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

江都,元戚里,新的槐裡侯田睿府邸。

田信的兩個堂弟田廣、田成一左一右攙扶祖父田維走入寬闊暖閣,入冬以來江都溼氣入體,田維早年逃難途中也有舊傷,此刻才過幾年好日子的老身板裡外刺痛,表現(xiàn)的憔悴無力。

田維勉強坐在溫暖石板火炕上,田廣又將一領(lǐng)輕薄的蠶絲被披在他身上,田維環(huán)視廳中,大兒田睿坐在右側(cè)前排,外孫楊衡也眉目堂堂坐在外圍,兩個孫兒一左一右攙扶自己。

左側(cè)前排是即將出嫁的田嫦,以及三子遺留的孤女田娟,她們身後是田維小妾懷裡抱著的孩兒,這個幼子前段時間已經(jīng)有了名字,叫做田增泰。

有氣無力喘息,田維目光落在田睿臉上:“昨夜夢中見兄長等故里鄉(xiāng)人,兄長苦無血食。”

田睿忍著悲痛詢問:“父親如何回答?”

田維目光落到咿咿呀呀的幼子方向,反而另起話頭:“三郎僅有孤女在世,百年之後也無血食,向我哭訴。我有意使阿成出繼,做阿敏的嗣子。”

他身側(cè)田成一愣,田睿不作考慮:“此孩兒夙願也,三弟確該立有嗣子。”

這五年來他也努力過,也納了一名襄陽大戶出身的小寡婦做小妻,可至今未孕,沒能擴大族裔,自然給三弟過繼的人選只能從兩個兒子裡選。

見提到亡父的祭祀事宜,田娟不由低頭默默垂淚,若不是田信爲(wèi)田敏夫婦一家繪畫遺像,她已經(jīng)快遺忘父母、兄長、姐姐的面容。

楊衡當(dāng)即取來紙筆,田睿轉(zhuǎn)身去拿厚厚的族譜,這是重新謄抄的族譜,上面蓋了陳公國奉常衙署的官印,以銀板做封面,是銀冊族譜。

以此做區(qū)別,田信一支是金冊。

就這樣,田睿書寫一封上表朝堂需要備案、聲明的奏表,次子田成就出繼到弟弟田敏膝下。

田敏生前身後並沒有爵位,所以過繼過去不需要辦理複雜的爵位承襲手續(xù),屬於族裡內(nèi)部事務(wù);只是田成本人目前屬於槐裡侯第二序列的繼承人,出繼到田敏膝下,就剝奪了槐裡侯的繼承權(quán)。

可是呢,如果今後田廣一脈有意外絕嗣的風(fēng)險,真出現(xiàn)這種情況,槐裡侯爵位出現(xiàn)近支爭奪繼承權(quán)的情況,有現(xiàn)在這封文書做證明,田成一脈的繼承權(quán)是高於小叔父田增泰一脈的。

三恪家族冊封以來,對軍功爵位的繼承法律有了一次正式、全面的律例調(diào)整。

原則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以及近支入嗣三條優(yōu)先有序的繼承原則。

當(dāng)然了,女婿入繼這種敏感、違反普世價值觀念的條例並沒有出現(xiàn),也沒有女子繼承爵位的相關(guān)條例。

女子、女婿繼承爵位這類事情太過敏感,田信連那麼一點點話柄、言論都不敢宣傳。

按照如今現(xiàn)行的《爵律》,獲取爵位的當(dāng)事人只要還有男性後裔,那麼就能一直傳承下去。

犯有各種死罪的情況下,食邑減半進行襲承,食邑降低到百戶以下,削爵,改封爲(wèi)世襲的上士;每發(fā)生一次襲承,繼承人要繳納食邑稅租五年的收益爲(wèi)繼承稅。

相較於前漢的爵位繼承法度,這個繼承律令實在是優(yōu)渥,不出意外的話,不會出現(xiàn)絕嗣剝除爵位的情況。

而前漢只有父死子繼這麼一條,還得是嫡子繼承;所以張良後裔滿天下,可就是因爲(wèi)爵位傳承的那支嫡脈斷絕,加上整體大風(fēng)向不好,留侯國就除國了。

如今田維健康每況日下,臨末要解決家中譜系問題,田睿作爲(wèi)二代中僅存的人,只能配合。

按著陳公國奉常衙署的規(guī)定,以及分戶法的規(guī)定,再等幾年田成成年,另立戶口別居,會給田成重新謄抄一部銅冊族譜。

今後田成一脈再有分家的話,只會記錄在田成手裡的銅冊裡;除非某個族裔封侯獲得爵位,否則不會頒發(fā)新的銅冊、銀冊。

根據(jù)奉常衙署的規(guī)定,田增泰屬於別出庶子,成年後除非擁有縣侯爵位,否則只會頒發(fā)銅冊,不可能給銀冊。

今後田睿一脈的一代代嫡子分家後,纔會得到銅冊,其他一代代的庶子,是不具有銅冊的。

而銀冊,也始終只有這麼一冊,除非後裔中有晉爵縣侯的。

按著這個法規(guī),今後田信有爵位的子嗣都是銀冊,無爵位的子嗣也一律是銅冊;田信亡兄一脈今後得到入繼,也將持有一部銀冊;田紀(jì)已經(jīng)封侯,也將持有銀冊;武當(dāng)侯相田允並無爵位,所以是銅冊。

