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

江陵城外碼頭,雨後天氣晴朗,江水上溢。

周倉與一批同僚揮手道別,目送他們乘船前往益州任職,他望著船幫消失在視線盡頭才眉毛垂下,歡送時的精氣神沒了大半。

益州遙遠,這幾年戰(zhàn)爭烈度越發(fā)駭人,今日一別或許就是永別。

當週倉轉身時,見楊儀手持一柄素絹摺扇在望他,周倉面目沉肅起來:“威公先生何故尾隨我後?”

楊儀輕輕合攏摺扇,笑吟吟:“不敢,恰巧而已。”

周倉左手按在左腰劍柄,挺直腰桿:“威公先生不去麥城,逗留江陵何故?”

“哦,田君侯前往漢興郡搜尋食鐵獸去了,不在麥城,我今日一早才乘船返回,正與將軍相遇?!?

楊儀面無笑意:“將軍,那等小人生死不值一提,切莫玷污大將軍一世美名?!?

“某駑鈍,不知威公先生此言何意?!?

周倉緩慢抱拳揖禮,轉身闊步離去,楊儀笑吟吟目送周倉雄健背影,看著周倉走向江陵城。

他隨後走向碼頭邊的涼棚,找到陳震見禮後同席而坐,詢問:“孝起先生,潘俊明出發(fā)幾日?”

陳震不掩飾:“昨日早間乘運船而去,乃直趨成都之船,沿途無所停留。”

楊儀這才鬆一口氣,生怕周倉這幫粗猛軍吏追上潘濬,讓潘濬來個溺亡。

三峽水流湍急,又是秋後江水高漲之際,去成都的水道常常會發(fā)生一些沉船事故,溺死潘濬毫不意外。

陳震亦詢問:“威公不在麥城,怎回到江陵?”

“君侯去山中尋訪師傅,僕只好歸來等待大將軍處置?!?

楊儀面帶遺憾:“若早至麥城兩日,能隨君侯入山尋仙也是一場造化。孝起先生,李仙人占卜卦象是吉是兇?”

