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5章 勇將

林縛檢視過監房,就帶著敖滄海與諸護衛武卒坐船回河口。

回到草堂,看到趙虎他娘在草堂裡等他,此時已過子夜,陪同的柳月兒、小蠻看到林縛回來,如釋重負,都忍不住要哈欠了。

林縛將腰刀摘下來遞給柳月兒拿裡屋去,看到珍娘端茶過來,指著敖滄海吩咐珍娘道,“這位是敖爺,你去跟你家裡人說一聲,要是看到黑爺,讓黑爺過來一下。再讓你家裡人給敖爺在外宅準備一處安靜的房間;以後在外宅裡,敖爺有什麼吩咐,你們都要悉數照辦……”

珍娘應了一聲,放下茶盅就退了出去。珍娘本是島上女囚,坐監刑滿釋放卻給家人拋棄,有家也回不了,林縛做主將她許給曾在獄中當牢頭的王麻子。如今草堂事情也多,林縛便正式將王麻子夫婦收留在草堂裡使喚著幫柳月兒做些雜事。

林縛坐下來問趙虎他娘,“這麼晚了,嬸子過來有什麼要緊的事情?”

“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情,跟夫人、小蠻姑娘坐著說話,倒忘了時間。”趙虎他娘打量了敖滄海一眼,雖然爲了敖滄海,林縛幾乎跟奢飛虎翻臉,但是河口這邊知道敖滄海存在的人屈指可數,趙虎他娘到河口才十天時間,沒有上過獄島,自然不認得他。

“不是什麼要緊事就好,嚇我一跳,”林縛笑著說道,“趙虎給我丟在島上,平時難得回來,嬸子在河口要辦什麼事情,找不到我人,跟七夫人說不方便,直接吩咐月兒跟小蠻也一樣。”

林景中、趙虎家人這次都遷到河口來,新宅子還沒有建成,都臨時安置在圍攏屋裡,林景中父母以及趙虎父親都是老實巴交之人,趙虎他娘在七夫人顧盈袖身邊做事有好些年頭了,見識也多,辦事也利索,到河口來還繼續跟在七夫人顧盈袖身邊辦事。

“還是爲青山的事情,”趙虎他娘說道,“今天的事情他做得不妥當,給本家訓斥也是應該……聽說三夫人要將外姓人都趕出鄉營,青山本是有前程的人,虎子進鄉營還是他介紹的,做事也比虎子要穩妥。他要是真給趕出鄉營,蠻可惜的。”

林縛心想三夫人在新宅院子裡說的氣話終是傳了出去,林家人短時間裡經歷這麼多事,即使對外姓鄉勇起疑心,氣極說出口來就太不應該了,也難怪趙青山心裡難安,要趙虎他娘在草堂守自己守到深夜。

“那只是三夫人說的氣話,後來也沒見三夫人提這茬。這種話本不用當真,也不知道是誰傳了出去。嬸子你告訴青山大哥一聲,這事不用擔心,即使三夫人要趕人,不是還要盈袖姐在新宅子裡嗎?”林縛說道,“還有青山大哥以後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過來找我商量,實在不用麻煩趙嬸你再坐到深夜了。”

趙青山與趙虎是遠堂兄弟,趙虎他娘是他的堂嬸嬸,今天鄉勇聚衆譁鬧,趙青山雖然沒有能控制住局面,卻也沒有讓局勢惡化,處置沒有什麼不當的;只是本家那些人給這段時間來連續發生的諸多事情嚇破了膽,成了驚弓之鳥。

林縛雖有心籠絡趙青山,但是暫時不會直接將他拉過來,讓他繼續給本家做事也有好處。

如今河口、獄島這邊的人馬加起來約四百餘。

除了東陽號五十餘精銳由大鰍爺葛存信統領、六十名當值武卒由楊釋統領外,新編武卒及武衛共三百人,林縛有能力親自掌握,平時由趙虎、周普負責訓練諸事,待到用時,臨時指派統率之人,暫時不會指定固定的指揮人選。

