情一一說給楚王聽。

楚王元翰成愣怔了半晌沒有回過神來,訝然說道:“王學善堂堂一個戶部尚書,竟爲簡單的詭計所脅迫從賊?”

“懼!”張晏輕輕的吐出一個詞。

這個詞也彷彿驚雷落在楚王元翰成的心間——王學善不是懼奢家,是懼淮東!永興帝錯棋連出,初期堅持叫謝朝忠領兵出征一直到最終失去理智棄江寧而走,說到底也是懼淮東!

當真是怕什麼來什麼,最終一切還是都落入淮東的彀中。

楚王元翰成一屁股坐在冰凍的高背椅上,半晌無言。

“楚王爺,劉直那邊如何?”左承幕說道。

“脈搏尚存,但昏迷未醒,能不能熬過去,還要看天意如何?”楚王元翰成說道。

“劉直即便死了,王學善父子從賊而謀刺證據確鑿,對淮東倒也有個交待,”張晏說道,“不過事情究竟要揪到哪一步,楚王爺可給我們拿個主意?”

楚王元翰成看向張晏、程餘謙、左承幕三人,腦子在飛快的轉動,即使不把戶部錢莊案捅出來,保全王添、餘心源,將徽州戰敗以及永興帝西逃的責任都栽到王學善身上,也足夠了。即使將王添、餘心源交給淮東處置,張晏、程餘謙、左承幕三人都不會得到實質性的好處,相反還削弱他們回江寧之後可以擰結起來對抗淮東的力量……

當然,劉直生死不明,他們不能將王學善父子殺了滅口,押解到江寧受審,戶部錢莊案還會經王學善父子兩人嘴裡吐出來。

諸官隨帝西遷,戶部的文書、檔案,能搬的都搬來,不能搬的也都付之一炬,戶部錢莊案的實證可以完全銷燬掉,到時候完全可以藉口“王學善父子將死之時亂咬人以亂國政”推個乾淨……

元翰成說道:“帝歸江寧後,爾等與淮東相抗衡,在外不在內,保全餘大人、王大人,對大家都有百利而無一害。王大人此時雖說臥榻不起,但也應是明白人……”他說這話,眼睛卻看著左承幕。

這些人裡,左承幕跟淮東的恩怨最少,而實際從謝朝忠領兵之事開始一直到永興帝棄都西逃,左承幕都竭力反對——要是左承幕自屈身份,向淮東低頭,說不定下場會比其他人都好。

“楚王爺所說是理,”左承幕不動聲色的說道,“餘大人、王大人也無大錯,當真不能交出去給淮東欺負;而將來帝室如若能重振,非要依仗淮西跟江州軍不可,戶部文牘盡毀,那戶部還有幾十萬兩銀子,實在也沒有必要再運回江寧去……”

元翰成、張晏、程餘謙都虎視眈眈,左承幕想不跳上賊船都不成。

元翰成說“在外不在內”之類的話,意圖也很明顯。

隨帝西逃,糧草缺,但金銀珠寶不會少,西逃時戶部、工部、內府以及江寧府衙的儲銀都給搬了一空,隨行官員西逃時,也都將能帶的金銀細軟帶上,便是腳下這棟宅子裡,王學善倉促之時帶了逃出江寧的銀子,就有二十多萬兩。

張晏、程餘謙都貪財,但更貪權勢——沒有權勢,財產越多,越是菜板洗淨待宰的魚肉。只要保住權勢,多得或少得十幾二十萬兩銀子,都還不放在他們眼裡。

但這些銀子對此時窘迫的淮西及江州軍就格外關鍵,得之就能多增加一分實力,多一分跟淮東對抗的底氣。

元翰成什麼心思,再明白不過,左承幕索性幫他說出來,以示跳上他們的賊船——也唯有如此,才能保住平安。

張晏說道:“當初戶部辦錢莊投了五十萬兩銀子,轉眼間損了一乾二淨,這時自然沒有帳目可查,王學善這邊抄出二十幾萬兩銀來,幾萬兩零頭要拿出去應付江寧,扣下二十萬兩銀,還有三十萬兩銀的缺口,餘大人、王大人他們想必也願意給填上……”

元翰成大喜,說道:“張大人對帝室纔是忠心可嘉啊!”

