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

江都,大朝會前夜,豫州牧龐林終於乘船抵達。

中原防禦由張飛負責,他與張飛只能回來一個,顯然張飛留在中原更有威懾力,可以保證中原郡縣恢復春耕時,魏軍不會採取太多的破壞動作。

鷹山決戰之後,中原各縣、各城陸續驅逐魏國官吏,迎接漢朝廷委任的縣令長。

也就換個縣令長,縣衙裡辦事人物變動不大,鄉亭、里社斗食小吏發生的變動更小。

期間漢魏之間的爭鬥主要體現在縣令長之間的爭鬥,一個縣有兩個朝廷委任的縣令,這兩個縣令或以戰鬥方式分出勝負,或主動棄官離任避免戰鬥。

但這些都是虛的,只能算是臨時統治;唯有堅持到今年年底,等把租稅收到府庫裡,才能算納入統治範疇。

到了年底,舉薦一批孝廉,選一批積極爲漢奔波、效力的能吏送入朝廷,那朝廷與這些地方的互動加深,彼此關係會日益親密,融到一起。

所以現在中原,整個關東四州只是版圖納入了漢朝廷,但戶籍稅收、人才徵拜還沒有接入朝廷體制內。

等年底徵收稅租,倉庫有錢糧後,明年就可以恢復郡縣兩級的郡尉、縣尉,重新整理兵員、徭役籍冊。

郡兵、徭役、預備役編好,才能算徹底納入統治。

這個過程,田信眼中需要三年時間。

田信遣龐宏迎接龐林,入夜飄著細密雨絲,田信與龐林一起用餐。

明天的大朝會,不僅要討論江東的事情,還要進行上計,統計各郡國的租稅、徭役總數;然後量入爲出,再進行各種項目的增立、刪減,以及相應預算的申報、討論。

因爲上計的原因,丞相府長史王連親自跑到江都來了,很有可能拜爲大司農,正式建立國家財政機構。

如果再不設立大司農,各州、各郡的稅租專供各軍養兵……時間久了,必然會形成固定的供養關係,不利於中樞統籌。

招待龐林的晚餐十分清淡,只有滿滿一碗魚面。

熬成奶白的魚湯,爽滑鮮嫩的魚面,加上幾塊嫩豆腐,點綴幾片翠綠菜葉浮在碗裡,還有一點點紫菜碎末,這令龐林胃口大開,端起碗喝光飲盡,額頭一層細密汗珠,痛快無比。

龐林餐後用茶,才問:“張惠恕可會遷拜廷尉?”

“是,他有意如此,我也不便阻撓。”

田信盤坐在側,手裡掌握個加厚暖手的短嘴砂壺,滋溜飲一口茶湯:“國朝新立,又逢江東歸降,太多的事情一併涌來,這是個黑白混餚的時期。張惠恕什麼都好,就是把黑白分的太清。”

處理江東投降一時,前後這個時間段裡就是灰色的,不管你怎麼幹,都無法讓各方滿意。

這是一個勢力吞併另一個勢力,不是公正審覈、清查就能緩解矛盾的。

這是個消滅矛盾、問題的大好機會,張溫如果被仇恨支配,反而能幹好這個工作,解決長遠的隱患。

如果爲了內心的良知和堅持,反而會滋養禍端。

龐林端著茶杯飲一口,轉而詢問:“明日朝會,就江東請降一事,孝先是何看法?”

“江東有戶口九十萬,然孫權近來大肆封賞食邑,致使宗室、羣臣食邑總計高達三十五萬戶,又企圖引我十折一之策,實乃滑天下之大稽!”

十折一,不是三十五萬戶折爲三萬五千戶,而是九十萬戶折爲九萬戶,扣除三萬五千戶,餘下五萬五千戶是要折算到孫權及其兒女頭上。

實在不行,也可以折算到孫大虎、孫小虎、孫夫人頭上,作爲她們的妝料錢。

十分之一的人口稅租折給江東舊臣、孫家,那餘下的稅賦,也就勉強度支官府日常用度,很難集中財力去做工程。

如果真這麼幹了,江東投降,興許孫權一家子反而能生活的更優渥。

田信伸出五個指頭晃了晃:“我以爲至多五萬戶,其中實給兩萬戶,另三萬戶朝廷虛封。”

“虛封?”

“是,遷移彼類充實嶺南、南中,使其征討叛夷。江東人擅長此事,留在北方閒養實屬可惜。”

田信反問:“士衡公,我欲以南海換鄧國封邑,朝廷可會同意?”

