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

事情果然向著萬曆最不情願的方向發(fā)展了。

又跪了一刻功夫後,裡頭並沒有叫起來,反而從外朝傳來了消息。

原來張居正已經(jīng)奉了慈聖太后之命,替萬曆寫了罪已詔。

“臣奏皇爺知道,外朝張先生已經(jīng)擬了詔,奉聖命,臣來朗讀詔書給皇爺聽……”

消息傳進(jìn)來不久,一個穿著蟒服,手捧詔書的司禮太監(jiān)匆忙趕了過來,向著萬曆匆忙一跪,然後便起身,展開那個內(nèi)閣剛擬成的罪已詔開讀。

這一次的事,主因便是萬曆縱酒使氣,在西苑仗責(zé)內(nèi)使,幾個內(nèi)使傷勢頗重,幾乎斃命。

這其實不是多大的事情,以萬曆帝王之尊,如果是出於法理,縱是殺十萬人又如何?甚至只要是正經(jīng)理由,大明的皇帝殺人算得什麼?太祖當(dāng)年殺的少了?成祖皇帝又殺的少了?這麼多年下來,歷朝皇帝勾決的人又少了?

但那是正事,酒後使氣仗斃內(nèi)使,縱是皇帝也是失德,也是無道,當(dāng)然上頭沒有人管束,或是成年君主,仗斃便也是仗斃了,沒多大事,嘉靖皇祖當(dāng)年爲(wèi)了震懾君小,三天兩頭就得打死幾個,也沒見誰出來放半個虛屁,這會子換了萬曆,結(jié)果還沒怎樣,人一個沒死,代表天子失德的最高層級的表示罪已詔就已經(jīng)出爐了。

張居正的罪已詔寫的聲色俱全,詞色俱厲,將萬曆貶損的一無是處。

偏生奉命來開讀的司禮太監(jiān)李某又是有名的大嗓門,站在慈聖殿前,手捧詔書,唸的是抑揚頓挫,恐怕殿中內(nèi)外所有人等,都是聽的清清楚楚。

萬曆的手抓著地面,知道這一次事越來越不對,待姓李的太監(jiān)將詔旨讀完,他顧不得繼續(xù)羞愧,叫人來道:“朕要寫手詔,拿紙筆來。”

一時有人遞來紙筆,萬曆便跪著寫道:“孫海並客用俱降爲(wèi)小火者聽用,再有犯過,著錦衣衛(wèi)拿去著實打問!”

寫完,交給一個御前牌子,吩咐道:“立刻去辦。”

這手詔發(fā)下去,萬曆便又繼續(xù)跪著,他的神色間,漸漸多了幾分倔強(qiáng)的色彩。

這一次可謂是連遭悶棍,先是太后叫罰跪,然後就是突然罪已詔過來,大明列朝皇帝,有幾個寫過罪已詔?就算前朝真有,也是成年的君主因爲(wèi)大災(zāi)異而寫,大家都知道是走一種過場,天子號稱是有天人感應(yīng),有祥瑞是天子的德性,有災(zāi)異當(dāng)然也是天子的過失所致,這種罪已詔寫來不傷皮毛,大家都是虛應(yīng)故事,哄那些傻鳥而已。

這一次的罪已詔,聽說是張先生手書,鞭鞭入肉,將萬曆貶損的一錢不值,似乎爲(wèi)君以來就一直荒唐,沒幹過一次正事。

“張先生怎生如此無情!”

萬曆心中,心心念念,便是隻有這麼一個念頭。

若是張居正知道,必定也只能苦笑了。他在此事上原本就是打算到今早爲(wèi)止,再不涉入太深,結(jié)果馮保不肯放過他,這一封詔書如果不是他這個當(dāng)朝元輔和天子帝師寫出來,哪有什麼真正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這一次不管怎樣也好,這罪已詔的責(zé)任張居正是逃不掉的!

“皇爺……”

萬曆仍然是跪著,慈聖殿中毫無消息,只偶然聽得潞王狂放笑聲,萬曆氣的牙齒癢癢,卻是一點辦法沒有。

隔了一陣子,又有一個穿著大紅袍的太監(jiān)匆忙趕來,在萬曆身邊跪了一跪,悄聲道:“奴婢打聽清楚了,說是皇爺今日仗責(zé)的那幾個小火者裡頭,有兩個是宗主爺?shù)那瑑骸!?

