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

井陘道,鎮(zhèn)軍大將軍陳羣參拜淮陰廟。

淮陰廟所在山坡下,奉命增援河東的魏軍土黃色的旗幟、服色,皆輕裝揹負糧秣、生活雜物逶迤而行,看不到頭,也看不到尾。

陳羣走出破敗、無人修繕的淮陰廟,俯視坡下行進的大軍,心中卻滿是憂慮。

從皇帝突然變好這種反常行爲來看,或許真的被陳公用妖法煉製成了倀鬼。

皇帝如此悽慘的遭遇,監(jiān)國太子爲此復仇是天經(jīng)地義的;自己與徵夷大將軍司馬懿是皇帝左膀右臂,心腹摯友,自有義務(wù)爲皇帝復仇。

司馬懿爲解除後顧之憂,會在今年秋冬解決遼東公孫氏;解決公孫氏以後,幽雲(yún)六鎮(zhèn)大軍就可傾巢向南,參與決定天下歸屬的一戰(zhàn)。

而現(xiàn)在北府於風陵渡造橋,陳公本人移鎮(zhèn)長安附近尋覓渡河戰(zhàn)機,馬超在韓城虎視汾水,河套的竇賓、關(guān)平也有可能動員起來,向代郡逼近。

誰也不敢保證,在這種壓力下河東守將趙儼,及河東士民會繼續(xù)保留忠誠。

關(guān)羽是河東人,河東士民有倒向北府的可能性。

跟張飛、關(guān)羽不同……這兩個人耗得起,河北方面耗不起。

哪怕張飛、關(guān)羽年老昏聵貽誤戰(zhàn)機……到最後清算時,這兩個家族又能遭受多大削弱?

目前聯(lián)合起來的漢室陣營可以打盹、走神,河北魏軍卻只有一次機會……被那位陳公抓住機會,絕對能瞬間鯨吞魏國。

就憑皇帝是倀鬼,唯對方是從。

陳羣此刻身在戎旅,心中雖憂慮不已,卻面無表情去看正南方向……那個夏公國,也該到覆滅的時候了。

距離夏公國最近的援軍原本是兗州牧馬良,馬良死後麾下五千南中兵被扣在關(guān)中做工,現(xiàn)在的兗州牧徐庶手裡兵力微薄寡少,根本無力救援、聲援‘叛魏投漢’的夏相楊正。

追隨楊正左右的士人,又能有多大的犧牲勇氣?

真正有勇氣的士人早翻山越嶺,晝伏夜出突破層層封鎖直接投奔北府,何苦投楊正?

投楊正的士人,即便有心向北府的,也只是心向北府,而非北府軍吏那樣的能征善戰(zhàn)。

除了這些心向北府的士人外,更多的士人只是爲了撈取好處罷了……這纔是士人的常態(tài)。

若無意外的話,夏公國會被迅速剷除。

己方已竭盡全力去阻止北府的腳步,下一步就要看衛(wèi)公張飛……究竟有沒有招降魏國的勇氣,若有,就會發(fā)兵向西,直趨雒陽。

漢室衛(wèi)公、大司馬、關(guān)東四州總督張飛率領(lǐng)大軍進軍雒陽,要收復漢室東都……怎麼看都是很正常的舉措。

陳羣想到自己的命運,身爲先帝所舉的孝廉……繞了一圈,又有可能成爲漢臣,不由倍感唏噓。

心思反轉(zhuǎn)多變,他依舊面容冷峻,維持著一軍統(tǒng)帥的威儀。

青州,平原郡高唐津。

平原郡隸屬青州,卻在黃河北岸。

高唐津渡口,魏軍平原鎮(zhèn)的鎮(zhèn)守將軍夏侯楙靜靜等候,隨行而來的軍吏或垂頭低落,或東張西望面露思索。

平原鎮(zhèn)的魏軍已經(jīng)完成向鄴都的轉(zhuǎn)移,與青州水師對抗的平原水師卻無法把戰(zhàn)船帶走……現(xiàn)在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移交戰(zhàn)艦,並移交平原郡,以取信張飛。