陳公國的奉常衙署自有相關(guān)法度管理陳國公室、宗室,持有銀冊就是公室成員,持有銅冊是宗室成員。

銀冊、銅冊持有人,自然能控制冊中記載的族人,除非對方不想子孫錄名其上。

銀冊、銅冊是要在奉常衙署留下副冊的,爲(wèi)免以後公室、宗室人數(shù)暴漲,增加管理難度和壓力,又有一個三代除籍的規(guī)定。

比如第一代田信某個沒有獲得爵位的兒子,屬於第二代的他將擁有銅冊,這個銅冊傳承到第五代時,只會記錄第五代的兄弟、堂兄弟、從堂兄弟、族兄弟,並以此向上、向下拓展、清理。

換言之,只會記錄持冊人‘誅九族’範(fàn)圍內(nèi)的族親,也符合五世而斬的習(xí)俗。

田維想做的不僅僅是給三子過繼嗣子,還想徹底將大宗、小宗問題解決。

他忍著身體種種不舒服,繼續(xù)說:“兄長絕嗣至今,我甚是愧疚,以至於最近屢屢託夢於我,自不能再做拖延。兄長一脈實系大宗,我本有意使阿聰一脈過繼兄長名下。只是世道不寧,阿聰、阿亮相繼夭亡,令我痛心不已,就有使阿信出繼之意。”

雖然二兒子田聰已經(jīng)病死在遷徙的路上,長孫田亮也跟著病死夭折,哪怕不在了,可終究是自己的兒子、孫子。

這麼過繼出去,今後族譜、宗法、禮法、認(rèn)知觀念裡,就不是自己的兒子、孫子了。

在冥世相見,也不再是父子、祖孫關(guān)係。

心中難免哀傷,可田信正在做的事情,實屬幾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現(xiàn)在必須要做一個分割,從宗法、禮法上做個切割,讓田信一脈過繼到早亡的兄長名下,讓大宗、小宗之別徹底落實。

這樣一來,田信與田廣、田成將由堂兄弟關(guān)係變成從堂兄弟,從三族範(fàn)圍內(nèi)變成六族範(fàn)圍,再過一代人,就成了九族範(fàn)圍;再過一代人,就出了九族範(fàn)圍。

這年頭人口稀薄,再大的罪行往往都是誅殺三族了事,原則上不主張牽連家室、親族,甚至只殺男丁留下女子。

強忍著不適、疼痛,田維這裡做出的決定,就派人火速送往南陽交給關(guān)姬,請託關(guān)姬用最快的方法送到關(guān)中。

其中還有田維的一點點請求,他希望田信能出席田嫦的婚事,給站站臺,免得被宮裡人欺負(fù)。

至於能否等來田信參加葬禮,田維不做期盼……來回關(guān)中的路,實在是太遠太難走了。

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diào)整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wèi)強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zhuǎn)移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六百四十章 轉(zhuǎn)化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zhàn)盔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shù)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六十二章 戰(zhàn)江陵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三百章 精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lián)想第四章 孟達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五十八章 戰(zhàn)江陵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yù)謀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zhàn)前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協(xié)的結(jié)果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wèi)難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zhì)的憤懣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xì)說虎狼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六十一章 戰(zhàn)江陵四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三百八十章 調(diào)整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wèi)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wèi)公第五十八章 戰(zhàn)江陵一
第四百六十章 何以至此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diào)整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wèi)強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zhuǎn)移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六百四十章 轉(zhuǎn)化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zhàn)盔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shù)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六十二章 戰(zhàn)江陵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三百章 精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lián)想第四章 孟達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五十八章 戰(zhàn)江陵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yù)謀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zhàn)前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協(xié)的結(jié)果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wèi)難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zhì)的憤懣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xì)說虎狼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六十一章 戰(zhàn)江陵四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三百八十章 調(diào)整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wèi)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wèi)公第五十八章 戰(zhàn)江陵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鸡泽县| 武邑县| 彭泽县| 巫溪县| 石棉县| 青海省| 根河市| 彭山县| 开阳县| 荃湾区| 重庆市| 甘孜县| 兴城市| 色达县| 南华县| 阳曲县| 六盘水市| 怀集县| 琼海市| 海兴县| 穆棱市| 酒泉市| 万全县| 岚皋县| 潮州市| 衡阳市| 筠连县| 永昌县| 朝阳市| 绥江县| 巨鹿县| 蒲城县| 柘荣县| 桃园市| 南京市| 武邑县| 育儿| 云龙县| 嘉荫县| 通江县|