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0 文珪城陷失寶刀

濮陽縣在黃河南岸,離狐縣在濮水北岸,兩縣相對,距離只有八十里。

曹操入夜時帶兵出的營,以新卒等步兵從後行,他親自率領夏侯惇、曹純兩部騎兵與步卒中的精銳老兵,當先疾馳。到次日上午,未及午時,離狐縣城已經在望。

遙遙見到離狐縣的城池,之前遣出的斥候們接連轉回稟報。

所有的稟報都是相近的內容:離狐縣雖有守禦,但守禦的並不是十分嚴密,不僅城門沒有關閉,不斷有百姓出入,而且城牆上的戍卒目前也不多。

曹操聞言大喜,顧與夏侯惇、曹純說道:“果如我之所料,我軍急襲而到,潘璋粗猛之徒,自恃勇力,而無有戒備。今我可輕鬆破城,克取離狐矣!”

夏侯惇回望了下從行的千餘騎兵、兩千餘步卒,進言曹操,說道:“明公所言甚是。只是,我部兵馬已經疾行了一夜半日,兵士勞頓,而離狐儘管守禦不嚴,可潘璋卻有城池爲屏,且其部曲比之我部,乃是以逸待勞,明公不如下令,教步騎兵士權且暫做休整,再攻離狐不遲。”

曹操不同意夏侯惇的建議,說道:“我所以夜出兵者,趁其無備也。潘璋如果有備,自可從卿之言,暫領部曲休整,待主力到後,我再攻城;而今其既果然無備,我又豈可教兵士休整?這不反而是給了潘璋整頓城防的機會麼?卿言不可取也!”

夏侯惇遲疑了下,堅持說道:“明公,可是我部連夜行軍至此時,路上沒有分毫的休息,兵法雲:百里厥上將軍,我部的兵士疲憊不說,且我軍也沒有帶多少攻城的器械,若是這就強攻的話,倘若不利?那麼初戰不捷,恐怕會有損於我大軍的士氣啊!”

曹操笑道:“卿言之論,是常理而言。兵勢如水,不可拘泥教條。現今潘璋少備,對我部來說,乃是大好的戰機,斷然不可放過!我部雖然疲憊,可潘璋部又怎會知道?等我部兵臨城下時,我料城中守軍一定會恐懼驚駭;至若我部所帶的雲梯、撞車等攻城器械不多,然卿不聞乎,離狐縣的城門未關,我以勇士百人,徑往鬥之,只要能把城門奪下,又何須雲梯諸物?”

夏侯惇看向曹純,希望曹純能出來,幫自己勸說曹操。

卻那曹純,只當未見夏侯惇的暗示,反是勒馬按劍,主動請纓,說道:“阿兄,純敢請爲先鋒,爲阿兄奪取離狐城門!”

曹操笑道:“此小任也,何須吾弟大將?”召李高近前,和顏悅色地說道,“卿雖壯勇之士,然從我帳下未久,軍功未著,我就算是久有擢卿之念,亦不得行也。今我就把奪佔離狐城門之任,交付於卿。望卿勿要使我失望!候卿奪下城門,我給你先登之功!”

先登、陷陣,都是頭等的大功。

那李高,便正是乘氏李操、李進兄弟的兄長,得了曹操的命令,聽到他這番誠懇而充滿關懷的話語,李高感動不已,鬥志振奮,大聲應道:“請明公在此觀戰,高必爲明公取下城門!”

曹操令左右部將,撥了百名敢戰之死士,給予李高統帶,又親自取了精甲,送給李高。李高披甲在身,持矛佩刀,便領著撥給他的那死士百人,辭別曹操,奔襲離狐縣的城門而去。

望著李高雄赳赳地率領戰士離去,夏侯惇迷惑不解。

這幾個月,曹操接連兵敗,剛得的兗州刺史之位還沒坐穩,就被荀貞把他打回去了東郡,且損兵折將,傷亡不小,夏侯惇作爲曹操的鐵桿班底,不免深深地爲此而感到焦慮,加上而下春季,天氣稍幹,外幹而內火,卻是他的額頭、臉上、下巴上,接二連三的出火尖不斷,前一個纔下去,後一個就出來,便如那離離原上草,竟是野火燒不盡。

眼下此時,夏侯惇的那張黑臉上,就有三四個偌大的火尖。

他下意識地一面摳火尖,一邊問曹操,說道:““明公不欲給潘璋反應的機會,不叫我部兵士休整,而即馬上攻城,惇倒是還能理解,卻爲何明公把攻打城門之任,交給了李高?”

