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亂了

1908年。

隨著新東北、廣南省、撣邦省、新西伯利亞、西西伯利亞、南西伯利亞、西疆、疆省和陝甘寧地區長達七年的免稅扶持發展政策結束,以及隨著國內大農業經濟政策逐步展現成果,1908年初,國內財政狀況有了非常明顯的改善。

在開始徵稅的同時,國家GDP統計數據也覆蓋到了全國絕大多數的地區。

經過這樣的統計,1907年的全年國內財政收入相比1906年增加了31%,達到25.8億中圓,海外省稅收總額爲1.3億中圓,約合3.05億英鎊。

1907年的全年國家GDP總額也在統計報表上超過了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

在此之前,倫敦會議結束之後,一部分歐美經濟學者就發表論文,確認中國在國民生產總值上已經是世界第一。

現在,國家統計局給出的答案也證明了這一點。 щщщ●TTkan●¢O

不僅是世界第一,相比美國還要高出23個百分點……這個數據本身並不覈算海外殖民地總產值。

中國政斧的財政收入也穩居世界第一位,比美國高出10%左右。

這個成績並沒有太多可喜之處,畢竟,中國的疆域面積太大,總人口也是美國的4.5倍。

在1907年,中國還有很多數據是非常可喜。

在紡織業、農業、農產品加工、機械、化工、鋼鐵及型材、鋁製品及鋁合金型材、電器、發電機組、電氣列車、瓷器、造船、汽車、發動機、中西藥品、煤等四十多個領域,中國的出口總額都躍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順差國。

在製造業的整體水平上,中國也和歐美主要強國相持平,特別是在大口徑主炮製造以及相關的重型機牀的生產上,中英德三國之間已經沒有了差距,相互都保持在同一水準。

在國內市場,僅1907年,國內拖拉機、收割機和其他農用車的銷售總量就達到44萬輛,國家採用扶持貸款的方式,不斷增加國內機械化農業的普及程度,同時在中西部地區繼續增加耕牛培育和扶貧發放計劃。

隨著國家疆域的擴大,以及向海外地區移民發展的推廣,工業化人口的增加,農業平均土地供應量明顯增加,特別是在大農業經濟政策的強有力的推廣中,國內的中農、富農比例大幅度提升。

在電氣工業中,國內發電機組的裝機總容量在1907年達到5205萬千瓦,火力機組佔81%,水力、地熱和其他機組佔19%。

伴隨著電力工業的全面發展,國內工業的生產效率和工藝水平也在快速發展,電熱器、電風扇等新興的家電產品開始在市場上大面積的出現,甚至連冰箱、空調也都陸續出現。

大農業經濟政策和電氣工業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個最大的推動力,使得石油化工、機械、汽車、電器……各行各業都受到了最大程度的開拓。

在國民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一位後,中國經濟仍然在快速的發展著,每一年的平均增長幅度都能維持在7%到10%左右,遠高於美英德等國。

中國正在以神奇的速度發展著,人均GDP較低也意味著擁有低廉的勞動力,相對較爲廉價的國內資源,同樣意味著工業出口的特殊優勢。

如果沒有戰爭,中國肯定會一直這樣發展下去,直到人均GDP和英美持平。

戰爭終究是會到來的。

所以,胡楚元和國內的其他宏觀經濟學專家就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如果在戰爭期間繼續保證國民經濟的發展。

毫無疑問,較低的負債率和充盈的國庫資金都是最佳的選擇。

提前幾年就開始佈局……這當然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1908年,在國內經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期,上海股市前所未有的繁榮,國際列強軍備競賽曰趨白熱化的這個時期。

在胡楚元的提議下,時任帝國首相的瞿鴻機做了幾個重要的批令,通過國家資產委員會對政斧持有的官股資產進行重組,中央政斧和地方政斧持有的大部分工商業用地開始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銷售。

成立國家鐵路公司管理國有化的鐵路,對郵政部實施公司化,成立國家郵政公司,郵政公司同時開設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在國資委名下另外成立更爲專業的中國農業信貸銀行,通過國有銀行的艸作,進一步加大農業信貸和產業扶持。

至此,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農業信貸銀行、中國信託融資公司、中華國際投資銀行成爲中央政斧通過國資委持有的四家國有化金融機構,而政斧在中國通商銀行、南洋銀行、北洋銀行持有的股份陸續出售。

中國銀行繼續承擔中央銀行職權,亞洲聯合銀行則是中國國資委和其他亞洲國家聯合持股的國際合作銀行,部分行使亞洲中央銀行職權,負責監督各國中央銀行和發鈔行,負責研究世界經濟發展狀況,並對全球金融機構進行年審評分,監察國際範圍內的流動資本狀況。

中央政斧持有的部分資產轉移到中國信託融資公司,包括政斧在江南商行和其他商行持有的資產,政斧在海外持有的特殊礦產資源,政斧持有的外匯國債,陸續在國際金融市場消化掉。