張晏笑了笑,有幾分苦澀,他本也欣賞林縛,但從湯浩信死,他就必然要站到淮東的對立面——唯有淮西與江州軍以及荊湘、湘潭的實力越堅實,他們回江寧之後纔會越有保障。

陳華章、陳華文所代表的陳氏,跟淮東早就結有善緣,此時投附過去,還能保住根本;張晏宦官一名,沒有宗族勢力及鄉黨可以依仗,要是對淮東放棄抵抗,給放貶、客死異鄉都是好結局。

官斗的殘酷性,張晏瞭解得比誰都深刻。

這邊談妥,當即派人去請餘心源來,又派人去將臥病在牀的王添請過來。

餘心源回去心寒如水,再過來聽到還有轉機,只要掏出十五萬兩銀子就徹底的跟張晏、程餘謙、左承幕綁一條船上,他又哪裡顧得上心痛那點銀子,忙不迭的應承下來。

王添臥牀不起,也是在病榻之上由兩子給擡過來議事。楚王元翰成、劉直來居巢之事,都沒有知會他,突然間將這麼多事情告訴他,王添一時間也難以消化,損耗精神良久,王添將細枝末枝考慮通透,也只能附從張晏他們。

此事談妥,餘心源問道:“這事是不是該啓奏聖上知道?”

“該!”楚王元翰成說道。

*************

自從持刃砍殺宮女之後,永興帝就留在室裡靜養,後宮妃嬪以及兩個年幼的皇子都畏懼著不敢過來伺候。

好在張晏等隨侯大臣做主,永興帝亂髮脾氣,內宦及宮女也有膽不予理會,只是小翼伺候,不讓永興帝傷了自己。

幾天時間過去,永興帝心間的狂躁、憤恨也就給強壓下來,只是身體越發的虛弱,拿起銅鏡照看,幾乎以爲是另一個人,面頰深陷、長髮凌亂枯黃,眼睛裡都是血絲,強坐在那裡都在喘息,彷彿病入膏肓。

“楚王、程相、左相、張大人、餘大人等諸位大人在殿外求見……”黃門郎走進來稟告,這裡是居巢縣衙後宅最寬敞的一間屋子,但遠不能跟皇城裡的宮殿相比,黃門郎卻是習慣稱“殿”。

“楚王、餘大人,”元鑑武疑惑的應了一聲,頭疼欲裂,一時有些迷糊,轉而又想了起來,“是餘心源回來了嗎?”

“是餘心源餘大人跟楚王爺從壽州回來了!”黃門郎得張晏授意,小翼的回答道。

“朕的楚王叔也過來了,”元鑑武哈哈大笑起來,“朕就說淮西都是朕的忠臣,他們一定會保朕的,董原什麼時候率兵替朕奪回江寧,將那些逆臣叛子一網打盡?”大笑著要站起來,只覺得身子晃得很,黃門令趕緊過來扶他,元鑑武說道:“快叫諸大臣進來,朕還要跟諸大臣商議大計……”

宅院不深,張晏等人在院子裡將裡面的動靜聽了一個真切,彼此望著,都苦澀而笑,硬著頭破往裡走,叩頭請安,其他人皆默,由張晏啓奏:“臣等有要事啓稟皇上知道……”

“有什麼好消息,快說,快說……”元鑑武精神起來,插腰坐在牀板上,要張晏他們平身,要內侍搬椅子來給諸臣賜座。黃門令一臉尷尬、爲難,還是扭頭先走出去。

糧跟柴炭,都是必需品。這屋裡像樣的傢俱都給拆去當柴燒,連個椅子都沒有留,張晏等人自然知道沒有椅子能端起來,他們仍堅持跪在那裡,不肯站起來,說道:“臣等已查明,戶部尚書王學善在戰前與奢家叛賊勾結,其子王超所納小妾陳如意,爲奢家在江寧之眼線;謝朝忠領兵以及唆使皇上離開江寧巡狩廬州,皆是王學善得奢叛授意而使詭計……受奸侫矇蔽,臣等皆不察,以致皇上淪落至此,請皇上治臣等不察之罪!”

“什麼!”元鑑武心如遭重錘,發愣的坐在牀上半晌,反覆的喃喃自語,“王卿怎麼可能負朕、王卿怎麼可能負朕?王卿怎麼可能負朕?”這反反覆覆的唸叨了數十遍,眼睛又變得兇惡,咬牙切齒的說道,“王家深受皇恩,竟然負朕,竟然害朕丟失大好河山,罪該凌遲!全家,不,三族都凌遲處死!”

