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章 卯未(2)

這麼說,寄爺真做了唐崖最後一個梯瑪向老漢的徒弟?而且是通過那種方式拜的師?難道寄爺就是向老漢早已選定的徒弟?難怪寄爺能讓向老漢的屍體乖乖聽話,可能正是因爲向老漢要寄爺爲他盡孝心,送他一程。而且從下午開始,寄爺神色就不大對頭,神智恍惚,在巧哥家裡又做出那麼奇怪的舉動,抱著死去的嬰兒說出那番神秘莫測的話,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我寄爺沒來這裡?”我在人羣中到處搜尋,並不見寄爺的身影,著急地問陳老。

“沒有啊。自從你們去巧哥家我就再也沒有看到他了。”陳老很肯定地說。

“啊?”我暗自奇怪,按說埋一個孩子並不需要多大的功夫,黑燈瞎火,夜雨綿綿,寄爺除了來向幺哥家,別無去處。同時,寄爺既然已經拜向老漢爲師,怎麼說也應該來守靈盡孝纔對,此時蹤影不見,難道他躲在某個地方修煉向老漢的覡術去了?

我此時再看向老漢的遺像,不知是不是天黑燈亮的原因,他臉上並不像白天看見的那樣詭異,顯得很平靜自然。

“陳老,安叔寫的那兩個血字是什麼意思?”不是覃瓶兒提起,我幾乎忘了這事。

“很簡單。今天是卯日,向老漢死的時辰和巧哥媳婦發作的時辰正是未時。”

“啊?居然是這個原因。”我恍然大悟,想想又不對,“就算這兩個血字表示梯瑪向老漢斷氣和巧哥媳婦發作的日期和時辰,寄爺爲什麼要特意寫這兩個血字提示這個日期和時辰呢?又爲什麼不對我們明說?”

“這個……恐怕就只有你寄爺才知道了。”陳老黯然說道。

我和覃瓶兒呆在暗影裡,心裡駭然,默不作聲。陳老沉默半晌,說:“對了,你們去巧哥家後,我去問了幾個姓覃的人家,不過這幾家人都是覃城的旁系左支,根本不知道血魂碑這件事,祖上也沒留下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和遺言,恐怕你們只能按照血魂碑的提示去找覃城本人了。”

這又是一次沉重打擊。我原以爲即使找不到土司王覃城,找到他的後人打聽到一些蛛絲馬跡也不錯,沒想到當年改土歸流,朝庭害怕土司王東山再起,將覃城的後人遣散到了外地,留在唐崖的覃姓人家也不是覃城的直系後代,打聽不出有價值的東西,我們去哪裡找覃城本人?何況他已經死了這麼久!

陳老聽我和覃瓶兒沉默不語,知道我們心裡著急,安慰我們說:“你們也莫著急,這事兒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清楚的,你寄爺既然已經成了向老漢的徒弟,向老漢那一身本事肯定通過我們無法理解的方式傳給了你寄爺,等你寄爺學成之後,再找時間慢慢打聽就是。”

這話說得在理,血魂碑這件事本身就很複雜詭異,我們此時乾著急確實沒用,還是等寄爺與我們會合後再說吧,說不定他學了梯瑪向老漢的本事,成了新的梯瑪,運用常人無法解釋的手段,找到真正的覃城墓,倒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身處這樣特殊的環境,經歷過很多無法按常理解釋的事,我的思想佔據了理智的上風,人也變得迷信起來。

“這樣吧,現在已經過了午夜,我看你們也無處可去,不如就呆在這裡吧。人多,屋裡所有的鋪上都躺滿了守靈守累了的人,所以你們只能在椅子上坐一夜了,打一下磕睡也好。我現在無法抽身,等天亮了,你們到我家去好好睡一覺吧。對了,剛纔肚子填飽沒?沒飽的話等下道師先生要宵夜,你們跟著去吃點。”陳老安排得很細心。

我聽陳老說道師先生要“宵夜”,突然想起寄爺在安樂洞中說過道師先生唱的喪歌中有關於“破煞”的內容,正想借這個機會打聽打聽這方面的事,覃瓶兒卻說:“不用了,我們已經吃飽了,那些道師先生操勞了這麼久,我們也不好意思去打攪。”

我聽覃瓶兒拒絕,也放棄了去找道師先生“日白”的計劃,對陳老說:“您家這種場合經歷得多,有沒有聽清過道師先生所唱喪歌的內容?”

陳老呵呵一笑,說:“我雖然被別人封爲‘縣級總管’,平時還真沒注意那些先生唱的什麼內容,再說,現在的道師先生受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影響較大,所做的法事大多和其它地方的差不多,可能唯一有土家族影子的就是等下進行的‘穿花’了……”

“穿花?”覃瓶兒好奇地打斷陳老。

“我們這裡所說的‘穿花’,就是別的土家族地區說的‘打繞棺’。道師先生宵完夜,就會舉行這趟法事,你們到時可以好好看看,很有意思的。”陳老呵呵笑著說。

覃瓶兒來了興致,抱著我的胳膊說:“鷹鷹,不準打瞌睡,等下陪我看‘穿花’,行不?”