當戰爭到來的時候,沒有什麼比真金白銀更爲可靠。

目前,國際銀價依然處於1:30的低價位階段,通過中國信託、中華國投兩家公司,中央政斧逐步將手中持有的大量的德國馬克、盧布、法郎轉換成白銀,部分外匯則轉化成黃金。

中央政斧持有的德俄法等國國債陸續在市場兌價,轉換成黃金、白銀,同時在國際市場囤積銅、鋅、鋁、鎳、鉻、錳、鎢、石油等重要的戰略資源。

1908年,國內的軍工業就開始大幅度增加產能利用率,並適度利用國際市場的軍工業產能,儘可能增加戰爭儲備。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胡楚元給中央政斧留下一筆非常豐厚的鉅款,現在從市場中提取出來,總額至少超過200億中圓。

當戰爭到來,在原有其他各項支出不變的情況下,中央政斧就通過這筆錢來不斷增加軍費支出,陸軍和各省國民警衛軍都開始增加服役數量,繼續深化軍隊就是軍校的原則,爲大幅度擴充兵力做準備,同時不斷提高現役部隊的軍員素質。

陸軍74個師全面開始機械化,非機械化師團也裝備一定數量裝甲車、軍用越野車、卡車和其他輔助車輛。

新武器開始加快裝備。

75mm迫擊炮、120mm口徑榴彈式迫擊炮、55mm肩扛式榴彈筒、30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及其加強型號、122mm自行榴彈炮、155mm自行榴彈炮、中型主戰裝甲車TZA-4、重型主戰裝甲車TZA-5、步兵裝甲車TZB-4及其改進戰地通信車、半自動步槍勃朗寧BM10、11mm口徑勃朗寧機槍、國產衝鋒槍CM1905B及下增榴彈發射筒型號、新江南野馬軍用105馬力護甲越野車、16聯裝175mm口徑火箭炮……陸續都開始進入部隊。

爲了減輕後勤補給壓力,江南步槍系列在國內停產,統一生產新式的勃朗寧BM10半自動步槍和勃朗寧M1905型號及其衍生系列的手動步槍。

陸軍、海軍的其他後勤裝備,包括軍服、迷彩服、軍被、鋼盔、手套、大衣、棉衣、軍靴……細緻到襪子,全部進行統一的更換,採用新的08式新裝。

此時的國家軍事委員會已經過渡到了緊張的戰爭籌備狀態,大大小小的事情,各種細節規定都開始嚴抓,裝備的部署和士兵的教育課程都是重點,在具體的裝備部署上更多細節化,整體裝備水平也在快速提升,每一步兵班至少列裝一挺輕機槍,兩支衝鋒槍,一個榴彈發射器,甚至連望遠鏡都必須要一個。

對於機械化的快速步兵部隊,每個作戰班都擁有兩輛野馬軍用越野車,隨車各安裝一門11mm口徑重機槍。

空軍的總規模增加到六個師,空降師的規模增加到3個師,集中在西北進行大規模的訓練,國內空軍專業的軍事學院增加到四所,同時在其他軍校緊急開設飛行員培訓班。

海軍雖然不太可能成爲新戰爭的重點,畢竟,中國的主要結盟國是英國,但還是進入了大規模擴充的階段,2.2萬噸的益州級戰列艦明顯加快了建造規模,同時建造四艘,總計建造八艘,1.5萬噸級的宗遠級戰列巡洋艦則預計建造4艘。

由於戰爭可能來的比較早,中國海軍已經來不及完成向330mm口徑主炮的大幅度轉變,宗遠級戰列巡洋艦還是採用了305mm口徑主炮,排水量噸位也裁減到1.5萬噸級,這也是益州級被迫增加到8艘的原因。

2.2萬噸排水量的益州級戰列艦、18200噸排水量的無畏級戰列艦、15700噸級排水量的雍州級戰列艦、15750噸排水量的宗遠級戰列巡洋艦和涼州級戰列艦、威遠級巡洋艦將會構成中國海軍未來五年的主力艦羣。

預計在1910年,海軍排水量總噸位將會突破100萬噸,海軍陸戰師會增加17個師。

當然,在另一個方面,胡楚元也將自己在德國的資本逐步套現。

他首先將歐普公司的股份售光,通過在歐洲其他國家開設分公司的方式,將奔馳汽車公司、巴斯夫化工集團、西門子電氣公司陸續轉移到瑞士、葡萄牙、西班牙,再將主要的技術工程人員轉移到瑞士蘇黎世。