曹操說道:“我把此任交給李高怎麼了?”

夏侯惇說道:“李高此人雖勇,然其是新投之將,對明公的忠心尚不明朗,假若他不能爲明公盡心盡力,以致城門不能打下,不就會前功盡棄,明公速克離狐的打算就不能實現了麼?”

曹操騎在馬上,撫摸鬍鬚,笑道:“元讓,你哪裡都好,就是在‘信人’這方面,有所不足。大丈夫成事,當以赤心託人腹中,焉可效那婦人作態,一會兒懷疑這個,一會兒懷疑那個?”

“可是明公……?”

“元讓,我告訴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然用了李高,我就相信他!你不必多言了。”

夏侯惇只得閉嘴,應道:“是。”

曹操命令夏侯惇與曹純等將:“做好進戰的準備,只等李高把城門奪下,我部就大舉進擊!”

夏侯惇、曹純等自去預備不提。

卻說曹操,他難道是真的相信李高麼?其實也不盡然。但此回反攻濟陰、山陽,乘氏縣的李進,在曹操的計劃中,卻是佔著很大的分量。因是,爲了能夠確保李進會響應於他,曹操故而對李高是特意地加以厚待。至若夏侯惇的關心,萬一李高不能盡心盡力?也是無妨,那隨著李高前去奪城門的百名戰士,可都是曹軍的百戰老卒,而且曹操給李高配的副手,名叫牛蓋,更是曹操的心腹軍吏,牛蓋與那些老卒則一定會拼盡全力的!

不過,話說回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八個字,倒確實是曹操一向的用人準則。這八個字,特別是前四個字,“用人不疑”,看起來像是非常的大度和對所用之人的信任,然細細品味之,此四字後頭,可是還有“疑人不用”四個字的。也即等於是說,“用人不疑”的前提是,不信任的人,已經被淘汰掉了。不得不說,曹操到底是一時之雄,只他這八字就滿是用人的智慧,絕非是常人可以比之的。

……

卻說那李高、牛蓋,率死士百人,離了曹軍的大隊,直撲離狐的城門。

最初時,因爲相距得遠,城中並無人注意到,但城外的土路上,卻是有附近鄉里的百姓來往的,這些百姓們很快就發現了李高、牛蓋部。

起先,百姓們不知他們的來歷,以爲是城中的守軍出外演練歸還,可曹軍、荀軍兩軍兵士的戎裝是有著些不同的,便有那機靈的百姓,辨出了所來之兵,赫然是曹兵,頓時驚亂。消息傳出,路上的百姓四散奔逃。城頭的守軍觀察到了這一現象,輪值戍防的軍官起疑,就遣出十餘兵卒出外打探。那被他派出的兵士,迎頭恰撞上離城已經較近的李高、牛蓋部。

兩下相碰,李高、牛蓋部早有準備,那城中出來的兵士倉皇無備,卻是三兩下就被李高、牛蓋等殺了個落花流水。泰半的出城兵卒被斬殺當場,餘下了兩三個,跑得快,卻是被他們逃走。此數人逃回城中,奔到城頭,急忙把將此軍情稟與了輪值戍防的軍官。

軍官聞言大驚,一疊聲地催促關閉城門,同時,趕緊通知潘璋。

然而,爲時已晚。

李高、牛蓋已然率部殺至城下。城門此時尚未關嚴。

牛蓋力大,帶著幾個同樣力大的壯士,硬是把關了大半,還留著一條縫的城門給頂住了;李高重甲在身,不畏箭矢、刀矛,率領餘者,大呼進鬥。那個輪值戍防的軍官,是潘璋部下的一個曲軍侯,見勢危急,卻是臨危不懼,親自帶兵下來,試圖把李高、牛蓋等曹兵殺退。

敵我雙方,共約兵士兩百多人,在城門、城洞這塊狹窄的區域內,展開了一場血戰。

終是李高悍勇,牛蓋勇猛,在那輪值戍防的軍官被李高刺死之後,潘璋部抵擋不住,丟下了屍體三十餘具,倉皇而退。李高、牛蓋,遂把城門奪下。兩人遵從曹操的軍令,也不入城追擊,只排開戰士,列成守禦的陣型,把城洞守住,靜候曹操的大隊人馬趕到。

