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

大將軍府,楊儀略尷尬陪著關羽釣魚。

關羽沉得住氣,細細聽楊儀講述‘三七分成’的可笑協議後,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無非是獅子大張口,藉此表達不滿罷了,還是能談一談的,能從三七分成,變成七三分成。

有人力、有技術、有勢力開發山林湖澤礦藏的,絕不可能是尋常百姓,絕對是豪右人家。

少府徵利,不會直接增加尋常百姓的生活負擔,這是從豪強身上抽稅,有數不盡的好處。

強化朝廷可支配財政是一個好處,壓制豪強發展速度,也就間接減緩了土地兼併的進程。

從這個宏觀大局來說,這筆錢必須徵。

以前需要對豪強進行妥協,現在不需要再妥協了。

一旦達成,獲得這‘七成’的收益,今後就不用再看豪強豪商臉色去借貸、籌措軍資。

能明晃晃收稅的話,誰還樂意去欠你人情?落你話柄?

於情理來說,朝廷新立,少府衙署跟著開張,恢復相關稅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因爲連續的戰爭,導致少府這個先天不討豪強喜歡的機構遲遲無法建立。

少府職能和存在意義,就是跟地方豪右爭利,正是目前局勢穩定,北府光復關隴後奠定的基礎,各地豪強再不滿,也只能咬牙承認。

問題又繞回了三七分成,很顯然,這需要楊少府去跟田信談一談,砍砍價。

楊儀只是個少府,開不出價碼,所以楊儀這是來討要談判的籌碼。

自己不給,楊儀就拿不了主意。

“孝先要三成,這三成料他本意,應該是要算在涼州出產畜力之上。此事斷不能答應,各州郡急缺畜力,萬萬不能使孝先獨掌牛馬畜力。”

壟斷有著豐厚利潤,更重要的是具有壟斷資源的田信可以施行‘畜力外交’,用寶貴的畜力收買、犒賞親近的勢力,對反對勢力施行禁運、禁售。

這種‘畜力外交’已經出現過幾次,之前是‘紡機外交’、‘工具外交’,以畜力對農業的影響力來說,畜力外交更不好應付。

“這三成缺額,少府以蜀錦折價抵充。此外,自明年起,關中、南陽、湘州、廣州每歲要鑄六百萬五銖錢,作爲稅款上繳朝廷。”

關羽自然是很會算賬的,楊儀面露訝色:“宋公,六百萬錢,恐陳公難以支付。”

收六百萬五銖錢,轉手融了就能鑄造五億直百錢……朝廷不熔鍊的話,這些五銖錢流落到民間,也會被豪右蒐集起來重新熔鍊成劣質錢幣。甚至各地官營鑄幣坊,也會蒐集五銖錢,重鑄爲直百錢。

楊儀下意識認爲這是持續削弱北府經濟實力的條件時,關羽又說一句:“天下將定,朝廷財力薄弱。我雖有心重鑄足額直百錢,以兌民間貶值直百五銖,實屬有心無力。既不能如此,只好逐步減少直百五銖鑄量,推行五銖錢。”

穩定的錢幣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只有漢末生活過的人才能理解。

三四十歲這批亂世裡成長起來的人,對貨幣認知遠不如老人深刻。

楊儀少年時也生活在富裕、平安、繁華的劉表治下荊州,對貨幣穩定性也有深刻認知。

聽聞關羽的計劃,楊儀不由動容,猶豫再三才說:“宋公,自朝廷鑄發直百五銖以來,豪右苦之怨言頗多。但朝中依賴直百五銖鑄造一事謀利者……爲數不少,恐有波折。”

聽了這話,關羽提起魚竿看了看空空的魚鉤,重新掛上蚯蚓魚餌丟下去,瞇眼望著正前方靜謐池面:“威公啊,若利朝廷長遠,此輩性命尚不足惜,又何必顧慮此輩是否能謀利?”

“是,是!宋公明睿,是僕短視,一葉障目。”

楊儀趕緊認錯……天子近臣、孫氏外戚都被一口氣殺光,又豈會在意掌控鑄幣權的那夥人?

關羽只是輕哼一聲,自嘲:“孝先如寇,孝先在,朝中諸卿百官豈敢造次?”

