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

秭歸,船幫懸停岸邊。

潘濬就食魚鮮後酗酒,望著濤濤江水奔流向東,對身邊一起吃酒將要赴任益州的官吏說:“天下江水皆東流,蓋因水往低處走。水情如此,人情好高騖遠,與水情不同。”

“潘公?”

潘濬只是對這位老鄉笑笑,甩袖撥開來扶他的人,小心翼翼來到碼頭邊垂頭看打旋的江水:“益州險遠,此去後,屍骨難返鄉梓,我實不願也。”

見他小心翼翼模樣,幾個官吏依舊不放心,緊緊跟在潘濬身側,不曾想潘濬轉身看他們:“糜子方以火取死,我豈不如糜子方耶?”

說罷,潘濬雙臂展開後仰一頭栽落江水裡,撲通一聲沒多少水花。

“潘公!”

一名官吏疾呼,當即遠近十幾名水夫撲騰入水朝潘濬游來,協力將他託舉扯到碼頭。

船幫是歸期限定的運輸船幫,其他官吏無奈,只能跟隨船幫前往益州,將落水生病的潘濬留在秭歸。

僅僅在次日,諸葛亮、劉禪的船隊途徑秭歸,聽聞潘濬酒後落水患病休養。

“父親可要探望承明先生?”

嗣子諸葛喬詢問,諸葛亮身高八尺餘,在艙內撫琴,案邊擺著羽扇,羽扇是麈尾之一種。

“待太子回倉就啓程,不要耽誤。”

諸葛亮閉著眼睛,感悟琴聲律動:“今日之潘承明,已非當年潘承明。既已存去心,且讓他去。”

“父親是說承明先生欲奔走他處?”

諸葛喬費解,想不明白搖搖頭,諸葛亮也不做解釋,由諸葛喬自己去猜想、分析。

諸葛喬是諸葛瑾次子,諸葛亮無嗣,才過繼爲嗣子。

諸葛亮對諸葛喬的學業抓的很緊,帶在身邊教導。

劉禪在碼頭上稍稍活動身體後就返回舟船,船隊再次啓程。

發燒的潘濬在長子攙扶下目送船隊漸漸離去,臉上有濃濃的不甘、失望。

捫心自問,有人倒賣軍需物資不假,是賣給時爲盟友的孫權,是爲了幫孫權打開合肥戰場的局面。

自己又沒拿錢,只是親親相隱,故作不知罷了。

也就關羽督軍苛嚴突然要用器械,糜芳嚇得手忙腳亂,竟然一把火把器械全燒了,弄的大家都下不來臺。

糜芳更是惶惶不可終日,竟然受孫權書信蠱惑,險些犯下大錯。

潘濬越想越覺得自己冤枉,跟糜芳這樣的人做同僚,真倒黴。

守衛江陵那麼大的功勳,世人只知黃公衡、田孝先,有幾人知道他當時爲了安撫人心用了多大的成本、心力?

糜芳還投火取死,要拉大家一起死,潘濬越想越氣。

整個東征戰役以來,他掛著前護軍的職務,寸功未有;劉敏戰死後,表兄蔣琬也有些埋怨他。

越想,念頭越是不通達;越是遠離荊州故土,心情就越憤懣。

大不了不當這個官,也不能繼續受氣。

“投水不死,乃天意使然。”

潘濬對長子潘翥(著)說:“與漢室情誼就此兩清,我問心無愧。今丞相過秭歸,不問我事,是無意留我,有縱我自去成全之意。”

潘翥眉頭沉著精神不展:“父親欲往何處?”

“不知,先辭官回鄉養病。若能痊癒,再尋用武之地。”

潘濬擠出勉強笑容:“我本無反心,僅是大丈夫立世受不得誣陷,今欲聲張名目而已,好叫漢室諸臣知我厲害。”

“願隨父親同去。”

潘翥不做猶豫,自家貪沒貪,自己自然是知道的,這口冤枉氣必須舒張。

親親相隱,有什麼錯?

另一邊船隊順遊而下速度極快,諸葛亮、劉禪抵達夷陵北岸的虎牙山水寨。

廖化在岸邊準備清淡飯菜招待,很合諸葛亮胃口,好奇問:“元儉初見扈谷亭侯時,有何感想?”