潘璋昨晚飲了些酒,還沒睡醒,是在牀上被來報訊的軍吏給叫醒的。

聽得曹軍突然殺到,西邊的城門已被曹軍奪佔,潘璋翻身而起,急呼親兵取甲,卻是等了片刻,因爲心中焦急,等不及了,便就露髻、袒胸、赤足,隨手由室外院中的蘭錡上,抄了一柄環首直刀,就衝出縣寺,只帶了七八個親兵、軍吏,趕去西城門。

曹軍來攻的消息,已經在城中傳開,通往西城門的路上,處處都是倉皇逃往家去的縣人。潘璋怒他們擋路,命令親兵引弓而射,把人羣射散,匆忙忙地奔到了西城門處。

潘璋擡眼去看,西城門的門洞外,在別的軍官的調集下,已經聚了近百的城頭守軍,但此百卒,卻被門洞內的曹軍戰士牢牢阻住,在曹兵們的箭雨之下,不得前進半步。

潘璋叫兵卒們讓開路,持刀而進,大呼叫道:“潘文珪在此!來犯我城者,何賊也?”

李高、牛蓋都知潘璋的勇名,但兩人自以爲勇武,倒是也不怕他。

李高瞧見潘璋無有披甲,甚至連外衣都沒有穿,竟是打著赤膊,光著腳,渾身上下只穿了一條犢鼻褲,手裡只提著一併環刀而已,心中大喜,想道:“潘璋恃勇而躁,居然敢這般來戰!他是荀鎮東帳下有名的勇將,現又被荀鎮東任爲離狐太守,我今如能生擒於他,或將他陣斬,則此功,不亞於先登之功也!”

他急於搶此大功,就也不給牛蓋打招呼,只當即下令,命兵士們暫停放箭,以免這擒獲、或戰陣潘璋之功被別人搶去,然後持矛趨行,穿過前頭兵士列成的陣,直迎潘璋而上。

兩人相對而奔,距離快速縮短,在不到二十步時,李高提丹田之氣,瞋目叱吒,高聲喊道:“吾乘氏……”

李高本是想自報姓名的,卻話未說完,才說出了三個字,就見潘璋墊步躍起,短短的不到二十步距離,被他瞬間越過,長刀劈來。李高顧不上再喊了,趕忙橫矛招架。卻是萬萬沒有想到,潘璋所持的那柄環刀,實在鋒銳非常,李高的那矛,根本就遮擋不住,應聲而斷。

潘璋刀往下揮,順著李高兜鍪和鎧領間的縫隙,正中其脖頸。

鮮血噴出。

李高一臉的不可置信,啞啞地叫了兩聲,殘存的矛柄墜落,他身軀後仰,倒地而死。

潘璋大呼說道:“吾此寶刀,未殺曹孟德,先斫爾頭。無名之輩,卻是玷污了吾之此刀!”喝令周圍的兵士,掩殺而進。

李高與潘璋交手一合,而就身死,潘璋著實威風凜凜,饒是李高、牛蓋所率,俱是曹軍的精卒,這時也不免個個驚懼,鬥志下滑。眼看就能把他們逐出城洞了,卻就在此刻,城門外響起了馬蹄聲、腳步聲,緊接著是鋪天蓋地的吶喊:“曹公軍令:擒殺潘璋者,賞百金!”

是那夏侯惇、曹純帶著曹軍的大隊及時殺至。

潘璋左右的親兵、軍吏見勢不好,慌忙拉著潘璋,往後逃跑。潘璋奮力掙開他們,怒道:“明公令我守禦離狐,我身負明公重託,怎可臨戰而走?今我有死而已!”

左右勸道:“今日將軍就是戰死,也無助於事,不如且留有用之身,才能再爲明公效死!”

潘璋哪裡肯聽?