我奔波了一天,腦子裡又裝著亂七八糟剪不斷理還亂的東西,上下眼皮已經在打架,聽覃瓶兒語氣嬌嗔,聲音溫軟可人,也不好意思拒絕,輕輕握著她的手,說:“我陪你看就是了,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陳老自己忙去吧,不用管我們。”

陳老又說了些“各人找椅子坐”之類的話,自去忙他的事了。這麼大年紀的人,精神到現在依然很矍鑠,著實讓人驚歎欽佩不已。

我和覃瓶兒找了兩把椅子坐在喪棚下一個角落,百無聊賴。滿鳥鳥這廝,和幾個本地漢子“鬥地主”鬥得熱火朝天,吆五喝六,聲音大得和那不時炸響的爆竹聲不分伯仲,看樣子早就忘了向老漢遺像的眼睛盯著他看的那件事兒。

道師先生們宵完夜,開始舉行下一趟法事——穿花。

這趟法事我見過多回,早已不覺得新鮮,不過今天晚上答應陪覃瓶兒看,我也想趁此機會仔細聽聽道師先生所唱喪歌的內容,因此鑼鼓傢什一響,我推醒趴在我肩上打盹的覃瓶兒,說“穿花”的法事開始了,覃瓶兒一下子來了精神,拉著我迫不及待進了靈堂。

可以說,“穿花”這趟法事在整個“三日吉葬”期間,對不熟悉當地民風民俗的外人來說,是一件非常古怪的事情,原本應該莊嚴肅穆的靈堂,被打扮得奇形怪狀的道師先生們敲鑼打鼓一弄,居然整出些喜慶的韻味來。只見——

領頭的道師身穿一件類似唐僧所穿的法衣,頭戴一頂類似唐僧所戴的冠帽,手握一面皮鼓,在前面敲得咚咚直響,這身裝束和皮鼓宣示他是掌壇道師;掌壇道師後面緊跟著四個同樣打扮得別拘一格的道師,分別執著噹噹兒、鐃兒、鈸兒、鑼兒,隨著鼓點的節奏賣力敲打,旋律急促而歡快,韻律感極強。不僅如此,五個道師邊敲打自己的傢伙,邊呈8字形互相繞來繞去,所以打頭的很快就繞到了後邊,接著繼續穿梭自如,又回到前邊的位置;相互穿梭往來的同時,道師先生們邊敲邊扭腰擺臀,蹾足劈胯,臉含笑意,做出一些形體誇張的舞蹈動作。而且道師先生們並不是固定在某個位置穿梭,而是邊繞邊前進,圍著中間的棺材轉圈,繞到棺材前就深深鞠個躬作個揖。整個情形有點類似地球自轉和公轉。

道師先生們爲了顯示自己高超的技藝,同時爲了營造喜慶的氣氛,有意無意把鑼兒鼓兒湊近那些涌進靈堂欣賞“穿花”節目的大嬸和小媳婦,猛地一敲,嚇得她們嬌聲咒罵,“背時砍腦殼的”之類的聲音此起彼伏,圍在棺材周圍的大人小孩聽了哈哈大笑,加上外面震天價的爆竹聲,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只差紅旗招展了!

我雖司空見慣,也不禁大發感慨:能將本應充滿悲傷氣氛的靈堂鬧騰得如此熱之鬧之,恐怕也只有土家族這個古老的民族有這樣的奇風異俗了!

這真是:歡歡喜喜辦喪事,高高興興送亡人!

