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

萬曆對鄭氏的話顯然不以爲然,若是平常他也不會主動和后妃說起軍國大政,畢竟女人常處深宮之中,也不會有什麼有建設性的說法,憑白說了添亂,今日他心情格外煩憂,倒是忍不住對鄭氏大倒了一番苦水。

最後萬曆喝了口茶,說道:“內閣和兵部的意思都是叫那李如鬆爲提督,朕意亦是用他,此子雖然有桀驁不馴的弊端,但也確實是一枚好棋子,朕早就打算用他了?!?

他原想鄭氏也不懂什麼軍國大事,隨口說了句之後就打算說宮中的幾樁細務,不料看到鄭氏竟是攢眉細思的模樣,萬曆一時覺得好笑,便是撫著下巴,等著鄭氏說話。

“皇上,臣妾有一些話……”

“說吧,”萬曆好笑道:“朕說了今日就是夫妻閒話家常,隨你去說好了?!?

鄭氏雖是想說,不過萬曆並未覺得她能說出什麼有道理的話出來,對自己處置軍國大事的機敏和眼光萬曆還是有自信的。事實也是如此,他雖然治國治的一團糟糕,但哪怕萬曆中晚期時,軍國大事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管是援朝之役還是寧夏,播州之役,又或是建州之變,都是萬曆自己一手掌總。在任用杜鬆和楊鎬都失誤之後,任用熊廷弼果然挽回了局面,萬曆對老熊任之不疑,重整瀋陽到遼陽的防線,努兒哈赤多次試探性的進攻都被擋回,如果萬曆能多活五年十年,可能也就沒後金什麼事了。

不過一國之君,將國家弄到危亡之際,最終還是撒手西歸,將爛攤子留給一羣無用文臣和毫無經驗的子孫,最終傾覆華夏,萬曆之罪,絕無可赦之處。

“臣妾覺得,遼陽那張惟功實在是大明未來的心腹大患,皇上想提拔李家子弟,想來是要防著那張惟功,不過以李成樑和李家在遼鎮的勢力也是朝廷之忌,如果再提拔李如鬆,宣府,薊鎮兵皆聽他用,朝廷幾十萬邊軍又等若落在李家手中,縱使李家能抗住張惟功,豈不又是前門拒狼,後門入虎?”

“這……”

萬曆不防聽見這話,一時竟是徵住了。

良久之後,他纔看著鄭氏,沉聲道:“你這話,是誰教你說的?”

“臣妾從不見外臣,司禮的諸老公也不在我這裡,這般事豈能聽誰說?只是皇上最近在臣妾這裡見人,說事,臣妾聽了不少,自己琢磨出來的。”

鄭氏向來聰明,也有幾分鬼靈精怪,如果說是聽多了自己想,倒也確有可能。

萬曆疑心稍去,不過鄭氏的話他還要消化一會兒,當下便站起身來,在殿中徘徊起來。

確實,在遼陽興起之前,朝廷防的最厲害的還是李家和李成樑。李成樑和其部下多有不法之事,和蒙古的貿易,殺良冒功,謊報戰功等事,朝中都知道的很清楚,不過連同張居正在內,不管是誰也沒有奈何得了李成樑,最關鍵的就是遼陽其實是將領私兵,兵將都在將領自己掌握之中,招募家丁,朝廷居然要替他們出銀子,這也是沒奈何的事,北虜在達延汗後的六萬戶部,察哈爾部也就是插漢部移居薊、遼之間放牧,實力漸強,

土默特萬戶也就是俺答汗在嘉靖年間受撫,自此與明相安,雖有俺答之子都昆,黃臺吉爲禍,但並不強烈,朵顏更是漸漸漸成爲大明藩籬,爲薊鎮屏鎮北方。但插漢部和泰寧各部,年年進襲,非得有遼鎮這般強藩鎮守不可,朝廷也是隻能隱忍,甚至萬曆成年之後,對李家的事處置的也是十分謹慎,小心,唯恐逼反了李家。李成樑以八十高齡再任總兵,原因也就在於此。

現在萬曆已經十分忌憚遼陽,若是再扶植出一個遼陽,那可真是得不償失了。

一念及此,不管鄭氏的話是誰教的,那都不要緊了。

“那你心中可有什麼替代的人選?”

萬曆一副正經發問的口吻,鄭氏反而露出不敢答的神色,吐了吐舌頭,笑道:“臣妾瞎琢磨還行,朝中用人的大政,事關軍國要事,哪敢胡說呀。”

“說說也不妨的。”

“臣妾真的所知不多,邊將之中,臣妾就知道當年有戚繼光,馬芳,李成樑三人,聽說還有一個俞大猷,別的就真不知道了。”

這倒也是當時常人的見聞常態,俞、戚、李三人最著名,馬芳亦是出了名的老將,除此四人外,國朝大將,聞名者少。

當然,後來者居上,現在張惟功的名聲,已經完全蓋過上述的嘉靖朝的名將了。

在惟功的輝煌之下,李如鬆都名聲不顯,更不必提那些普通的邊將,鄭氏不知,亦不足奇。

萬曆輕輕點頭,不再說話,自下一切如常。

但半夜之時,皇帝卻是睡不著了。

寧夏之事,實在要緊,弄不到可能大明西北都搖搖欲墜,遼陽的威脅還在以後,寧夏之事卻近在眼前。

凌晨之時,萬曆終下決心,親書手詔,著人送往內閣。

……

……

“張惟賢爲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首輔趙志皋面色凝重,看向閣中其餘諸人。

沈一貫皺眉:“這可真是意外之至。”

許國苦笑:“然則,當如何?”