林縛又想了片刻,心想趙青山既然有投靠的心思,也許河口編練民勇的事情讓他參與進來也好。

守獄武卒與武衛都是常備武力,專事戰備,但是將河口青壯更廣泛的組織起來,利用工餘或每個月固定抽出三五天進行一定程度的軍事訓練,不僅能加強河口的防衛力量,也可以作爲守獄武卒與武衛的後備力量。

***********

林縛將趙虎他娘送回圍攏屋,返回草堂,半途烏鴉吳齊從暗影裡閃出來,說道:“東陽號回來了!”又朝敖滄海問道,“敖爺想明白了?”

敖滄海等刺客在攝山南麓給奢家武士反圍殺時,是吳齊帶人冒險將他們救了下來。

“以後還要請吳爺多加照顧。”敖滄海拱手說道。

“就盼望你上賊船來,”吳齊嘿然笑道,“江寧城裡欲對河口不利者甚多,能得敖爺相助,大家都要輕鬆不少……”

敖滄海笑了笑,自有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意味。

敖滄海第一次行刺奢飛虎時,林縛等人適逢其會,巧計使敖滄海等人得借攝山地形逃脫。之後敖滄海一邊籌措再次行刺,自然也會打探林縛的情況。敖滄海第二次給吳齊救下時,他知道那次他們並沒有能夠擺脫奢家的尾巴。雖然敖滄海現在還不知道林縛如何應付奢飛虎的,但是他知道林縛等人暗中藏著很大的秘密,絕非表面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敖滄海這一個多月來在獄島上養傷,除了島東灘的訓練營地以及監房,獄島其他地方並沒有對他禁足,許多事情,敖滄海都看在眼裡,再說林縛既然能收留他又不怕給奢家知道,這諸多事都促使敖滄海下定決心暫時放下家仇追隨林縛。

林縛要在江寧儘快的打開局面,得罪的人也多,雖然有顧悟塵當靠山,不怕別人明裡報復,但是這些勢力都不是善男信女,吳齊、曹子昂等人怕就怕他們派出刺客。

雖說在外人眼裡,林縛只是顧悟塵門下的一名門人,但是吳齊、曹子昂、周普等人眼裡只有林縛而無顧悟塵。長山島—河口形勢得來不易,他們心裡都清楚林縛是別人絕無法替代的,自然也最關心林縛的個人安危。

周普如今大多數時間都要留在獄島與趙虎訓練新卒,林縛平時就四五名護衛武卒隨身,出行時,吳齊要麼親自暗中侍衛,要麼派出其他暗哨相隨。但畢竟人少,對方即使無法派出更多的刺客,但是隻要二三十人埋伏狹路,就能使林縛陷入生死險境。要是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一名無畏生死的勇將替林縛殺出一條逃生血路出來,這個責任本來是要周普擔當的,眼下林縛讓周普留在獄島,敖滄海恰好能頂替這個位子。

敖滄海的身手,吳齊等人都親眼目睹,並不在周普之下,有時候身手還是其次,關鍵是敖滄海身上具備無畏生死的氣概。

所謂英雄惺惺相惜,吳齊當初不惜冒險將敖滄海救下也不是爲別的,這些天來大家都盼望著林縛能拉他入夥,今日算是得嘗所願。

吳齊這時候纔跟林縛彙報更具體的事情,“你怕是想不到,三虎也隨船過來了。”

吳齊等舊人習慣稱傅青河舊名。

“傅先生過來了?”林縛驚喜道,他與傅青河在清江浦分開後就沒有見過面,幾次來信說要到江寧來,也沒有想到他這次會來,又問道,“曹爺呢?”