第七章 最後一個梯瑪(2)第二十九章 蛇矛(1)第三十九章 船棺(2)第四十四章 竹子裡的寶貝(1)第二十三章 嫁血第十四章 卡門驚魂第二十一章 十二樽雕像(1)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2)第十九章 懸棺之謎第二十二章 梭布椏石林第六章 本是同根生第十六章 白鬍子老漢第四十四章 如此魂煞第七章 最後一個梯瑪(2)第二十四章 還陽(1)第十四章 卡門驚魂第七章 女神之死第十三章 一隻繡花鞋(1)第十章 卯未(1)第三十章 擂子凼(2)第九章 化生子(1)第四十九章 我是誰第四十章 幽洞情歌第二十六章 出口第二十三章 瘟燈(2)第三十一章 絕路?(2)第三十七章 香爐石第十章 卯未(2)第三十九章 船棺(2)第四章 兩枚陶印第四十九章 晴天霹靂(1)第四十四章 竹子裡的寶貝(2)第三十二章 火焰山(1)第三十八章 玄衣都郵珠(2)第四十章 巴蔓子(2)第二十四章 儺面第三十二章 白衣人第二章 天大的驚喜第三十五章 畫蛋取嚇第二十六章 擺手歌(1)第三十五章 綠島(2)第七章 女神之死第四章 綠毛圖.土字第四十六章 碓窩第二十二章 梭布椏石林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2)第十六章 白鬍子老漢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2)第二十五章 癢癢石第二十二章 肉身(2)第二十八章 懸棺崖的傳說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1)第二十章 懸樓(1)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第二章 天大的驚喜第十四章 肉連響第四十四章 竹子裡的寶貝(2)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1)第三十八章 解毒良藥第九章 化生子(2)第三十章 擂子凼(1)第十章 破臉第三十三章 難留城第九章 犬蛤鬥第二十四章 儺面第五章 故人第三十七章 地包蚊王蜂第十六章 遊走在地底的幽靈第三十九章 船棺(2)第九章 化生子(2)第十五章 遺失的世界(2)第四十五章 打架第四十五章 打架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1)第二十一章 十二樽雕像(1)第四十四章 如此魂煞第三十二章 火焰山(1)第十八章 花兒的眼淚(1)第十二章 “曋”(2)第四十章 巴蔓子(2)第十九章 懸棺之謎第十八章 花兒的眼淚(2)第三十章 棺中人第二十七章 陰陽樹第十四章 卡門驚魂第二十九章 蛇矛(2)第二十八章 陰箭(1)第十章 兩枚陶印第十八章 挖硝人第二十一章 十二樽雕像(2)第二十二章 猴頭鷹第四十章 巴蔓子(2)第二章 詩中的秘密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2)第三十三章 血沙谷(1)第二十三章 土家女兒會第三十二章 火焰山(1)第十五章 地牯牛第八章 畢茲卡第三十二章 火焰山(1)
第七章 最後一個梯瑪(2)第二十九章 蛇矛(1)第三十九章 船棺(2)第四十四章 竹子裡的寶貝(1)第二十三章 嫁血第十四章 卡門驚魂第二十一章 十二樽雕像(1)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2)第十九章 懸棺之謎第二十二章 梭布椏石林第六章 本是同根生第十六章 白鬍子老漢第四十四章 如此魂煞第七章 最後一個梯瑪(2)第二十四章 還陽(1)第十四章 卡門驚魂第七章 女神之死第十三章 一隻繡花鞋(1)第十章 卯未(1)第三十章 擂子凼(2)第九章 化生子(1)第四十九章 我是誰第四十章 幽洞情歌第二十六章 出口第二十三章 瘟燈(2)第三十一章 絕路?(2)第三十七章 香爐石第十章 卯未(2)第三十九章 船棺(2)第四章 兩枚陶印第四十九章 晴天霹靂(1)第四十四章 竹子裡的寶貝(2)第三十二章 火焰山(1)第三十八章 玄衣都郵珠(2)第四十章 巴蔓子(2)第二十四章 儺面第三十二章 白衣人第二章 天大的驚喜第三十五章 畫蛋取嚇第二十六章 擺手歌(1)第三十五章 綠島(2)第七章 女神之死第四章 綠毛圖.土字第四十六章 碓窩第二十二章 梭布椏石林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2)第十六章 白鬍子老漢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2)第二十五章 癢癢石第二十二章 肉身(2)第二十八章 懸棺崖的傳說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1)第二十章 懸樓(1)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第二章 天大的驚喜第十四章 肉連響第四十四章 竹子裡的寶貝(2)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1)第三十八章 解毒良藥第九章 化生子(2)第三十章 擂子凼(1)第十章 破臉第三十三章 難留城第九章 犬蛤鬥第二十四章 儺面第五章 故人第三十七章 地包蚊王蜂第十六章 遊走在地底的幽靈第三十九章 船棺(2)第九章 化生子(2)第十五章 遺失的世界(2)第四十五章 打架第四十五章 打架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1)第二十一章 十二樽雕像(1)第四十四章 如此魂煞第三十二章 火焰山(1)第十八章 花兒的眼淚(1)第十二章 “曋”(2)第四十章 巴蔓子(2)第十九章 懸棺之謎第十八章 花兒的眼淚(2)第三十章 棺中人第二十七章 陰陽樹第十四章 卡門驚魂第二十九章 蛇矛(2)第二十八章 陰箭(1)第十章 兩枚陶印第十八章 挖硝人第二十一章 十二樽雕像(2)第二十二章 猴頭鷹第四十章 巴蔓子(2)第二章 詩中的秘密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2)第三十三章 血沙谷(1)第二十三章 土家女兒會第三十二章 火焰山(1)第十五章 地牯牛第八章 畢茲卡第三十二章 火焰山(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宕昌县| 伽师县| 丹江口市| 惠州市| 武安市| 高台县| 北海市| 巨鹿县| 庆云县| 贵阳市| 安义县| 东兰县| 手机| 泗阳县| 米脂县| 客服| 勃利县| 陇川县| 中卫市| 肥西县| 资阳市| 安西县| 天祝| 磐安县| 庆云县| 揭东县| 天长市| 寻乌县| 绍兴市| 黑山县| 金湖县| 林甸县| 博客| 会泽县| 东阿县| 香港 | 乐清市| 徐州市| 洛隆县|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