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寄爺真做了唐崖最後一個梯瑪向老漢的徒弟?而且是通過那種方式拜的師?難道寄爺就是向老漢早已選定的徒弟?難怪寄爺能讓向老漢的屍體乖乖聽話,可能正是因爲向老漢要寄爺爲他盡孝心,送他一程。而且從下午開始,寄爺神色就不大對頭,神智恍惚,在巧哥家裡又做出那麼奇怪的舉動,抱著死去的嬰兒說出那番神秘莫測的話,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我寄爺沒來這裡?”我在人羣中到處搜尋,並不見寄爺的身影,著急地問陳老。
“沒有啊。自從你們去巧哥家我就再也沒有看到他了。”陳老很肯定地說。
“啊?”我暗自奇怪,按說埋一個孩子並不需要多大的功夫,黑燈瞎火,夜雨綿綿,寄爺除了來向幺哥家,別無去處。同時,寄爺既然已經拜向老漢爲師,怎麼說也應該來守靈盡孝纔對,此時蹤影不見,難道他躲在某個地方修煉向老漢的覡術去了?
我此時再看向老漢的遺像,不知是不是天黑燈亮的原因,他臉上並不像白天看見的那樣詭異,顯得很平靜自然。
“陳老,安叔寫的那兩個血字是什麼意思?”不是覃瓶兒提起,我幾乎忘了這事。
“很簡單。今天是卯日,向老漢死的時辰和巧哥媳婦發作的時辰正是未時。”
“啊?居然是這個原因。”我恍然大悟,想想又不對,“就算這兩個血字表示梯瑪向老漢斷氣和巧哥媳婦發作的日期和時辰,寄爺爲什麼要特意寫這兩個血字提示這個日期和時辰呢?又爲什麼不對我們明說?”
“這個……恐怕就只有你寄爺才知道了。”陳老黯然說道。
我和覃瓶兒呆在暗影裡,心裡駭然,默不作聲。陳老沉默半晌,說:“對了,你們去巧哥家後,我去問了幾個姓覃的人家,不過這幾家人都是覃城的旁系左支,根本不知道血魂碑這件事,祖上也沒留下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和遺言,恐怕你們只能按照血魂碑的提示去找覃城本人了。”
這又是一次沉重打擊。我原以爲即使找不到土司王覃城,找到他的後人打聽到一些蛛絲馬跡也不錯,沒想到當年改土歸流,朝庭害怕土司王東山再起,將覃城的後人遣散到了外地,留在唐崖的覃姓人家也不是覃城的直系後代,打聽不出有價值的東西,我們去哪裡找覃城本人?何況他已經死了這麼久!
陳老聽我和覃瓶兒沉默不語,知道我們心裡著急,安慰我們說:“你們也莫著急,這事兒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清楚的,你寄爺既然已經成了向老漢的徒弟,向老漢那一身本事肯定通過我們無法理解的方式傳給了你寄爺,等你寄爺學成之後,再找時間慢慢打聽就是。”
這話說得在理,血魂碑這件事本身就很複雜詭異,我們此時乾著急確實沒用,還是等寄爺與我們會合後再說吧,說不定他學了梯瑪向老漢的本事,成了新的梯瑪,運用常人無法解釋的手段,找到真正的覃城墓,倒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身處這樣特殊的環境,經歷過很多無法按常理解釋的事,我的思想佔據了理智的上風,人也變得迷信起來。
“這樣吧,現在已經過了午夜,我看你們也無處可去,不如就呆在這裡吧。人多,屋裡所有的鋪上都躺滿了守靈守累了的人,所以你們只能在椅子上坐一夜了,打一下磕睡也好。我現在無法抽身,等天亮了,你們到我家去好好睡一覺吧。對了,剛纔肚子填飽沒?沒飽的話等下道師先生要宵夜,你們跟著去吃點。”陳老安排得很細心。
我聽陳老說道師先生要“宵夜”,突然想起寄爺在安樂洞中說過道師先生唱的喪歌中有關於“破煞”的內容,正想借這個機會打聽打聽這方面的事,覃瓶兒卻說:“不用了,我們已經吃飽了,那些道師先生操勞了這麼久,我們也不好意思去打攪。”
我聽覃瓶兒拒絕,也放棄了去找道師先生“日白”的計劃,對陳老說:“您家這種場合經歷得多,有沒有聽清過道師先生所唱喪歌的內容?”
