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章 受降

海陽郡督甄封藏身的山坳背對著一座滑不溜湫的陡坡,這邊已經甲卒攀爬上去,封住退路。在陡坡腳下,在山坳子的裡側有幾座簡陋的茅草屋,圍著一座打穀場,周圍是齊胸高的簡陋石牆,約是五六戶人家合住的一處聚落。

鄉民早不知道逃到哪裡去了,在石牆內外,散落著十數具屍體,鮮血凝固成的深紫色,身上像刺蝟似的插滿箭支。院子簡陋的有些年歲的木門早給撞歪到一邊,張季恆之前嘗試過強行攻下這座院落,直到接到林縛的命令,才改將甄封及侍衛圍死在裡面。

約有百餘穿硃紅色衣甲的高麗武卒退到打穀場上結成半圓陣,不少人或傷或殘,相互扶持著才能站住,雖處絕境,倒是沒有放棄抵抗的意思;沒有看到甄封及其他高麗將領的身影,想必是躲在茅草屋裡。

茅草屋擋不住長箭怒射,更擋不住火攻,要將這個院子攻下來,輕而易舉,但是甄封能活捉還是活捉的好。

“你讓人去喊話,要甄封出來見我,他即使不想活,也要爲手下將卒考慮、考慮!”林縛吩咐張季恆道。

張季恆派人到前面去喊降,林縛與趙虎就在陣前看著院子裡的動靜,耐心的等著。

過了許久,茅草屋裡有人走出來,跟打穀場上的侍衛武卒說話,林縛他們離得遠,也聽不清楚在說什麼。緊接著,看到打穀場有侍衛開始將兵器丟下,林縛纔算是鬆了一口氣。

甄封活著纔有用處,高麗軍隊崩潰,但夜裡在戰場上給擊殺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是趁夜逃散。這些亂兵潰卒,藉著地形頑抗,還巴望著高麗國內能有援兵過來,不肯輕易投降。

日出山地形複雜,層巒疊嶂,逃進日出山的散兵潰卒,很難短時間裡逐一剿滅;淮東軍與儋羅王軍也要添許多不必要的傷亡。

林縛也不是好殺之人,再說儋羅、東州都缺人力,戰俘要比冰冷的屍體跟首級寶貴得多。

甄封及其他高麗高級將領出降,才能將大幅降低其他散兵潰卒的抵抗意志。

高麗侍衛裡也有血勇之輩,不甘心棄械投降,揮舞著戰刀,放聲嚎哀,無法面對這樣的慘敗;給左右同伴合力制服,將衣甲、兵器解下,只是跪坐在地上,憤怒而悲涼的捶著地。

這時候打穀場正南面的茅草屋門扉打開,身材高大的甄封,面對著打穀場跪坐,身子半隱在陰影裡,他動作緩慢的先將佩刀解下,又將衣甲解下,帶著幾名脫去衣甲、僅穿著白色襖衣的人從茅草屋裡走出來,走到石牆門口,長揖拜倒,聲音嘶啞的說道:“高麗海陽郡敗軍之將甄封拜見制置使……”向淮東軍投降,總比向儋羅王軍投降要好,再說在林縛面前,甄封也敗得心服口服。

將甄封困在西歸浦城裡兩個多月,林縛手裡早就有他詳細的資料,倒是第一次見到其人。

甄封出身於海陽郡豪族甄氏,是高麗宿將,將衣甲脫去,他倒像個文士,臉清瘦,顴骨很高,眼睛細長,五旬年紀剛出頭,頷下長鬚及兩鬢髮絲已染霜白。

此時的甄封憔悴、疲憊,眼袋又黑又腫:明明擁有優勢兵力,又自許是高麗的名將,卻給對手摧枯拉朽似的擊垮,心頭所遭受的打擊額外的慘重。

“勝敗乃兵家常事,甄督莫要介懷,”林縛安慰的說道,“還請甄督速派人催促各部棄械歸降,使雙方將勇少些傷亡!”

“謹遵制置使所命!”甄封吩咐身後隨他出降的幾名高麗武將。

西歸浦城失陷,他們已經徹底失去翻本的機會,殘兵敗將在儋羅島上,無法形成有效的抵抗,繼續頑抗下去,不過是徒增傷亡罷了。甄封要身邊幾名高麗將領,隨淮東軍的騎兵四處宣告他已經投降的消息。

甄封等高麗將領投降,給接下來的結場掃尾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除了少數頑抗分子不肯降,往日出山更深處轉移外,大部分散兵潰卒在聽到主將投降的消息後,都選擇走出日出山、棄械投降。

甄封肯配合,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後續收尾戰事的麻煩跟傷亡,林縛自然會給他應有的尊重。除了將兵甲解除外,林縛讓甄封跟他的侍衛在一起,都帶到白鳥砦營寨暫時軟禁起來。

林縛午後巡視溪野原東側的戰場,將近黃昏時返回西歸浦城。

往東部或南部疏散的儋羅島民,聽到溪野原大捷的消息後,都迫不及待的返回家園。看到林縛給騎隊族擁著走過,都高聲歡呼。更有甚者,跪在路旁,熱淚盈眶,叩頭感謝林縛幫他們奪回家園。