他率領兵士,殺散了門洞內的曹兵,欲待關閉城門,可那城外的曹軍兵馬如潮水也似,爭先恐後地朝城內涌入。人力有時而盡。潘璋再是勇武,也擋不住前赴後繼、數千之衆的曹軍兵卒。戰約有小半時辰,城洞內曹兵和守卒的屍體已是堆積如山,卻仍有成股成股的曹軍戰士持續不停地向內衝殺。潘璋浴血渾身,酣戰不退。一個曹將騎馬到了城洞外,他居高臨下,於混戰之中,一眼看到了潘璋,遂挽弓搭箭,朝其射去。

潘璋無備,正被此箭射中右箭,他本就已經力氣不逮,肩膀受創,乃不由手中一鬆,所使的那柄環刀掉到了地上。潘璋還想著把刀拾起來,鼓勇繼鬥,然他左右僅存的兩三親兵,一人抓住他的一條臂膀,餘下一人斷後,卻是不再管他反對,任他大罵,而把他架出了戰場。

離開戰場,幾個親兵擁著潘璋,先回宅中,取了坐騎,隨之,由東城門出,朝定陶而去。

……

一番激戰,曹操因其奇襲之利,而攻陷了離狐縣城。

城洞外,一箭射中潘璋的不是別人,便是曹純。潘璋落下的那柄刀,被曹純所得。觀其刀身,刻著“濮陽”兩字,曹純乃知,此刀就是潘璋在任離狐太守後,新鑄而成,大言說是要此刀來打下濮陽、擒斬曹操的那柄了。曹純便在曹操進城以後,把此刀獻給了曹操。

曹操觀刀,以手試之,果是鋒利,不愧寶刀之名,問道:“就是此刀,殺了李高?”

曹純應道:“是。”

曹操抹了抹眼,惜乎沒淚,他哀聲說道:“李高智勇兼備,我兗之雄傑也,我正欲大用於他,卻不幸亡於潘璋之手。”吩咐軍吏,“代我寫信一封,把此事告與李進知道!”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97 孫文臺單騎陷陣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12 道是襄陽德珪來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40 隱秘非只君可尋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19 圍不赦以威生仁47 辨旗察鼓61 太守行春(上)41 效果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74 花開是爲迎卿來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18 捕人80 恨天失我傅南容64 戲忠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15 陽城治吏(下)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62 太守行春(下)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67 本以霸王道雜之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54 滅族(下)77 曹隱袁進皆貴宦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73 大丈夫寧鳴而死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46 恩威並施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66 延攬勇士(下)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94 會師城下(上)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31 唐兒51 故事8 推衣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2 二李陰與澤賊通80 恨天失我傅南容47 山雨71 初見一龍(上)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5 言而有信荀貞之4 飛檄瑯琊御冀方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7 置彀在此請君入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1 虎士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6 何爲乳虎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84 捕拿張直(下)63 不朽曰三次爲功38 範繩90 揭竿而起爲招安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23 市中美人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34 飛蠅逐路廁之臭6 聞寇37 生來無計避徵徭32 君爲虎士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
97 孫文臺單騎陷陣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12 道是襄陽德珪來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40 隱秘非只君可尋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19 圍不赦以威生仁47 辨旗察鼓61 太守行春(上)41 效果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74 花開是爲迎卿來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18 捕人80 恨天失我傅南容64 戲忠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15 陽城治吏(下)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62 太守行春(下)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67 本以霸王道雜之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54 滅族(下)77 曹隱袁進皆貴宦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73 大丈夫寧鳴而死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46 恩威並施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66 延攬勇士(下)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94 會師城下(上)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31 唐兒51 故事8 推衣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2 二李陰與澤賊通80 恨天失我傅南容47 山雨71 初見一龍(上)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5 言而有信荀貞之4 飛檄瑯琊御冀方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7 置彀在此請君入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1 虎士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6 何爲乳虎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84 捕拿張直(下)63 不朽曰三次爲功38 範繩90 揭竿而起爲招安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23 市中美人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34 飛蠅逐路廁之臭6 聞寇37 生來無計避徵徭32 君爲虎士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亭| 巢湖市| 渭源县| 香河县| 和静县| 会理县| 扶沟县| 同德县| 垣曲县| 三明市| 哈尔滨市| 阿克苏市| 呼玛县| 溧水县| 游戏| 澎湖县| 乐东| 双流县| 南宁市| 汕头市| 茶陵县| 赣州市| 缙云县| 阿巴嘎旗| 晋城| 平陆县| 江北区| 大港区| 瑞安市| 乐山市| 锡林浩特市| 张家港市| 隆德县| 黑山县| 鞍山市| 普兰店市| 淳安县| 灵石县| 涿鹿县| 凉山| 长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