所謂宗主爺當(dāng)然就是馮保,這個紅袍太監(jiān)是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孫德秀,他和溫太,還有張誠,這哥幾個算是皇帝的人,剩下來的二十四監(jiān)司,明顯都是馮保的基本盤,就是在司禮之中,也是馮保的人佔多數(shù),皇帝只有小貓兩三隻,身在司禮,馮保又是司禮大佬,孫德秀向來是以宗主爺稱呼,不合在萬曆面前一急,嘴裡也帶了出來。

太監(jiān)之間這些事兒萬曆也是知道的很清楚,當(dāng)下也不以爲(wèi)忤,只輕聲冷笑道:“怪道母后發(fā)這麼大火,馮大伴未免太小題大作了一些。”

孫德秀隱隱聽到風(fēng)聲,似乎這一次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但他也不好多說什麼,只是唯唯諾諾答應(yīng)著,萬曆見他也幫不上什麼忙,努了努嘴,叫他到一邊伺候。

過不多時,溫太等太監(jiān)亦趕了來,萬曆看到自己心腹?jié)u多,心底裡稍稍安定一些。

只是跪下多時不曾得起來,又沒有氈墊緩衝,這膝蓋已經(jīng)疼的不知道感覺,已經(jīng)不象是自己的了。

此時萬曆心中已經(jīng)將馮保並張居正,當(dāng)然還有潞王都恨到了骨子裡頭去。當(dāng)然,對自家母后也不是沒有怨氣,只是從小到大,一個孝字比天子還大,萬曆心底裡偶一閃念之後也就罷了,斷不敢對母親真的有什麼不滿。

又過去一小會兒,一羣乾清宮伺候的太監(jiān)面無人色的過來,對萬曆稟道:“張先生又上兩疏,極言皇爺過錯太大,說皇爺身邊奸邪太多。”

萬曆聽的身子一晃,差點摔在地上,他是極聰敏的,今日之事,到現(xiàn)在透著不正常,母后平常雖然心狠,也斷沒有叫他跪一個時辰不準(zhǔn)起來的道理!

當(dāng)下凝一凝神,對著貼身小太監(jiān)低聲道:“快去傳周海來。”

“回皇爺,他亦在元輔舉列的名單之內(nèi)。”

萬曆心中咯噔一聲,知道大事不妙了。

周海是他在內(nèi)廷掌握的最可靠的武力,此人是執(zhí)掌兵仗局的太監(jiān),內(nèi)廷的武裝太監(jiān)多由他指揮,萬曆身邊護(hù)衛(wèi)的甲胃兵器,當(dāng)然也是由內(nèi)廷的兵仗局供給。

有周海在,萬曆心中好歹還有一些底氣,一聽說張居正將周海也括了進(jìn)去,萬曆心中頗有大事不妙之感。

正在苦思對策之時,但聽得靴聲囊囊,外頭也不知道來了多少人,這內(nèi)廷宮殿一般是在永巷之前有高大的殿門,都是東西朝向的,和外朝及天子正寢的南北朝向不同,從宮殿門進(jìn)來,便是四四方方,一個院子套一個院子的宮殿羣,四方形的院落裡頭全部是漆成翠綠色的抄手遊廊,院落中間或是樹木,

或是山石,是看居住者的心意決定,四角就是一人多高的銅製的大水缸,用來防火,還有銅鶴銅龜?shù)蕊椢铮灰欢恪?