對此陳震笑而不語,楊儀見狀也不再追問。

如果田信答應兼任相府司馬,那陳震可能會說李意的占卜結果,可現(xiàn)在不會了。

楊儀是奇才,資歷遠不是正常人能比較的,以關羽功曹身份入益州,被劉備留任爲左將軍府兵曹掾,負責全軍軍械調(diào)撥、補給工作;稱漢中王時以楊儀爲尚書。

法正病逝後,劉巴接替尚書令,與楊儀不和睦,楊儀失去尚書職務遙領弘農(nóng)郡守,受關羽引用,兼任大將軍府主簿。

現(xiàn)在楊儀仍舊遙領弘農(nóng)郡守,卻被關羽任命爲徵北將軍府長史。

從田信拒絕諸葛亮相府司馬開始,許多人的命運就開始走上新的枝杈。

關羽也開始大面積徵召軍吏擴充大將軍府班底,順帶把楊儀派給田信,以充實徵北將軍府。

起碼各曹掾屬體系要搭建起來,由專人管理專事,這樣也好追責到個人。

現(xiàn)在徵北軍內(nèi)部結構鬆散,田信、龐林之下就是孟達、徐祚等將軍,更像一個臨時的野戰(zhàn)兵團編制,而不是成建制的常備。

按照理想的編制來說,田信的徵北將軍府各掾屬能垂直管理各將軍麾下的相關事務,孟達、徐祚等將軍只有指揮權。

兵員補充、軍吏選派、器械打造、補充、糧秣調(diào)度都由徵北將軍府諸曹掾屬負責管理。

將府掾屬體系建立後,龐林這個護軍也只能做護軍的事情,掌管徵北軍右虎符。

今後徵北軍內(nèi)部的人事調(diào)動、物資調(diào)動都將由長史楊儀來管。

這是很正常的人事調(diào)動,將以前田信模糊處理的公務正式化,僅此而已。

馬良接替黃權成爲左護軍,李嚴接任馬良的南郡郡守,兩人依舊掛著侍中官銜。

馬謖早前由前參軍轉調(diào)左參軍,秋季戰(zhàn)役即將爆發(fā),隨著馬良轉任左護軍,馬謖則升遷爲益州越嶲郡守。

陳震由汶山郡守徵爲相府屬官,而前護軍潘濬轉任汶山郡守。

兩相對比,潘濬一跟頭栽倒山溝裡去了。

與劉備、諸葛亮、關羽密切的力量都活躍起來,進行一系列調(diào)動。

反倒是新附、關係不算親近的郡守、郡尉、將軍不在這一輪調(diào)動風潮中。

這種緊要的時刻裡,田信卻跑到山裡去找什麼食鐵獸,肯定是假的,極有可能去尋訪隱居的漢博士。

考究資料,這些漢博士嫌疑人本身就是當年的名士、俊彥,若是出山入仕,自能引發(fā)曹丕治下的各類動盪。

不管田信去諮詢這些博士的看法,還是真的去找食鐵獸,別耽誤婚期就可以了。

反正其他事情,也輪不到田信來管。

田信又沒惹出什麼麻煩,沒人會追究什麼。

徵他兼職相府司馬,只是過渡的一種辦法;既然拒絕,那就用其他過渡辦法。

楊儀沒什麼想法,自己是襄陽人不假,可跟諸葛亮、馬良、習禎、龐統(tǒng)有交情的是早夭的兄長楊慮。

楊家是寒門,早夭的楊慮是奇才,楊儀也是奇才,也因身負奇才而看不起尋常的士人、世族或名士。

能讓楊儀信服的沒幾個人,劉備算一個,諸葛亮算一個,關羽也算一個,田信也能算。

現(xiàn)在二比一,選擇追隨田信就這麼簡單。

再說信服是一回事,喜歡是一回事,是否被喜歡又是另一回事,楊儀選擇做個什麼樣的人時,自然知道會惹別人不喜歡。

楊儀回到江陵城中的驛館,隨夏侯蘭撤軍回來的董恢前來拜訪。

都是襄陽鄉(xiāng)黨,只是兩人脾氣不對付,往日沒多少交情。

董恢也爲前途憂慮:“威公可知明年之事?”

“略有所知,公緒有何見教?”

“豈敢,某正因此躊躇?!?

董恢壓低聲音,從袖裡取出幾個直百錢擺在桌上,比劃說:“明年這兩路北伐中原,這兩路則進軍關中。威公去了這一路,我卻不知該去何處。”

楊儀垂頭看桌面上六枚直百錢,分別代表劉備、關羽北伐中原的主力,以及馬超、田信進擊關中的偏軍,還有湘州留守黃權、荊州留守李嚴兩支衛(wèi)戍軍團。

荊州實在是太大了,會析出荊南組建湘州。

益州是否也分出一個江州,或巴州正處於討論中,具體看諸葛亮到來後怎麼表態(tài)。

內(nèi)部分配好,纔會在明年秋季發(fā)動北伐。

楊儀反問:“公緒早年與扈谷亭侯共事,扈谷亭侯待人如何?”

董恢尷尬回答:“君侯率性豪爽,與君侯相處,如飲甘醇?!?

楊儀擡手指指自己鼻子,直說:“我敬服大將軍、扈谷亭侯,皆在二位能使我舒展一身本事。大將軍用我爲主簿,卻不置長史分權礙事;大將軍舉我爲徵北長史,卻使我總司幕府構建之事。此般信任愛護,唯大將軍、扈谷亭侯有這器量?!?

“而丞相謹慎,能用我才,卻不能愛我、信我?!?

關羽愛惜部屬是出名的,田信也是護短的。

既然身在福中,沒必要再瞎折騰。

董恢想想也是,不想楊儀又說:“公緒實乃郡國之才,又性格寬厚,倒是能得丞相器重?!?

“威公,此言何意?”

“別無他意,只是以儀看來公緒投效丞相,大將軍、扈谷亭侯不會置氣;公緒效力大將軍、扈谷亭侯,亦不會受丞相爲難?!?

楊儀笑容真誠,這話讓董恢臉色不是很好,楊儀也不以爲意。

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zhàn)前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qū)別對待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zhàn)前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二十三章 待發(fā)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六百零一章 規(guī)劃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
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zhàn)前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qū)別對待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zhàn)前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二十三章 待發(fā)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六百零一章 規(guī)劃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兴县| 右玉县| 通河县| 祁阳县| 张掖市| 南和县| 柏乡县| 新源县| 鹤山市| 乌兰察布市| 涞源县| 邵东县| 安顺市| 肃宁县| 晴隆县| 大厂| 乳山市| 碌曲县| 潍坊市| 呈贡县| 剑阁县| 永年县| 梅河口市| 淅川县| 江安县| 东乌珠穆沁旗| 渝北区| 古浪县| 桃园市| 邳州市| 拜泉县| 大港区| 普兰县| 阿合奇县| 叶城县| 左贡县| 玛多县| 休宁县| 名山县| 弋阳县| 凯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