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5章 陷阱

(求紅票)

十一月下旬,劉庭州、肖魁安從渦陽趕來淮陽見林縛。

永興帝在江寧登基後,劉庭州晉升左僉都御史兼領淮東、淮陽、徐州三鎮(zhèn)軍領司,成爲新帝登基後最受重用的地方府縣官員之一;肖魁安也率部從沭陽移駐淮陽西面的渦陽。

與津海渦水河不同,在河南境內,也有一條渦河,也名渦水,在汴水西側,與汴、泗兩河,同爲溝通河淮的重要水道。

渦水源出大梁府南的通許縣,一路南下經(jīng)鄢陵、渦陽(舊屬淮陽府),經(jīng)渦口入淮。渡淮即爲淮西重鎮(zhèn)壽州,歷史著名的淝水之戰(zhàn)即發(fā)生於此。從壽州沿淮河東進,即爲濠州、泗州,從壽州沿淝水南下,即爲淮西區(qū)域的重心廬州。

在整個河南都給打殘的情況,肖魁安所部移駐渦陽,加強淮陽西面的軍事力量,加強對淮西的外圍屏障很有必要。江寧在十月上旬下達調令之後,林縛很爽快的就同意了。

但就江寧或劉庭州的意思,都希望肖魁安所部能脫離淮東軍步軍司北軍序列,在淮陽西設另設一鎮(zhèn)。在這樁事情,林縛卻沒有鬆口。

大雪滿天,從渦陽一路過來,就沒有稍停過。

劉庭州艱難的從馬背爬下來,肖魁安過來攙扶他。

“魁安,你如今也是一方大將,我這把老骨頭可不像你想的那般無用……”劉庭州落腳站在雪地上,笑著說道。他嘴裡雖這麼說,但身子畢竟遠不如肖魁安身體強壯,騎馬趕了一天的路,站在地上腳都發(fā)軟,要不是肖魁安攙著,真要一屁股坐地上。

淮陽鎮(zhèn)這邊迎接的官員說道:“稟告劉大人、肖將軍知道,制置使與諸軍將今日去汴河視察軍塞去了,入夜前能趕回來,要劉大人、肖將軍在館驛稍作休息……”

劉庭州點點頭,說道:“本官省得了,待制置使回城,煩請通告一聲……”這世頭想做一番事的,哪個不是到處奔波勞碌?劉庭州也是從江寧匆匆趕回來見林縛的。再說林縛已是當朝屈指可數(shù)的權宦,劉庭州也不敢奢望他會在城裡等候自己過來。與淮陽鎮(zhèn)接待官員寒暄片刻,劉庭州便與肖魁安及隨扈進入館舍休息。

“大人,就渦陽置鎮(zhèn)一事,你覺得制置使會不會鬆口?”

進入館舍坐下,肖魁安又與劉庭州討論起此行的主要目的。

劉庭州輕嘆一口氣,說道:“林縛也是趨利之徒,怕就怕他提出的條件,江寧那邊承擔不了,這事就沒法談下去。”

不管肖魁安心在不在淮東,他麾下二十營兵卒都要接受淮東軍司的轄管。剝離出去單獨設一鎮(zhèn),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淮東的兵權,同時在淮泗地區(qū)增強了制衡淮東的軍事力量。

要沒有足夠誘人的條件交換,淮東要是就此鬆手,怕是比地方府縣都要軟弱可欺。

雖說肖魁安的名利心不算太重,但也渴望能有獨領一鎮(zhèn)的機會。這時候琢磨不透林縛的態(tài)度,也就有些患得患失。

說了些渦陽置鎮(zhèn)的事情,又討論起近日來北線的戰(zhàn)事。

“燕胡將當年破邊襲掠燕南、晉郡的那一套用在山東,山東的壓力很大啊。要是山東守不住,燕胡鐵騎就忽拉拉的都壓過來了……”肖魁安頗爲北線的戰(zhàn)事頭痛。

“目前只是臨淄、青州遭兵最重,顧家父子在青州堅壁清野,胡騎要攻下城池不容易,但想想當年的燕南,要是青州也給這麼糟踏一番,北面的防線實際上只會更脆弱……”劉庭州憂心如焚的說道。