這慈聖宮也是如此,其實是和民間的大四合院差不多,只是正中是建在高高石階上的巍峨宮殿,穿過正殿兩邊的角門再往後,是矮一些的正寢和暖閣,再邊上也有一些低矮的房舍,用來居住伺候主子們的太監(jiān)和都人。

此時這院子之中大約是站了五六十人,全部平時萬曆身邊伺候的人,孫德秀和溫太原本也是站著,因爲(wèi)太監(jiān)的身份還不夠陪跪,待後來外朝奏疏上點名有他們時,他們才也是跪下,只是躲在萬曆之後,不敢與皇帝並跪,當(dāng)然心裡也是七上八下,不知道最終將落個什麼下場。

待聽到這大院之外傳來這麼大的聲響時,從萬曆到這些心思各異的太監(jiān),所有人都是臉色一變。

再看到從遊廊盡頭門洞裡進(jìn)來的人時,各人都是有一種猛然跳起來的衝動。

來者頭戴三山帽,身穿大紅蟒服,腰纏玉帶,宮中有品級的太監(jiān)一般都是這樣的打扮,倒也並不稀奇,只是一般太監(jiān)走路,都是前看後望,一舉一動都透著幾分謹(jǐn)慎小心,畢竟是從小捱了刀的畸零之人,這心性天然就比正常人弱了不少。

而眼前這人卻是昂首挺胸,大步而行,兩手還搭在腰間帶上,更增添了幾分狂傲驕縱的氣息,在內(nèi)廷之中敢於這麼走路的,除了馮保之外,當(dāng)真是沒有第二人。

“臣馮保,叩見皇爺。”

“大伴免禮。”

馮保的臉上,笑意十分明顯,在萬曆眼中,卻是明顯的譏笑和嘲笑。

曾幾何時,這君臣二人也是十分親厚,萬曆是長子,以大明的宗法就是天生的繼承人,所以在幼時,善於鑽營的馮保對萬曆照顧的十分周到,主奴二人感情頗爲(wèi)深厚。

不料未曾過得幾年,萬曆年歲漸長,對權(quán)勢極重的馮保起了凝忌之心,馮保如果是那種知曉大體,懂得進(jìn)退的性子,稍稍放一些權(quán)出來分給小皇帝,再平時多奉承一下,也就沒有多大事了,到底是相伴多年的大伴,感情還是有的,大明曆朝天子,真下狠心處死太監(jiān)的大約也就世家嘉靖了,其餘祖宗,大抵對太監(jiān)是除非名聲壞到極致,不殺不能平息輿論纔會動殺手,否則的話,發(fā)到孝陵去守陵就是最重的懲罰了。

可惜馮保性子彆扭,屬於是那種能上不能下的主,皇帝長大了要權(quán),馮保卻一心要保住自己現(xiàn)在的地位,結(jié)果主奴之間鬧了個滿擰,馮保從此對萬曆多次下絆子使小手段,萬曆那邊稍有一些不妥,馮保的奏報立刻到太后那裡,時間久了,母子倆人的感情都生份多了。

可以說,馮保,張居正,李太后這三駕馬車,馮保這一極是最重要的一極,也正是因爲(wèi)馮保對萬曆的態(tài)度,使得李太后和張居正聯(lián)起手來,將小皇帝壓的死死的,今日之事,更是馮保一手設(shè)計,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最後揭盅的時候,馮保眼看自己就要獲勝,權(quán)位將更上一層,豈有不滿心歡喜的道理?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fā)誓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guān)白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十七章 感激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八十一章 交進(jìn)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八十八章 爆發(fā)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三章 殺良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十一章 衝突第四章 途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八十五章 用誠第七百零九章 君恩第七百三十章 調(diào)戲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zhèn)夷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fēng)第三十五章 責(zé)怪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lǐng)土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
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fā)誓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guān)白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十七章 感激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八十一章 交進(jìn)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八十八章 爆發(fā)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三章 殺良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十一章 衝突第四章 途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八十五章 用誠第七百零九章 君恩第七百三十章 調(diào)戲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zhèn)夷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fēng)第三十五章 責(zé)怪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lǐng)土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洪县| 通化市| 嘉义县| 芮城县| 闽清县| 新沂市| 卢龙县| 九龙县| 民县| 南通市| 崇礼县| 博湖县| 祁阳县| 逊克县| 图木舒克市| 富民县| 乌拉特中旗| 兴海县| 无极县| 惠来县| 乌海市| 蕉岭县| 佛坪县| 文成县| 鄄城县| 隆安县| 绥江县| 黔西县| 秦皇岛市| 邵阳县| 高州市| 华坪县| 清新县| 壶关县| 屯门区| 隆子县| 民乐县| 大方县| 湖南省| 德化县|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