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三章 魚木寨

滿鳥鳥起初愕然,待看見那堆似乎還在冒著熱氣的東西,嘿嘿一笑說:“那明明就是你嘛,可惜……上面啷格沒有花呢?”說著瞟了一眼覃瓶兒,滿臉都是韻味深長卻又昭然若揭的笑容。

我一向對自己的IQ相當自信,雖不是滿鳥鳥肚中的蛔蟲,但看見滿鳥鳥的言行舉止,我早已明白他心中的相法。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我神色變得有些尷尬,只好訕訕瞄向別處,懶得理這頭背時的東西。

“噫?那裡有個妹娃兒,我們去向打聽打聽老頭的來歷?”我一眼就看見寨門前坐著一個人,背上似乎揹著什麼東西。

滿鳥鳥伸長脖子瞄了一眼,說:“媽那個巴子,憑我1.5的視力,都沒看清那個人是個妹娃兒,你這背時的四眼居然能辨他是雌雄?”我又被滿鳥鳥鏟了一腿,考慮到覃瓶兒還站在身邊,我也懶得跟他交鋒,率先朝那個人走去。

待走得近了,我們才發現那寨門應該是一座很高的寨樓,寨樓門的上方刻著幾個大字:魚木寨。那個妹娃兒正坐著門前一塊青條石上,穿的居然是地地道道的土家族服飾,藍色對襟短袖衣,高腿鑲邊筒褲,小巧精緻的燈絨布鞋。妹娃兒身材不高,但精巧的土家族服飾將她的身軀勾勒得凹凸有致,水靈靈嫩閃閃,顯得十分精明強幹;不過臉龐有些微黑,有些許的汗水在臉上蔓延。

我們在打量那妹娃兒的同時,那妹娃兒也正好奇地打量著這幾個不速之客。

覃瓶兒看清那人果然是一漂亮女子,目光飛快掃了我一眼,低聲說:“你眼光真毒!”我聽那話音裡明顯有股酸味,卻沒來由地心中一通高興,好像喝了一殼勁烈的苞谷酒有些飄飄然。滿鳥鳥趁我陶醉之際,搶先跟那個娃兒搭上了訕,“嗨,小妹,你是這魚木寨裡的人嗎?”這話問得,太沒水平了,不是這古寨裡的人,哪會穿得如此傳統呢?

“是啊!”妹娃兒脆聲聲答道,聽起來有一股百靈鳥鳴叫的意境,“幾位客人從哪裡來呢?”

“我們從外邊來!”滿鳥鳥又冒出一句屁話。

妹娃兒不以爲忤,仍然甜甜笑道:“那幾位客人到我們寨子裡幹什麼呢?”這時候他已經換成了普通話,估計她看到覃瓶兒長相奇特,以爲我們是外地來遊玩的客人。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居然比滿鳥鳥的彩普強上萬倍,比我的也好過不少。

“我們是來打聽些事。”滿鳥鳥居然也換成了普通話,“小妹叫什麼名字?”

“我漢名叫向巧巧,族名叫額蘭果,小名叫巧兒,你們隨便叫我什麼都行。”小妹一連說了三個名字,聽得我們睜大了眼睛,十分驚奇,同時被這個叫“額蘭果”的妹娃兒的熱情感染得一塌糊塗。

“巧兒妹妹,你打豬草去來嗦?”滿鳥鳥打蛇隨棍上,不過又換成了方言。我們此時纔看清她揹著一個有精巧紋飾的竹篾揹簍,裡面是滿滿一揹簍青翠欲滴的豬草(餵豬的野菜)。

“是啊!幾位客人遠道而來,就到我家去吃中午吧?”額蘭果熱情相邀,“我爺爺曉得的事多,你們有什麼事可以向他打聽。”

我一聽有這等好事,趕緊說:“這……不太好吧?怎麼好意思打擾呢?”

額蘭果笑笑說:“這有什麼呢?走吧!”滿鳥鳥趕緊討好地跑上前,接過額蘭果的揹簍套在肩上,“聽說寨子裡的男人都喜歡喝苞谷酒,既然巧兒妹妹恁個熱情邀請,我們就去陪你爺爺喝兩杯吧!”