**************

天地間飄著雪,林縛騎在馬背上,吳齊打馬從後面追過來,稟告道:“派去即墨聯(lián)絡的人回來了,青州方面無意放開膠州灣沿海的港口,認爲只要堅決的執(zhí)行堅壁清野的對策,集中兵力守住主要城池,燕胡遲早會退兵的……”

“……”林縛輕聲嘟嚷了一聲,沒有再說什麼。

吳齊沒有聽真切,疑惑的看向邊上的周普;周普聳聳肩,他也沒有聽真切。

劉妙貞在旁邊聽著林縛的輕語像是在罵娘。

高宗庭從後面趕上來,沒有聽到林縛發(fā)牢騷,他只是就事論事的評價從膠州灣傳回來的最新消息,說道:“面對燕胡強勢的騎兵集團,堅壁清野是必要的,也是傳統(tǒng)的戰(zhàn)法。雖說燕胡今年在東路纔出動四萬步騎,更多的兵馬要震懾住樑家在平原、濟南的兵馬不異動,青州軍要守住幾座關鍵城池不難,但任燕胡軍在境內來去自由,損失也會極大!只怕明年青州軍想從地方獲得補給,將會比今年困難許多……”

即使清野工作做得再充分,還是有許多物資不得不就地毀掉或者留下來不能帶入城池、塞堡之中。就算是貧苦民衆(zhòng)寄居的茅草棚子給滲透進來的敵騎大片燒燬,也會讓來年的民生變得更加艱難。

林縛對淮陽防線的要求是守城與野戰(zhàn)相結合,既不能一味的守城,也不能圖爽快的冒險野戰(zhàn)。要依託堅固的城池,以守城與野戰(zhàn)相結合,將滲透進來的燕胡騎兵封鎖在防線以外,儘可能保護內線生產(chǎn)不受干擾。

除非燕胡以壓倒性的主力兵馬推進到淮陽一線,淮東纔會考慮在淮河北岸進行徹底的堅壁清野。

“樑家封住從陸路進青州的通道,顧家又怕淮東欺他們藉機控制膠州灣——他們要硬扛,便由著他們去!”林縛氣惱的說道。

就眼前所蒐集到的情報,雖說燕胡在陽信城外集結的步騎超過兩萬餘,但不過顧嗣元親率守陽信的是青州軍中較爲精銳的五千兵馬,就兵力來說,吃虧不大。另外,陽信城近年來一直都得到持續(xù)的加強,城雖小,但要比西面的平原、濟南更加堅固,而且之前陽信大捷對軍民士氣的鼓勵影響至今未退——陽信防守形勢比四年前要好許多。

只要顧嗣元守住陽信,燕胡繞過陽信進入臨淄、青州境內的以騎兵爲主,缺乏必要的攻城手段與器械,青州軍尚有足夠的兵力集中防守臨淄、青州等重要城池,倒是不擔心青州城池會像三四年前那樣大規(guī)模的陷落,但是也阻止不了燕胡騎兵對臨淄、青州郊野的掠襲跟破壞。

撇開之前的恩怨,林縛打算要青州對淮東放開膠州灣沿岸的港口,讓淮東水軍進入,並許淮東步營從膠州灣登岸,至少能壓制燕胡騎兵不敢進入青州南部地區(qū),替青州多保留一些元氣。

雖說凡事以大局爲重,但低三下四的拿熱臉主動去貼,卻給冷漠的拒絕,叫林縛心裡如何不惱恨?

回到淮陽城館驛,得知劉庭州與肖魁安已經(jīng)過來,林縛便將他們召來說話。

“燕胡在河淮的戰(zhàn)事,御營司諸相爺是什麼意見?”林縛問道。

御營使、副使等職由諸相兼領,江寧對北線戰(zhàn)事的意見以及淮東對北線戰(zhàn)事的意見,都通過林續(xù)文及時反饋跟傳達給永興帝,林縛這時候是想知道劉庭州對此事的看法。