淮東軍的將卒們還在掃蕩戰場,來回押送戰俘。

有些將卒,身上帶著傷,也不肯下戰場去休養。唯有在戰場上穿梭,更能更好的享受大勝所帶來的榮耀與滿足感。看到林縛在騎隊的簇擁下,從戰場穿過返回西歸浦城,淮東軍的將卒們,更是情緒激動,高呼致禮。

人生得意馬蹄疾,到這時,西歸浦城已經徹底光復,在夕陽裡,殘破的城牆卻有著異樣的雄壯之美。

儋羅國主李建攜百官,到白羅河東岸迎接林縛入城,夾道都是歡騰的軍民。

“國主這是太客氣了!”看到儋羅國主到白羅河來迎,林縛也趕忙下馬,熱情的與他手臂相挽,夾道走入西歸浦城。

得知儋羅國主將王府騰出來作爲他在儋羅島的行轅,林縛堅決的謝絕道:“國主好意,本使心領,但國之禮制不可輕廢,焉有國主住驛舍,本使住王府的道理?”

“制置使對儋羅有再造之恩,非孤家一人之意,乃儋羅百官、子民,都唯恐對制置使敬重不夠,”李建懇切說道,“今日乃國之大慶,孤家與諸臣商議,決定將今日立爲國恩日,永嗣紀念,制置使以爲如何?”

“儋羅事我朝爲宗主,我受朝廷所命,統兵助儋羅驅逐入侵,是職責所在,實不敢再貪功,”林縛說道,“立國恩日,能激勵國民,甚好。”

願降的高麗人,基本上在黃昏後都走出日出山來繳械投降。淮東軍兵卒也陸續返回白鳥砦、黑巖山兩處營寨修整。差不多近九千戰俘,也分別關押在這兩座營寨裡。

還有一些高麗將卒寧死不肯投降,往日出山更深處轉移,清剿工作就由王世子李繼率領儋羅王軍進行。

王城剛剛恢復,諸業待興,王府裡也是一片混雜。林縛與儋羅國主商議了些國事,便返回驛舍休息。

西歸浦的城防都已經完全交給儋羅王軍負責。這時候還不能肯定,就將所有的亂兵潰卒都清出城去,不過給林縛當臨時行轅的驛舍周圍,還是有騎軍司騎兵負責守衛。

靖海第二水營也有部分戰船,從濟州港移駐西歸浦城北灘,承擔起西歸浦外圍的海疆防務。

回到驛舍,趙虎便將淮東軍與儋羅聯軍的傷亡詳細呈報給林縛。

除了前期的攔截戰以及後期攻奪南門、與在西歸浦城的高麗殘卒進行奪城巷戰,儋羅王軍雖然沒有承擔主要作戰任務,但還是有近千人的傷亡。

不過也只有經歷殘酷的戰爭,儋羅王軍纔會真正的具備戰鬥力,此時承擔起剿平高麗殘兵的重任。

淮東軍的傷亡也要超過千人。主要是在打反擊戰時,爲了將高麗人的左翼兵馬都拖入戰場,傷亡很大。等到甲騎出動,與甲卒配合,將高麗人的左翼擊潰,驅趕潰卒亂兵衝散去右翼之時,傷亡就頗爲有限。昨夜鏖戰,差不多有五百多傷者,倒有一多半人是崴腳傷、摔傷;跑折腿的戰馬也差不多有上百匹。

相比較之下,高麗人前後共有九千人棄械投獻,戰死或自相踩踏而死,約三千餘人,減掉搶得海船逃出海的,島上差不多還有兩千多高麗將卒在逃亡。有部分人是昨夜跑得太快,今日還沒有來得及趕往溪野原以東地區進行招降,也有一部分則是逃進日出山裡,準備頑抗到底。

“儋羅王軍傷亡也重,又要承擔王城衛戍,又要出動剿平殘兵,又要安撫民衆,兵力有限得很,”林縛吩咐趙慮,“你明天抽兩個營,配合儋羅王軍進日出軍剿匪。不要在我們離開儋羅島,還留下什麼隱患。”

“我立即就去做安排。”趙虎說道,又談了些其他的事情,便先退了出去。

“秦子檀倒是跑得快,他是屬兔子的?”林縛此時已經知道那赫阿濟格與秦子檀上儋羅島的事,甄封倒是沒有透露更多的消息,但也足以判斷東胡跟奢家已經秘密的勾結在一起了,林縛感慨道,“梅溪湖,我逮住了杜榮,讓秦子檀跑了;長山島,秦子檀斷了一臂,人還是逃了。沒想到他這回跑得更快!”

“跑得快有什麼用?”宋佳嫣然一笑,說道,“跑得快也是給你攆著在走,我想他一定更願意將將你攆著到處流竄!你打算怎麼處置甄封,不應該是僅僅用他招降潰卒吧?”