額蘭果謝過滿鳥鳥,帶我們走進寨樓。進入寨樓之後,我們才發現這寨樓分上下兩層,每層約十米見方,下層右牆上嵌石刻碑文一塊,字跡清晰可見。

“這碑文記述的就是寨樓修建的來歷。”額蘭果指著碑文說。我們走近一讀,原來這碑文記敘了爲防白蓮教興建寨樓始末。“原來這寨樓是爲了防蓮教的啊?”滿鳥鳥故作深沉地說道,“這裡以前有白蓮教的人出現?”

“當然有啊。離我們魚木寨不遠的百丈溝、女兒寨、白蓮教坪、銅鑼關都是以前白蓮教活動的地方。這幾個地方最富神奇色彩的是銅鑼關和女兒寨。”

“怎麼個神奇法呢?”滿鳥鳥興致盎然。

“這銅鑼關啊,緊靠我們魚木寨,對面一石巖象一面巨大的銅鑼,一根石柱酷似鑼槌。銅鑼關處則有一大石鼓,我小時候曾經唱過一道兒歌,‘銅鑼對石鼓,銀子五萬五,有人識得破,買下重慶府。’唱的就是這銅鑼關……”

滿鳥鳥熱情高漲,兩眼放光,“聽這歌的意思,這附近還埋藏著白蓮教的寶藏?”

“這個我就不知道囉,有沒有寶藏,我們寨裡的人也並不關心,講究生活過得悠閒,能夠豐富足食就夠了。再說,怎麼可能根據一首兒歌就能斷定這附近埋著白蓮教的寶藏呢?”額蘭果俏皮地眨眨眼,狡黠地笑笑。

滿鳥鳥一直和額蘭果聊得熱火朝天,以致其他三人根本插不半句話。我心裡不免暗自著急,滿鳥鳥這頭東西一見到美女就一個勁兒的套近乎,把正事兒都搞忘了,要知道我們可不是到魚木寨來遊山玩水的。我正欲提醒滿鳥鳥注意時間,這夥計卻跟著額蘭果上了寨樓二樓。沒法,我們也只好跟了上去,走到上面才發現,二樓裡面雖然空蕩蕩,卻打掃得乾乾淨淨,四面牆上都是鏤空的瞭望孔,顯然是早期寨子裡的人用來向外觀察和打槍放炮的。

此時正聽見額蘭果在跟滿鳥鳥介紹,“……這座寨樓下的山脊叫‘金扁擔’,我們寨裡的人都把這個寨樓叫做‘寨頸’……”滿鳥鳥的心思顯然不在“金扁擔”或“銀扁擔”這些樸實的地名上,打斷額蘭果說:“你說的那個女兒寨有麼子神奇之處呢?”

“這個我也是聽我爺爺講的,據說當年土司王覃氏夫人帶領一班侍女爲上到女兒寨後,因清軍前來攻打,把一棵泡桐樹挖空做成的大炮也沒有攻破女兒寨,雙方談判講和也因清軍首領失信而失敗了,最後清軍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山上的女兵們把馬匹啊什麼的都殺來吃了,最後連樹皮、觀音土都沒得吃了,覃氏夫人只好帶著侍女們跳下了萬丈深淵,有的人說她們死了,有的人說她們跳下時撐開了油紙傘沒死……呵呵,這只是個傳說,很少有人去深究。”

滿鳥鳥略感失望,“就這麼個神奇法麼?”

額蘭果笑著說:“這還不神奇麼?”

……

額蘭果和滿鳥鳥你一句我一句討論女兒寨的神奇,我心裡卻在想,這裡又出現土司王覃氏夫人,這個覃氏夫人與唐崖的覃城有沒有關係呢?很可能是同一個宗族的。

我正想問問額蘭果,卻發現她又被滿鳥鳥招呼下樓了,我們只好悶悶地在後面跟著聽她和滿鳥鳥擺的熱之鬧之。

在額蘭果的講述過程中,我驚奇地得知額蘭果是一名正在實習期的在校大學生,而且還上的是北京一所知名的大學,這次回到魚木寨是來看望老父老母和爺爺的,順便幫助父母在農忙季節做點力所能及的事。這讓我對額蘭果這個樸實卻清麗的土家女子刮目相看,相處了這麼半天,居然愣沒看出大學生的架子來,了不起!

出了寨樓,我們眼前又是一亮,起初我以爲所謂的魚木寨不過就是幾家普普通通的吊腳樓組成,哪知我們看到的情景卻讓我們感覺大錯特錯。入目處就是一片巨大的西高東低的類似盆地的地方,四面的緩坡是一溜一溜的梯田,田裡的稻香隨風而至,其間夾雜著幾聲蒼涼而悠揚的山歌,清脆而古樸的牛鈴聲聲入耳,惹得一羣鳥叫此起彼伏,但只聞其聲而不見其形;翠竹古樓之間炊煙裊裊,雞犬聲相聞,呼兒喚母的聲音也格外溫馨。

我幾乎懷疑自己在做夢,這裡不會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吧?