陳老呵呵一笑,說:“我雖然被別人封爲‘縣級總管’,平時還真沒注意那些先生唱的什麼內容,再說,現在的道師先生受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影響較大,所做的法事大多和其它地方的差不多,可能唯一有土家族影子的就是等下進行的‘穿花’了……”
“穿花?”覃瓶兒好奇地打斷陳老。
“我們這裡所說的‘穿花’,就是別的土家族地區說的‘打繞棺’。道師先生宵完夜,就會舉行這趟法事,你們到時可以好好看看,很有意思的。”陳老呵呵笑著說。
覃瓶兒來了興致,抱著我的胳膊說:“鷹鷹,不準打瞌睡,等下陪我看‘穿花’,行不?”
我奔波了一天,腦子裡又裝著亂七八糟剪不斷理還亂的東西,上下眼皮已經在打架,聽覃瓶兒語氣嬌嗔,聲音溫軟可人,也不好意思拒絕,輕輕握著她的手,說:“我陪你看就是了,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陳老自己忙去吧,不用管我們。”
陳老又說了些“各人找椅子坐”之類的話,自去忙他的事了。這麼大年紀的人,精神到現在依然很矍鑠,著實讓人驚歎欽佩不已。
我和覃瓶兒找了兩把椅子坐在喪棚下一個角落,百無聊賴。滿鳥鳥這廝,和幾個本地漢子“鬥地主”鬥得熱火朝天,吆五喝六,聲音大得和那不時炸響的爆竹聲不分伯仲,看樣子早就忘了向老漢遺像的眼睛盯著他看的那件事兒。
道師先生們宵完夜,開始舉行下一趟法事——穿花。
這趟法事我見過多回,早已不覺得新鮮,不過今天晚上答應陪覃瓶兒看,我也想趁此機會仔細聽聽道師先生所唱喪歌的內容,因此鑼鼓傢什一響,我推醒趴在我肩上打盹的覃瓶兒,說“穿花”的法事開始了,覃瓶兒一下子來了精神,拉著我迫不及待進了靈堂。
可以說,“穿花”這趟法事在整個“三日吉葬”期間,對不熟悉當地民風民俗的外人來說,是一件非常古怪的事情,原本應該莊嚴肅穆的靈堂,被打扮得奇形怪狀的道師先生們敲鑼打鼓一弄,居然整出些喜慶的韻味來。只見——
領頭的道師身穿一件類似唐僧所穿的法衣,頭戴一頂類似唐僧所戴的冠帽,手握一面皮鼓,在前面敲得咚咚直響,這身裝束和皮鼓宣示他是掌壇道師;掌壇道師後面緊跟著四個同樣打扮得別拘一格的道師,分別執著噹噹兒、鐃兒、鈸兒、鑼兒,隨著鼓點的節奏賣力敲打,旋律急促而歡快,韻律感極強。不僅如此,五個道師邊敲打自己的傢伙,邊呈8字形互相繞來繞去,所以打頭的很快就繞到了後邊,接著繼續穿梭自如,又回到前邊的位置;相互穿梭往來的同時,道師先生們邊敲邊扭腰擺臀,蹾足劈胯,臉含笑意,做出一些形體誇張的舞蹈動作。而且道師先生們並不是固定在某個位置穿梭,而是邊繞邊前進,圍著中間的棺材轉圈,繞到棺材前就深深鞠個躬作個揖。整個情形有點類似地球自轉和公轉。
道師先生們爲了顯示自己高超的技藝,同時爲了營造喜慶的氣氛,有意無意把鑼兒鼓兒湊近那些涌進靈堂欣賞“穿花”節目的大嬸和小媳婦,猛地一敲,嚇得她們嬌聲咒罵,“背時砍腦殼的”之類的聲音此起彼伏,圍在棺材周圍的大人小孩聽了哈哈大笑,加上外面震天價的爆竹聲,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只差紅旗招展了!
我雖司空見慣,也不禁大發感慨:能將本應充滿悲傷氣氛的靈堂鬧騰得如此熱之鬧之,恐怕也只有土家族這個古老的民族有這樣的奇風異俗了!
這真是:歡歡喜喜辦喪事,高高興興送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