張晏看著皇上倒似恢復些理智,低頭跟左手邊的元翰成對看了一眼,心想皇上能將所有失敗的責任都推到王學善的頭上,心裡大概能輕鬆一些,不再暴躁、能恢復理智,什麼事情都還方便一些。

第29章 不殺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23章 客訪深山第143章 樂極生悲第56章 見疑第62章 北還徐州第21章 國務第99章 虛實第135章 遺計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78章 少年子第80章 王成服第125章 政事無非話家常第1章 王侯家事第25章 回崇州第一百零六章 女刺客(二)第六十三章 傷亡第2章 故人往事第11章 求死之道第92章 言之不預第2章 新學第2章 相認第一百二十八章 駱陽湖水戰(二)第87章 接戰第71章 野心第49章 逆而取之第一百四十三章 林庭訓之死(三)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6章 賞匠第47章 刺客第90章 易幟第63章 盲點第145章 奔喪議事(一)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28章 孫桿子孫壯第151章 新格局第168章 太湖盜第57章 北進側擊第80章 溪爲山徑第41章 守陽信第166章 殺身滅族第48章 營破第二章 夢裡夢外驚魂第67章 牙人難做第九十二章 分贓(三)第4章 內府第37章 分功酬勞第7章 先手佈局第67章 牙人難做第116章 強動員第九章 隨扈第30章 美人心計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73章 軍制暗鬥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126章 陽信驚雷第49章 東行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13章 兵援第2章 江寧風潮(2)第84章 野心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41章 冰裂第40章 變局第35章 整頓第38章 臣子忠心第38章 三個摺子第17章 密會第41章 軍需第102章 未雨時第4章 少女情懷第70章 長樂王第3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86章 殘局碎夢第78章 虎毒食子第11章 降將第五十五章 夾藏私帶第43章 泄水第66章 淮陽行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123章 夜雨瑣事第74章 奪島第29章 不殺第65章 雪中送炭第39章 用鹽破冰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64章 贈人利刃第39章 用鹽破冰第6章 天下亂局第139章 以退爲進第168章 太湖盜第91章 難易有別第122章 滯敵第64章 入土爲安第132章 敵潰如潮第25章 陸七零三鎮師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38章 死守王府第25章 官溪嶺
第29章 不殺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23章 客訪深山第143章 樂極生悲第56章 見疑第62章 北還徐州第21章 國務第99章 虛實第135章 遺計第四十五章 暴殄珍物第78章 少年子第80章 王成服第125章 政事無非話家常第1章 王侯家事第25章 回崇州第一百零六章 女刺客(二)第六十三章 傷亡第2章 故人往事第11章 求死之道第92章 言之不預第2章 新學第2章 相認第一百二十八章 駱陽湖水戰(二)第87章 接戰第71章 野心第49章 逆而取之第一百四十三章 林庭訓之死(三)第141章 血濺末途第6章 賞匠第47章 刺客第90章 易幟第63章 盲點第145章 奔喪議事(一)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28章 孫桿子孫壯第151章 新格局第168章 太湖盜第57章 北進側擊第80章 溪爲山徑第41章 守陽信第166章 殺身滅族第48章 營破第二章 夢裡夢外驚魂第67章 牙人難做第九十二章 分贓(三)第4章 內府第37章 分功酬勞第7章 先手佈局第67章 牙人難做第116章 強動員第九章 隨扈第30章 美人心計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73章 軍制暗鬥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126章 陽信驚雷第49章 東行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13章 兵援第2章 江寧風潮(2)第84章 野心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41章 冰裂第40章 變局第35章 整頓第38章 臣子忠心第38章 三個摺子第17章 密會第41章 軍需第102章 未雨時第4章 少女情懷第70章 長樂王第3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86章 殘局碎夢第78章 虎毒食子第11章 降將第五十五章 夾藏私帶第43章 泄水第66章 淮陽行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123章 夜雨瑣事第74章 奪島第29章 不殺第65章 雪中送炭第39章 用鹽破冰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64章 贈人利刃第39章 用鹽破冰第6章 天下亂局第139章 以退爲進第168章 太湖盜第91章 難易有別第122章 滯敵第64章 入土爲安第132章 敵潰如潮第25章 陸七零三鎮師第四十八章 治獄(三)第38章 死守王府第25章 官溪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常德市| 化德县| 章丘市| 远安县| 遂溪县| 靖边县| 嘉鱼县| 固始县| 马公市| 和龙市| 赣州市| 奉节县| 宜城市| 松江区| 原平市| 白银市| 闵行区| 赣榆县| 石家庄市| 噶尔县| 张掖市| 新巴尔虎右旗| 三亚市| 麻栗坡县| 瑞安市| 团风县| 宣恩县| 沅江市| 新巴尔虎左旗| 徐闻县| 景德镇市| 华蓥市| 红安县| 高陵县| 界首市| 宁陵县| 连南| 康平县| 昆山市|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