震憾之餘,我也不忘放眼遠眺。大樹倒是看到不少,但都不是帛書中記載的梭欏樹,心裡略有些失望,本打算問問額蘭果,但見她說得正當熱鬧,那個神秘的老頭也並沒說此地就是梭欏藏身之所,我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我們一邊走,一邊聽額蘭果脆生生地介紹“魚木寨”——

魚木寨人清代前幾乎全爲穴居,現存居住、織布、榨油、鑄幣崖穴多處。魚木寨四周懸崖峭壁,前後有兩道寨門,寨門一關,彷彿與世隔絕,寨上土家吊腳樓式的建築風格和純樸的山寨民風,以及保存完好的一座座明清時期規模宏大、工藝精湛的古墓羣和積澱深厚的古青石文化,與山水田園自然融合,古樸淡雅。魚木寨人的祖先投入巨大虔誠營造的這方小天地,給原始的村莊以精緻,給宣囂的人世以寧靜,給嚮往的內心以寄託,給延續的生命以靈機。寨內具有濃濃的古青石文化氛圍,屹立寨頸城堡式的古炮樓,古墓上精緻的圖文,巧奪天工,栩栩如生的匾聯、浮雕,刻在青石板上的“訓子篇”,鑿在懸崖上的古棧道,還有古城牆、石磨、石缸、石桌、石凳、石盆、石碾、石瓢、石路……,無一不是青石與魚木寨人完美的結合。

魚木寨整個山寨一個寨門進,一個卡門出,獨特的地物地貌國內罕見、絕無僅有。寨上道路險要,“亮梯子”建於絕壁之上,每級均用條石一頭插入巖壁,一頭懸空建成。手扒巖筆直鑿於巖上,形如弦月,巖陡苔滑,斗膽攀登,魂系藍天,人稱“天梯”,正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寨內墓碑規模宏大,如山中之城,墓雕精美絕倫、變化多端,龍鳳交尾圖、蛇鳳太極八卦圖,構思巧妙,魚龍變化、龍草變化、龍人變化,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想入非非。魚木寨民風、習俗古樸,崇祀丫公天子、坐活夜、碑屋、崖墓、哭嫁等古老的民風民俗仍在生生不息。

我們一邊走一邊聽一邊看,有種做夢的感覺,彷彿一羣不小心闖入世外仙境的濁人!