“我已讓人將消息傳到東州去了,將遲胄、佐賀賴源邀來這邊議事,”林縛說道,“甄封怎麼處置,還是等遲胄、佐賀賴源等人過來再討論……”

第53章 北伐猜想第76章 藥材貿易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24章 高麗戰略第31章 求援第53章 北伐猜想第9章 也算承諾第43章 泄水第24章 戰後米酒香第131章 夜下血流第58章 紅襖妙女第21章 斷糧第116章 強動員第89章 決斷第120章 釜底抽薪第32章 天子氣象第54章 河西第92章 雜魚第90章 勸進(二)第105章 決心跟信心第133章 耐心第43章 入城擡棺第43章 如困籠中第79章 戰前第67章 國策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50章 奪壘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129章 還都第25章 割土權謀第62章 林族利益第76章 淮陽鎮第24章 魂歸何處第48章 雨中歡情第56章 淮陽獎功第17章 釣魚作戰第121章 雨夜春意無邊第118章 待援第68章 天下未雨第67章 不嫁第46章 緩兵之計第十章 石樑縣裡充強豪第95章 危機未解第16章 如此奪城第30章 沒有良機楔子第71章 加快步伐第1章 江寧風月冷無邊第三章 柳月兒第66章 淮陽行第20章 巡政之口戶第112章 謠言第94章 不容拒絕第21章 憂降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56章 淮陽獎功第150章 還有一戰第17章 釣魚作戰第55章 殘勝第144章 後手謀淮西第16章 聯兵助伐第45章 水上奇兵第40章 變局第34章 耐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129章 還都第104章 再襲大橫島第108章 交易第67章 洪澤舊事第113章 廷爭第78章 大勢已去第155章 勇將第75章 北行第25章 陸七零三鎮師第88章 不堪一擊第42章 斷後第43章 泄水第68章 海上保險第35章 鏖戰第11章 嫡爭(二)第163章 襄陽之戰第42章 三日五百里第16章 淮山棧道第10章 入甕第七十九章 夜長夢多第121章 雨夜春意無邊第67章 牙人難做第3章 東閩總督嶽冷秋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65章 大堤築成第42章 三日五百里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105章 決心跟信心第33章 宗族第104章 再襲大橫島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39章 用鹽破冰第12章 餌與陷阱第47章 父子談險謀第38章 顧宅家事
第53章 北伐猜想第76章 藥材貿易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24章 高麗戰略第31章 求援第53章 北伐猜想第9章 也算承諾第43章 泄水第24章 戰後米酒香第131章 夜下血流第58章 紅襖妙女第21章 斷糧第116章 強動員第89章 決斷第120章 釜底抽薪第32章 天子氣象第54章 河西第92章 雜魚第90章 勸進(二)第105章 決心跟信心第133章 耐心第43章 入城擡棺第43章 如困籠中第79章 戰前第67章 國策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50章 奪壘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129章 還都第25章 割土權謀第62章 林族利益第76章 淮陽鎮第24章 魂歸何處第48章 雨中歡情第56章 淮陽獎功第17章 釣魚作戰第121章 雨夜春意無邊第118章 待援第68章 天下未雨第67章 不嫁第46章 緩兵之計第十章 石樑縣裡充強豪第95章 危機未解第16章 如此奪城第30章 沒有良機楔子第71章 加快步伐第1章 江寧風月冷無邊第三章 柳月兒第66章 淮陽行第20章 巡政之口戶第112章 謠言第94章 不容拒絕第21章 憂降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56章 淮陽獎功第150章 還有一戰第17章 釣魚作戰第55章 殘勝第144章 後手謀淮西第16章 聯兵助伐第45章 水上奇兵第40章 變局第34章 耐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129章 還都第104章 再襲大橫島第108章 交易第67章 洪澤舊事第113章 廷爭第78章 大勢已去第155章 勇將第75章 北行第25章 陸七零三鎮師第88章 不堪一擊第42章 斷後第43章 泄水第68章 海上保險第35章 鏖戰第11章 嫡爭(二)第163章 襄陽之戰第42章 三日五百里第16章 淮山棧道第10章 入甕第七十九章 夜長夢多第121章 雨夜春意無邊第67章 牙人難做第3章 東閩總督嶽冷秋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65章 大堤築成第42章 三日五百里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105章 決心跟信心第33章 宗族第104章 再襲大橫島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39章 用鹽破冰第12章 餌與陷阱第47章 父子談險謀第38章 顧宅家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溪市| 义乌市| 呼玛县| 娄烦县| 晴隆县| 抚远县| 林芝县| 凤庆县| 张掖市| 延长县| 化州市| 武川县| 文成县| 舒城县| 揭西县| 崇明县| 宣威市| 谢通门县| 中卫市| 天门市| 高雄市| 香格里拉县| 应城市| 汶川县| 建瓯市| 洞头县| 柳州市| 普格县| 周口市| 阿坝| 徐州市| 年辖:市辖区| 馆陶县| 武平县| 沂南县| 大庆市| 邵武市| 武宣县| 汨罗市| 门源|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