南岸,張飛經(jīng)營一年的青徐水師湊集,正緩緩靠近高唐津。

水師戰(zhàn)艦上,右將軍、西鄉(xiāng)侯張苞一臉的不高興……自江都事變以來,漢軍各階層就沒幾個高興的人;越是身處高位,越是悲傷。

目前朝廷最大困局就集中在江都……沒有可靠的水師就寸步難行。

朝廷空有人力、無力,卻無法佈置到該去的位置,這自然是極大的浪費、劣勢。

青徐水師是目前唯一可以調(diào)動、增援江都的;可這大概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兩個月寶貴時間裡戰(zhàn)機瞬息變化,青徐水師若轉(zhuǎn)移去江都,就意味著這兩個月時間裡,青州漢軍沒有水師,江都也沒有水師。

若不去江都,留在青州效力……那時刻都能發(fā)揮作用。

不管是吞併魏軍平原水軍,還是與上游的魏軍雒陽水軍進行對抗……都能發(fā)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青徐水師協(xié)助下,青州軍就能一直向西進軍,直到虎牢關(guān)前。

若沒有青徐水師,就無法與魏軍的孟津水師做抗衡……江都現(xiàn)在遭遇的困境,會重新落到青州軍頭頂。

所以這筆賬很好算,不是張飛願不願爲朝廷緩解僵局,而是真的沒法救。

青州軍可以說是目前關(guān)東四州里唯一的機動兵力,水師向西途徑兗州時,能逼迫兗州士人重新再做一次選擇,能令兗州軍出現(xiàn)在張飛的指揮名單裡。

然後是徐州,張飛給魏延一支鎮(zhèn)壓內(nèi)外的軍隊,魏延就敢殺。

所謂世家的不滿……殺乾淨後,也就沒了地方上持不滿態(tài)度的意見領(lǐng)袖。

青州軍就如同火種,既能激活兗州軍、徐州軍,徐州軍行軍經(jīng)過豫州時,魏延順便給龐林傳個火……豫州軍很有可能會被組建出來。

關(guān)東四州的軍隊向西分進、合擊……必須搶在北府擊敗河東守軍之前收復雒陽!

在這個關(guān)隴、江都、益州、兗豫、嶺南、江東六個大地區(qū)都準備延後,以更好狀態(tài)來解決麻煩的石灰……青州就像那個傳說中活躍的中子一樣,終於激發(fā)了奇妙的種種反應(yīng)。

當確認成功接收平原水師遺留的戰(zhàn)艦後,張飛派人邀請齊王劉永,幾次無果後,他親自來見。

劉永只能在王府近臣的緊急幫助下穿戴冕服,在大廳接見同樣盛裝而來的張飛。

張飛鬍鬚揚起,說:“殿下,今賊人作梗離間北府,朝廷已無退路。臣以爲殿下當爲宗室表率,以重振帝室爲念。如此天下英傑知帝室亦有俊傑英雄,可全先帝基業(yè)。”

劉永半瞇著眼,語腔並不積極:“如何重振?”

“與臣提兵向西,上雒,驅(qū)除國賊!”

張飛重申,一雙環(huán)眼滿是誠懇:“此戰(zhàn),只爲光復雒陽!”

劉永見左右王府近臣皆是無語,又看看眼睛裡有光的張飛……誰敢澆滅這光?

稍作考慮,劉永鄭重點頭:“就以叔父。”

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zhàn)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guān)東改編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quán)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diào)整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三百八十章 調(diào)整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二十三章 待發(fā)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zhàn)後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六十二章 戰(zhàn)江陵五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guān)羽與貂蟬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huán)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六百四十七章 賈逵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jù)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yīng)對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六十二章 戰(zhàn)江陵五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九章 局勢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zhàn)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九章 局勢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
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zhàn)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guān)東改編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quán)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diào)整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三百八十章 調(diào)整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二十三章 待發(fā)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八百二十八章 投降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zhàn)後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著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六十二章 戰(zhàn)江陵五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guān)羽與貂蟬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huán)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六百四十七章 賈逵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jù)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yīng)對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六十二章 戰(zhàn)江陵五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九章 局勢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zhàn)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九章 局勢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夹江县| 淅川县| 攀枝花市| 防城港市| 黄龙县| 上林县| 淄博市| 昌图县| 中超| 当阳市| 肥乡县| 海原县| 禹州市| 逊克县| 广南县| 新昌县| 五峰| 新乡县| 丰原市| 长泰县| 腾冲县| 读书| 大洼县| 铁岭县| 天津市| 金华市| 阜南县| 台前县| 泌阳县| 察雅县| 英吉沙县| 梅河口市| 富锦市| 静安区| 石家庄市| 五家渠市| 塘沽区| 格尔木市| 长治市| 安塞县|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