“此事,宋公如何答覆?”

“婦翁這裡早前已有議論,欲多贈一郡於我。”

田信說著笑笑,只是單純的感覺可笑:“婦翁會算賬,可以當財神。”

龐林也是跟著呵呵做笑,把南海郡作爲關姬封邑,以田信、關姬兩人的管理能力,整個嶺南地區肯定會圍繞著南海郡運作。

嶺南其他的郡,是否割讓並不重要……不割讓,反而有利於田信向朝廷滲透、提拔人員。

割了的話一了百了,漢朝廷與陳公國就變成了春秋朝貢關係,田信反倒無法對漢家朝政發揮影響力。

龐林笑罷,追問:“大將軍欲多割一郡外,可有其他補償?”

“第一不準我盡遷麥城人口;第二北伐時,我得率兵參戰;第三……不願我與賀齊走動。”

賀齊降的早,有別於江東君臣,手裡三萬大軍坐鎮武昌,給的待遇不能太低。

田信說完挑眉狹促做笑,調侃口吻:“我也沒讓他好過,就說麥城吏民有願隨我遷移的鄉黨,也有返回舊籍之人,哪能約束於麥城一地?我若率軍北伐,鄠縣乃我宗族世居之地,理應酬功予我;至於賀齊,我與此人相互仰慕,爲何不能相交?”

不喜歡重述當時的場面,田信說著斂笑:“到最後,婦翁只願給我三縣之地,以安置別脈支流。第一是武當侯國,此陛下所賜,婦翁也想替陛下收爲國家所有,我自反駁;第二是鄠縣,改爲扈侯國,以供我另賜子嗣;第三是夏侯國,以封阿平。”

龐林聽著默默思考,等待下話。

夏侯國是給關羽外孫的,這也是皇帝的外孫,要選哪裡做封國,也就是田信一句話的事情,關羽、皇帝都不會在意。

扈侯國肯定是安排給自己外孫的,這一點是彼此默契,沒必要討論。

武當侯國很可能是封給田信幼子、或最喜歡的孫兒,將來田信很可能會返回武當侯國養老,以便沉眠於武當公墓。

“正好武昌有鐵山,又臨近夏口,乃夏水匯入長江之地,地屬江夏,實在是與夏有緣。因此改武昌爲夏侯國,以爲荊湘吳越、嶺南之地鍛造農具。”

田信說著雙眉挑動似乎又要笑,龐林卻無笑意,斂容規勸:“孝先,武昌鐵山關係長遠,與朝廷鹽鐵新政牽連,我恐埋禍子孫。”

“士衡公,我也是不得已。”

田信語氣低沉,眉目銳利:“這幫渣渣見我勢大,一個個滿腦子都是忠於大漢、忠於國家,就差到處嚷嚷要削我之藩!呂乂這廝還以爲我那織機賣了多少錢,又逃了多少稅。”

“現在王連回江都,明日朝會這渣渣肯定跳出來說事,非叫他知我厲害!”

田信越想越氣,反倒把自己氣笑了:“呂乂本意是好的,想由國家專設有司專管麥城木坊、丹陽鐵坊,他也不想想旁人誰能壓得住朝野權貴?我交出木坊、鐵坊,不出三年,匠師必淪爲權貴私役!”

“於國家何益?嗯,我斷去兩條臂膀,的確有益於國。”

“於他呂乂何益?也有,他公忠體國,朝野權貴必然稱頌他呂乂革舊迎新有功士民。”

“然,於我何益?於民何益?於天下何益之有?”

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三十二章 貪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四十章 糜芳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八十章 糧食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二十四章 彩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
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緒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三十二章 貪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四十章 糜芳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八十章 糧食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二十四章 彩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新县| 建宁县| 通榆县| 晋中市| 博客| 宕昌县| 贵阳市| 红原县| 方正县| 同德县| 赤峰市| 康马县| 曲松县| 旬阳县| 江陵县| 湾仔区| 武威市| 瓮安县| 达州市| 新兴县| 信宜市| 黄浦区| 台东县| 仪征市| 阜南县| 宣化县| 梁河县| 揭西县| 庆城县| 长汀县| 赤水市| 仙居县| 大悟县| 阳曲县| 巴林右旗| 神农架林区| 登封市| 新邵县| 乐昌市| 噶尔县| 炉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