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

壽安殿中,並不似胡濟想象的那樣有什麼爭議、批評。

皇帝避入寢室,殿中兩位孔明端坐對弈,品嚐荊山新茶,如果忽略一旁寢室裡自閉的皇帝,那這種場景看著應該很是愜意。

對於下棋,丞相不擅長這個,比起閒逸能有時間專心鑽研的胡昭來說,丞相是不擅長的。

但胡昭又勝在講學、教授學生……實際的棋術也算不上高手。

也就看著愜意、高檔,論棋術兩人勉強算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能殺的有來有去,頗多樂趣。

何況朝野之事已到如此地步,再爭什麼勝負已經不重要了。

如何體面收場就成了兩人共同的目標,反正半個月後朝廷北遷途徑葉縣時,大將軍自然會出面收拾皇帝。

哪有犯一次錯挨兩次打的道理?

一盤棋下完,胡昭很是盡興的投子認輸。

活到現在這個年紀,能找個地位相仿的人,能殺的難分難捨不在意輸贏本就是一件難得的事情。

哪怕輸棋胡昭也不覺得輸了,終究是年歲太高注意力容易分散,精力不及丞相,輸了也是很正常的。

他是輸的很盡興,丞相贏的也沒多少值得驕傲的。

本就是一起下棋散散心轉移注意力,只要朝廷重臣不亂,中軍、衛軍、益州軍、南中軍不亂,那就沒什麼好擔心的。

棋分勝負,胡昭又伸手收拾棋子,一枚枚黑瓷棋子丟入藤編的小壺裡清脆作響……對他這樣的閒散老人來說,李嚴對他最大貢獻就是燒製了許多生活中方便使用的瓷器。

棋子入籠,胡昭才慢悠悠說正事:“葛公,陳公月前來書,邀老朽前往南山講學。素聞陳公打擊私學尤爲強勁,姻親龐氏也難避免。老朽無意效仿龐氏,可陳公爲何如此看重老朽?”

都是字孔明的,也不好互稱孔明公。

丞相手裡攥著幾枚棋子,淺皺眉頭思索其中深意。

自鄭學、盧學、蔡學聯合終結了古今文經之爭後,經學就已經在理論上剔除了易於曲解、爭論的瑕疵,可以說是趨於圓滿。

圓滿就意味著無法更進一步發展,孔子的學生無法超越孔子;盧學、蔡學因爲歷史站隊問題不顯於世,流行的是鄭學……同樣道理,鄭學門人自然無法超越鄭玄。

這對普通士人、官員來說不是問題,這就不是這些人有資格關注的問題。

到丞相這個地步,自然要關心學術問題,學術是朝野、未來的心,心不正,以後教育出來的士人肯定也立場不正。

而當世流行的鄭學並沒有隨著魏國衰落而衰落,正向漢室朝廷蔓延、侵襲。

不是說鄭學不好,只是鄭學已經點滿,很難再超越。

畢竟鄭玄不在了,若在世,還有改進、糾正發展方向的餘地。

現在的鄭學勢頭猛烈,卻後勁無力,缺乏潛力。

能接鄭學的學說就三個,先帝受業於盧學,田信師出蔡學……盧學與蔡學,並不一定比鄭學高。

因爲戰亂、人爲原因,盧植、蔡邕的傳承已經散亂,這與鄭學不同。

鄭學傳承完整,鄭玄已經指出了終點,他本人就是終點所在,這比盧學、蔡學要深遠。

問題還是那個問題,一個尊師重道擺在面前,鄭學的門人很難從理論上超越鄭玄。

而盧學、蔡學傳承不完整,與鄭玄同屬新學,反而旁觀者明,能吸納鄭學的優秀理論,並從容超越。

殘缺,就給了後人進行糾正、增益、補充的餘地。

與這三個不一樣,胡昭與鄭玄、盧植、蔡邕比起來,在當年連提鞋的資格都無。

可勝在胡昭避居陸渾山,研究學說自成一系,關鍵是還活著。

繞開了經學,以舊《漢書》爲科,搗鼓出了偏向于田信理論的史學、漢書學說。

田信主張六經皆史,意在廢除經學傳家的各家對道德標準的掌控力。

故南山學院有史科、德科、經科、道科,其中經科的教材選用以‘導人向善’爲原則,不管什麼經,能勸人向善的纔是經;德科更偏向於精神層面的修養,修的是戒律,不作惡就是德。

