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0章 主臣

粟品孝、陳華章登岸,納頭便拜,嘴裡呼道:“草民粟品孝、陳華章,叩見彭城郡公……”這當下所行的是主臣之禮。

陳華文心裡一驚,心想大哥在光天廣化之下就行主臣之禮,明明白白的認林縛爲主公,日後想抵賴都不成,這開弓出去就沒有回頭箭了,但轉(zhuǎn)念琢磨粟品孝的自稱,也覺得大哥實在是沒有選擇。

粟品孝本是御前杭湖軍副將、杭湖軍水軍統(tǒng)制,白淖軍雖殘,但還留下相當數(shù)量的兵力進入太湖。此時粟品孝不稱將職、自稱草民,自然也是原意接受淮東對白淖軍的收編。

粟品孝投附淮東,但所部保持獨立,不完全納入淮東軍司,那陳家也能跟著與淮東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關(guān)係。眼下是白淖軍殘部完全接受淮東的收編,海虞軍還能要求保持獨立嗎?陳家還能有什麼其他選擇?

難道等淮東兵馬徹底佔據(jù)江寧之後嗎?

陳華文看到再沒有其他大族代表隨大哥過來乘船過來,便是湖州的官紳對淮東兵馬過境也是敷衍應付,就知道絕大部分人還看不清楚形勢。

此時已經(jīng)不是林縛促然崛起之時,林縛在淮東的根基已厚,浙東、閩東、徐泗等地,也都劃入淮東勢力,淮東即使這時候強佔下江南之地進行消化,也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真等到林縛進入江寧城,那時候再屈於形勢而投附者,付出的犧牲絕對比現(xiàn)在要大得多。

林縛雖然沒有看到別人,但有粟品孝、陳華章二人來迎,便已叫他滿足,說道:“林縛何德何能敢當此禮?粟將軍、陳公快請起……”他本也沒有跟陳華章照過面,但聽別介紹是他,這時候還要替陳華章、粟品孝二人介紹身後的宋浮、周同等人。

宋浮與陳華章對揖而禮,打量陳華章,相貌要比年齡顯得蒼老一些,想來陳家這兩年的日子不好過;心想陳明轍離開蕭山之後就一直躲著不出面,如今老子都入彀,兒子還能逃脫嗎?

陳華章也打量宋浮,宋浮成名尤早,但看相貌不足五旬,實在想不明白他在泉州是怎麼修身養(yǎng)性的,或許宋氏投附淮東是早早就定下的事情,故而他不爲這兩年來淮東擾襲閩東沿海發(fā)愁?

至少在閩東戰(zhàn)事之前,由於閩東是八姓宗族的根基之地,幾乎所有人都認爲淮東要打下閩東,將付出殘重的代價。要真是如此,而謝朝忠在浙西能獲捷、鍛鍊御營軍,永興帝限制淮東兵權(quán)也就成爲可能——難道淮東將宋氏歸附的消息拖到最後一刻才公佈,除了嚴格守秘之外,還有就是故意誘永興帝判軍失誤?

徽州攻陷後,陳華文在海虞就坐不住腳,趕到暨陽觀望形勢,所以知道江寧的消息及時些,也順暢些,也知道永興帝棄城之前、江寧城以及宮中的種種變故。

最終促使永興帝離城西走的,便是王學善聲稱淮東將魯王接入軍營。

魯王有沒有給淮東接入軍營,陳華章不得而知,但林縛在南征閩東之前,曾造訪海陵王府,隨後又直接叫淮東軍司接管海陵王府內(nèi)外防衛(wèi),這個倒不是絕密——林縛及淮東的行爲,貌似無可厚非,但想要永興帝平靜的看待這些事情也不可能。

有些事情是講究氣運的,從一意孤行派謝朝忠領(lǐng)兵出征浙西,到杭湖軍主力在溧陽覆滅,一直到棄城西逃,永興帝已經(jīng)將他所有的氣運都丟差不多了。

林縛奪回江寧後,請永興帝還都江寧,董原在淮西都未必敢留。

以往林縛不敢直接廢永興帝,此時攜樑太后之旨,廢永興帝而立魯王,只怕天下不會有太強烈的反對聲音。

如今這一切猜測都不重要,陳華章心裡輕輕一嘆,心裡這一嘆便彷彿遠天雲(yún)煙。

奢宋等逃入閩東的前朝遺族,即使在向元氏歸附後,心裡也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使得宗族有著極強的凝聚力跟更多崇武擁兵的願望。這也是後期八閩叛反的根源跟基礎(chǔ),也使得八姓叛反之後,踴躍出大量的忠誠將領(lǐng)。

