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

後人總說萬曆是被當時的讀書人醜化,因爲收稅開礦的事得罪了不少世家豪門,這確實有些道理,比如出身張家灣的東林黨人李三才,自己生活起居十分豪奢,但當皇帝徵稅到張家灣時,李三才就是上疏極力反對,並且造謠生事,最後被萬曆痛下狠手給削去士籍。

還有高攀龍,自己親爹就是放高利貸的,但不妨礙他成爲正義人士,上疏反對徵商稅。高攀龍的視角就是不要與民爭利,朝廷應該節省開支,這樣纔是王道。當然叫他們這些士大夫節省開支,不要與民爭利,這些人就是不幹了。

但開礦徵稅,從派出的角度來說,太監是最沒有約束的一羣,直接上達天聽,沒有制度約束,不象官僚集團彼此制衡,可想而知這些人到了地方做事,會是怎麼樣的一個做法。

而且明朝並不是不收商稅,這是一種錯覺,只是商稅更多的是被包給牙行,而牙行做事不規範,這導致豪門和商人與牙行勾結,賄賂地方官員,導致商稅大量流失。而牙行的商稅也是交給地方官府,用來做地方開銷,這些問題說到底是制度問題,不能用派出太監來解決。

當時的中小商人已經要受牙行和沿途私設的稅卡盤剝,象東林書院就能私設稅關,地方有勢力的私設的關卡極多,各地的親藩也到處開店設卡,層層盤剝,皇帝直接也派出人馬掠奪民財,萬曆說是爲了大工等事暫苦吾民,但這稅監始終不撤,三大徵用的也是戶部存銀,也沒見他撥出銀兩的記錄,說到底就是藉口。

財政混亂而困難,爲政者不能推卸自己的責任,最大的責任人當然是大權獨攬的皇帝。

“宋錢度和李文昭他們都怎樣了?”

宋錢度在幾個月前就被抓,順字行在江南的分行開始運作努力撈人,但往常關係極好的那些大族世家突然變的極其不好打交道,地方官也裝聾作啞,順字行那邊的主事人漸漸發現,風頭不對,不僅是針對宋家,似乎江南那邊對順字行也起了覬覦之心。

王國峰道:“宋東主一直很硬挺,宋家的人也花了不少錢,宋家在朝廷的人也上書鳴冤,他開始受了不少罪,現在高淮拿他沒有辦法,但還是關著不放。”

“李文昭那邊怎樣?”

“南京到底是官員和勳貴雲集,稅監們不好鬧的太過份,倒沒有人去他那裡鬧事。但往常和李家打交道的各大世家和商行都減了訂單,李家的境況也不好過。”

“嗯……”惟功輕輕點頭,說道:“看來是江南那邊終於要和我們翻臉了。”

任磊態度輕蔑的道:“他們看我們日進斗金,早他孃的眼紅了,這幫傢伙,恨不得蚊子腿上割肉的德性,忍到現在已經算不錯了。”

任磊說的是實情,江南的風氣向來就是團結一致賺外人的錢,自己的優秀子弟當官,然後利用官場資

源提供便利,其實晉黨也是這麼幹的,只是海貿大開之後,晉黨在這事上頭落了下風,現在晉黨保留的地盤不過是北方的糧食貿易和在鹽業上的佈局,但也只停留在北方了,遼鹽早就橫掃半個多中國,除了北方的一些固定的產鹽區和晉黨的保留地盤外,更多的地盤早就被遼鹽拿了下來。

遼陽的鹽業收入已經超過五百萬,而且未來會越來越多,這些收入已經嚴重影響了淮揚鹽業,對北方的鹽場也有影響,但晉黨已經是死老虎一隻,要不然的話,這一次未必是江南那邊先發動,而是晉商打頭陣了。

江南和遼陽的矛盾,最要緊的還是在貿易逆差上。

遼陽除了銀行業還有保險業,運輸物流,光是這些就已經叫江南商人大出血了,而隨著遼陽棉田的廣闊種植,遼陽的紡織業已經發展極快,現在還只是內銷,但相信很快就能橫掃全國。

對這些情況,江南那邊敏感一些的肯定早就知道了,江南的絲業在遼陽賣不動,遼陽這邊畢竟是平均氣溫較低的地方,又到了小冰期,比輕薄的絲綢更受歡迎的還是各色皮貨,現在地方富裕,徐光啓曾經開玩笑說到了冬天,爬到四海銀行樓頂往下一看,到處都象是有一羣羣貂啊狐貍啊走動,那些稍微講究些的婦人,冬天沒有一身大毛衣服就走不出家門,絲製品就差點兒意思了。

赫赫有名的松江布也打不開遼陽的市場,其餘的江南特產,要麼遼陽做的更好,要麼不怎麼受歡迎,南北貨的交流,南貨商行更受歡迎的是日常用品,但這些日常用品更多的是農產品和初加工的貨物,對那些江南的大家族來說,這些小生意他們根本看不上眼。