“江寧根基尚未穩(wěn)健,需行穩(wěn)妥之策。我臨離開江寧時,蒙皇上召見,說北線當清野堅壁而拒守,不宜浪戰(zhàn)行險徒耗國用。待熬過這個冬季,河淮等地的城池修繕起來,形勢總會慢慢改觀的……”劉庭州說道。

要河淮防線全面的執(zhí)行守城與野戰(zhàn)相結合的戰(zhàn)術,也有些強人所難了,也許堅壁清野是當前較爲合適的選擇。

從林續(xù)文那裡,林縛早知道江寧並不贊同淮東派援軍進青州,一是相信青州軍能扛住敵軍四萬步騎的壓力,二是防備淮東勢力向青州滲透——江寧只是命令樑家在必要時支援青州。

好吧,江寧與青州都抵制淮東相援,淮東想做好人也做不得。

青州諸人的生死,林縛也顧不得,在“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的亂世,極個別人的生死總是微不足道,林縛只是擔心山東半島東部地區(qū)太輕易讓燕胡奪去,淮東將來要承受的壓力太大!

林縛心情不好,沒有跟劉庭州談肖魁安所部脫離淮東的事情,便端起茶杯送客,讓高宗庭等人也都先回去休息。青州的事情,他們乾著急也沒有用。

“劉庭州按捺不住要談渦陽鎮(zhèn)的事情,你偏不給他說話的機會,你倒不怕劉庭州回去睡不好覺,”宋佳坐在屏風後的榻上,腿上還蓋著薄毯子禦寒,手裡抱著暖手爐,看著林縛蹙眉走過來,跟他說笑,“這年頭對一心忠於元氏的大臣可不多見了,可得要讓劉庭州多活幾年……”

林縛挨著宋佳坐下來,將腿也伸到薄毯子裡取暖,說道:“青州那邊傳回的消息,你知道了?”

宋佳也遲於林縛之後到淮陽的。淮陽鎮(zhèn)以劉妙貞爲首,林縛與她男女有別,平日裡都是公事公辦的談論事情,無宜聯(lián)絡感情。再者劉安兒還有遺妾跟兩個幼子在淮陽,也需要女眷接近,消除他們的防備之心——所以這次才讓宋佳隨後趕過來。

“知道了,”宋佳說道,“無論是江寧還是青州諸人,對這個冬天的堅壁清野策略都很有信心——怕是個陷阱……”

“哦?”林縛應了一聲,疑惑的看向宋佳,問道,“怎麼說?”

“青州諸人,對整體的堅壁清野策略有信心,但對守陽信還是沒有萬全的信心……”宋佳說道。

“怎麼不足?顧嗣元可是帶著五千兵馬親自守在陽信。”林縛問道。

“上一回陽信大捷是你打的,顧嗣元要想在青州獲得威信,這一趟難道能用別人來陽信不成?”宋佳說道,“但看他們的兵力部署,臨淄與青州都是以守住城池爲目的,多餘的兵力卻主要集中在離陽信較近的渤海。多少能看出他們對守陽信的信心有些不足——當然,只要燕胡不繼續(xù)往東線增加兵力,青州方面主要城池不大可能陷落,陽信也能守住,甚至會獲得一些戰(zhàn)績。這樣就將增強顧家父子守陽信的信心,青州軍的主力將很自然往北傾斜,主要集結在陽信。你覺得一旦形成這樣的勢態(tài),會有怎麼的後果……”