而江南大族多崇文抑武,恰恰江南士紳子弟能較順利的通過科舉進入仕途。即使像陳氏這種擁田數(shù)千頃、轄下佃戶愈萬的大族,對武力也沒有太多的渴求。還是東海寇勢盛之後,爲守鄉(xiāng)保土,陳家才牽頭組建海虞軍,但大多數(shù)將校都出身底層,而非出身宗族,實際上陳家對海虞軍的掌握,還有限得很。

*************

林縛說著讓周普率輕騎與唐復觀所部不得超過五十里,周普先是滿口答應,但昨夜離開德清之後,便趁夜搶進,僅留兩哨騎隊給唐復觀作先導,拿他的話說,只要有騎兵與唐復觀不離五十里外,就不能算違令。

周普將餘部八哨分作八隊,沿西嶺南麓舒展而來。

這是周普他們當年當馬賊的戰(zhàn)法,有山道小徑,小股騎兵三五騎一羣也闖進去,滲透、刺探,警惕又大膽,大股騎兵一力沿著大道往西進,前哨也不派,直接往溧陽的外圍撞去。

雖說西嶺與浮玉山之間,低嶺也多,但沒有什麼進去就出不來的險地,唯有快速前插,才能將浙閩軍左翼留在溧陽外圍的警戒網(wǎng)毫無防備扯個粉碎。

在周普看來,騎兵最大的特別就是靈活、機動,最適合打遭遇戰(zhàn)。派出前哨,雖然遇敵後能爲自己贏得調(diào)整兵力部署的時間,事實上給敵人留下收縮防線、固陣待援的時間。

只要側(cè)翼無虞,前頭要能跟浙閩軍左翼兵前的步陣撞上,周普會有賺到的痛快,完全不懼兇險。

浙閩軍左翼兵馬的大體部署,周普還是清楚的。

在沙河上游、西嶺西南麓,浙閩軍左翼方力主要集中在姚家衝、前塘一帶的低嶺區(qū)駐營。

雖說從寧國下來,就沒有什麼所謂“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的險地,但淮東軍要北進,就要西嶺西南麓繞個大彎走。

浙閩軍左翼兵馬依西嶺而駐,就彷彿一支利銳閃著寒芒,直刺西嶺西南麓之外的廣闊平原,盯住淮東軍主力北上的側(cè)翼。

如果不從西嶺西南麓的平原繞行,淮東軍倒是可以直接翻越西嶺北上,從荊邑與溧陽之間北上。

西嶺雖然談不上有多險,也有數(shù)條山道穿過去,但西嶺東西綿延近百里,南北綿延約五十里,山勢接續(xù)不斷,山道雖有,但險窄只供販夫樵民所走,也足以將淮東軍數(shù)萬兵馬從拖上三四天——真要如此,鄭明經(jīng)的左翼拖延目標也就順利完成了。

鄭明經(jīng)左翼兵馬的主要作戰(zhàn)目標,就是要給中路及右翼爭取更多的時間。

鄭明經(jīng)得知拖拖拉拉四五天都沒有穿過杭州府的淮東兵馬昨日午後休整將入夜間突然發(fā)動,知道淮東軍終於動了起來。

爲了更具威脅性,他又從姚家衝大營調(diào)兩千戰(zhàn)卒,二十八日一大早就分成兩隊,往南面的低嶺進發(fā),做出攔截之姿態(tài),他本人又率兩百餘扈騎,往廣德東鶴塘一線偵察,欲殺幾拔淮東軍的前哨斥侯,來個下馬威。

在鄭明經(jīng)看來,淮東軍再怎麼膽大妄爲,在接近時必然也會收縮防陣、降下行軍速度,不會輕易將側(cè)翼暴露在浙閩軍左翼的利矛之下。

然而日隅時分,剛率部遊曳到鶴塘的鄭明經(jīng),聽著沉重而密集的馬蹄聲從遠處馳來,衆(zhòng)人的臉色都變了:淮東軍竟然前哨斥侯一個不派,大股騎兵就直接撞過來。

稍遲疑,就看見那簇動的騎卒,彷彿黑色潮水涌上對面的嶺頭。

初看來敵就是己方的數(shù)倍之多,鄭明經(jīng)哪敢滯留接戰(zhàn),兜著繮繩,率扈騎就往回逃。

換作別人,或想這是疑兵,或擔憂前頭有伏兵,周普摸著寒風吹拂下冰冷的兜鍪,沉聲喊道:“第一營的兒郎們,換馬殺敵,你們的戰(zhàn)刀該飲血了!”