遼陽的銀行業對江南的放貸衝擊也是極大,更多的中小商人選擇到南京和蘇州的四海銀行的分行去存錢和貸款,使用的也是遼陽發佈的銀幣和金幣,這對江南的金融業是致命的打擊。

而遼陽的出產,不論是鐵器還是鹽,或是皮貨,人蔘,東珠,這一類的貨物,江南市場是有多少要多少,兩邊的貿易已經形成了巨大的貿易逆差,可想而知,在那邊除了幾家和遼陽關係極好的家族,比如宋家和李家之外,最多是在海外貿易上發財,相比於人心的貪慾來說,這一點好處實在是太少了。

“決裂既然事所必然,牢騷話也不必多說,下一步怎麼辦,纔是最要緊的。”惟功沒有把自己的情緒過多起伏,江南的事說白了還是利益之爭,任磊等人大罵江南那邊人心狡詐,過河拆橋,見利忘義,其實這些話放在晉黨上不是一樣?與其憤怒,不如拿出一個切實的辦法來。

王國峰起身道:“軍情司請求一次行動授權,我們可以把宋東主和他的直系親屬接到遼陽這邊來。”

“可以。”惟功點頭道:“不必耽心什麼,事情就鬧大了也由我頂著,軍情司做方案就要把一切

都考慮在內。”

“是,屬下明白。”

“嗯,宋錢度和我私誼其實有限,一年來幾回,見面聊個天,私信也多半說公事,不及其餘。他心裡害怕和我太接近了……不過和我遼陽交往十餘年,和我張某人也是有十餘年的交情,這個人無論如何是要保下來的。”

惟功的話,霸氣十足,在場的人卻並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

其實高淮等人也是防著遼陽這邊有所動作,宋錢度和他的家人被親軍和無賴們牢牢看著,就關在稅監衙門後頭,幾百號人成天圍著,高淮就是擺明車馬叫遼陽難堪,這件事已經極大程度影響了遼陽的形象和聲譽,近來四海銀行在南方的幾個分行的存款量下降,提款量增加,這就是很明顯的例證。

惟功又問道:“銀行那邊怎樣?”

“倒還沒有什麼動靜,我們的銀行武力充足,而且爲了保衛銀庫不惜動武,這一點他們都是明白。而且,江南的世家大族和大商人不少人存銀在銀行,想來他們也不會容許稅監去搶掠銀行。”

遼陽四海商行先是在遼陽設了總部,然後就是在京城和臨清淮安揚州南京蘇州都設了分行,也是和總行一樣的規矩,大塊條石建成的高大建築,防備森嚴,鄣顯實力。因爲各處都有堂皇的分行,加上遼陽總行的實力,還有遼陽的經濟盤已經做的很大,所以吸納的白銀持續增長,錢息當然也就是十分可觀,這一部份已經是遼陽賺錢的大頭,未來一年超過千萬的錢息也不是不可能,這種大利益之下,遼陽的銀行絕對是重中之重,是屬於不允許人觸碰的禁臠,因爲是官私合股,名義上是遼陽軍鎮下屬的票號錢莊,銀行只是一個新名字,所以各地的稅監也沒有敢打銀行的主意……高淮再瘋,也不敢搶到銀行頭上,除非他願意承擔逼反遼陽鎮的罪名,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事,他們這些家奴心裡也是清楚,凌遲處死都是輕的。

再加上儲戶中的大頭就是江南世家大族,他們當然也不會坐視自己存銀的地方被搶。

“最近的準備金要多備一些。”惟功冷笑一聲,說道:“可想而知最近會有不少大戶要來擠兌,這一點事關我們銀行的名譽,馬虎不得。”

銀行除了自己的經理之外,也是掛在財務司下頭,歸任磊這個財務司長兼管,當下任磊就起身表示,立刻知會銀行,打臨清和揚州的幾個分行,向蘇州分行準備儲備金。

這是很輕鬆的事,瞬息之間,可以準備百萬以上,江南的儲戶手中的憑單加起來也不到二百萬,小意思了。

最大宗的儲戶肯定還是選擇存銀在遼陽,進貨方便,儲存在遼陽的銀行銀庫之中也很放心,只要存單在身上,就不怕這銀子落在別人手中。

任磊表態過後,又恨恨的道:“這些王八蛋取了銀子,被太監們搶走纔好。”

(本章完)

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六百五十章 氈包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十章 武場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四十章 官店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脫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九百章 糧價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
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六百五十章 氈包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十章 武場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四十章 官店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脫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九百章 糧價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鱼台县| 拜城县| 吉首市| 江陵县| 鄂尔多斯市| 旬邑县| 溧水县| 巫溪县| 潞城市| 如皋市| 永城市| 资阳市| 马山县| 犍为县| 抚宁县| 安图县| 南汇区| 体育| 绥滨县| 双辽市| 都江堰市| 谢通门县| 河源市| 双峰县| 萍乡市| 文成县| 崇义县| 柳林县| 孝义市| 施秉县| 枝江市| 行唐县| 张掖市| 资阳市| 黑山县| 界首市| 榆中县| 分宜县| 泸定县| 敖汉旗| 开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