實際上,他已經將這些公司的總部遷移到了蘇黎世。

最後,通過將德國商業銀行和瑞士溫特圖爾銀行合併案,他巧妙的將大量資產轉移成英鎊和黃金,存入瑞士溫特圖爾銀行在法蘭克福的德國分行,緩緩的抽離出德國。

在個人和阜康公司的投資選擇上,他也選擇投資白銀。

世界範圍的大戰爭一旦爆發,各主要國都會大肆增發貨幣,客觀上造成貨幣貶值,黃金和白銀就會成爲最受歡迎的投資渠道,也是各國資本逃離的主要通道。

考慮白銀價格過低,產量又被控制的緊,現在投資白銀就是最好的選擇。

所謂的蝴蝶效應就是這樣。

中國爲了預防可能到來的戰爭而大規模擴充軍備,對俄國就是一種最爲厲害的刺激,俄國也被迫和中國一起備戰,激進的擴充陸軍,增加新裝備,甚至連海軍,俄國也有了重新啓動新戰艦的計劃。

俄國影響英國,英國影響德國,德國影響法國,法國影響西葡,西葡影響意大利,意大利影響奧匈帝國,奧匈帝國影響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又影響俄國,俄國繼續影響中國。

世界完全亂了。

和預計中的海軍競賽不同,這一次,連陸軍也在大規模的競賽中,問題在於裝甲車是一個全新的體系,想要追趕是很困難的。

這個階段,最好的辦法就是抄襲,英德法抄襲中國,俄奧意抄襲德國,西葡抄襲法國,越抄是越不如。

整體上,這還是要看各國的工業發展水平,中德在裝甲車體系上應該是最強的,其餘各國都很尷尬,英法在發動機的動力上一直是不足的,俄、奧則索姓從德國進口發動機。

奧斯曼帝國更乾脆,直接從中國進口整套機械化裝備。

還有很多問題的。

德法英只有TZB-2的原型,其他型號都沒有,在整個機械化作戰的卡車、油車、越野車、通信車、檢修車、拖車等體系上,各國都只能是在參考從中國得到的軍事情報的基礎上,自己繼續摸索和研究。

相比之下,擁有大規模使用機械化作戰經驗的中國,在新一代裝甲車的設計和生產上,都有著充分細緻的考慮。

關鍵還是引擎。

經過十多年的研究,在狄塞爾柴油機的基礎上,國內研製出了新型的柴油機軍用引擎,並使用了新的渦軸增加技術。

更大的馬力、新式的履帶、動力傳動系統、軸輪傳控系統、冷壓式新型裝甲的更新,使得主戰重炮型的裝甲車終於有了實際的用武之地,不再像過去那麼笨拙。

重型主戰裝甲車TZA-5絕對會是一個劃時代的作品。

戰爭在一步步的靠近,可能不是明年,也可能不是後年,但它肯定還是會來的。

不取決於某個突發事件,而是在客觀上,德國需要更多的殖民地,俄國想要收復領地,德國、俄國、奧匈帝國都想重新控制奧斯曼帝國,將勢力深入亞洲。

1909年7月。

全面拿下伊拉克和科威特石油、天然氣資源開採特權的力拓公司開始在科威特投產石油,當月一次姓投產六個大型油井,年產油量達到70萬噸,此後還有多個油井在年底之前投產,預計產能會達到110萬噸。

在此之前,現代重工已經生產出了5萬噸的專用油輪,上海、寧波、天津、青島、福州、廣州都已經設立了五萬噸級的港口碼頭,靜候著從中東地區運來的石油。

由於大農業經濟和化工產業的發展,中國已經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每年需要石油350萬噸,其中一半需要向美國和東南亞進口。

世界石油價格大幅低落了22個百分點,對主要依靠石油和鐵礦石出口的俄國來說,這種打擊是巨大的。

胡楚元的目標也正是如此。

1909年11月,太古財團旗下的殼牌石油公司在埃及和利比亞的多個大型油井也一起投產,進一步拉低世界石油價格。

(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續沉睡吧,日本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五十二章 陸三元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八十章 這一年的生絲收購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七十章 江南鹽禍案的終結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七十章 江南鹽禍案的終結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二十五章 甲骨文的由來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一百六十六章 頤和園的真相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戰後的新世界局勢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員長蔡鍔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擊戰(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續沉睡吧,日本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內鬥和外鬥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兩億清圓的地產生意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上)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五十二章 陸三元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三十章 中日生絲戰爭的起點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八十章 這一年的生絲收購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七十章 江南鹽禍案的終結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二百零七章 1894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八十四章 梅譚之別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八十五章 中信國泰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財團的開局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五十六章 南潯商幫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七十章 江南鹽禍案的終結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七十三章 霍鴻機的前途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復出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川县| 山阳县| 临西县| 伊通| 玉门市| 定陶县| 长白| 长岛县| 壶关县| 靖远县| 泰兴市| 蕉岭县| 新竹市| 德格县| 塔河县| 孟州市| 宜春市| 宕昌县| 五常市| 武夷山市| 丰镇市| 淄博市| 昭苏县| 湘潭县| 桂平市| 广灵县| 威宁| 怀柔区| 嘉荫县| 阜阳市| 咸宁市| 普格县| 曲水县| 梁平县| 遂宁市| 澄城县| 平顺县| 麦盖提县| 乐平市| 嵊州市|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