“子昂在碼頭呢,我過來找你。”吳齊說道。

林縛當即就與吳齊、敖滄海經過林夢得在河口住處,拉林夢得一起到河堤碼頭跟曹子昂匯合,直接坐槳船到獄島東北側。

東陽號從上林裡回河口後,就在河口停泊了兩天,之後就離開江寧,敖滄海當然不知道東陽號這幾日實際是去了長山島今日才返回。

長山島東側除了訓練營碼頭外,沒有其他能停船的地方,再說訓練營碼頭太小,進入的水道也窄,停不下東陽號,東陽號在近島的水域下錨泊船。

敖滄海坐在槳船上,看著東陽號停泊在水面上就如同一隻巨獸,靠過去才發現東陽號的另一側還停靠著六艘小船,正有人將一隻只實沉沉的袋子從東陽號卸到小船上。

“是鹽包,是私鹽,”林縛解釋給敖滄海知道,笑著說道,“這種買賣,我們也是第一次做。”

“敖爺大概猜不到我們運來私鹽如何賣出去……”吳齊賣關子的說道。

的確,林縛在江寧得罪的盡是地方勢力,要幹私鹽買賣,得罪地方勢力是絕對不行的。

敖滄海皺眉想了片刻,說道:“魚,鹹魚。”

“啊……”吳齊頗爲詫異,沒想到敖滄海一下子就想到關鍵處,“你怎麼想到的?”

“大人並無意對我隱瞞什麼,島上許多地方,我都可以隨便走動,”敖滄海笑著說道,“我還一直奇怪,島上有鐵作坊、木作坊等諸多經營,爲何要投入那麼多的人手下河捕魚,難道醃製鹹魚得利格外的多?原先死活都想不透,此時看到這個就明白了。”

曹子昂暗暗點頭,敖滄海白身投軍,又非親信,能做到陳芝虎部前鋒營副將,不會是有勇無謀之輩。

林縛笑了笑,眼睛看著站在船頭的傅青河,作揖笑道:“傅先生終於是過來了,小蠻知道了,不曉得會高興成什麼樣呢……”

傅青河看逾五旬,鬢髮染霜,身手卻健,不待放下繩梯,就緣著船舷下到槳船上來。

大鰍爺葛存信要看著人將四百包私鹽藉著夜色都運到島上去,林縛他們先將傅青河接到訓練營地去。

朝廷對鹽鐵等物實行專賣,在維揚府設有專門的鹽鐵司衙門,管轄海陵、平江、淮安、嘉善諸府的鹽場及轉運諸務,不受地方節制,並擁有專門的鹽卒、鹽丁部隊,甚至在諸府保留上千萬畝的肥沃塗灘地禁止地方開墾,就是爲了種草給煎海煮鹽提供足夠的燃料,以確保朝廷每年能從江淮鹽務抽取高達兩百萬兩銀以上的重稅。

在江寧,鹽同肉價,人可以一年不食肉,卻無法一日不食鹽。再往江西、湖廣腹地,鹽更是數倍於肉價,缺鹽嚴重的地方,甚至一擔谷都換不到一斤鹽。

四百包私鹽若能順利通過醃製鹹魚流散出去,得利至少有一千兩銀。

雖然林縛他們此次在駱陽湖渾水摸魚高到近十萬兩銀,但那種買賣只能偶爾爲之,遠不及一船私鹽得利一千兩銀的買賣來得實在。

林縛僅憑私鹽之利,就足以供養長山島-河口兩邊六七百精銳。

*****************

PS:第一更,求紅票!