道科就更簡單了,道法自然,這是一門自然學科。遵循‘理論推導結果,結果證實理論’這一原則……而這個修道的學科,教出來的都是樸素的唯物主義者。

胡昭一開口,就讓丞相陷入思考。

到了他這一步,所謂的政治就是整治人心,人心齊正自然做什麼都順。

胡昭看著是個給皇帝講學的清閒博士,可也是影響當世人心齊正的重要存在。

自然地,如胡昭這種清白的學術大能不能用官位來衡量。

北府心齊,就在於中高級軍吏始終待在軍隊裡,沒有攪合政務;也在於中低級軍吏外放的縣尉、縣令長與田信保持正常的公文聯繫,田信能掌握每一個人的動態,時常勸勉、警戒。

也在於北府是一個上升勢頭猛烈的勢力,雖然要打擊的敵人範圍很深、很廣,但也意味著勝利的果實格外豐美。

到目前爲止,北府出身的官吏只在環關中地帶出仕……再遠的話,就不方便田信監察、交流和培養。

所以到目前爲止,北府小到府兵都有一個學習、上升的空間、通道;大到中高級軍吏,也有一個勸進、元從之功可以期待。

這個上升期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裡田信工作壓力並不重。

工作壓力除了處理政務消耗的時間、體力、心力外,還有心理承受。不斷收拾存在人情關係的舊部,是個人都會有心理壓力。

別的不說,新幣在益州推行,把益州士族的根本利益給賣了,作爲長期益州的實際統治者,丞相終究不是心性涼薄的人,自然很不好受。

同樣道理,天下民心思定,誰鼓動戰爭,誰就有這種源自道德的心理壓力。

龐林突然逃跑帶動豫州郡縣的官吏逃亡,原因就在這裡,這種壓力實在是太大。

能頂住這種壓力的只有大將軍、大司馬、魏延這些亂世沉浮的宿將。

而目前朝中,已經沒有願意來承受這種看似忠義道德,實際違背仁善道德的壓力。畢竟是先帝舊臣,道德感、責任感相對強烈很多。

沉默許久,丞相就說:“陳公在關中立大學,今後人心希望應在關學。胡公應知如今天下將定,理當文學興盛。值此之際,是名師尋覓高徒,高徒亦尋覓名師。良才美玉多往關中,胡公此去正好能一展所長。”

唯立功、立德、立言,可以不朽。

胡昭已經六十五歲,心神寬慰高興的時候精神奕奕,怎麼看都比丞相硬朗、旺盛。

略作思考,胡昭就說:“恐門徒不適。”

顧慮馬秉不願意跟隨他去關中,田信不是逼殺馬良的元兇,可在馬家人看來,馬良死因跟北府是沾邊的。

無關乎道理,是感情上不願意接受。

對此丞相不假思索:“馬季常兒子豈會如此短見?”

皇帝壞了另一個馬家的退路,那胡昭這條路就不能荒廢。

哪怕馬秉想不通,也要想辦法讓馬秉想通這個問題。

馬良是手足兄弟,自己兒子可以吃虧,不能再讓馬良的兒女吃虧。

胡昭見了這話,當即也就寬心,江都一行這些年,也就收下一個好徒弟,自然要好好照顧。

至於皇帝,兩位孔明先生都沒有提及。

一個明知在作惡還要作惡的皇帝,違背先帝遺訓,已然失去搶救的意義。

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三十四章 豬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三十二章 貪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八十章 糧食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二十六章 戰後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五十章 計較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八十二章 貓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六百章 缺糧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五百章 預估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
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三十四章 豬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十章 宜都郡尉第三十二章 貪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八十章 糧食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二十六章 戰後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五十章 計較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八十二章 貓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六百章 缺糧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五百章 預估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始兴县| 闵行区| 莆田市| 崇阳县| 吴江市| 喜德县| 山东| 临湘市| 濮阳县| 都昌县| 西畴县| 尼勒克县| 定远县| 北海市| 阿瓦提县| 无为县| 祁东县| 遂宁市| 蒲城县| 青海省| 大城县| 虹口区| 循化| 凤庆县| 元氏县| 西乌珠穆沁旗| 保山市| 利川市| 芦溪县| 星子县| 德令哈市| 金塔县| 西华县| 古交市| 荥阳市| 安泽县| 习水县| 海林市| 喀喇沁旗| 新竹县| 长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