“如夜中朗月,光輝照人。”

廖化感慨頗深,時常回憶當時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以至於記憶越發清晰,許多細節更清晰、更深刻的留在腦海裡:“當時扈谷亭侯瘦弱,卻有山海之勢。初見時,就知非常人。”

廖化飲酒一杯,指著自己眼睛說:“丞相,當時扈谷亭侯眉宇間睥睨,傲然於人羣中,卓爾不凡,如鶴立雞羣。僕詢問漢中、房陵、潁川地形時,扈谷亭侯侃侃而談,宛若成竹在胸。知微見著,僕不敢輕慢,就選爲嚮導官派向孟府君麾下,擔心孟府君輕慢又發手書。”

說著呵呵做笑:“孟府君還是大意疏忽了扈谷亭侯,以至於淪爲一時笑談。”

他做笑時右手抖開素絹摺扇輕輕扇風,引得主位上的劉禪斜目來看。

諸葛亮手中羽扇也緩緩揮動:“聽聞遠近夷民多有舉族北遷者?”

廖化不做遲疑:“是,起初是七月左右夷民北遷欲落戶麥城,後又欲遷往漢北昭陽封邑。扈谷亭侯大破魏吳聯軍以來,境內荊蠻、板楯蠻、五溪蠻遷移頻繁,本郡已有近二百落,三千餘戶北遷。”

“那武陵、零陵、桂陽各郡是何情況?”

“陛下遣人申說大義,與各部落相互約定,各郡多有北遷者,今年可得三萬餘戶。”

廖化臉上笑容斂去:“只是彼輩多有敬慕扈谷亭侯者,內遷後不願受官吏拘束,有意聚族遷居漢北。”

漢北就是昭陽封邑,諸葛亮緩緩點頭,說:“我軍連戰連捷以來,益州蠻夷多懷敬畏之心。如今募兵於蠻夷之時機已然成熟,幼常善撫慰,今就任越嶲,或可撫慰蠻夷,能徵發五千夷兵。”

北伐戰爭烈度會越來越強,必須開闢新的兵源。

蠻夷就是最好的兵源,減少蠻夷納稅額度,讓蠻夷以兵役的方式納稅。

這樣腹心境內編戶齊民的漢民就能喘口氣、生養生息。

如何平衡蠻夷之兵,就成了必須要詳細衡量的大事。

另一方面兵源吃緊,軍中將領升遷存在嚴重的僧多粥少現象。

不可能你升遷爲將軍,你的編制就能配齊。

就連田信的軍隊也是一點一滴攢下的,其他人都這樣,要麼吸納降兵,要麼從新佔領區徵發軍隊,再要麼從蠻夷兵源著手。

田信以白身建功,依靠的還不是夷兵營?

馬謖現在去做越嶲郡守,用意都是一樣的,在謀劃蠻夷兵源。

廖化想到馬謖去統率三五千夷兵時的場景,不由搖頭莞爾:“丞相,幼常統夷兵,應是一場妙景。”

“呵呵,玉不琢不成器,有扈谷亭侯珠玉在前,幼常蕭規曹隨即可。”

諸葛亮又問:“昭陽封邑可會施行麥城戶律?”

廖化笑容斂去,《麥城戶律》是違法的,起碼是違背《蜀科》的,可關羽做了背書,劃出麥城方圓百里膏腴之地給田信軍屯、安置荊蠻的。

可田信用《麥城戶律》釐清戶調,關姬又協助大批量製造織機,讓麥城的問題不得不重視。

思索一二,廖化回答:“僕不知。戶律已成定例,不便貿然更改。昭陽又是公主封邑,也是扈谷亭侯屯軍之地,施行律法可稍稍有別於郡國。”

諸葛亮緩緩點頭,擔憂說:“我知此法甚妙,恐有反噬。”

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九章 局勢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六百七十章 鏡第九十三章 畫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八章 文字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諱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
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九章 局勢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六百七十章 鏡第九十三章 畫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八章 文字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諱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悟县| 罗田县| 凤山县| 南华县| 邹城市| 饶阳县| 顺昌县| 海淀区| 晋江市| 思南县| 阿瓦提县| 兴城市| 高安市| 随州市| 嘉义县| 文登市| 若尔盖县| 阜新市| 县级市| 高邑县| 馆陶县| 鸡西市| 万宁市| 清丰县| 郁南县| 巴林左旗| 长沙县| 呼伦贝尔市| 友谊县| 都江堰市| 肥西县| 金门县| 柳河县| 云浮市| 五常市| 二连浩特市| 汕头市| 青田县| 萍乡市| 诸城市| 卢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