第62章 嶽冷秋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局糜爛(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28章 孫桿子孫壯第82章 血戰韓村渡第2章 相認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101章 風起雲涌第62章 遷島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蹤(一)第70章 意外相逢第73章 舟行海上第14章 驚疑第137章 配刃第114章 猝然接戰第31章 土地第81章 兵分兩路第45章 水上奇兵第五十二章 江涯爭地第120章 釜底抽薪第4章 分歧第一百二十九章 駱陽湖水戰(三)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75章 密約(二)第67章 暗將第70章 長樂王第8章 決勝東線第124章 北線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64章 入土爲安第89章 鏖戰第二十五章 紙上談兵(一)第68章 天下未雨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138章 東施效顰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143章 分肥第148章 制衡第82章 血戰韓村渡第十九章 劫囚第16章 滄南大捷第2章 江寧風潮(2)第148章 裂土分封第61章 北伐序幕第22章 暨陽堅壁第129章 還都第66章 控制洪澤浦第106章 渡河第97章 聯兵拒寇第79章 戰前第18章 清君側之憂第三十六章 夫人之誤(一)第50章 戰訓識字班第57章 虛驚一場第64章 殘城廢土第12章 寧則臣第十四章 海島生存(二)第五十章 特權第54章 殘敗第111章 山雨欲來第53章 梟首取級第17章 釣魚作戰第53章 襲東陽第92章 鶴城大捷第55章 浙北軍司第37章 叛第六十章 三伍編卒第25章 道不同第15章 抵達津海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45章 典錢鋪第89章 鏖戰第23章 銀子第96章 後院滅火第24章 潘家舊部第42章 五虎凋零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162章 漢水登高(二)第五十章 特權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38章 勤王之議第53章 北伐猜想第12章 寧則臣第13章 失城第110章 浙南前哨戰第131章 夜下血流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勢不可擋(一)第86章 殘局碎夢第163章 擊潰第151章 新格局第89章 潰敵第47章 父子談險謀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75章 新仇舊恨第42章 伏火弩
第62章 嶽冷秋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局糜爛(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28章 孫桿子孫壯第82章 血戰韓村渡第2章 相認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101章 風起雲涌第62章 遷島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蹤(一)第70章 意外相逢第73章 舟行海上第14章 驚疑第137章 配刃第114章 猝然接戰第31章 土地第81章 兵分兩路第45章 水上奇兵第五十二章 江涯爭地第120章 釜底抽薪第4章 分歧第一百二十九章 駱陽湖水戰(三)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75章 密約(二)第67章 暗將第70章 長樂王第8章 決勝東線第124章 北線第四十章 東海狐第64章 入土爲安第89章 鏖戰第二十五章 紙上談兵(一)第68章 天下未雨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138章 東施效顰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143章 分肥第148章 制衡第82章 血戰韓村渡第十九章 劫囚第16章 滄南大捷第2章 江寧風潮(2)第148章 裂土分封第61章 北伐序幕第22章 暨陽堅壁第129章 還都第66章 控制洪澤浦第106章 渡河第97章 聯兵拒寇第79章 戰前第18章 清君側之憂第三十六章 夫人之誤(一)第50章 戰訓識字班第57章 虛驚一場第64章 殘城廢土第12章 寧則臣第十四章 海島生存(二)第五十章 特權第54章 殘敗第111章 山雨欲來第53章 梟首取級第17章 釣魚作戰第53章 襲東陽第92章 鶴城大捷第55章 浙北軍司第37章 叛第六十章 三伍編卒第25章 道不同第15章 抵達津海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45章 典錢鋪第89章 鏖戰第23章 銀子第96章 後院滅火第24章 潘家舊部第42章 五虎凋零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162章 漢水登高(二)第五十章 特權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38章 勤王之議第53章 北伐猜想第12章 寧則臣第13章 失城第110章 浙南前哨戰第131章 夜下血流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勢不可擋(一)第86章 殘局碎夢第163章 擊潰第151章 新格局第89章 潰敵第47章 父子談險謀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75章 新仇舊恨第42章 伏火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市| 根河市| 金阳县| 通河县| 来凤县| 个旧市| 禹城市| 宜丰县| 霞浦县| 泗阳县| 吉水县| 宜良县| 玛纳斯县| 武功县| 客服| 安达市| 甘德县| 永德县| 泰顺县| 南阳市| 阳东县| 渭源县| 汝阳县| 定安县| 佛教| 安徽省| 东兰县| 涿鹿县| 龙州县| 时尚| 玉门市| 自贡市| 庄河市| 通山县| 府谷县| 山东| 陇南市| 南岸区| 高州市| 连云港市| 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