淮東沒有條件給騎卒都配兩匹戰(zhàn)馬,故而趕路時所乘是走馬,高大威猛的戰(zhàn)馬隨行,不到追敵或衝殺時不騎。

周普一聲“換馬”,趕在最前頭的六百披甲輕騎即換上戰(zhàn)馬,戰(zhàn)刀出鞘,雪亮映著遠方嶺頭的殘雪,殺氣騰騰。

周普叫趙豹等將約束餘部,殿後緩行跟上,他親率六百餘騎以錐形陣就直追下去。

八百餘騎,在鶴塘的低嶺、平原之間,彷彿黑色、褐色的兩股潮水,鋪天蓋地的漫開,馬蹄雷動,喊殺震天。

浙閩軍本身就缺少衝刺力好、耐跑長程的威猛戰(zhàn)馬,鄭明經(jīng)身爲大將,親衛(wèi)扈騎配馬,也僅是一人一馬,又走了小半天,不及淮東騎兵剛換上的新馬力足、快捷。

怕是等不及與後方的步陣接上頭,就要給淮東騎兵追趕上,鄭明經(jīng)手下一員親衛(wèi)將領(lǐng)咬著牙兜住繮繩用大力停住馬,引著烈馬痛嘶,悲聲說道:“將軍記得不要虧侍俺家老孃跟三娃子!”鐵兜著馬頭往回轉(zhuǎn),喝道,“頭斷碗大的疤,叫淮東兒曉得八閩戰(zhàn)卒都是不怕死的種……”當即就又有十數(shù)騎脫離隊伍跟著往回衝。

鄭明經(jīng)忍著悲聲,他萬沒想到淮東軍前哨騎兵竟然如此蠻橫打來,說到底還是缺乏跟淮東軍平地交鋒的經(jīng)驗。鄭明經(jīng)唯有曉得他不能死,他若戰(zhàn)死在這裡,左翼兩萬子弟怎麼辦?這員八閩勇將,這時候心頭也給恐懼攫住,拼命抽打馬鞭往北奔逃。

看有死士回沖,周普刺激得嗷嗷直叫:“黃羊兒,前頭有大魚,你給老子加把勁,前頭十數(shù)敵要是擋住老子的路,老子擰下你的頭來……”兩百餘騎,在奔逃時有十數(shù)人絕死往回衝,還有十數(shù)騎停下來,等著當死士擋住他們,怎麼看都知道他們是護著緊要人物往回逃。

“周豹子,你不要將自己當成大魚送上門去。”周普左側(cè)一員騎將大聲嚷道,拿馬刺刺馬臀,分出數(shù)十騎往迎面撞來的十數(shù)浙閩騎卒裹去,周普率部大部從側(cè)翼錯過,僅爲這十數(shù)死士耽擱了片刻,繼續(xù)往北追去。

天寒地冰,嶺下殘雪已盡,鐵蹄濺起的冰屑彷彿飛霧,鄭明經(jīng)十數(shù)扈騎吶喊著發(fā)起自殺式的衝擊,也不射箭,兩相撞到一處,刀槍格擊,血肉橫飛,當下雙方就有十數(shù)人落馬來……