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30章 以緩待急第70章 淮山第56章 飛熊之死第84章 盡殲第20章 數(shù)銀第64章 殘城廢土第12章 蒸汽機(一)第21章 國務第23章 銀子第139章 借刀第47章 錢莊之議第131章 歸路第31章 求援第107章 太后是棋第5章 初襲第97章 利害關係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十七章 救人性命不敢忘第35章 落花流水第65章 開漕諸策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30章 津海會戰(zhàn)第95章 觀戰(zhàn)臺第42章 山頂對策第13章 兵援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37章 體用之議第73章 軍制暗鬥第29章 兒女之議第30章 美人心計第96章 合議第143章 樂極生悲第42章 政務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55章 易幟立軍第56章 遷族第72章 昔日童子第148章 制衡第2章 夜觀軍營第66章 樑成翼南逃第20章 猛虎搏兔第80章 溪爲山徑第10章 入甕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30章 堵口第77章 吳黨裂痕第75章 新仇舊恨第12章 蒸汽機(一)第33章 有無野心第十五章 貨棧擇址第86章 殘局碎夢第110章 援軍第117章 進退兩難第29章 督軍第7章 左右爲難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62章 臨戰(zhàn)第51章 窮寇不追第49章 戰(zhàn)勢第三十六章 夫人之誤(一)第38章 縱虎歸山第69章 爲何造反第59章 收心第25章 陸七零三鎮(zhèn)師第71章 加快步伐第39章 封河第67章 自顧不暇第3章 甄氏第19章 巡政談馬戰(zhàn)第七十八章 風雲(yún)漸涌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4章 投效第29章 不殺第1章 林政君號第68章 鄉(xiāng)兵自雄第125章 起霧第23章 會審第8章 郊迎(一)第104章 兵力算法第82章 紅顏禍水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121章 聞信驚雷第4章 海塘問策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一百二十八章 駱陽湖水戰(zhàn)(二)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70章 長樂王第12章 寧則臣第15章 財大氣粗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十三章 楚黨新貴第30章 美人心計第130章 夕陽白塔河第57章 破口罵娘第64章 說刀第56章 見疑第56章 遷族第10章 西河驚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
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30章 以緩待急第70章 淮山第56章 飛熊之死第84章 盡殲第20章 數(shù)銀第64章 殘城廢土第12章 蒸汽機(一)第21章 國務第23章 銀子第139章 借刀第47章 錢莊之議第131章 歸路第31章 求援第107章 太后是棋第5章 初襲第97章 利害關係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十七章 救人性命不敢忘第35章 落花流水第65章 開漕諸策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30章 津海會戰(zhàn)第95章 觀戰(zhàn)臺第42章 山頂對策第13章 兵援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37章 體用之議第73章 軍制暗鬥第29章 兒女之議第30章 美人心計第96章 合議第143章 樂極生悲第42章 政務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55章 易幟立軍第56章 遷族第72章 昔日童子第148章 制衡第2章 夜觀軍營第66章 樑成翼南逃第20章 猛虎搏兔第80章 溪爲山徑第10章 入甕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30章 堵口第77章 吳黨裂痕第75章 新仇舊恨第12章 蒸汽機(一)第33章 有無野心第十五章 貨棧擇址第86章 殘局碎夢第110章 援軍第117章 進退兩難第29章 督軍第7章 左右爲難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62章 臨戰(zhàn)第51章 窮寇不追第49章 戰(zhàn)勢第三十六章 夫人之誤(一)第38章 縱虎歸山第69章 爲何造反第59章 收心第25章 陸七零三鎮(zhèn)師第71章 加快步伐第39章 封河第67章 自顧不暇第3章 甄氏第19章 巡政談馬戰(zhàn)第七十八章 風雲(yún)漸涌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4章 投效第29章 不殺第1章 林政君號第68章 鄉(xiāng)兵自雄第125章 起霧第23章 會審第8章 郊迎(一)第104章 兵力算法第82章 紅顏禍水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121章 聞信驚雷第4章 海塘問策第三章 寄客不知人已非第一百二十八章 駱陽湖水戰(zhàn)(二)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70章 長樂王第12章 寧則臣第15章 財大氣粗第十二章 竹刺槍第十三章 楚黨新貴第30章 美人心計第130章 夕陽白塔河第57章 破口罵娘第64章 說刀第56章 見疑第56章 遷族第10章 西河驚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波市| 老河口市| 商南县| 江永县| 衡水市| 海阳市| 新平| 苗栗市| 巴林左旗| 志丹县| 方山县| 兴国县| 江永县| 鹿邑县| 巩义市| 洛川县| 云林县| 蓬安县| 开阳县| 竹山县| 延安市| 宜章县| 都兰县| 闽侯县| 福贡县| 神木县| 佛学| 茶陵县| 阜康市| 印江| 固安县| 营口市| 腾冲县| 海伦市| 麻栗坡县| 邳州市| 蒲江县| 颍上县| 永登县| 广饶县| 蒲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