內閣諸人,隨著清算張居正,張四維死,申時行和王家屏,王錫爵先後去職,實權猶在,風骨卻已經是大不如前。

這道手詔,匆匆寫就,但在第一時間送至閣中,顯見皇帝決心已經下定了。

自寧夏役起,內閣,兵部,戶部,各衙門承旨而行,萬曆將戰事總攬在自己手中,權力無絲毫下移,內閣真的成了一個秘書班子,這當口,明知張惟賢這個任命不宜,但不論是趙志皋或是許國,心中都已經沒有反對的念頭和信心了。

“擬旨明發吧。”

趙志皋嘆道:“盼此人能真格平了亂,不要以爲打仗是在京師中擅作威福那般容易就是了?!?

……

……

“末將等恭喜提督總兵官!”

一聽說選定張惟賢爲提督後,京營不少勳貴將領突然而至,上到副將下到把總,出身根腳過的去的,自忖能分一杯羹的,均是三五人約齊了來錦衣衛這邊拜會,這日

傍晚之前,總有百來將領,出出進進,臉上均是喜氣洋洋。

張惟賢在午正時接到內閣明發的詔旨,按規矩,他將到宮門謝恩,並且開始預備營兵,點將出徵。

國朝在中期之前,征伐並不是由邊鎮發起,而多由朝廷中樞發動。

有名的曹吉祥之亂,曹家叔侄攻打宮門,倒黴的正好遇著當日有伯爵任總兵,預備帶營兵出征,兵馬齊備,一聲吆喝帶領入皇城,將曹家滿門都斬殺了,幾百曹氏養的私兵韃官,根本不是大明營兵的對手。

那是英宗年間事,就有土木之變,大明的京營仍然常有出征之事,自成化之後,京營就幾乎無有出征之事,更沒有侯伯掛印任將軍,總兵,總領大兵出征了。

張惟賢的任職,地位自又是上了一層,他這錦衣衛掌印只是一衛之尊,加都督也只是榮銜,此番真格領軍出征,纔算是在京營和邊將兩個層面都打下牢固的根基,自此之後,絕然不同於普通的公侯或是歷任的錦衣衛使。

再加上錦衣衛和內操兵中的實力,還有派駐在外的錦衣衛源源不斷送至京師的財源,張惟賢此番出征,聲勢也不是普通的將領能比的。

萬曆能在放棄李如鬆後第一時間選他,也是因爲張惟賢早就成了“勢”,皇帝心中思忖起能替代李如鬆的將領時,居然就是隻想到了張惟賢。

相比李家父子,張惟賢在萬曆眼中更可靠的多,根基在京,世代與國同休的真正勳貴,且又與遼陽仇深似海,沒有合流的可能,李家在這上都不如張惟賢靠的住,是以這個人選一旦進入腦海之後,竟是沒有更移的第二人選了。

看到京營諸將,不少都是侯伯家中出身的跑到錦衣衛這裡來恭喜自己,甲胃在身,一副聽命而行的樣子,張惟賢也是十分客氣,眼前這些人,不少都是加了五軍都督府僉書一職,是各侯伯府下勳衛,張惟賢自己也曾經是這般的職位,將來可以承襲侯伯之位,他這一次出兵,自上三衛和京營分別挑兵,太監掌握的四衛營則沒有染指,就算這樣,此番出征他帶上這些勳貴之後的將領在其中,日後京營的盤子可以拿下一半以上,京營此時能出戰之兵不到三萬人,這是十分隱秘之事,張惟賢動用錦衣衛的力量才查的十分清楚,這個底細也叫他野心變的十分膨脹,他的錦衣衛現在在京也有三萬人以上,而且不論訓練和裝備都很精良,再加上他掌握的京營和上三衛皇城禁軍的力量,在京師中若論對武力的掌握,已經無人能出其右。

“某但帶大家共取富貴,諸位但請放心。”

對這些一臉齷齪形容的京營將領們,張惟賢反而十分客氣,再三說了一些保證的話,使得這些人感恩戴德之後,又親自將他們送了出去。

待打發了這些傢伙之後,張惟賢才是面色一緊,對錦衣衛部下道:“富貴豈是這般容易得的?你等挑選人手,務必要衛下精壯勇武之士,這是出兵放馬,若是給我捅了簍子,必然軍法從事!”

“是!”衆人早被他收拾的十分服氣,齊齊抱拳躬身,答應下來。

(本章完)

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二百零三章 衝刺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十四章 寶和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六十九章 心術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六十章 國公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話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十三章 苦練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七十九章 訓皇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五章 薊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
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二百零三章 衝刺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十四章 寶和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六十九章 心術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六十章 國公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話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十三章 苦練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七十九章 訓皇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五章 薊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州市| 吉木萨尔县| 康平县| 平果县| 会理县| 毕节市| 云阳县| 呼和浩特市| 南昌市| 喀什市| 宜春市| 鞍山市| 贺州市| 涿州市| 尉氏县| 府谷县| 孙吴县| 喀什市| 波密县| 象山县| 新闻| 曲阜市| 伊通| 青田县| 密云县| 龙江县| 涟水县| 海伦市| 安徽省| 文水县| 温宿县| 阿坝县| 德阳市| 安化县| 泰来县| 同德县| 南京市| 榆林市| 济南市| 弥勒县| 盘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