第三十七章 香爐石第三十五章 綠島(2)第四十七章 巨蟒第三十三章 血沙谷(1)第四章 桓侯廟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1)第十六章 遊走在地底的幽靈第五章 牛郎第十四章 地陷(1)第二十三章 嫁血第二十二章 肉身(1)第十章 兩枚陶印第四十六章 下蛋的石頭(1)第十六章 天書(1)第二十三章 瘟燈(2)第二十七章 陰陽樹第二十五章 重逢第四章 兩枚陶印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第二十五章 通神(2)第二十二章 梭布椏石林第六章 本是同根生第三十九章 船棺(1)第二十五章 癢癢石第十九章 白與黑(2)第二十七章 梅花朵朵(1)第三十六章 骷髏蝙蝠第四十九章 晴天霹靂(1)第十六章 天書(1)第十一章 同夢.令牌碑第二十五章 癢癢石第三十八章 解毒良藥第十章 破臉第四十章 幽洞情歌第四章 綠毛圖.土字第八章 巴第二十七章 陰陽樹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第二十四章 儺面第四十七章 巨蟒第三十六章 骷髏蝙蝠第三十一章 樹洞溫情第十二章 “曋”(1)第二十三章 瘟燈(1)第三十七章 乾坤龜(1)第十一章 “48”這個數字(1)第九章 花兒說話了第三十一章 絕路?(1)第八章 巴第十九章 白與黑(1)第一章 各有所得第二十章 騰龍洞第一章 各有所得第四十九章 我是誰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1)第十八章 花兒的眼淚(2)第二章 怪異的張飛廟第二十六章 寄爺的行蹤第一章 六月初六鬼壓牀第二十三章 瘟燈(1)第十二章 “曋”(2)第二十二章 肉身(2)第二十九章 試管嬰兒第五十章 詩鎖第二十章 嬰哭第三十章 擂子凼(1)第三十四章 我是朱雀?第五章 故人第八章 寄爺的乖乖兒(1)第二十九章 蛇矛(1)第二十一章 打聽古樹的人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1)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2)第二十四章 還陽(2)第四十二章 門板上的血手印(1)第三十二章 火焰山(2)第二十九章 試管嬰兒第二十一章 打聽古樹的人第二十九章 靈堂風雲第三十四章 氣潭(2)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第一章 各有所得第六章 雲妖?第十三章 一隻繡花鞋(2)第七章 最後一個梯瑪(2)第四十六章 下蛋的石頭(2)第二十章 騰龍洞第二十九章 試管嬰兒第三十三章 洗胃第三十三章 難留城第三十九章 船棺(2)第九章 犬蛤鬥第三十三章 洗胃第三十四章 氣潭(2)第五十章 詩鎖第十二章 “曋”(2)第三十二章 白衣人第二十五章 癢癢石第一章 各有所得
第三十七章 香爐石第三十五章 綠島(2)第四十七章 巨蟒第三十三章 血沙谷(1)第四章 桓侯廟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1)第十六章 遊走在地底的幽靈第五章 牛郎第十四章 地陷(1)第二十三章 嫁血第二十二章 肉身(1)第十章 兩枚陶印第四十六章 下蛋的石頭(1)第十六章 天書(1)第二十三章 瘟燈(2)第二十七章 陰陽樹第二十五章 重逢第四章 兩枚陶印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第二十五章 通神(2)第二十二章 梭布椏石林第六章 本是同根生第三十九章 船棺(1)第二十五章 癢癢石第十九章 白與黑(2)第二十七章 梅花朵朵(1)第三十六章 骷髏蝙蝠第四十九章 晴天霹靂(1)第十六章 天書(1)第十一章 同夢.令牌碑第二十五章 癢癢石第三十八章 解毒良藥第十章 破臉第四十章 幽洞情歌第四章 綠毛圖.土字第八章 巴第二十七章 陰陽樹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第二十四章 儺面第四十七章 巨蟒第三十六章 骷髏蝙蝠第三十一章 樹洞溫情第十二章 “曋”(1)第二十三章 瘟燈(1)第三十七章 乾坤龜(1)第十一章 “48”這個數字(1)第九章 花兒說話了第三十一章 絕路?(1)第八章 巴第十九章 白與黑(1)第一章 各有所得第二十章 騰龍洞第一章 各有所得第四十九章 我是誰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1)第十八章 花兒的眼淚(2)第二章 怪異的張飛廟第二十六章 寄爺的行蹤第一章 六月初六鬼壓牀第二十三章 瘟燈(1)第十二章 “曋”(2)第二十二章 肉身(2)第二十九章 試管嬰兒第五十章 詩鎖第二十章 嬰哭第三十章 擂子凼(1)第三十四章 我是朱雀?第五章 故人第八章 寄爺的乖乖兒(1)第二十九章 蛇矛(1)第二十一章 打聽古樹的人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1)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2)第二十四章 還陽(2)第四十二章 門板上的血手印(1)第三十二章 火焰山(2)第二十九章 試管嬰兒第二十一章 打聽古樹的人第二十九章 靈堂風雲第三十四章 氣潭(2)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第一章 各有所得第六章 雲妖?第十三章 一隻繡花鞋(2)第七章 最後一個梯瑪(2)第四十六章 下蛋的石頭(2)第二十章 騰龍洞第二十九章 試管嬰兒第三十三章 洗胃第三十三章 難留城第三十九章 船棺(2)第九章 犬蛤鬥第三十三章 洗胃第三十四章 氣潭(2)第五十章 詩鎖第十二章 “曋”(2)第三十二章 白衣人第二十五章 癢癢石第一章 各有所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省| 洪雅县| 巫溪县| 萨嘎县| 商丘市| 任丘市| 滦平县| 屯留县| 施甸县| 枞阳县| 梁平县| 垣曲县| 赫章县| 南阳市| 新绛县| 广宁县| 紫阳县| 长岭县| 府谷县| 车致| 北碚区| 盘山县| 鸡东县| 全南县| 那坡县| 怀远县| 吉安县| 高密市| 大悟县| 柳州市| 洛阳市| 株洲县| 鱼台县| 南乐县| 肥西县| 巴里| 东港市| 安徽省| 宣武区| 淮阳县|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