真惹不高興了,掛印辭官,帶著幕臣回江東養老不問世事,自有這幫人頭疼的……不僅頭疼,還會掉腦袋。

楊儀唯唯諾諾不敢再言語,關羽也感覺把他嚇著了,就聲音溫和說:“威公此去,若孝先還有不滿,那以徵拜夏侯元芳爲衛尉卿回報。如此他若還不滿,就讓來尋老夫當面細談。”

“是,僕明白,僕這就去與陳公磋商。”

楊儀也不收魚竿了,當即起身施禮,揉了揉發酸的腿,見關羽輕嗯一聲,他保持揖禮屈身恭拜模樣向後倒退五小步,才轉身站直腰背離去。

關羽也只是斜眼隨意瞥視楊儀背影,仰頭看又漸漸被雲霧遮蔽的天穹,道一聲:“可惜,陛下看走眼了。”

把楊儀扶到少府的位置上簡單,可難得是讓楊少府繼續聽指揮。

顯然,當上少府卿的楊儀,爲了坐穩這個位置並獲取實權,已經喪權辱國般的默認了田信的條件,只要再獲得田信的支持,又是自己舉起的少府,那楊少府的位置自然是很穩固的。

連楊儀這樣的先帝舊臣、能臣都這樣無底線;如果再把其他不怎麼熟悉的人擡上重要官位,鬼知道會做出多麼無下限的事情。

不過田信說的也有道理,現在爭涼州、湘州之得失,實在是操之過急。

這兩個地方如果激化矛盾,那今後朝廷就別想順利通過南陽……北府不是田信一個人的北府。

朝中有反北府的官吏,那北府也就有反朝廷的官吏,這兩撥人都有謎一樣的自信,如果逮到機會,這兩撥人絕對會把勢態擴大化。

楊儀還不知道,他從心的選擇,讓關羽給許多逗留江都尋覓出仕機會的士人判了個臨時‘黨錮’。

始終等候出仕機會的羊耽、辛憲英夫婦以一種局外人的身份旁觀江都局勢發展,許多人還沒有注意到的事情,已經被這夫婦察覺。

等到傍晚時,田信提倡的共和、共治、共存、共贏、共榮這五共原則開始流傳於江都,爲官吏、士人們關注。

羊耽的幾個同樣等候出仕的朋友、鄉黨登門探討,俱是一片長吁短嘆。

五共原則是針對先帝舊臣的承諾,跟他們這些半路上船的敵國逃官沒有直接關係;存在的間接關係也很明確:他們出仕的渠道再一次被卡住喉嚨。

如果按著曹魏現在的九品官人法,季漢朝廷也施行類似的評級,那他們最多評個下三品。

連中三品都評不上,就是這麼悽慘。

如果按著前漢軍功爵擔任丞相的規矩來,那今後兩三代人裡,朝中的公卿位置,只會由先帝舊臣擔任。

哪怕先帝時期入伍的士兵,那也是先帝舊臣,排資論輩,只要活得久,總能排上來。

除非朝中發生極大變故,否則今後漢室朝廷的大權,只會落在先帝舊臣及子弟手裡。

仕途,再一次被壟斷了……準確來說,是通向公卿這類高級官位的捷徑被壟斷了,他們這些人還是能當官的,只是更難晉升罷了。

終身止步於縣令,絕非玩笑。

怎麼辦?

威名赫赫的大都督吳質的腦袋現在還掛在江都玄武門的門牌上,打不過人家,還被限制了仕途,真的好難受。

一片長吁短嘆中,這一天就唉焦慮中結束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三百七十八章 糧不足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三章 嚮導官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五章 年俸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八百六十三章 隋王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四百章 衛軍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三百七十八章 糧不足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三章 嚮導官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五章 年俸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八百六十三章 隋王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四百章 衛軍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高要市| 牙克石市| 乳山市| 浑源县| 江孜县| 五家渠市| 梨树县| 措勤县| 乌兰浩特市| 肃北| 曲阜市| 鄂尔多斯市| 汝城县| 铁力市| 古丈县| 于都县| 安岳县| 收藏| 台安县| 临江市| 和顺县| 烟台市| 义马市| 上思县| 延庆县| 营山县| 镶黄旗| 微山县| 景宁| 珲春市| 方山县| 平乐县| 樟树市| 大竹县| 嘉兴市| 文水县| 同仁县| 凌海市| 玛纳斯县|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