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159章 鎖喉第122章 浙南戰(zhàn)事尾聲第33章 迷離第121章 雨夜春意無邊第15章 財大氣粗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69章 登州戰(zhàn)起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18章 弱國邦交第37章 親衛(wèi)營新卒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53章 襲東陽第14章 激將第40章 縱虎離間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11章 求死之道第24章 高麗戰(zhàn)略第77章 前哨第50章 收六夫人第47章 先機第65章 山海漏防第57章 自薦爲妾第11章 抵抗軍第33章 滲透第12章 津海號第143章 分肥第57章 虛驚一場第38章 入冬第七十四章 東市無賴第72章 山河倒旋第3章 東閩總督嶽冷秋第五十七章 募工(二)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42章 回崇州第105章 陷阱第五十八章 暗樁子第二章 夢裡夢外驚魂第九十一章 分贓(二)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139章 鐵松溪大捷第一百二十八章 駱陽湖水戰(zhàn)(二)第60章 月下笑奪兵第82章 形勢緊迫第40章 封官賞爵第27章 西線告急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37章 困獸第15章 借名清匪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45章 渡淮第114章 樊城城下第41章 勤王北上第89章 潰敵第26章 糧食第49章 南門之變第54章 庵堂驚情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79章 戰(zhàn)前第29章 陣戰(zhàn)第119章 禮山第57章 自薦爲妾第55章 戰(zhàn)事稍息第五十五章 夾藏私帶第46章 錢莊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103章 誰做黃雀第37章 親衛(wèi)營新卒第40章 岌岌可危第39章 特使駕臨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15章 王相第25章 回崇州第30章 援兵渡海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92章 出戰(zhàn)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83章 圍敵鳳河西第130章 驅(qū)狼爲虎第160章 燕京雪第38章 死守王府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55章 戰(zhàn)事稍息第一百二十五章 餞行受辱第八十二章 夜勤病宅第148章 制衡第90章 封河之計第131章 歸路第七十四章 東市無賴第23章 客訪深山第57章 自薦爲妾第55章 易幟立軍第34章 秘倉第73章 籌劃第145章 壽州第55章 易幟立軍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53章 夜雨第95章 經(jīng)難念第120章 兵戶總冊
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159章 鎖喉第122章 浙南戰(zhàn)事尾聲第33章 迷離第121章 雨夜春意無邊第15章 財大氣粗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69章 登州戰(zhàn)起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18章 弱國邦交第37章 親衛(wèi)營新卒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53章 襲東陽第14章 激將第40章 縱虎離間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11章 求死之道第24章 高麗戰(zhàn)略第77章 前哨第50章 收六夫人第47章 先機第65章 山海漏防第57章 自薦爲妾第11章 抵抗軍第33章 滲透第12章 津海號第143章 分肥第57章 虛驚一場第38章 入冬第七十四章 東市無賴第72章 山河倒旋第3章 東閩總督嶽冷秋第五十七章 募工(二)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42章 回崇州第105章 陷阱第五十八章 暗樁子第二章 夢裡夢外驚魂第九十一章 分贓(二)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139章 鐵松溪大捷第一百二十八章 駱陽湖水戰(zhàn)(二)第60章 月下笑奪兵第82章 形勢緊迫第40章 封官賞爵第27章 西線告急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37章 困獸第15章 借名清匪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45章 渡淮第114章 樊城城下第41章 勤王北上第89章 潰敵第26章 糧食第49章 南門之變第54章 庵堂驚情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79章 戰(zhàn)前第29章 陣戰(zhàn)第119章 禮山第57章 自薦爲妾第55章 戰(zhàn)事稍息第五十五章 夾藏私帶第46章 錢莊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103章 誰做黃雀第37章 親衛(wèi)營新卒第40章 岌岌可危第39章 特使駕臨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15章 王相第25章 回崇州第30章 援兵渡海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92章 出戰(zhàn)第十一章 獠牙猙獰第83章 圍敵鳳河西第130章 驅(qū)狼爲虎第160章 燕京雪第38章 死守王府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55章 戰(zhàn)事稍息第一百二十五章 餞行受辱第八十二章 夜勤病宅第148章 制衡第90章 封河之計第131章 歸路第七十四章 東市無賴第23章 客訪深山第57章 自薦爲妾第55章 易幟立軍第34章 秘倉第73章 籌劃第145章 壽州第55章 易幟立軍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53章 夜雨第95章 經(jīng)難念第120章 兵戶總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兴县| 开阳县| 赣州市| 绍兴县| 阿克陶县| 通州区| 涡阳县| 肥乡县| 耿马| 青浦区| 博爱县| 安康市| 嘉善县| 五莲县| 江西省| 陕西省| 万荣县| 大城县| 辛集市| 黔西| 石阡县| 正蓝旗| 平罗县| 长丰县| 天津市| 八宿县| 金门县| 嘉黎县| 沂源县| 华坪县| 新蔡县| 达州市| 保定市| 建湖县| 兴义市| 滨州市| 汾阳市| 彭山县| 新建县| 绿春县|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